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九章 從容應對

  「李相公,這位是江寧府主薄程俱程致道,對江寧府內外事務和情況比較了解,相公有什麼疑問可以詢問程主薄。」

  王漢之叫來一個三十左右的官員介紹給李茂認識,言語中多是讚賞。

  程俱躬身給李茂施禮,言說信安軍食宿皆已安排妥當,請示李茂還有什麼吩咐。

  李茂接管了江寧錢糧和防務,心裡多少有了些底氣,當即說道:「各個城門貼一下告示安民吧!就說朝廷已經派二十萬大軍南下平定江南之亂,杜壆,告示你來寫。」

  杜壆允文允武,而且又是淮西賊匪中的頭領之一,針對賊匪安撫百姓的措辭提筆就來,是再好不過的人選。

  朱武則接管了府庫錢糧的具體收支,他也看懂了李茂示意的眼神,江寧府這些糧食和銀錢,到信安軍手裡起碼得漂沒一半還多。

  這銀錢來的太容易,幸福來的太突然,讓朱武的嘴巴都有點合不攏了。

  混江湖的都知道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李茂過一手江寧府庫就能得到幾十萬石糧食,百萬貫銀錢。

  對江寧防務,嚴防方臘麾下北上必須用心對待,之前那個打游擊戰的想法徹底被摒棄。

  李茂召集眾將校在知府衙門內商議軍情,王漢之作陪。

  王漢之知道李茂新近擢升龍圖閣直學士,又有經略地方的實職,但是二三十個文官武將齊聚一堂還是讓他的眉毛跳了跳。

  特別是這些人的官職地位,竟有三分之一是服緋品級,武將更不用說了,隨便叫一個不是軍指揮使就是軍都虞候,在場官職最小的都是禁軍營指揮使。

  李茂把江寧府庫存的江南東路,兩浙路的地圖掛在屏風上,手裡攥著折下的枝條點指。

  「本官先講一下江南的現在形勢,爾等做到心中有數,我圈的這些地方,共計五個州府如今被方臘所占,幾乎是一條直線,三天前方臘又攻占了杭州府,北上的兩支人馬分別進犯宣州和湖州,領兵的是方臘手下大將方七佛和石寶……」

  李茂把情況介紹完畢,眾文武暢所欲言。

  李茂麾下的這些文官武將,不是參加過對西夏的戰鬥,就參加過平定淮西賊匪,其中還有受招安的淮西頭領,對怎麼打仗不陌生,各種建議張口就來。

  韓世忠起身走到屏風前,「相公,我軍兵力只有五千,不宜分散作戰,只能選擇一路賊軍進行阻擊,宣州在江南東路境內,有江寧府可作為後盾,末將覺得先擊潰方七佛比較好,進而可以南下睦州,切斷歙州睦州和方臘的聯繫,使其東西不能兼顧,打亂賊兵北上的勢頭。」

  杜壆寫好了告示,對韓世忠所言有不同的意見,「相公,五千信安軍鐵騎雖然善戰,但江南地形不利於騎兵作戰,而且孤軍深入危險重重,一旦陷入十幾萬流民合圍,想要衝殺出來損失太大,最好還是等楊可世或者王稟有具體的動向後再南下,當務之急是確保江寧府無虞,等待朝廷大軍開赴到來,集中優勢兵力將賊軍一一擊破。」

  這兩個人的想法,概括了大部分人的想法,一個激進一個穩妥,各有利弊。

  這也是李茂難以抉擇的原因,是主動進攻還是被動防禦。

  他本人傾向於穩妥,五千信安軍對戰幾十萬上百萬人,被淹沒傾覆的可能性在九成以上。

  但坐在江寧城裡等待童貫集結大軍南下,問題也不少。

  因為方臘起義已成席捲江南之勢,拖延一天,聲勢就會愈發浩大。

  等方臘盡占兩浙路,甚至江南東西兩路,再想以合圍之勢平定方臘難上加難,江南水系發達,河道密布,怎麼圍?

  戰略難以抉擇,李茂只能選擇戰術,開始布置具體的任務。

  首先是讓時遷總領斥候營,務必掌握方臘所部的詳細動向,兵力配置等情報。

  其次是讓王漢之,程俱行文江南東路其他府縣,將地方禁軍和廂軍悉數聚集到江寧府。

  禁軍和廂軍的戰鬥力再弱,也比普通百姓強的多,把這些禁軍廂軍武裝起來操練十天半個月,總歸有些戰鬥力,可以作為輔兵使用。

  剩下的只能交給局勢的變化,看看方七佛和石寶誰先進犯江南東路,信安軍就選誰開刀吧!

  李茂又對聞人世崇和施俊耳提面命,儘可能的收集戰船和水手,在江南打仗沒有水軍掣肘頗多。

  而李茂直屬的水軍只有聞人世崇原來的水匪,精挑細選還不到一千五百人,關鍵時刻派不上大用場。

  「楊雄,點齊一千信安軍鐵騎,接管江寧城所有城門,嚴查往來人員,順便實施宵禁。」

  李茂覺得楊雄做過北地薊州的都頭,再干老本行上手快,江寧城必須戒嚴,因為方臘麾下的斥候幾乎無孔不入。

  在情報戰上,李茂其實處於劣勢,只能嚴防死守儘可能的減少消息的走漏。

  諸將接受軍令陸續離開衙門,李茂把凌振留下來,這次信安軍南下輕裝上陣,但火藥足足帶了五百斤。

  想要首戰取勝,打擊敵人的氣焰,關鍵還得落在火藥和火炮上。

  沒良心炮攜帶不便,李茂只能讓凌振就地取材,幸好在江邊認識了小大人曹成。

  曹成祖上至今世代都是鐵匠,加班加點打造幾門沒良心炮應該不難。

  凌振還是第一次參與炮兵的實戰,可惜家底兒薄弱,除了從北地信安帶來數量不多的火藥,只有種江等百餘個炮手。

  等李茂分派完任務,他建議查收江寧府內所有的煙花爆竹,這些火藥的威力不如他配製的黑火藥,但也聊勝於無,起碼能聽個響不是。

  王漢之見李茂居中而坐分兵派將,心中暗忖盛名之下無虛士。

  李茂儘管年輕的過分,但做事很有手段,看來江寧府無憂,他也不必像兩浙路的安撫使,制置使那樣晚節不保了。

  李茂最後給童貫寫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信報,詳細的描述了江南糜爛的狀況。

  希望童貫能加快速度集結大軍南下,現在單單指望信安軍鐵騎已經不行,必須爭取時間阻擊北上的方七佛和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