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
剛在青州上任不到兩年的沮授再次來到兗州。
「主公。」
「公與一路辛苦。」
沮授搖頭,比起辛苦,他更是興奮,因為離大漢統一更近一步。
「青州的事都交接好了嗎?」
「嗯,我與志才本就靠著,志才在冀州主政多年,若說不同,那就是青州重點乃恢復民生,冀州重點乃繁榮商業。」
劉寒想聽聽沮授的意見,「公與,你覺得是否該立即攻徐州?」
「這……」
「臣以為,不該立即攻徐。」
「哦?」
「主公,雖說徐州易攻難守,劉備兵少將寡,呂布也是內有外患,此刻攻徐也有大把握拿下,但攻徐也有兩不利。」
「其一,主公剛拿下兗州和豫州,劉備、呂布即使再有嫌隙,也會因外部壓力而摒棄前嫌,選擇暫時聯手,主公打徐州容易,但想以最小的代價拿下徐州,難。」
「其二,就算主公拿下徐州,且不談青州尚未恢復至戰前水平,就說主公拿下的豫州部份、兗州整部需要人去治理,需要并州、冀州、司隸等州輸血,徐州拿下後亦要治理,此時拿下徐州,非但不能給主公提供助力,反而是個累贅。」
「臣…請主公三思。」
沮授不愧是有大略的人,三兩句話便將利弊剖析得很清楚。
「既如此,那就不攻徐州,休養生息。」
「主公英明,若主公想在休養生息的同時,不想徐州發展那麼快,我們也可給他們找點麻煩。」
「這件事就交給你和志才,我就不管了,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將兗州安排好,回去過年。」
「喏。」
#
官渡大戰,劉寒僅率領部分軍隊進入豫州,大部仍停留在兗州。
張遼部在張飛部抵達泰山郡後便已撤回青州,司隸、冀州也已撤回部分軍隊,如今兗州仍有大軍七萬,包括兩萬騎兵和五萬步兵。
若論守城戰,步兵肯定比騎兵好用,且一個騎兵的消耗足有三個步兵之多,劉寒自不會讓大量騎兵留在兗州。
李典、李通二人降了,其身後不止他們一個人,而是整個家族,他們不能因個人牽連全族,劉寒給了他們新的安排,李典調去青州,李通調至京兆,一個準備南下徐州,一個防禦西北。
至於史渙,有骨氣,劉寒親自和他談過,寧死不降,無奈,只能命人拖出去殺了。
「厚葬。」
成全了他與曹操之間的忠義,不得不承認,曹孟德雖好人妻,但個人魅力沒的說,不然劉寒也不會當初在洛陽救曹操一次,放曹操一次,他當時是真想將曹操收入麾下,可惜人家不願。
強扭的瓜不甜,所以劉寒現在遇見曹操就下死手。
胡昭,字孔明,司馬懿的老師,被抓後劉寒還沒來得及處置,自盡了。
「這些字孔明的都是一根筋嗎?」
他成全了與曹操的忠義,又成功讓劉寒對他的家族沒了惡意,「真不愧是司馬懿的老師。」
「主公,胡昭求死,他手上必然有著一個我們想知道的大秘密。」
「我猜測…有可能是曹操的去向。」
劉曄腦子轉得很快,劉寒補充道:「不錯,不過我覺得,不僅有曹操的去向,還有司馬氏的去向,庾氏的去向,他都知道。」
「那他的家族……」
劉寒沒下決定,而是看向荀攸,玩味道:「公達,你說呢?」
一直當空氣的荀攸被問到,頓時驚出一身冷汗,劉寒這要他表態嗎?這分明是要他納投名狀!
荀攸是文士,受過荀氏多年的教育,荀氏的底線讓他說不出口:「主公…我認為,還是從輕發落為好。」
明知這麼說會得罪劉寒,但荀攸不後悔。
「哈哈哈哈!我就說嘛,公達做不到!」
若荀攸真開口說斬草除根,劉寒得對荀氏刮目相看了,荀氏可能也就那樣,和其他士族沒多大區別,下次找個理由,荀氏可能全族就去見先祖荀子了。
「死罪可免,活罪難赦,胡昭的家族,百年內所有人只能為農,遇赦不赦。」
「喏。」
曹操這邊剩下被俘的還有王必二人、薛悌二人,他們沒有胡昭那般有骨氣,劉寒也沒想著嚴厲處置,王必同樣派去三輔,他嘴皮子不錯,就讓它幫著滿寵處理三輔地區漢族與羌族之間的關係。
滿寵唱黑臉,王必就唱白臉。
薛悌扔到陳郡,幫劉劭處理政務。
劉寒發現,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都被自己截胡了。
張郃不必說,家臣,尚公主,駙馬都尉。
張遼也不必說,家臣,妻子乃無極甄氏甄姜。
徐晃也成了督戰一方的統帥。
于禁成了高順副手,幫著練兵,尤其是這次高順跟著一起出來作戰,新兵訓練都是他負責的。
樂進人如今幫著守三輔,郝昭鎮守陳倉,樂進人在隴關,閻行守廣成關。
只能說薅曹老闆羊毛薅得有點狠。
潁川四大名士,也被劉寒納入麾下。
辛毗能活下來是因為劉寒看上他女兒辛憲英,想著給自己兒子討個媳婦兒,現在人在幽州,幫著劉虞治理地方。
陳群能活下來,完全是他爹陳紀臉都不要了,荀氏的事有他陳紀的影子,勾連士族、串通給劉寒施壓。所以陳群雖然回到陳氏,但劉寒清理完潁川後,陳氏也被晾著。
哪怕啟用荀氏,劉寒也不啟用陳氏。
畢竟,曹操稱王后,荀氏乃是少有的漢臣。
趙儼自不必說,跟著荀氏一起回來的,各為其主的事,劉寒也不說什麼,把他丟到司隸,左馮翊太守劉馥來兗州,擔任陳留太守,趙儼替劉馥擔任左馮翊,他人不想日後面對曹操,劉寒直接給他丟到西北,對付羌族總可以吧。
杜襲可以說最慘,劉寒讓他去太原幫國淵,國淵直接讓他擔任雁門太守,鎮守大漢北方疆域。
這些人,熬幾年便能有調動,日子有盼頭。
「公與,我把趙雲、張飛、張繡、華雄,並胡車兒、梁興、張橫,共七將留在兗州聽用。」
「臣,多謝主公。」(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