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人人平等,文明才能進步

  看到楊景十分果斷的一刀就斬殺了王良,這一幕把秦扶蘇跟蒙傑都看呆了。

  「鎮國王,你……」秦扶蘇回過神來,一臉愕然的看向了楊景,雖然秦扶蘇剛才說將王良交給楊景發落,但秦扶蘇是真沒想到楊景會這麼果斷的殺死王良。

  「姓楊的,你好膽,居然敢當著太子殿下的面,直接殺我秦人。」蒙傑反應過來,當即對著楊景冷喝道。

  楊景對蒙傑翻了個白眼,說道:「難道不是太子殿下剛才說,讓我自己處理這個人的嗎?」

  「額,這……」蒙傑愣了一下,被懟的啞口無言。

  「鎮國王,你都沒有從此人口中問出,到底是誰要害你,就這樣殺了他,豈不是……」秦扶蘇想了一下,開口詢問道。

  「這個世上要害我的人太多了。」楊景攤了攤手,說道:「所以,對我而言,弄清楚是誰要害我,根本沒有必要。

  審問此人,也不過就是浪費時間。

  只要殺了此人,背後指使他害我的人,自然會有所收斂。」

  「……」秦扶蘇聽了楊景這樣一番話,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秦扶蘇覺的,楊景剛才的這番話很有道理。

  其實,秦扶蘇之所以選擇將王良交給楊景,也是因為秦扶蘇十分仁善,不想對王良動刑。

  畢竟王良也是跟了秦扶蘇多年,就算秦扶蘇早就知道,王良是趙斯安插在他身邊的眼線,可相處久了,多少還是有些情分。

  加上王良雖然是趙斯安插的眼線,可這些年來替秦扶蘇辦事,都是盡心盡力了的。

  秦扶蘇還是念了王良的一些情分的,在秦扶蘇看來,將王良交給楊景,楊景顧忌到這裡是秦國,可能會嚴懲王良,但不至於會要了王良的性命。

  這就是秦扶蘇心中的打算,可秦扶蘇錯估了楊景行事的果斷風格,二話不說,就一刀把王良給抹脖子了。

  讓一旁的秦扶蘇跟蒙傑都沒有反應過來,想阻止都沒有機會。

  「太子殿下,你剛剛說,是來跟我討教學術的,說吧,你想跟我討教什麼學術問題?」楊景將刀遞給了褚一刀之後,一臉平靜的對秦扶蘇詢問道。

  似乎剛才殺的不是一個人,只是殺了一隻雞、宰了一隻狗一樣平常。

  事已至此,秦扶蘇心裡雖然有些後悔,卻也是木已成舟,不可更改,只能是收斂心神,對楊景說道:「我聽說鎮國王在封地,推行人人平等的思想。」

  「嗯!」楊景點了點頭,說道:「這個思想有什麼問題嗎?」

  一邊說著,楊景也是一邊招呼著秦扶蘇坐下,又喊下人送上來了幾盞茶。

  「古賢有雲,天地不同、貴賤有分、君臣有別、長幼有序……如此,才能天地清寧、天下太平、家國興盛!

  如果人人平等,那豈不是說,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這樣豈不是天下大亂了?」

  秦扶蘇將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古賢純粹放屁!」楊景瞥了一眼秦扶蘇,淡定的說道:「太子殿下應該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天道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自然!」秦扶蘇點了點頭說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天道的眼中,眾生就如同芻狗一樣,不值一提!」

  「?????」楊景先是愣了一下,然後連忙說道:「太子殿下搞錯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天道的眼中,天地萬物都是一視同仁的。

  既然天道眼中,萬物都是平等的。

  那人強行分出個高低貴賤、君臣父子的,到底是對是錯呢?」

  「可按照鎮國王的說法,如果君不君、臣不臣豈不是朝堂混亂?如果父不父、子不子豈不是倫理綱常敗壞!」

  秦扶蘇辯駁道。

  「太子殿下,我先跟你論一論這個國吧!」楊景想了一下說道:「國是怎麼來的?是由大大小小的家庭組成的,而大大小小的家庭為什麼要組成國呢?

  不就是為了所有人共同利益嗎?

  所以,國家權力從來不是君權神授,而是這個國家成千上萬的百姓授予了君王權力。

  但百姓授予君王權力的初衷是為了什麼?是為了維護這個國家的秩序,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

  可如今放眼天下各國,皇帝卻認為自己的權力至高無上,是上天跟神明賜予,因此將百姓視作賤民,於是肆意剝削、奴役……

  可如果君王能夠意識到手中權力來自於人民,君王並不是至高無上,只是人民選舉出來管理國家的,是國家的管理者,而非擁有者。

  那麼真的是會變成君不君、臣不臣,導致朝堂混亂嗎?

  不,到那個時候,君王跟臣子之間,沒有了上下高低貴賤之分,有的是一起商量如何管理好國家。

  在那種環境下,只會是士盡其心、民效其力、君王死社稷……

  這樣的國家才會真正的強盛起來。」

  聽完楊景的解說,秦扶蘇一下子陷入到了沉思中。

  其實,秦扶蘇的思想深受儒家的仁愛影響,所以秦扶蘇一直都十分的愛民。

  而楊景剛才的這番話,更是真正打動了秦扶蘇的心。

  因為秦扶蘇很想看到楊景說的,士盡其心、民效其力、君王死社稷的畫面。

  「聽鎮國王一番話,正是讓我茅塞頓開,可我還是想聽聽鎮國王對父子綱常的看法。」秦扶蘇想了想說道。

  「父父子子這就更好說了!」楊景淡淡的說道:「父跟子從來就沒有高低之分,父親生下兒女,就有了撫養兒女的責任。

  同樣,等到父母年邁,兒女就有贍養父母的義務。

  這就是父母跟兒女的關係。

  但如果說什麼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母要女嫁,女不得不嫁,就太過了。

  因為每個人生來就是自由的,就該有自己的看法,兒女對待父母,不應該是害怕,而是敬重。父母等待兒女,也不應該是控制,而是教導以及尊重子女的想法。

  如果是這樣的話,父母理解兒女的抱負、兒女理解父母的苦心,那家庭又咋麼會不和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