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四國同盟

  第377章 四國同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為帝國開疆擴土,將目之所及的無主之地統統變成他們的合法領地,已成為這個國家為之奮鬥的事業,也成為這個國家民眾熱情的宣洩口,乃至成為這個國家內閣政府是否合格的重大考量因素之一。」

  荷蘭東印度公司漢洲業務高級主管迪梅奧·范·德霍斯特站在船舷邊,看著側前方一字排列的商船在洶湧的印度洋面上劃開一道道波痕,披荊斬浪地朝東南方行駛,海風呼呼,白色的海鷗盤旋於船桅之上,似乎在引領著這些海上巨獸穿越時空,抵達傳說中——哦,應該是現實中的富裕大陸,心中感慨萬千。

  「可能很多齊國人會理所應當地認為,他們就是掌握海洋以及整個世界統治權的民族。這不是因為齊國在世界上擁有大量的領地,也不是因為他們相信齊國人有任何生理上的優越性,更不是他們相信有神聖的使命讓他們註定偉大。所有的這一切,皆因他們所據有的強大實力,因為他們明顯是工業生產和科學技術的巨人。」

  「德霍斯特先生,你是指船隊中那艘滿載排水量達一萬二千噸的東方號嗎?」荷蘭東印度公司漢洲西南主管簡·德里森輕聲問道。

  「是呀,真讓人難以置信,這艘巨輪的裝載量是我們這艘金色玫瑰號的十幾倍。」德霍斯特說道:「齊國人所據有的技術和恐怖工業生產力,讓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的無力和渺小。齊國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也是世界最先進的實驗室。我的腦海中時常會浮現出這些畫面:齊國人在凝視著放出火光的熔爐、火車飛馳的軌道、蒸汽船和鑄鐵的橋樑,凝視著他們的印刷機、工廠、機械織布機和蒸汽鐵犁時,一定是感受到手中握有的是普羅米修斯之火。他們可能堅信這麼一點,有了技術,他們就可以做到一切,甚至可以重塑整個世界。」

  「德霍斯特先生,我同你一樣,對這個國家充滿了敬仰和膜拜。」簡·德里森附和道:「是的,齊國人正在統治海洋,假以時日,他們可能會也統治整個世界,因為他們所擁有的強大實力足以支撐他們去實現這個目標。不過,我還是認為,齊國人突然奪占波旁島,似乎有些過於急切了點。很明顯,在波旁島的問題上,齊國人的舉動一定會激怒法國人,繼而遭到他們的報復,說不定會牽連到我們聯省共和國。」

  「作為印度洋的主人,齊國人覺得法國的行為著實冒犯了他們,是對他們的帝國權威一種挑釁。」德霍斯特將身上的毛呢大衣緊了緊,以抵禦濕冷的海風,「早在二十多年前,齊國人就將整個印度洋當做他們的內海一樣經營,理所當然地將其劃為帝國統治勢力範圍之內,不容任何外來者侵犯。也正是在那個時候,我們東印度公司就已經充分意識到,印度洋是齊國的洋,我們所據的殖民領地遲早要被齊國人拿走。令人慶幸的是,齊國是一個非常文明,也是一個非常講究國際秩序的國家,在獲取我們的殖民領地時,給予了公司相對優渥的對價。英格蘭人,葡萄牙人也如我們一樣,對自己的實力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相繼退出了印度洋地區。」

  「而法國人……,呵,他們太過驕傲,也太過自以為是,總以為法國的榮光可以照耀全世界。但他們從未認真考慮過,他們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力,根本不足以確保他們在海外殖民領地的安全。此前,英格蘭人可以隔著一道淺淺的英吉利海峽的保護,頻繁挑戰法國的威勢,襲擊並奪取他們的海外殖民領地。而齊國,海上實力更甚於英格蘭,如何會容忍法國在印度洋地區的挑釁?若是,法國人想要對齊國發起報復,除了整治一番境內的齊國商人和眾多買辦代理,根本無法傷及到齊國的核心利益。」

  「是呀,傲慢的法國人。」德里森聞言,也是撇撇嘴,「他們遲早會因為自己的愚蠢和自大,遭到齊國人的沉重一擊。」

  提及法國人,荷蘭人總是又怕又恨。

  因為,自路易十四在位期間,法國人就一直覬覦尼德蘭的財富,哦,當然,還有尼德蘭的土地和人口。

  當年,為了擊退法國人的入侵,尼德蘭人不惜掘開海堤,淹沒自己的大半國土,才堪堪阻止了法國的吞併計劃。

  儘管那位狂妄的法國君主已經故去二十多年,但法國上下仍舊未消去對尼德蘭的貪婪之念,一直在尋找機會,在某個時候,會再度向尼德蘭伸出魔爪。

  兩年前,波蘭王位繼承危機,法國趁機向奧地利人發難,若非聯省共和國發出嚴厲警告,並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軍事動員,說不定法國人又要將軍事目標放在奧屬尼德蘭地區(其實,法國人為了避免多線作戰,一直將進攻的目標放在洛林和北義大利地區),威脅聯省共和國的安全。

  為了應對法國的軍事威脅,荷蘭除了加強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合作關係外,還積極聯絡丹麥、瑞典、普魯士、西班牙和英格蘭(因為英王領地漢諾瓦位於臨近的德意志地區,使得英格蘭擁有拉攏的價值),試圖構建一個寬泛的軍事同盟,從而維護自身的安全。

  因而,在1734年8月,當齊國駐歐總代表謝道仁提出邀請一些「致力於維護地區和平的國家」,建立一個緊密的聯盟機制,以便在法國實施對外侵略擴張時,可以「彼此協調一致」、「共同履行集體防衛」,立時應允下來,並首先與齊國、愛爾蘭兩國秘密簽署了軍事合作協議。

  本來,以荷蘭人的意願,最好再拉幾個歐洲大陸國家,比如西班牙、葡萄牙、普魯士,以便可以分擔荷蘭人的陸上軍事壓力。

  因為,在面對法國人入侵時,總不至於讓齊國人萬里迢迢地從漢洲本土派兵來救吧?

  若是那樣的話,等齊國人做好軍事動員,然後再將軍隊裝船運抵歐洲,至少大半年過去了,哪裡還來得及救援。屆時,恐怕只能巴巴地趕來為荷蘭人收屍了。

  愛爾蘭倒是距離荷蘭本土較近,但以他們的實力,在法國人面前估計連三個回合都走不下來。

  當然,還有一個最為有效的辦法,那就是邀請齊國在荷蘭本土大量駐軍。

  但是,這個舉動將會極大地刺激法國人的神經。

  因為,駐軍荷蘭本土的針對性太明顯了。

  在歐洲,誰不知道荷蘭與齊國關係極為密切,好得像穿了一條褲子似的。若是齊國在荷蘭本土部署大量軍隊,明顯就是為了保衛這個國家,防範法國的入侵。

  這必然會造成齊法之間嚴重的軍事對立,甚至會激起法國的戰爭欲望,促成他們提前發起對尼德蘭地區的進攻。

  當然,更為關鍵的問題是,齊國駐軍荷蘭本土,這費用該由誰來承擔。

  要知道,齊國在印度、波斯、愛爾蘭等國家地區派駐的軍隊,所需費用可都不是由帝國戶部全部承擔的。

  印度就不說了,數量多達兩萬七千的駐屯軍(不含齊印僕從部隊),表面上是由戶部直接撥款,兵部負責發放軍餉和日常維持費用,但齊國人在所控制的印度屬地內可是要徵稅的,而且地方大大小小的土邦王公也需要向齊國上供,權當保護費,這些錢都會源源不斷地流入帝國戶部。

  更不要說,莫臥兒帝國和馬拉塔帝國(是的,1732年馬拉塔人也自稱皇帝,正式與莫臥兒人平起平坐)的海關也都被齊國人所掌控,大量稅收款項亦流入帝國的國庫之中。

  可以說,是億萬的印度人在幫著齊國供養那兩萬七千餘駐屯軍。

  至于波斯和愛爾蘭,則需要承擔齊國駐軍總費用的近半份額。

  畢竟,這些軍隊可是為了保衛你們的國家的安全,才不惜遠赴萬里來到這裡。總不能自帶乾糧,掏空家底,就為了彰顯「高尚的國際主義精神」?

  若是駐軍荷蘭,他們願意為此買單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現在,荷蘭人為啥這般軍備廢弛?

  還不是因為有錢的主都不想掏錢供養軍隊。

  想當年,荷蘭海軍冠絕全球,不僅將原宗主國西班牙虐成狗,而且還壓得新興崛起海軍強國英格蘭長期喘不過氣。

  但是,就因為尼德蘭的商人們一個個全都鑽到錢眼裡去了,都不捨得掏出錢來支持海軍建設,而且為了防止奧蘭治王室出頭,再次將手伸到他們的口袋裡搶錢,竟然將聯省陸軍盡數裁撤,相當於自己解除了自己的武裝,還因此引發了一場「災難年」,聯省共和國差點被滅亡。

  按理說,在海上被英格蘭幾次爆錘,在陸地上被法國反覆狂虐,尼德蘭人應該痛定思痛,深切體會到「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的哲理,會積極支持聯省加強武備,以應外敵再次入侵。

  但奇葩的尼德蘭人,依然是要錢不要命,每次大戰方止,就立刻將海陸兩軍裁撤的七七八八。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後,尼德蘭人似乎徹底躺平了,別說海軍的再次振興,就連維持陸軍的基本自保力量也被削弱到一個極低的水平,使得這個昔日歐洲列強徹底退出大國競爭之列。

  因為,尼德蘭人都不想掏錢供養平日裡無甚「大用」的軍隊!

  想讓他們掏錢來請齊國駐軍,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可問題是,我們齊國雖然與你們尼德蘭人關係好,但也不能像凱子一樣自掏腰包、自備乾糧跑來歐洲大陸保衛你們的安全呀。

  既然尼德蘭人不願出錢,又要顧忌法國人的感受,齊國人在提了一嘴雙方共建齊荷陸軍聯合司令部,但未得到對方積極響應後,便非常明智地換了一個話題,商討著如何將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普魯士、丹麥、英格蘭等國拉過來,建立一個廣泛的反法同盟。

  但遺憾的是,西班牙和普魯士明顯不想加入進來,前者與法國同屬波旁王朝,而且在地中海和義大利均有合作,更無意得罪強大的法國;而後者,關注的重心在德意志地區和波羅的海,並且與法國沒有根本性利益衝突,同時,普魯士還希望法國能牽制和削弱奧地利,從而能在德意志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而英格蘭、丹麥及瑞典等國家則比較猶豫,覺得法國均跟自己領土不接壤,一時間不會危及自身安全和利益,憑啥為了荷蘭人的安危,而將自己置於法國人的對立面。

  不過,就在齊荷兩國正在為自己號召力不夠而沮喪之際,奧地利人突然主動湊了過來。

  在波蘭王位繼承危機中,儘管奧地利人聯合俄羅斯人將那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趕走了,扶植起他們屬意的奧古斯特三世為新的波蘭國王,但卻它在洛林公國和義大利地區遭到可恥性的失敗。

  而自己所依賴的盟友俄羅斯帝國卻因為各個方向都遭到敵人的進攻而無暇抽身,根本無法履行雙方之間的出兵義務,使得奧地利人感到倍加孤立無援。

  正當時,齊國人為了解決西西里島問題,主動上門尋到奧地利人,在獲得帝國應許西西里統治權後,還給予奧地利人大量經濟援助,並願意為他們調和與奧斯曼人的關係,頓時讓曾經緊張對立的齊奧關係出現了歷史性的翻轉。

  於是,隨著奧地利人的加入,一個頗具實力的反法聯盟在兩個月前初步建立,齊、荷、奧以及愛爾蘭四國簽署秘密軍事同盟條約,在遭到法國的軍事威脅或進攻下,締約方將協同一致,共同履行集體防衛義務。

  不過,鑑於齊國和愛爾蘭皆遠離歐洲大陸,在爆發戰爭後,荷蘭和奧地利將承擔歐洲主要戰事,齊愛兩國兩國則除了展開對法國海外殖民領地軍事行動外,還將給予荷奧財政和物資援助,並適時發起對法國沿海地區的軍事打擊。

  「或許,正是因為這份同盟條約的簽署,齊國人才會以一個荒謬的藉口,悍然奪占波旁島。」德霍斯特將目光轉向側後方那艘威武的齊國戰艦,微微嘆了一口氣,「數年前,他們在擊敗了以海軍見長的英格蘭之後,準備再試圖擊敗以陸戰稱雄的法國人,以此來彰顯他們統治世界的勇氣和毅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