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曲轅犁問世(今日奉上,求票票!!!)
「主公,這是?」
經過一夜輾轉反側,劉寒還是決定把曲轅犁圖紙拿出來。
「曾經還在河間讀書,便看見農民用直轅犁,費時費力,我就想著能否設計一種新式耕地用的犁,讓他們不用這麼費力,這便是設計圖紙,旁邊那個便是犁具。
此犁由十一個部件組成。即犁鏵、犁壁、犁底、壓鑱、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
劉寒一邊介紹著,一邊用手指著犁的每一個部件,「此犁和耕犁相比,有幾處不同,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
這樣設計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其次是增加了犁評和犁建,如推進犁評,可使犁箭向下,犁鏵入土則深,若提起犁評,使犁箭向上,犁鏵入土則淺。
犁壁不僅能碎土,而且可將翻耕的土推到一側,減少耕犁前進的阻力。」
眾人看著新型犁具,皆嘖嘖稱奇,二話不說,便讓人帶著犁具來到城外。
已是深秋,天空和大地都變得更高、更遠,世界仿佛被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
太陽升起得越來越晚了,白天也變得越來越短。
早晨的霧氣越來越濃,空氣中的濕度也增加了。白天的氣溫開始逐漸降低,寒意開始輕輕地侵襲每一個角落。秋風也開始頻頻吹過,落葉在風中翩翩起舞,紛紛揚揚地落在地上,像鋪上了一層黃地毯,風有時會變大,甚至有些刺骨,但並不會讓人感到寒冷。
出了城,隨即便來到一塊農田,將這新犁套在老黃牛身上。
「這裡是犁箭,這裡是犁評。只要把壓住轅,再用犁評從轅上固定住犁箭,就可以使犁地的深度變深,反之則可以讓犁地的深度變淺,大家可以根據田地的情況任意調節……」
劉寒蹲在地上一個部件一個部件地講解,時不時還要親自上手調試一番,他的每一次介紹,都能引來周圍那些深諳的老農的嘖嘖稱奇聲。
這些老農從來沒想過,這犁地用的粗使傢伙,竟然可以做得那麼精巧。
等劉寒把曲轅犁的大致用法全部都介紹了一遍的時候,兩隻手和兩隻腳都已經沾滿了泥巴。
劉寒在衣襟上蹭了蹭手上的泥,又拍了拍手說道:「各位老人家,大家都看懂了嗎,要是不懂的話,我再講一遍?」
「看懂了看懂了,府君真是有一顆七竅玲瓏心啊,能做出那麼精巧的東西,老傢伙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老農說完這句話之後,恭恭敬敬地朝著劉寒行了一個禮。在他的帶動之下,其餘的老農也都跟著拜了下去。
「大家快起來,大家快起來,農事乃天下之本,我也只是儘自己一點一點微薄之力罷了,難當此大禮,難當此大禮。」
既然講解完了新犁的功能,就到了示範的環節了,有了劉寒的講解,加上老農數十年的經驗,不用教太長時間。
「啪!」
隨著一聲鞭響,老黃牛自覺地往前走動,老農感覺到手裡的曲轅犁往前動了起來,有節奏地揮下了第二鞭……
這是刻在骨子裡的農耕民族的基因,無論到何時,都不會消失。
「很好!」
隨著老農對新犁具越來越熟悉,一人、一牛、一犁,在農田裡不停地前進、轉彎和掉頭。
眾人看著已經走到了遠處的老農,默默地蹲了下來,伸手摸了摸那新翻出來的泥土,臉上平靜,但是內心波瀾。
這新式犁具比起原先直犁,一個壯勞力可以多耕幾畝地!
此時,陪同劉寒出來的所有人都已經震驚了,沒有人是傻子,若是這種犁具在大漢普及開來,這對於如今糧食生產力底下的大漢而言,是一個天大的福音!有了它,大漢的耕地將多多少畝?又能多養活多少人?
「這就是神童嗎?」
沮授心中不禁感慨,當眾人畏懼其威勢時,大家都忘了這位還是大儒鄭玄最得意、最聰明的弟子,「神童」真不是吹噓得來的,而是實打實的。
「生子當如河間王啊!不,有他的一半,便無憂矣。」
若是自己兒子真的有河間王這般才學,沮授更要頭疼了,因為如此妖孽般的存在,必會招惹各方人嫉恨,若沒有河間王的身份與地位,沒成長起來的天才還算天才嗎?
「主公,若此犁具今年冬天大規模生產,來年開春便可用上,那.」
沮授都不敢想像來年春天會是多麼火熱。
但最終決定權在劉寒身上。
劉寒還是很糾結,正是因為知道此物將會帶來多麼大的變革,舉棋不定。
對於沮授的提問,劉寒沒回答。
#
「寒兒,今日怎麼有空來到老夫住處?」
對於劉寒,這枚璞玉,鄭玄可以說既是師,更是父,雖然普天之下沒人敢認作他的父親。
數年來,無論寒暑,對他傾囊相授,儒學、雜學、百家之長,甚至權謀,鄭玄可以說毫無保留。
他知道劉寒不能傳承自己衣缽,但他並不後悔,因為這孩子要走的路,比任何人都艱難,日後所做的成就,比任何人都輝煌。
自從來到并州,除了氣候,鄭玄的所有待遇都是最好的,鄭玄也對劉寒說過:「儒者當以身作則,清貧節儉,不該如此。」
卻遭來劉寒反駁:「您是儒者,可您清貧了一輩子,晚年有弟子侍奉在側,也該享受享受了,再說這些都算不得什麼,您現在最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看著弟子成就一番大業。
再說了,別人要是知道您過得那麼清貧,還以為我不孝,虐待恩師呢,我好歹也是大漢王爺,也是要點臉的。」
鄭玄則是被劉寒逗笑了,別人不清楚,他作為劉寒老師還不清楚嗎?
這孩子,許多時候做事,最不顧忌的就是臉面,對那些看不慣的人和事,陰謀陽謀,有時更是不講武德,仗著特殊身份親自下場。
不過說實話,孩子在對自己這方面,好得沒的說。
將心比心,以誠待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