第70章 反響和轟動(一)
與南方勝利的喜悅不同,死裡逃生的檀石槐,率領僅有的三百騎,回到彈汗山王庭。
看著滿目瘡痍、殘垣斷壁,若不是自己認得路,絕對懷疑來錯地方了。
「啊啊啊!!!」
檀石槐滿眼通紅,連日來的打擊與趕路,讓他再也沒有屬於單于的那種威壓部族的形象,頭髮散亂,渾身散發著汗臭。
「砰!」
一腳,檀石槐將殘壁踢倒,隨後盲目揮舞著手中的戰刀,淚流滿面。
「沒了,什麼都沒了!」
「咚!」
檀石槐跪在地上,仰望著天空,雙目失神。
良久,他的目光再次看向地上的戰刀,身為鮮卑的單于,他不願意接受如此大敗,腦中堅定,將戰刀放到自己脖子上,準備自我了結。
「大單于!」
「大單于,不要啊!」
隨檀石槐一起衝出來的親衛,疾步走上去,一把奪下檀石槐手中的戰刀,死死地將他抱住,「大單于,我們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是啊,和連還有兩萬人,部族的兒郎還能再聚起來,只要度過一個月,等到冬天過去,來年我們還有機會。」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勸阻著檀石槐。
「對,我要報仇,報仇!劉寒小兒,我誓殺汝!」
沒兩日,聽聞彈汗山被偷襲的和連也率軍返回。
此次南下劫掠,檀石槐所率領的八萬人除了逃出來的三百騎,其餘全軍覆沒,彈汗山三萬守軍因被偷襲,打得七零八落,這些天只召集到一萬部眾,其餘人基本死於戰火。
不僅如此,因彈汗山及其周圍被漢人血洗,加上物資焚毀,部族子民因這次偷襲死傷超過十五萬,若不是兒子和連的兩萬人有所收穫,估計傷亡的數字還要往上升。
換言之,此次南下打草谷,戰死十萬善戰部族兒郎,十萬部族子民。
聽到這些數字,檀石槐捂住自己的胸口。
痛!
太痛了!
「大單于!」
「大單于!」
猝不及防!
檀石槐眼前一黑,便一頭栽倒下去,不省人事。
彈汗山再次亂作一團。
連日來的趕路和打擊,加上心情鬱結,使得檀石槐一下子病倒了,等檀石槐再次醒來,他發覺自己半邊身子已經失去知覺,癱瘓了!
這更讓他如墜冰窟,自己兒子和連什麼德行檀石槐內心十分清楚,就他那點本事,別說跟那邊那隻小狼崽斗,估計都難以服眾。
「長生天吶!為何?為何啊!」
檀石槐在內心不斷地問蒼天,可是沒有回覆。
「鮮卑,已經一隻腳在懸崖上了!」
檀石槐病倒,猶如一片巨大的烏雲籠罩在鮮卑的天空,每個人都心思沉重,只有和連,這位檀石槐的兒子,聽聞自己父親病倒,不僅一點傷感都沒有,還痛飲了幾大碗!
「好!好啊!感謝長生天!我和連總算有出頭之日了!」
身為檀石槐的兒子,和連一直生活在檀石槐的羽翼下,可是他並沒有感受到父愛,父親對他非打即罵,此次南下劫掠,當和連聽說父親戰敗,被困在雁門關內的時候,和連人已經進入代郡,但他並沒有聽從下屬建議去救援大單于,而是扭頭北上,見死不救。
對,就是見死不救,若父親死了,自己親率兩萬大軍扣關,打通雁門關北上通道,救下被困的諸族首領,那於情於理,這單于之位就落到自己頭上了。
和連的計劃很好,並且在心中不止一次對著長生天祈禱過,可惜漢人那小王爺沒有用,沒把自己父親的命留在雁門關,為此和連大發雷霆,怒罵劉寒無能。
無奈,只能拔營北上,這也是為什麼自己只比父親慢一步抵達彈汗山的原因。
現在,此次父親南下戰敗,部族需要找一個人承擔全責,無論父親是否願意,只能是他,因此自己離繼承大位的日子,不遠了!
「這世上哪有當了二十多年兒子的部落首領!」
「哈哈哈!」
「啪!」
和連摔下酒杯,眼神迷離,看著跪在地上的漢人女子,這是他這次南下擄掠的戰利品,便撲過去。
「嘶啦~~~」
「不要!」
「叫吧!叫大聲點!更大聲點!」
「.」
#
除夕,洛陽,百官正在崇德殿享受晚宴,除舊迎新。
忽,一快馬自北方而來。
六百里加急!
「捷報!捷報!并州大捷!」
聲音從洛陽北門,一直傳到朱雀門,「并州大捷!」
小黃門收到捷報,立刻帶人來到崇德殿,皇帝劉宏聽聞,命人將人帶進來,原本賓主盡意的大殿,頓時鴉雀無聲。
劉宏隨即打封簽,隨著捷報內容落入眼中,由原先的沉穩進而大喜,氣色看上去好了許多,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好啊,好!皇弟果然沒讓朕失望!張讓,念!」
「諾。」
一旁侍酒的張讓從皇帝手中接過捷報,緩緩打開。
「臣弟劉寒頓首,前蒙聖恩,擢為並北大都督,光和三年冬,閏月,破逆賊檀石槐及其所部八萬。雁門關之役,我軍大獲全勝!」
此役,我軍五萬兩千人並并州一萬三千人,共計六萬五千人,於雁門郡誘敵深入,隨即關門打狗,於陰館、平城、強陰、雁門關四地,共計殺敵五萬,俘三萬。
鷹揚校尉張郃、破賊校尉韓當忠勇不屈,身冒百死,以數千人抵擋逆賊數日,助臣弟擊破逆賊,厥功甚偉,臣請封為裨將軍;
閻行、程普、王柔數戰用命,臣弟請封為裨將軍;校尉徐晃斬敵酋闕居,臣弟請封為偏將軍;
校尉徐榮、偏將軍黃忠,身先士卒,屢建奇功,居功至偉,於大雪天,歷經數日,率一萬騎突襲鮮卑王庭,斬敵三萬,繳獲無數,不日送抵洛陽,呈於皇兄,鮮卑王庭付之一炬,臣請封徐榮、黃忠領檢校中郎將一職。
并州軍援軍亦功不可沒,臣弟請皇兄亦論功行賞。
然,此役兇險,我部陣亡六千四百二十九人,傷四千五百二十三人,計一萬零九百五十二人,逆渠檀石槐最終逃回草原,乃臣弟之過,望皇兄責罰。
此役,天威遠播,狂寇敗亡,將靖煙塵,同增歡忭,謹差使者,馳驛告捷。
臣身在并州,仰望朝闕,冀能儘早面聖,幸甚之至,上陳諸事,請聖上閱批,臣弟劉寒再拜頓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