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荀攸設計破公孫
單獨被劉備接見問及,諸葛瑾反而沒有了方才的鋒芒畢露,開始變得謙遜而有禮。
之所以如此,只因此時的琅琊諸葛氏,遠不如歷史上那般顯赫,再加上徐州乃四戰之地,諸葛氏世代居住於徐州,處境堪憂。
諸葛瑾在宴會上一改常態,變得如此鋒芒畢露,除了的確想為劉備分憂以外,也未嘗沒有打算藉此以為進身之階。
諸葛瑾雖然年輕,卻敏銳的覺察到了,劉備麾下並不缺良將,所缺者只是謀士而已。
只要自己表現足夠出色,未必不能得到劉備的賞識,繼而一步登天。
他看著滿臉愁容的劉備,卻並沒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想法,而是也跟著嘆道:「徐州的確乃四戰之地,相鄰諸侯皆實力強大。」
「使君作為徐州之主,覺得相鄰諸侯誰可為友,誰必然為敵?」
劉備沉吟許久,繼而說道:「徐州與曹操有血海深仇,不可化解,早晚必有一場生死大戰,此不可為友也。」
「袁紹有橫掃河北之勢,他日彼若南下,徐州亦是首當其衝,除非我捨棄徐州基業,否則亦不可為友。」
「至於袁公路與周子異,尚且難以捉摸。」
只可惜,諸葛亮終究還是太小,等到對方真正長到足以獨當一面的程度以後,天下局勢又會變成怎樣?
諸葛瑾面含笑意,點頭道:「正是如此。」
諸葛瑾聞言卻是笑道:「此事易也。」
荀攸道:「公孫瓚殺幽州牧劉虞,大失人心,劉虞舊部以及烏桓人,皆心生憤恨。」
荀攸道:「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曹操唯袁本初馬首是瞻,車騎將軍欲尋盟友,必然要在使君與袁公路二人之間。」
鮮于輔聞言大喜,道:「除了我等以外,烏桓人亦受使君厚恩,且與公孫瓚有怨,這些年飽受公孫瓚屠殺、壓迫。」
麴義帳下只有數千人,根本難以攻克易京。
公孫瓚屢戰屢敗,逃回易京,軍中糧草不濟,只能靠開置屯田才能勉強維持生計。
「若令袁本初盡占長江以北之地,縱然周子異取下南方四州,二者相比又是孰強孰弱?」
閻柔拍馬而出,指著鄒丹罵道:「鮮于將軍乃朝廷親封護烏桓校尉,汝不過公孫瓚帳下一偽郡守,也敢在此口出妄言?」
他拔劍在手,厲聲喝道:「審配,汝怎麼敢來吾營中!」
「殺!」
袁紹更是讓麾下大將鞠義率兵前去相助,雙方合兵一處,於鮑丘大破公孫瓚,不收俘虜,斬首二萬餘級。
果不其然,烏桓峭王感劉虞恩德,再加上看到公孫瓚麾下如此不堪一擊,當即率同族之人及鮮卑七千餘騎,與鮮于輔合兵一處,往南迎劉虞之子劉和,奉其為主。
劉備聞言大喜,當即緊握諸葛瑾雙手,道:「子瑜可願為我出使荊州?」
不過很快,他就頹然道:「可是現在,袁本初以天子詔書壓我,若我不出兵揚州,則不忠於朝廷;若是出兵揚州,必會令周子異記恨。」
袁紹聞言,當即來了興趣,問道:「公達有何良策?」
審配淡定自若的從懷中拿出詔書,遞到了鮮于輔手中,正色道:「朝廷得知宗正劉幽州被公孫瓚所殺,壓迫幽州百姓。知將軍乃忠義之人,特封將軍為護烏桓校尉,可於幽州召集人馬,斬殺叛逆公孫瓚。」
卻沒想到,諸葛瑾居然也有此斷言,那麼劉備就不得不重視了。
兄弟二人正在商議起兵叛亂之際,忽有左右來報,言故人來訪。
閻柔絲毫不懼,提槍衝殺而來,兩人鬥了十餘合,鄒丹力氣不濟,撥馬便逃。
鮮于輔聞言大喜,三人振臂一呼,對於烏桓人又誘之以利,很快就招到了胡漢兵馬數萬。
「若吾所料不差,未來二人必然將彼此視為生平大敵。」
諸葛瑾卻是搖了搖頭,道:「使君此言差矣。」
聽著劉備的這番話,諸葛瑾已經知曉了對方心中所想,當即就有了計較。
然而幽、冀兩州屢次交戰,不知多少幽州兒郎戰死沙場,幽州百姓對於袁紹的觀感也並不算好。
憂的是,周琦雖會出兵相助徐州,終究是把這裡當做是抵禦袁紹的橋頭堡,徐州此後恐怕會兵禍不休。
「吾料定袁本初必不會給徐州調撥錢糧,彼時使君可以徐州糧盡為由,引兵撤退,亦不會落人話柄。」
劉備急於擁有自己的地盤,而且考慮到雙方畢竟是名義上的盟友,正在一起攻打曹操,因此也不以為意。
劉虞帳下從事,漁陽人鮮于輔秘密召來自己的族弟鮮于銀,道:「劉使君生前待吾等甚厚,卻為公孫瓚那廝所殺。彼得幽州以後,不知體恤百姓,反而驕奢淫逸,橫徵暴斂,以致民不聊生。」
反觀鄒丹麾下,看到主將已死,紛紛作鳥獸散,鮮于輔揮軍掩殺,為了給劉虞報仇,根本不抓俘虜,斬首四千餘級。
「公孫瓚雖連戰連敗,卻仍有數萬兵馬,鮮于輔等人各懷心思,只想占據幽州各郡,不願耗費兵力攻打公孫瓚。」
至於孔融,連黃巾軍都打不過,又怎能指望對方呢?
眼看劉備面露愁苦之色,諸葛瑾適時勸道:「將軍也無需太過憂慮。」
三人率眾攻打漁陽郡,漁陽太守鄒丹引兵出潞北,縱馬上前,遙指鮮于輔等人,罵道:「反國逆賊,安敢犯吾邊境?」
袁紹聞言,不由面露得色,一臉傲嬌的捋了捋鬍鬚。
數萬漢、胡人聯軍見狀,紛紛士氣大增,縱馬衝殺而來。
莫說前者本就與劉備有些許不快,就算對方真的願意幫助劉備,可現在袁紹在青州的攻勢源源不斷,田楷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至於袁公路,此人雖出身汝南袁氏,卻徒有虛名,天性驕肆,盲目自大,且毫無立場可言。」
「我雖脫離公孫伯圭,終究尚有一份情誼,或可引為外援。」
「縱觀當今局勢,最強兩大諸侯分列南北,袁本初有一統河北之勢,周子異卻有吞併長江以南之心。」
只不過,這種謀劃終究只能讓劉備困守徐州,成為其餘強大諸侯之間博弈的棋子。
如此,非但不能起到勸諫作用,甚至會引起君主的不滿。
鮮于輔聞言,不由眉頭微皺,問道:「詔書何在?」
鮮于輔對於袁紹還不怎麼信任,因此並未提起糧草、兵馬之事。
「不知閻兄可願與吾共圖大事?」
不得不說,荀攸這種謀士的確擅長把握人心。
「今劉使君為公孫瓚所殺,幽州吏民以及使君舊部無不痛哭切齒。」
閻柔聞言,當即說道:「既是為劉使君報仇,某自當義無反顧。」
劉備神情微動,道:「可是車騎將軍周子異?」
「袁公路雖與袁本初不睦,終究乃同族兄弟,且其人貪婪無度,狂妄自大,性情反覆無常,並非盟友最佳人選。」
未曾想,公孫瓚的種種暴行,更是讓劉虞舊部以及幽州百姓感受到了極大的落差,仇恨的種子也在心中生根發芽。
鮮于銀聞言,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沉聲道:「使君厚恩,哪怕粉身碎骨,舍此殘軀,亦難相報,吾又豈會拒絕?」
劉備因為得到了諸葛瑾這樣的大才而欣喜,可惜諸葛瑾終究不是諸葛亮,而且尚未達到其本人歷史上的那種高度。
審配卻是微微一笑,道:「吾領天子詔書而來,將軍何故如此?」
荀攸拜服道:「大將軍果乃睿智君主,與攸所想不謀而合!」
「公孫瓚自得幽州以來,更是橫徵暴斂,以致民不聊生。」
劉備苦笑道:「強敵環視,吾居於徐州每日戰戰兢兢,如何不憂?」
袁紹聞言,不由大喜過望,道:「公達真吾之子房也!」
眼看袁術、曹操、劉備都按照荀攸所預料的那般行事,袁紹不由越加重重荀攸,道:「孤欲北伐,往征公孫瓚,一統河北,可否?」
喜的是,若有周琦作為後盾,至少不用獨自面對龐然大物一般的袁紹。
「若使君處於周子異境地,會如何作為?」
「使君可多豎旗幟,出兵兩萬,詐成五萬,大張旗鼓去攻揚州。」
這一日。
「袁本初此次挾天子以令諸侯,妄圖阻止周子異入蜀,就能看出一二。」
兩兄弟前去拜訪閻柔,泣道:「劉使君厚待幽州百姓,就連鮮卑、烏桓人亦受其厚恩。」
鄒丹大怒,縱馬上前,喝道:「休逞口舌之力,逆賊受死!」
他若在袁紹提出攻打公孫瓚的時候,直接出言反對,再說出挑唆劉虞舊部叛亂之事,必會引得袁紹不悅。
其實按照荀攸的想法,此時起大軍攻打公孫瓚,並非明智之舉。
消息傳回鄴城以後,荀攸當即對著袁紹說道:「大將軍,是時候盡起冀州兵馬,前去剿滅公孫瓚了。」
諸葛瑾點了點頭
事實上,早在糜竺迎劉備為徐州牧之前,陳群就曾經勸過劉備,袁術勢強,若東取徐州,必與爭之。
經過這麼一加工,荀攸的計策就成了對袁紹起兵攻幽州的補充,並且還迎合了袁紹好大喜功的性格特點,直接畫下了一個大餅,自然引得袁紹高興不已。
鄒丹沒逃多久,便被閻柔追上,一槍將其刺死,而後拔劍斬掉鄒丹首級,挑在半空之中,厲聲喝道:「賊將已死,諸君隨我殺敵!」
且不論劉備一面大張旗鼓興兵攻打揚州,一面暗中派遣諸葛瑾出使荊州。
冀州,鄴城,大將軍府。
劉備苦笑道:「車騎將軍固然實力強橫,奈何我與之素無交情,彼不謀奪徐州便罷,又豈會為了我與其餘諸侯為敵?」
「鮮于校尉若需要幫助,兵馬、糧草盡可開口,朝廷必然鼎力相助。」
諸葛瑾說道:「誠如使君所言,袁本初、曹孟德不可為友,早晚必然圖徐州。」
「長此以往,縱然大將軍日後剿滅了公孫瓚,仍舊會為他人添作嫁衣矣!」
「袁本初若不吞併徐州,必然不會輕易南下與周子異交鋒,袁本初知道這點,周子異自然也知曉。」
「二者交鋒,無論孰勝孰負,等到分出結果以後,大將軍都可率領麾下大軍,以犁庭掃穴之勢拿下幽州全境,坐收漁翁之利。」
「只是迫於公孫瓚勢力,麾下兵馬驍勇善戰,才不敢反抗。」
鮮于輔不知何人來訪,卻也不敢怠慢,急忙前去相見,待看清楚來人面容以後,不由臉色微變。
劉備聞言,喜憂參半。
諸葛瑾安慰道:「使君莫要忘了,南方還有一位強大的諸侯。」
而此時,鮮于輔等人卻起了別樣心思,並不急著剿滅公孫瓚,反而占據了六郡之地,隨後上表向袁紹稱臣討封。
若是成年的諸葛亮為劉備謀劃,恐怕就會是另一番結局了。
「某與烏桓、鮮卑人多有往來,鮮于校尉先去聯絡使君舊部,某自去聯絡鮮卑、烏桓人。」
袁紹此時卻是猶豫了,道:「公孫瓚敗局已定,有鮮于輔等人在側,且今歲大旱,何必空耗錢糧率領大軍出征?」
諸葛瑾點頭道:「雖說自黃巾之亂以來,北方飽受戰禍,以致戶口大幅度流失,然中原以及北方所轄人口,終究要遠遠超過南方。」
諸葛瑾道:「願為使君效犬馬之勞!」
若袁術都不能依為盟友,那麼劉備所能依仗者也只剩下田楷與孔融了。
聯軍初戰大勝,閻柔當即說道:「烏桓各部深懼公孫瓚之威,不敢引兵前來相助。今日我等大破公孫部將,若再向烏桓各部借兵,必有奇效。」
閻柔乃派人向烏桓峭王借兵。
「反觀使君,名聲極佳,又占據徐州此等軍事要地。」
劉備聞言,卻是心中凜然。
閻柔胯下戰馬,乃是鮮卑大人所贈送,速度極快,縱然在整個幽州都非常罕見,雙方很快就拉近了距離。
「燕人閻柔,深得烏桓、鮮卑人信任,吾等可共舉其為烏桓司馬,以圖大事!」
「吾欲聯合使君舊部,召集州中兵馬共討公孫逆賊,為使君報仇雪恨,汝可願助我?」
「閻兄亦為幽州之民,應該對此感同身受,朝廷冊封在下為護烏桓校尉,吾欲拜閻兄為烏桓司馬,招收使君舊部,一統討伐公孫瓚,為劉使君報仇雪恨,為幽州百姓伸冤。」
荀攸這番話可沒有危言聳聽。
眼看公孫瓚大敗,代郡、廣陽、上谷、右北平各殺公孫瓚所置長官,與鮮于輔、劉和兵聯合。
劉和既至,袁紹趁機表其為幽州刺史。
「使君卻提前秘密派人去見車騎將軍,告知對方出兵乃是無奈之舉,並且暗中訂立盟約,如此既不違背朝廷詔令,又可以不結怨於車騎將軍,豈非兩全其美之策?」
「且世家大族多聚集於北方,袁本初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又挾天子以令諸侯,麾下人才必然遠超周子異。」
卻說公孫瓚擊殺劉虞,得到整個幽州以後,日益驕矜,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眥必報。
雖說公孫瓚殺劉虞以後,大失人心。
「若吾所料不差,彼早晚亦會取徐州。」
劉備略微沉吟,繼而眼睛大亮,道:「自然是尋求盟友!」
鮮于輔聞言,打開詔書看完裡面的內容以後,不由目光閃動,繼而行禮道:「多謝朝廷厚愛,某必不辱使命,斬公孫瓚為劉幽州報仇雪恨!」
與此同時,袁術在權衡利弊,看到劉備出兵攻打周琦,自己的後顧之憂曹操也開始進兵關中以後,當即不再猶豫,直接盡起豫州兵馬前去攻打江夏郡。
諸葛瑾的謀劃,雖然能為劉備解決一時危機,並且給他指明方向,找到周琦這樣一個靠山。
卻說鮮于輔有了護烏桓校尉這個名頭,做起事來更加名正言順。
劉和振臂一呼,幽州各地官吏以及百姓紛紛響應,不多時便嘯聚十萬之眾。
閻柔大喝一聲:「逆賊休走!」
一旦袁紹此時興兵攻打幽州,反而會將那些不滿公孫瓚之人,推到冀州的對立面,顯然並非明智之舉。
不過荀攸並非田豐、沮授之流,在勸諫之前會先揣摩君主心意,並不會直言勸諫惹得君主不悅。
袁術之所以不打襄陽,是因為知道襄陽不好打。
「因此,袁本初若攻徐州,車騎將軍必不會坐視不理。」
劉備幾乎沒有絲毫猶豫,直接說道:「自然是袁本初強而周子異弱。」
看到袁紹心情甚好,荀攸繼續說道:「大將軍欲征公孫瓚,必要先調撥兵馬、錢糧,前後至少耗費月余。吾有一策,可在大將軍調撥錢糧期間,令幽州不戰自亂,公孫瓚自顧不暇。」
「大將軍可於籌備糧草之際,派遣能言善辯之人攜帶重禮以及朝廷所冊封官職,挑唆他們引兵攻打公孫瓚。」
歷史上,袁紹時隔三年才下定決心徹底消滅公孫瓚,剛剛消滅公孫瓚就迫不及待發動了官渡之戰。
那個時候,幽州六郡名義上歸屬袁紹管轄,實際上卻被鮮于輔等人所控制。
甚至於,鮮于輔等人還背刺袁紹,主動投靠了曹操,以致袁紹腹背受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