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棄城
周琦將自己的隨身佩劍授予諸葛亮,可見對他的看重。💀☜ 69ˢĦ𝓾ⓧ.𝓒𝕠M 🐨💚
上一個有此殊榮之人,乃是楚國名將徐晃徐公明,也是周琦麾下首位被授予中郎將軍銜之人。
昔年周琦初次攻打荊州,在面對襄陽的時候卻無計可施。
眼看戰事拖延日長,若不能有所建功,只能狼狽退去,那樣的話就會給整個揚州的士氣造成巨大打擊。
值此關鍵時刻,徐晃卻是臨危受命,被周琦授予虎符與隨身佩劍,准其可以先斬後奏,便宜行事。
徐晃當時徵調三千精銳果敢之士,輕裝簡行深入不毛,翻山越嶺穿越無人區,最終抵達長沙郡境內,自湘水順流而下,最後僅憑千餘人就攻克了長沙郡郡治臨湘。
此後的徐晃,就好像開了外掛一般,麾下士卒越打越多,大破劉磐所率領的荊州軍,最終甚至圍困荊州州治漢壽,徹底打破戰場勢態,憑藉一己之力改變了整個戰爭的走勢,為周琦二次攻打荊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才開始,除了周琦以外,沒有人看好徐晃的冒險舉動,唯有周琦對其始終信任有加。
現如今,周琦第二次把隨身佩劍授予之人,居然只是一位毛頭小子。
黃忠、嚴顏這兩位老將,心中難免有些想法,卻也不敢再多說什麼。
當大軍開拔以後,嚴顏趁著諸葛亮正在處理軍隊後勤,忍不住對黃忠抱怨道:「此番與淳于瓊交戰,我軍本就占據兵力劣勢。」
「主公既要吾等守葉縣,又要吾等大破淳于瓊,至少應該派來一個老沉持重的軍師啊。」
「諸葛亮年少且沒有領兵經驗,有何能耐能夠擔任軍師之職?」
隨軍軍師,可不僅僅是出謀劃策,也有著督軍之權。
哪怕是黃忠這位主帥,在某些時候,都不得不聽從諸葛亮的意見。
嚴顏也並非瞧不起諸葛亮,只是感覺此番與淳于瓊交戰壓力很大,周琦不應該派遣一位不通兵事之人添亂才對。
黃忠亦是面沉如水,道:「諸葛亮的理政之才的確不錯,卻也毫無軍伍經歷,某亦擔心對方胡亂指手畫腳。」
看著兩位老將軍都不怎麼待見諸葛亮,文聘卻是忽然說道:「兩位將軍以為,主公身上最讓人敬佩的是哪方面?」
黃忠毫不猶豫的說道:「自然是領兵才能。」
「主公起於微末,卻能夠憑藉自己能力南征北戰,打下楚國這般基業,與其卓越的軍事能力脫不開關係。」
嚴顏沉吟半晌,亦是頷首道:「漢升此言有理。」
文聘卻是說道:「竊以為,主公身上最讓人敬佩之處,在於識人、用人。」
「縱觀楚國如今聲名赫赫的文臣武將,幾乎都是於名聲不顯之際被提拔重用,而且能夠放手讓他們盡情施展自身才學。」
「正是因為主公的識人、用人之能,才有楚國今日之基業。」
黃忠、嚴顏聞言,當即沉默不語。
事實也的確如此。
周琦再如何厲害,終究只是一人,想要成事何其難也。
楚國能有今天,與其麾下那些盡忠職守又有能力的文臣武將脫不開關係。
在周琦重用他們以前,這些人要麼藉藉無名,要麼鬱郁不得志,除了黃忠以外,幾乎都是在投靠周琦以後,才開始大放異彩。
眼看二人沉默不語,文聘繼續說道:「諸葛孔明先是被世子徵辟為門下書佐,跟隨世子多年,二人形影不離。隨後又被主公任命為荊州治中,剛剛繼任就在荊州掀起了滔天巨浪,就連勢力龐大如蒯氏,都是彈指間灰飛煙滅。」
「此等人物,豈會是庸才?」
「現如今,主公更是令其參與軍伍之事,並且授予隨身佩劍,兩位將軍難道還不知主公之意嗎?」
黃忠心中微動,道:「你是說,主公非常看重諸葛亮,在刻意栽培對方?」
文聘嘆道:「何止看重與栽培啊。」
「主公先讓諸葛亮跟隨世子身旁數載培養感情,隨後又令其擔任荊州治中,處理荊州最棘手的政務,如今又是令其參與軍伍之事。」
「由此可見,主公是在把諸葛亮當做未來能夠輔佐世子成就大業之人培養啊!」
關係有了,年齡又相仿,如果諸葛亮再精通政務與軍事,未來可就是妥妥的周繼麾下第一人。
或許,也只有廬江周公瑾能夠與之一爭長短。
聽著文聘的分析,黃忠、嚴顏二人臉色微變,沒想到自家主公居然是打的這個主意。
眼看兩人臉色變幻不定,文聘當即語重心長的說道:「主公慧眼如炬,既然敢在如此重要關頭對諸葛孔明委以重任,想必對方的確有真才實學。」
「如今諸葛亮簡在王心,若所作所為並不太過分,吾等還是應當順從。」
黃忠、嚴顏對視一眼,微微頷首。
如果諸葛亮只是一位有能力的後輩,他們作為楚國的開國功臣,自然不懼對方。
只不過,如果楚王殿下是把諸葛亮當做是未來的託孤重臣培養,那麼二人可就不得不重視了。
他們縱然驕傲,卻也不得不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考慮。
真要因為意氣之爭交惡了諸葛亮,等到自己這一代人去世以後,諸葛亮恐怕已經執掌了軍國大權。
那個時候,將二代可是要看諸葛亮臉色行事了。
當諸葛亮得知自己要被冊封成為隨軍軍師以後,就已經知曉了楚王殿下的苦心。
他心中感激,也打算趁此機會建功揚名。
不過諸葛亮也知道自己資歷尚淺,在軍中毫無根基、毫無名望,反觀黃忠、嚴顏、文聘三人,皆為楚國上將,久經沙場,戰功赫赫。
以諸葛亮的智慧,自然曉得這樣的人物,未必會瞧得上自己。
如此一來,就算自己以後有了破敵之策,幾位將軍也未必會採納。
正是為此,諸葛亮才故意提到自己資歷尚淺,為了就是想要看看楚王殿下究竟對自己重視到了何等程度。
未曾想,楚王的反應卻是來犯諸葛亮有些難以置信,居然直接把隨身佩劍交了過來。
諸葛亮在感動之餘,也是下定決心,此戰定要大破袁軍。
軍隊剛剛離開襄陽,諸葛亮就找到了黃忠、嚴顏、文聘三人,行禮過後,直言不諱的說道:「我希望諸位將軍北行葉縣途中,能夠偃旗息鼓,只打出三千兵馬的旗號。」
黃忠問道:「為何?」
諸葛亮說道:「實則虛之,虛則實之,隱藏我方真實兵力,以後才能出其不意。」
黃忠略微思量,覺得這樣倒也沒什麼,當即就應允了下來,命令麾下士卒偃旗息鼓前行。
大軍跨越了整個南陽郡,終於抵達了葉縣。
葉縣,也就是後世的平頂山,乃是南陽郡、潁川郡與汝南郡三郡交界之所。
葉縣以北有湛水穿越而過,成為了這座縣城天然的屏障。
葉縣地貌西南高而東北低,西南邊境有伏牛山橫亘於此,桐柏山余脈自東南向西延伸,最終與伏牛山余脈對峙,形成有名的「南襄夾道」。
正是因為葉縣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這座縣城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歷史上曹操征討袁氏兄弟之際,劉表派遣劉備率軍向北侵奪南陽郡城池,就曾經打到了葉縣,最後被夏侯惇、于禁攔住。
諸葛亮等人抵達葉縣以後,就封閉了城門,將湛水江面上的船隻盡數收繳,而後開始加固城牆,打造守城器械。
不數日,淳于瓊等人引軍殺至,看著浩浩蕩蕩的湛水之上,卻沒有一條船隻,不禁有些犯難。
高覽見狀,沉聲說道:「先鋒之責,本就是逢山開路,遇水墊橋。既然江面船隻已經被收繳一空,吾等命人星夜兼程打造即可!」
淳于瓊雖然與高覽不太對付,卻也知曉對方言之有理,當即命人開始伐木打造船隻。
不過真要按部就班造船渡河的話,恐怕要耽擱不少時間。
淳于瓊思來想去,最終發動了自己在潁川的人脈,讓境內各大世家出人出力,甚至把湛水下游數十里的漁船全部徵召而來。
諸葛亮雖然可以收繳葉縣境內的船隻,但是湛水下游位於潁川境內,因此也保留了不少船隻。
有了潁川士族的幫助,淳于瓊很快就收攏了不少船隻,一面大張旗鼓的在湛水北岸打造船隻,一面卻是趁著夜色悄然渡河。
是夜,月色如瀑。
諸葛亮站在城牆上面,眺望著遠處沐浴在月華之中的湛水江面,喃喃自語:「算算時間,袁軍應該會在今夜渡河吧。」
站在旁邊的文聘聞言,卻是疑惑的說道:「軍師不是已經下令把江面的船隻盡數收繳了嗎,袁軍此時恐怕還在北岸打造船隻,怎麼可能趁夜渡河?」
諸葛亮卻是說道:「江面船隻如何能夠收繳乾淨?」
文聘皺眉道:「就算我們沒有辦法收繳乾淨,袁軍想要將其徵召而來,恐怕也不容易吧。」
諸葛亮笑著說道:「將軍莫不是忘了,淳于瓊所家族,可是潁川望族。以潁川世家大族的能耐,幫助淳于瓊籌備區區渡河船隻,何足道哉?」
文聘瞭然,隨即有些著急的說道:「軍師既然早已料到這點,何不提前設下埋伏,擊退渡河袁軍?」
諸葛亮搖頭道:「袁軍渡河,必然小心謹慎,就算吾等提前設下埋伏,最多也只是小勝,如此反而會暴露城中兵力,讓淳于瓊越發謹慎。」
「且讓他們渡河吧,湛水之上沒有水軍,本就攔不住他們。」
卻說淳于瓊短期內收繳到了大量船隻,而後使用暗度陳倉之色趁夜渡河,等到天色放明之際,三萬兵馬已經渡過了大半。
淳于瓊讓人依山傍水安營紮寨,隨後看向高覽,滿臉傲色,道:「可知吾之能耐?」
高覽沉默不語。
此番淳于瓊的表現,的確無可指摘,高覽若這個時候還出言譏諷,那就是自取其辱了。
看到高覽並不言語,淳于瓊也覺得頗為無趣,當即說道:「昨夜渡河,士卒們大多沒有睡好,且休整一日,等到糧草運到營寨以後,再大舉進攻葉縣。」
「今日,就先派出斥候,前去探探葉縣虛實吧。」
當天下午,斥候回報:「城中守備甚密,根據抓到的附近百姓口述,城中來了大約三千左右的援軍。」
「三千兵馬。」
淳于瓊低聲呢喃著,知曉若是三千兵馬固守不出,想要攻破城池也並不十分容易。
好在自己麾下有三萬大軍,兵力乃是對方十倍,而且葉縣城牆也不甚高大,只要打造出了攻城器械,想要拿下葉縣倒也不難。
念及於此,淳于瓊當即讓高順在三日內打造出攻城器械。
次日,淳于瓊引兵前去叫陣,奈何葉縣城門緊閉,任憑淳于瓊麾下士卒如何叫罵,城中始終沒有任何回應。
淳于瓊派人試探性的進攻了數次,城牆上守軍的反抗卻十分激烈。
在沒有攻城器械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攻上城牆。
三日時間轉瞬即過,袁軍的攻城器械也已經打造完畢。
淳于瓊命令麾下士卒日夜猛攻葉縣,城中守軍十分頑強,雙方激戰十日,守城士卒傷亡慘重,袁軍仍舊未能登上城牆半步。
黃忠看著麾下送來的陣亡數字,不由雙目赤紅,找到諸葛亮沉聲喝道:「若派出全部兵馬守城,將士們何至於傷亡如此之多?」
諸葛亮略顯疲憊的揉了揉眉頭,耐心解釋道:「小不忍則亂大謀,想要擊破這路袁軍先鋒軍,隱藏的七千兵馬不能妄動。」
黃忠雙拳緊握,喝道:「這十日袁軍日夜猛攻,三千守軍已經傷亡將近一半,而且全都疲憊不堪。」
「那七千兵馬再不動用,葉縣就要守不住了!」
諸葛亮並沒有繼續回復黃忠,而是對著文聘問道:「南陽郡百姓南遷之事是否順利?」
文聘道:「眾人知曉大戰將起,根本無需官府過多勸說,紛紛配合南遷,再有三五日,願意遷徙的百姓應該都能進入襄陽郡了。」
諸葛亮再問:「袁本初所率趙國大軍,還有多長時間能夠抵達葉縣?」
文聘道:「根據陳將軍麾下細作來報,袁本初再有兩三日即可抵達葉縣。」
諸葛亮深吸口氣,繼而轉頭看向黃忠,道:「棄城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