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罪及五族
周琦看著曹操如此急切的模樣,不由會心一笑。
走曹操的路,讓曹操無路可走。
抄曹操的詩,讓曹操無詩可作。
不得不說,偶爾搞些惡趣味,反而會讓周琦在這個壓抑的時代,感受到些許輕鬆愜意。
現在的曹操,雖說由於不愛讀經書的緣故,在文學上面的造詣遠不如中晚年。可他畢竟飽讀各類雜學、兵書、史書,心中亦有滿腹才學,只是還沒到達量變引起質變的程度罷了。
再加上這首詩非常符合曹操的現狀,又是他本人日後所作,所以才會驚為天人,心情如此急迫。
周琦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道:「今日我等喝酒飲宴,不必多言其他,是以只寫半闕詩!」
「若下次有幸再與孟德兄共飲,某必當補全後續!」
不得不說,周琦心思有點小壞。
他先把這首《短歌行》的開頭馬甲給占了,日後曹操就算詩興大發想要寫,也會以為自己是受了周琦的影響。
至於為什麼不把後面的詩句寫出來,是因為不太合適。
前面這段大致意思是:面對著美酒高聲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鬱長久填滿心窩。靠什麼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
這些內容比較符合現在的情景,也比較符合周琦與曹操當下的心境。
可中間那段求賢若渴的內容,與最後那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所蘊含的霸氣,卻並不適合現在述說。
如今的周琦,也沒有資格寫出後半段詩。
宴席持續了許久,最終所有人都酩酊大醉,只有周琦仗著後世高度白酒的調教,反倒還有些清明。
直到晚上,眾人才逐漸清醒。
是夜,曹操溜進周琦臥室,兩人同塌而眠,談天論地,互訴衷腸,基情滿滿。
周琦驚嘆於曹操那過人的氣度,為這位未來梟雄的胸懷所深深折服,能夠如此近距離感受這位英雄的偉岸,周琦也是心潮澎湃。
曹操也為周琦那淵博的知識感到沉醉,似乎無論哪方面的知識,周琦都能侃侃而談。
這讓自詡飽讀各類書籍,自覺學識廣博的曹操,心中也未免有些自慚形穢,對於周琦的喜愛越甚。
直至夜深人靜時,兩人仍舊興致極高,沒有絲毫睡意。
曹操忽然問道:「子異有何志向?」
周琦聞言沉默許久,並未直接回答,反而就著燭火那搖曳生姿的光芒,看著曹操仍舊興奮略顯潮紅的臉龐,反問道:「孟德兄何志?」
曹操沒有想到周琦居然會反問自己,略作猶豫以後,堅定的說道:「吾欲革除弊病,掃清朝廷奸佞,為國征討叛逆封侯。待吾百年以後,願墓碑上能夠刻下『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
周琦凝視著曹操的眼睛,沒有從中看到躲閃,反而滿是堅定與希冀。
他不由在心中暗暗嘆了口氣。
果不其然,最開始的曹操也是抱著滿腔愛國之志,還不是未來那位梟雄。
從歷史上曹操的所作所為也能看出,曹操起初的確忠於漢室,想要建功立業。奈何世道崩壞,綱常掃地,朝廷威嚴不存,以致諸侯並起,最終只能作那奸雄。
事實上,莫說是曹操,任何人坐在曹操的位置上,都未必會比他做得更好。
所謂時勢造英雄。
曹操已經走到了那個位置,無論是他自己心中隱藏的凌雲壯志,還是跟隨他打天下的臣子,都會推著曹操繼續往上走。
如果他停下來了,真的要還政於天子,那些曹操最忠誠的手下,反而會是最大的絆腳石。
他所還政的天子,或許也會對他舉起屠刀。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特別是這種權臣,要麼不斷擴大自身的權利,要麼就只能身死族滅。
「哎!」
想到這裡,周琦忍不住深深嘆了口氣。
曹操有些奇怪的看著周琦,問道:「子異為何嘆氣?」
周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道:「兄長欲革弊病,可知大漢弊病為何?」
周琦本來不打算與曹操談論這個話題,可是被曹操如今的赤子之心所感動,終究還是未能忍住,拋出了這個當下最尖銳的問題。
曹操沉吟許久,答道:「致亂之由,殆始於桓帝。先帝禁錮善類,寵信宦官,以致奸佞當道,忠良蒙冤。」
「當今天子掌權,手段猶有過之。曹節、王甫、趙忠等人弄權,進獻讒言,以致黨錮之禍越加嚴重。陛下下令全國清剿,懲治黨人,罪及五族,無數士人被迫逃亡,被迫害致死者已至七百餘人,被禁錮不能從政者更是不計其數。」
周琦聽到這裡,也感到有些震驚。
他前世通過史書記載,的確了解到了許多有關黨錮之禍的史料,卻只是站在上帝的視角看待問題,並沒有感同身受經歷過。
可是從曹操口中聽到「罪及五族」這個詞,也未免有些背脊發寒。
誅三族指父母所屬家族、子女所在家族、孫子所在家族。誅五族是在三族的基礎上,再加上妻族和母族。
當今天子加強版的黨錮之禍,雖不至於誅殺五族,卻會罪及五族。
依照現在的社會狀況,世家大族互相聯姻,黨錮之禍罪及五族那可就非常恐怖了。
就比如某個黨人有罪,假如他兩個兒子娶了其他兩個世家的女兒,兩個女兒又嫁給了其餘兩個世家,又分別有兩個聯姻的孫子、孫女的話,那麼僅僅因為一人之罪,可能就要連累十個家族。
不要以為很誇張,世家大族互相串聯、彼此聯姻的情況十分常見,如果是那種人丁興旺的家族,被連累的或許更多。
就問你狠不狠?
當今天子這麼做,顯然是想要把世家徹底踩在腳底,真要較真起來,或許天下大族都會遭受牽連。
想到這裡,周琦不由感到背脊發寒。
到了這種程度,天下間的世家大族還沒有起兵反叛,也不得不說漢朝的確深入人心。
也怪不得,許多士人哪怕拼了性命,也要剪除曹節、王甫等宦官,請求當今天子能夠解除黨錮之禍。
就算他們暫時沒有遭受牽連,可是黨錮之禍「罪及五族」,或許哪個時候沒注意,自己家族就被連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