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君臣同心,議定伐楚
「明公何故心亂?」
荀彧跟隨曹操許久,知曉自己這位主君性格極其堅韌,哪怕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都始終保持著昂揚鬥志,
至少有別人在場的時候,曹操從不會失態,也不會把自己軟弱的方面展露出來。
可是現在,曹操明顯心亂了。
曹操回過神,將手中的書信交給荀彧,嘆道:「昔年,吾與子異相識於沛國相縣,曾經親眼目睹彼當眾襲殺王吉,隨後飲酒作詩從容而退的放蕩不羈。」
「及至後來,子異逃亡至譙縣,又與我相談、相知,可謂傾蓋如舊,引為知己。」
「彼時我二人皆懷憂國憂民之心,抵塌而眠,縱論時政、抨擊察舉制之弊病,肆意縱橫,無話不談。」
「子異當日就曾說過,以後若有能力,當重定選人制度:公開選拔,不分年齡、不分出生、不分名望,優者勝,劣者汰,唯才是舉!」
「吾等甚至擊掌為誓,未來必然合力革除選人弊病。」
「時光如梭,吾已逐漸忘了昔年約定,卻沒想到子異仍舊不改初心,哪怕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仍舊在逐漸實現自己昔年的承諾。」
「如今楚國境內察舉制已經廢除,轉而開始推行科舉制,分科取士,不論出身,不論年齡,只觀才學。讓天下人都有機會施展生平所學,為國效力。」
「僅此一條,吾不如子異遠矣!」
荀彧聽到這裡,也感覺有些無言以對。
先不論科舉制在後世被如何詬病,但不得不承認,這個制度乃是華夏歷史上選人制度的巔峰,甚至影響到了周邊那些國家。
真正讓科舉變質的乃是那些禁錮思想,把科舉模式固化,把考題範圍劃定的當權者。
科舉制的本質,還是為了給天下人一個相對較為公平的平台,讓所有刻苦讀書之人,都有入朝為官的機會。
縱然荀彧出身世家,所在的潁川荀氏亦為世家表率,卻也不得不承認,周琦所推行的科舉制的確利國利民。
他臉色變得無比鄭重,對著曹操說道:「明公昔年既與周子異有約,如今楚國又率先推行科舉制,關中未嘗不能效仿。」
曹操聞言,眼中射出了駭人的光芒,急忙上前握住荀彧之手,問道:「關中真能推行科舉?」
以曹操的聰慧,不可能看不出推行科舉的巨大阻力。稍有不慎,就會與世家離心離德,最終自斷臂膀。
荀彧笑道:「楚國能夠推行,關中為何不可?」
看著曹操那欲言又止的模樣,荀彧繼續說道:「明公所慮者,不過是來自世家大族的反對。」
「明公卻是忘了,關中先後經過董卓、李傕、郭汜之亂,再加上那年可怕的兵禍與饑荒,大多世家都背井離鄉,遠離關中。」
「始終堅持不肯離開者,亦是故土難離。」
「如今關中境內的大族,幾乎都是明公原有的班底,自然不可能反對明公推行科舉制。」
「更何況,楚國科舉已立,只要彼政權不被迅速覆滅,科舉乃大勢所趨,誰都無法阻擋。」
「明公就算效仿,世家也會首先將目光放在周子異身上。」
曹操聞言,不由恍然大悟。
他相信以周琦的手段,既然敢推出科舉制,就不怕境內的世家大族反對,對方也會成為世家攻訐的對象。
至於荀彧為何勸諫曹操推行科舉,乃是因為關中久經戰禍,本就殘破不堪。
哪怕曹操這些年勵精圖治,但那些流失的人才也很難再召回來。
畢竟,曹操現在可並非歷史上那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小梟雄,當今天下實力最強大的袁紹與周琦,無論哪個看起來都比曹操更有機會奪取天下。
此前逃難離開關中的人才,就算要做出選擇,也不會再投靠曹操。
沒有辦法得到世家士子的支持,關中急缺大量的基層官吏,就只能提拔寒門士子。
這也是曹操的根基所在。
只不過,一旦楚國的科舉制持續推行下去,不僅會吸引整個天下有才華的寒門士子前去考科舉,甚至連那些自命不凡的世家才子,都有可能南下楚國。
關中如果不防患於未然,要不了多長時間,根基就會被楚國掏空。
荀彧正是看穿了這點,才會建議曹操開科舉。
只要關中也開科科舉,就算吸引不到外來的寒門士子,卻也能夠留住境內的人才。
至於世家的反撲,有周琦這位科舉的首倡者在,還輪不到曹操被集火攻擊。
有了荀彧的支持與肯定,曹操就仿佛被打了一劑強心針,當即就效仿周琦,召集治下的賢德之士以及寒門士子,前來長安商議立科舉之事。
與此同時,曹操也給周琦回了一封書信。
楚國,襄陽,王府。
周琦看著手中的書信,眼中露出了些許笑意,嘆道:「好一個曹孟德,果真有魄力!」
曹操的書信也很簡單:昔日承諾,不敢相忘,雖有子異珠玉在前,吾亦不願落於人後,關中科舉立矣。
周琦此前寫信給曹操,除了想要提醒對方也推行科舉以外,也未嘗沒有亂其道心的意思。
未曾想,此舉非但未能亂曹操之心,居然幫助對方下定決心推行科舉。
面對如此結果,周琦倒也並不後悔。
廢除科舉制乃大勢所趨,僅憑周琦一人很難做成此事,有了曹操的加入,如果袁紹仍舊抱著察舉制不放,那麼隨著時間的流逝,趙國境內不得志的寒門士子,必會蜂擁朝著楚國而來。
從短期來看,袁紹的確能夠受到世家的擁戴。
不過就算沒有科舉制,袁紹仍舊乃是世家的首選目標,周琦、曹操對於世家的吸引力,本就沒那麼高。
科舉制的出現,只不過讓世家更加偏向於袁紹罷了。
從長遠來看,寒門的人口基數要遠遠超過世家,楚國境內已經開始大規模推行造紙術與印刷術,這種技術並不難,趙國、關中、徐州也在逐漸推行。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口基數更大的基層,必然會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數之不盡的人才。
到了那個時候,銳意革新的楚國就會越來越強盛。
反觀抱殘守缺的趙國,勢必會逐漸走向衰落。
此乃大勢,亦為陽謀。
除非袁紹在那天尚未到來之前,就提兵南下,一舉掃滅楚國。
趙國,鄴城,皇宮。
袁紹看著自楚國與關中傳來的情報,忍不住冷聲說道:「簡直是胡鬧!」
「自漢武帝時期,察舉制就是朝廷立國之根本,期間不知選拔出了多少人才。」
「如今周子異、曹孟德二人廢除察舉制,另立科舉制,簡直是自取滅亡!」
並不能說袁紹目光短淺。
只能說屁股決定腦袋,袁紹本就出身最頂層的世家大族,也是察舉制的既得利益者,自然非常推崇察舉制。
而且自古以來,華夏在挑選人才的時候,都會先觀德行,再看才能。
察舉制所舉孝廉、茂才,首要便是德行。
反觀科舉制,幾乎對於考生的德行沒有硬性要求,一味的追求才能,在袁紹看來卻是落了下乘。
至於科舉制能夠選拔更多、更優秀的人才,袁紹卻有些不以為然。
寒門學子再如何刻苦,由於出身的緣故,見識與眼光終究比不上世家子弟。
在袁紹看來,真正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必然出自世家大族。
就在袁紹對科舉制不屑一顧的時候,趙國境內的世家大族,卻已經有些人心惶惶,擔心袁紹會效仿周琦、曹操二人,在趙國境內推行科舉。
趙國境內,可是包含著整個天下將近七層的世家大族。
如果科舉制被推行,不知會觸動多少世家的利益。
於是乎,很快就有世家代表前來皇宮,探聽袁紹的口風。
好在袁紹的回覆讓他們心安。
饒是如此,趙國境內的世家仍舊感覺到了強烈的危機,在暗中聯絡以後,最後居然罕見的統一了意見,聯名上書袁紹,請求發兵征討楚國。
「咳咳咳。」
臥室內,袁紹劇烈咳嗽了幾聲,感覺到了深深的疲憊。
這兩年,他感覺自己身體越來越差,特別是情緒激動的時候,甚至會咳血。
如果按照歷史進程,袁紹早在去年就已經因為咳血而病逝了。
不過在這個時空,由於袁紹沒有經歷過官渡大敗的打擊,病情並沒有迅速惡化,因此活到了現在。
饒是如此,他也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些許擔憂。
袁紹志存高遠,想要在有生之年掃滅其餘諸侯,建立一個統一而又龐大的王朝。
只不過,趙國境內派系林立,很難統一意見南征。
再加上此前袁紹兩次與周琦交戰,最終都未能討得半點好處,也多少讓袁紹心裡有些發憷。
畢竟如今的周琦雄踞江南,根基牢固,可並非歷史上官渡之戰期間的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卻窮兵黷武多年,兵少糧匱,很多地方的統治都並不穩固。
袁紹發動官渡之戰看似倉促,其實也是想要趁著曹操最虛弱的時候,給予對方致命一擊。
這種趁你病要你命的思路並沒有錯,只可惜天不遂人願,袁紹最終在官渡大敗虧輸,徹底輸給了曹操。
如果袁紹當時身體硬朗,憑藉河北深厚的底蘊,也未曾不能重整旗鼓,再次與曹操爭鋒。
只可惜,袁紹官渡之敗以後就開始不斷咳血,哪怕迅速平定了境內因為官渡大敗而四起的叛亂,最後終究還是病逝了。
饒是如此,曹操仍舊不敢過分逼迫袁氏兄弟,反而選擇先行避讓,等到袁氏兄弟相爭之際,再趁機破之。
袁紹正是知曉周琦的難纏,才休養生息了好幾年。
趙國也趁著這些年,徹底掌控了幽州以及并州,還剿滅了青州與兗州境內的黑山軍以及黃巾軍殘餘。
如今的趙國,算得上是兵強馬壯,政通人和。
哪怕這樣,袁紹仍舊不敢輕啟戰端。
畢竟此前兩次與周琦大戰,趙國都是空耗錢糧,最終鎩羽而歸。
讓袁紹感到意外的是,朝中向來意見相左的幾個派系,這次居然十分罕見的統一了起來。
此前,要麼有人建議袁紹先伐曹操,要麼有人建議袁紹先伐劉備,要麼有人建議先伐周琦,要麼有人建議先休養生息,要麼有人建議行縱橫之策。
由於屬下人才太多,派系太多,卻沒有第二個能夠充當袁紹謀主的荀攸。
這也就導致,本就有些好謀無斷的袁紹,面對屬下的不同意見,有時候也會搖擺不定。
現如今,所有派系全都聯合在一起,請求袁紹出兵伐楚。
按照他們的說法,若攻劉備,周琦必然相救。楚國不滅,則徐州難圖。
至於曹操,蝸居關中,易守難攻,難成大患,可暫且置之不理。
只要能夠滅掉楚國,彼時無論劉備還是曹操,都可傳檄而定。
袁紹卻是有些遲疑的說道:「若攻楚國,劉備趁機斷我糧道,如之奈何?」
審配出班說道:「請陛下冊封劉備為齊王,吾願為天使,親往徐州說劉備改換門庭。縱不能如願,亦可令其保持中立。」
袁紹心中大奇,問道:「周子異與劉玄德歃血為盟,唇亡齒寒。此前周子異多次出兵相救徐州,劉玄德又以仁義著稱天下,豈會行此不義之舉?」
審配信誓旦旦的說道:「此一時,彼一時也。陛下勿憂,吾已有對策,必能說動劉玄德。」
袁紹又道:「縱能說動劉玄德按兵不動,然曹孟德此人奸詐投機,若朕與周子異大戰,彼欲為漁翁,又當如何?」
鍾繇出班奏道:「請陛下冊封曹孟德為秦王,吾願往關中為使者,憑口中三寸不亂之舌,必可說得曹孟德起兵相助陛下!」
鍾繇話音剛落,就見袁霸出班奏道:「請陛下封士燮為交州牧,吾願出使交州,勸說士燮出兵,與陛下南北夾擊楚國!」
看到麾下眾臣齊心協力,袁紹也不由略感欣慰。
事實上,自從他感覺身體不太好以後,就想著傾盡全力掃滅楚國,只是國內各大派系意見始終沒有辦法統一。
如今眾臣皆欲伐楚,可謂上下齊心,何愁大事不成?
袁紹環顧眾臣,沉聲說道:「爾等所奏,朕皆應允。然所承諾之事,必須達成,否則必不輕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