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印度洋明珠

  第262章 印度洋明珠

  1731年10月18日,下午四時,潘廣峰所乘坐的大型客輪「延鋒號」緩緩駛入遂昌港(今斯里蘭卡科倫坡市),隨後在兩艘拖輪的牽引拖拽下,穩穩地停靠在碼頭東側的泊位上。☜🍪 ➅❾ѕн𝓤Ж.Cσ๓ ♣💝

  潘廣峰在船長和眾多隨員的簇擁下,第一個踏上了舷梯,登上了碼頭。

  甫一下船,便感受到一股悶熱而濕潤的氣息,非常不適。碼頭上濕漉漉的,一些低洼處還有積水,顯見是剛剛經歷了一場大雨,以至於整個空氣中還瀰漫著潮濕的氣息。

  「移民部開始往錫蘭島大規模移民了嗎?」

  潘廣峰注意到碼頭西側停靠著兩艘專用移民船,在船員和碼頭官員的指引下,一列長長的隊伍從船舷一直延伸至港口檢疫場。經過長途的旅行,每個人神情顯得極為委頓,懷抱著各自的小包袱,溫順地聽從移民官員的安排,一點一點地向前挪動著。

  「回潘大使,早在八年前,荷蘭人將這座島嶼賣給咱們齊國後,便開始陸續往這裡移民了,但數量並不是很多,一年下來也就兩三千人的樣子。」一名港務管理人員恭敬地答道:「不過,從三年前開始,移民力度突然加大,數量幾乎翻了一倍,每年往錫蘭島移民超過了五千人。嗯,現在碼頭上的這些移民應該都是移民部和農林產業部從秦國專門引進的茶農,這已經是兩年來引進的第五批了。估摸著,前後應該有兩千多人吧。待通過十天的檢疫期後,便會悉數轉移到中央高原地區,與此前抵達的茶農一道從事茶葉栽培工作。」

  「哦,錫蘭島的茶葉試植成功了?」潘廣峰聞言,不由大感意外。

  「在錫蘭島上茶葉栽培正是在三年前試植成功的。」那名港務管理人員笑著說道:「而且,農林產業部的茶葉栽培技術專家還根據中央高原的海拔高度的不同,分為高地茶、中段茶、低地茶。栽種的品類也以紅茶為主,經過採摘烹炒後,其品質和外觀絲毫不差於大陸秦國武夷山所產茶葉。更為難得的是,錫蘭島上氣候溫熱,一年四季都可採茶,每個茶葉產區因海拔高度、氣溫、濕度的不同,茶性也有不同特點,可以滿足了不同偏好的消費者的喜愛。移民部的官員言及,將在未來五年內,陸續移民三萬人以上,從而保證茶葉生產所需的農人要求。」

  「甚好!」潘廣峰點了點頭,說道:「若是未來錫蘭島上的茶葉形成規模,產量得到迅速擴大,那麼,以後我們齊國就能逐步降低對大陸秦國的茶葉依賴程度,從而將這個規模巨大的產業源頭控制在我們自己的手上。」

  「潘大使所言甚是。」那名港務管理人員附和道:「去年,聽聞那些農林產業部的官員所說,我們齊國每年從大陸秦國進口的茶葉總量超過兩萬多噸,交易總額近兩百百七十多萬元。呃,折算成白銀的話,也超過八百萬兩。嘿,這麼大的產業,也不知道養活了多少秦國人。以後,若是茶葉貿易轉移到錫蘭島,怕不是會讓島上的那些茶園主賺翻了!」

  每年四月時節,秦國的武夷山便會迎來了採茶季,鮮嫩的茶葉被集貨、炒制、包裝,做成武夷茶,由茶商們收購,然後北上運往上海,或者南下至廣州,進行再包裝加工和儲存,等待齊國商人前來購買。

  而到了九、十月份,各地的茶葉便會陸續在上海或者廣州匯集。兩地的壟斷行商作為大秦政府特許的海外貿易經營機構,幾乎包攬了所有的茶葉出口。他們會根據本年度茶葉產量和市場行情,坐地起價,將每擔(100斤)平均成本僅為三四兩銀子的茶葉以九到十二兩白銀的價格售賣給齊國海外貿易公司或個體商人,賺取高達230%-300%的超額利潤。

  到了次年一月,秦國茶葉會陸續裝船運離大陸,通過齊國構建的貿易中轉渠道進入全球貿易鏈條。

  源源不斷的茶葉貿易,為秦國換來了數不盡的黃金和白銀,是秦國對齊貿易少數大宗出超的商品之一。

  儘管,齊國的貿易公司和商人們在獲得秦國的茶葉後,往往會在採購價格的基礎上上再翻數倍,轉賣至印度、波斯、阿拉伯、奧斯曼,以及歐洲諸國,賺取更高的貿易利潤。

  但掌握了世界主要貿易渠道和關鍵航線的齊國人哪裡會容忍秦國茶商如此輕鬆地將錢給賺去了!

  我們齊國將秦國的茶葉買來後,還得跨越萬裏海波,歷經各種風浪,千辛萬苦地才能將茶葉轉賣給西方那幫「凱子」。

  為了維護一條條安全的貿易航線,我們齊國曆數十年開發建設了多少座港口,設立了多少個軍事據點,養了多少艘海軍戰艦,剿殺了多少股海盜,跟西夷玩了多少心眼,又與多少個國家進行過戰爭!

  你們秦國茶商卻只需花點小錢,上下嘴皮子一動,便將全國各地茶山上的茶葉收購過來,然後便坐等我們齊國人巴巴地趕來採購,然後賺取兩三倍的利潤。

  真特麼的,秦國人賺錢簡直不要太輕鬆!

  你瞧瞧上海和廣州那些茶葉壟斷行商,哪個不是身家巨萬,哪個不是在我齊國境內廣置產業?隨便一出手,便是數十上百萬兩白銀,壕得慘無人道!

  眼饞歸眼饞,但生意還是照做,誰讓這茶葉只有秦國才能生產呢?

  在太祖時期,齊國就曾試著在漢洲東北地區的威海、廣陵等地移栽大陸的茶樹,但經過數十年的培育,雖然每年也能出產數千噸茶葉,但品質和口感始終無法與秦國茶葉相媲美,只能淪為普通消費者飲用的低檔茶葉,賣給南洋、緬甸、印度等地區的土包子。

  當然,齊國也不僅僅在漢洲本土試栽茶樹,南洋諸島、安南、呂宋、印度,乃至黔州(今南非地區)、殷洲(今美洲)等海外領地也相繼嘗試過移栽大陸的茶樹,但弄出的茶葉始終差了那麼一點味道,根本無法取代秦國出口的茶葉。

  沒辦法,這是老天爺賞飯!

  神州大陸數千年的茶葉栽培歷史,可不是齊國想要通過簡單的移栽培育就能徹底顛覆茶葉王國的統治地位。

  不過呢,皇天不負有心人,齊國人經過這麼多年終於發現一處適合培植茶樹的風水寶地。

  八年前,齊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就南洋諸位島、錫蘭島以及開普敦等殖民領地歸屬問題簽署了一攬子解決方案,通過給予貿易優惠、低息商業貸款、折算入股,以及支付大筆購地費等多種方式,幾乎全部接收了荷蘭東印度公司位於印度洋地區的殖民領地。

  在獲得錫蘭島後,齊國當即調集近萬陸軍和齊印僕從部隊,乾脆利落地覆滅了盤踞在島上中部高原地區的康提王國,從而完成了整個錫蘭島的統一。

  隨後,十數支探險隊在軍隊的保護下,展開對錫蘭島全境的詳細普查,看看有什麼值得開發的礦產和資源。

  按照循例,農業專家們也在島上開闢了數座植物園,試栽各種農作物,以期更好的利用該島優越的種植條件。

  一番搗鼓下來,咖啡移栽不甚理想,可可也被證明無法適合當地栽種,倒是各種水果長勢喜人,不負當地濕熱溫潤的氣候環境。

  但是,也有非常適合當地土壤和環境的異域農作物,橡膠就是一種非常適合於錫蘭島環境的經濟作物。地方政府隨即開始大肆圈地,招攬商人,大力發展橡膠種植園經濟。

  不過,最讓農林產業部技術專家欣喜的是,在島嶼的中部高原地區移栽的百十棵茶樹不僅生長旺盛,而且採摘下來的茶葉經翻炒後,品質和口感極佳,絲毫不亞於大陸秦國所產的茶葉。

  於是,錫蘭島立時變成了一個香餑餑,引來無數人的關注,自然也讓一些嗅覺敏感的商人聞風而至,準備來此投資圈地,搞茶葉種植園。

  要知道,隨著茶葉在世界範圍的傳播,消費總量也是逐年增加,市場需求極為旺盛,是一個規模超過數千萬元的大產業。

  僅英格蘭一個國家,每年從齊國手中進口的茶葉就有一百二十萬磅,折合540多噸(原歷史同期進口茶葉僅為90萬磅),貿易金額超過四十多萬英鎊。

  而歐洲還有法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神羅、普魯士、瑞典等諸多國家,他們雖然茶葉的平均消費水平要低於英格蘭王國,但這麼多國家加在一起,茶葉的消費總量也是一個頗具可觀的數字。

  除此之外,還有印度、波斯、奧斯曼等幾個人口大國,受齊國的風尚影響,消費量也在逐年遞增。

  市場是廣闊的,利潤更是超額的,齊國人沒理由會捨棄這麼一個巨大的商機,更不願意永遠成為大陸秦國茶葉的「搬運者」。

  這要是在錫蘭島圈上一大片土地,搞一個茶葉種植園,相當於摟了一個金飯碗,財源滾滾而來。

  更重要的是,我們齊國以後將擁有自己的茶葉來源,不再被那幫秦國茶葉壟斷行商隨便卡脖子,時不時還搞出一波所謂天氣災害原因而擅自提高茶葉出口價格的窩心事。

  不過,對於齊國高層而言,錫蘭島適合種植茶葉也罷,能出產橡膠也好,這點蠅頭小利還不至於讓齊國對其花費大力氣進行開發和建設。

  齊國不惜以四十萬元的代價,將荷蘭東印度公司控制的半個錫蘭島領地買下來,主要是看中了它的絕佳戰略位置。

  錫蘭島地處印度洋上,是印度洋北大門的關鍵要衝,更是挾制印度大陸的戰略支點,也是連接阿拉伯和東亞、東南亞航運通道的關鍵節點。

  印度次大陸地域遼闊,人口眾多,齊國雖然可以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將其盡數占領,納為殖民領地,但卻無法真正的將其消化吸收,只能占些邊邊角角,在大部分地區尚需借力打力,分而治之,把印度作為一個超級「奶牛」,不斷滋養齊國本土。

  但錫蘭島彈丸之地,人口亦為不豐,還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自然要將其徹底吞併,成為齊國諸多直轄海外領地的一部分。

  騰籠換鳥,人口置換,也是應有之事。齊國人為此在錫蘭島上採取了強制勞動制度,大量的僧伽羅人、摩爾人被齊國人一船一船地運往科欽、孟加拉、緬甸以及非洲進行「勞務輸出」,為齊國開闢和建設新的殖民領地而貢獻出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

  取而代之的,則是無數來自漢洲本土、秦國、朝鮮、日本和安南的新移民,在當地殖民政府官員的安排下,心安理得地占據原住民離開後所放棄的房屋和田地。

  齊國除了在錫蘭島建立了殖民政府,派遣官員進行直接管理外,他們還對全島順服的民眾實行慣有的****,如同南洋諸島那般,竭力清除當地的文明和歷史遺蹟,力圖將這裡的文化、傳統以及語言消滅殆盡、徹底抹除。

  沒錯,對於一些戰略要地,齊國人的最終殖民目標就是要力圖實現本土化管理,將之納入政府的實控管轄之內。

  所以,儘管錫蘭島距離臨近印度大陸的奉寧總督區只隔了一道狹窄的保克海峽,不論是擁有的領地面積還是控制的人口規模,都遠遠不如,但在政治地位上卻是與之平等的,而且還是直接隸屬於民政事務部管轄。

  潘廣峰並未在這座被譽為印度洋明珠的島上過多停留,在當晚應邀參加了錫蘭總督舉行的接風晚宴後,到了次日正午時分,便繼續乘坐「延鋒號」大型客輪朝漢洲本土而行。

  隨著印度貿易的日趨繁榮,為了滿足兩地之間的物資和人員往來,包括印度貿易公司、孟加拉貿易公司、帝國海外班輪運輸公司在內的多家商業巨頭陸續開通了定期客貨兩運班輪,而且投入的船隻皆為大噸位、全蒸汽動力的輪船,以滿足客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天氣下都可以乘坐(載貨)輪船往返兩地。

  據說,為了提升客戶的乘坐舒適度,帝國海外班輪運輸公司計劃採購數艘排水量超過四千噸以上的全鋼製輪船投入運營,並且還要將定期班輪的航線延長至波斯和埃及,以滿足北印度洋地區的商貿和人員往來需求。

  經營數十年,印度洋已然成為齊國的「黃金洋」,遍地的財富和無數的礦產經過浩瀚的印度洋,源源不斷地流向齊國,供奉著這個世界上最為強大,也是最為富庶的帝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