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不用,這兩位是我們鏢隊的貴客。」
隔壁桌的幾位鏢師連忙開口解釋身份。
趙三見狀也不好多說什麼,數了數人數轉身走進廚房準備火鍋。
火鍋上桌,中年人等食材煮熟後率先品嘗,確定沒問題才夾給少年。
「少爺,這麻辣鍋與我們平日所吃不同,您儘量少吃點。」
「好。」
少年從小錦衣玉食,並沒將火鍋放在心上。
但一口下肚,少年瞬間被火鍋的混合味道震驚,這是他從沒品嘗過的美味,平靜多年的味蕾得到了極大滿足。
「等會問問這鍋里到底加了什麼。」
「是。」
廚房裡,姜裕收回打量的目光。
「那個少年非富即貴,跟在身邊的中年人類似管家。」
秦風道:「少爺,你覺不覺得那個中年人長得有些太白,而且他說話的聲音多少帶著尖利。」
姜裕還沒開口,旁邊的趙三突然恍然大悟。
「是太監!」
「太監?」
姜裕一怔,他只聽說過,但還沒見過太監,也不知道太監長什麼樣。
趙三解釋道:「少爺,太監大多膚白面嫩,聲音尖銳,而且仔細看他的鬍子是貼上去的,只有太監才需要貼鬍子。」
姜裕皺眉:「太監不是只在皇宮?怎麼會跟著一個少年跑到隴陽郡,而且還和鏢隊一起?」
秦風搖了搖頭:「少爺除了皇宮還有兩處地方也有太監,一處是江南郡的榮親王府,一處是皇陵。」
榮親王,當今皇帝的親叔叔,據說四十有二,不過他只在江南郡呆著,哪也不去,據說每日都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如果他不是皇宮出來的,便只能是從榮親王府出來,身邊帶著一個太監,身份地位絕對不會低。」
姜裕對少年的身份愈發好奇。
趙三讀懂姜裕的言外之意,主動請纓打探消息。
走出廚房,趙三提著一壇果酒來到幾個鏢師面前坐下。
「這是我家掌柜已送給幾位的。」
領頭鏢師抱拳道謝。
「多謝掌柜。」
趙子揭開紅布倒出酒水,與幾人邊喝邊聊。
酒喝三巡,幾人臉上都有了醉意,趙三藉機打探消息。
「我聽幾位的口音不是隴陽郡人士。」
「我們是從江南郡押鏢過來的,坐在最前面的那兩位貴人就是我們的金主,買了一大堆糧草讓我們送到邊關。」
醉醺醺的鏢師開口回話。
「貴人?不知這身份有多貴?」
「你有所不知,這兩位貴人來頭不小,出手也極為闊綽,一路上的衣食住行都極為講究,今天是第一次和我們一起吃飯。」
「吃個飯而已,能有什麼講究的,難道他們吃的是什麼山珍海味?」
趙三故意裝出不屑繼續套話。
這副表情瞬間引來同桌几位鏢師的認同。
這一路上他們可沒少被這兩位貴人折磨,天太熱不走,風太大不走,雨太大也不走,心情不好同樣不走。
原本從江南郡到龍陽郡,路程順利僅需半月,但他們硬生生走了二十六七天,其中不乏領頭鏢師多次請求,否則還要多上幾天。
……
「少爺,那漢子在套他們的話,看他走路的姿勢應該出身軍伍。」
中年人壓低聲音道。
少年點了點頭:「吃的差不多了,可以見客了。」
中年人聞言立刻起身,來到廚房。
「姜掌柜,我家少爺想請您坐坐。」
「好。」
姜裕笑著點頭,跟著中年人坐到少年面前。
「在下姜裕。」
「在下唐成化。」
「不知這火鍋可符合唐兄的口味?」
「妙極,我從未吃過如此味道的食物,姜兄當真了不得。」
姜裕擺了擺手。
「只是一道菜餚而已,擔不起如此稱讚。」
唐成化認真道:「姜兄除了廚藝了得,本身也是詩詞大家,昨日剛到隴陽郡,就聽人誦讀姜兄所作的《將進酒》。」
「實難想像,姜兄不過十幾歲的年紀也便能做出如此名篇,倘若姜兄願意,我可舉薦前往國子監就讀。」
好傢夥,一開口就是舉薦到國子監。
國子監是什麼地方,全國最優秀人才聚集的地方,堪比頂尖名校,而且想進去門檻重重,除了才學身份同樣重要。
姜瀾搖頭拒絕:「不敢不敢,我一白身如何能進國子監求學。」
「有何不可,太祖皇帝創立國子監的初衷便是網絡天下英才共興我大魏王朝,時至今日,網絡天下英才的石碑依舊立在國子監門口。」
「以姜兄的詩詞造詣,勝過不知多少後沽名釣譽之輩。」
唐成化越是這麼說,姜裕越國子監抗拒。
他只是一個穿越而來的文抄公,真去了英才雲集國子監,只怕分分鐘原形畢露。
見姜裕皺眉,唐成化意識到自己有些著急,連忙轉變話題。
「實不相瞞,家父得知邊關告急心急如焚,特命我籌措糧草後運往邊關,不知姜兄可願隨我一道前往邊關,看看我大魏王朝的好兒郎們!」
「令堂真乃憂國憂民,只是我脫不開身,不過我倒有一樁事想麻煩唐兄。」
聽到姜裕開口,唐成化當即點頭:「姜兄但說無妨。」
姜裕道:「我二叔原本已卸甲歸田,如今相應徵兵令重回邊關,然一去近二十幾天杳無音信,心中難免擔憂,特此想休書一封,托唐兄教給我二叔。」
唐成化點頭道:「這由何難,姜兄直管寫信,告知我二叔的名字及所在,到了邊關我想辦法聯繫。」
「有勞唐兄。」
姜裕起身出了門,買來紙筆研墨寫信。
姜裕寫好信,又在信封上寫下「二叔親啟」四字便交給唐成化。
唐成化並未伸手,站在一旁的中年人主動收下信。
「姜公子放心,只要你家二叔還活著,信一定會送到。」
「唐兄出生富貴不缺金銀財寶,然送信之恩不能不表,我便送兩句詩給唐兄。」
姜裕起筆寫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好!好一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也不知是多少大魏二郎的一大遺憾。」
唐成化接過信紙,只覺心中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