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黃金州
紹寧十三年(1699年),當時一批新的移民在廣豐河(今美國薩克拉門托河)附近開挖溝渠,興修水利時,在河岸邊意外地發現了一塊閃亮的金屬。經屯殖官員和學者鑑定後,一致認為這塊金屬是黃金。
隨後數天之內,有更多的移民在河岸邊、小溪中尋獲了數量不等的黃金,其塊頭之大、成色之足、品相之好,絲毫不亞於漢洲本土幾座金礦所採挖出的黃金。
暄州總督府聞訊後,立即徵調四百名鄉兵,將廣豐一帶的金礦區封鎖,暫時秘而不宣,試圖要將這一發現掩蓋住,並派出快船返回本土,急報皇帝陛下和內閣政府。
然而,暄州總督府的計劃並沒有成功,關於黃金的傳言開始在整個殷洲流傳,並隨著一艘艘離港的商船,擴散至北明、日本、秦國、南洋,以及漢洲本土。
甚至,這個消息還傳到了大陸東側的英屬殖民領地和南方的西屬殖民領地,傳到了歐洲,引得所有人為之振奮不已。
出於對黃金的嚮往和財富的渴望,來到暄州淘金的人群不僅僅只是附近的居民,截止紹寧十五年(1701),這個消息幾乎已經傳遍了全世界,為了發財致富,大批淘金者開始湧入暄州。
第一批來到廣豐的淘金者是暄州總督區轄下民眾,他們放棄了田地的莊稼,丟下了放牧的牛羊,扔下了工廠里的活計,攜家帶口,奔赴金礦區,極盡全力採挖黃金。
儘管暄州總督府竭力阻攔,禁止淘金者隨意採挖金礦,但在內心貪婪的驅使下,瘋狂的淘金者置禁令於絲毫不顧。
事態發展到最後,更讓總督府無奈的是,那些徵調而來的鄉兵在輪值期剛剛結束,便扔下手中的火槍,抄起鐵鏟、鎬子和篩網,隨著洶湧的淘金人群,也投入到這場財富瓜分的盛宴當中。
初期,淘金相對容易。數千上萬年地殼運動的力量將黃金堆到西華山(今內華達山脈)的表層,然後被河水帶往下游,最後在河流和小溪的礫石床中沉澱下來。淘金者可直接在溪流和河岸邊中淘金,甚至能用手直接挑出金片和金塊。
幾乎所有的早期淘金者都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他們能夠輕而易舉地收集到大量黃金--即使是淘金門外漢也能收集到足夠多的黃金以改變他們的命運。
據估計,當時一個淘金者每天發現的黃金的平均價值是漢洲本土一個工人日工資的十倍到十五倍。
早期淘金者還得益於暄州寬泛而疏鬆的管制環境。因為距離漢洲本土太過遙遠,整個殷洲地區並未受到內閣政府的太多重視,管理模式上也是採取的有限自治模式,除了寥寥十數名本土派來的核心殖民官員外,在地方基本上都是委任稍據名望的居民擔任民政事務官,儘管引用的法律體系來自本土,但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也借鑑了部分南方西屬墨西哥的傳統制度。
眼見金礦秩序日趨紛亂,暄州總督府索性按照墨西哥採礦法對整個礦區進行規範化管理和整頓。
根據該法,所有探礦者在總督府申領一塊土地,獲得核准後,其所有權只在這塊土地被開採時有效。
在殷洲地區,畢竟沒有建立本土那種基層管理體系,而且地方總督手中也沒有常備軍隊,根本無法阻止淘金者的蜂擁而入。在黃金的誘惑下,若是加以強行禁止,怕不是要被這些瘋狂淘金者所反噬。
從紹寧十四年起,許多人來到這裡尋找黃金。到了紹寧十五年,淘金人數呈現爆炸式增長,得知這個消息的人們開始從世界各地陸續抵達。
這些淘金者不僅僅有齊國人,北明、秦國、呂宋、衛國、英格蘭、西班牙、法國、德意志等國家和地區的人們也紛紛來到這裡。僅紹寧十五年,就有大約六萬人湧入暄州,其中約有兩萬人來自其他國家。
儘管到達暄州的回報是巨大的,但對許多人甚至是齊國人來說,這趟旅程的代價也是巨大的。
首先,大多數淘金者必須借錢或花光畢生的積蓄才能實現這一旅程——隨著齊國皇室和內閣政府的介入,通過海上和陸上設置種種障礙,從而阻止更多的淘金者來到暄州。
其次,以男性為主的淘金者們為尋求財富,不得不背井離鄉,留下妻子獨自撫養孩子贍養老人,並承擔本應由丈夫擔負的所有家庭責任。
但是,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如果淘金者們來的足夠早的話,幾乎每個人都發了財。
雖然河流、小溪中的金礦儲量驚人,但為數眾多的淘金者還是很快挖光了容易開採的黃金。到了紹寧十六年(1702年),淘金者能找到的大部分黃金都已被采盡,這意味著人們必須採用更複雜、更艱難的採礦方法。
一些淘金者開始聯合起來,使用不規則小窯開採,即沿著小溪挖掘6-13米深的豎井,從井底向各個方向挖掘隧道以獲取深層金礦。或者將整條溪流改道,以獲取裸露的河床底部的黃金。紹寧十八年(1704年),一些淘金者聯盟開始採購炸藥,使用爆破法開採含金岩石。
淘金熱初期,尋找黃金就如同從嬰兒手中拿走糖果般易如反掌,但現在隨著黃金儲量的逐漸減少,這種工作越來越需要極其細緻的步驟以及更多的投資才能繼續進行下去。
那些花光畢生積蓄到達暄州後的淘金者,發現只有使用更為專業的採礦技術和設備才能挖到金子,這對他們而言一定非常痛苦--作為個體淘金者,根本不具有專業的採礦手段,也沒有能力去購買先進的設備。他們的的失望很快轉化為敵意和指責。
齊國的淘金者認為來自其他國家的淘金者搶走了本該屬於他們的黃金。搶劫、殺戮、襲擊、對峙……,各種暴力活動在整個金礦區層出不窮,一度引發了廣豐地區的巨大混亂。
為了遏制外來者淘金,暄州總督區遂於泰平元年(1705年),宣布實施異國採礦稅,凡是從事黃金開採的外國淘金者(受僱於國內採礦商社的除外),每月必須向總督府繳納十元金圓劵,或者等值的黃金。
人們在暄州淘金熱中致富手段各有不同,有的光明正大,有的卑鄙拙劣,但無論如何,最大的贏家之一是暄州總督區。
在淘金熱開始之前,暄州只不過一個距離漢洲本土太過遙遠的荒僻領地,是帝國彰顯領土廣闊的象徵,人煙稀少,希望渺茫,無數被送到該地的移民和流放犯人,無不為未知的命運而惶然無措。
開荒、伐木、捕魚,一切都是那麼的單調而原始。
但黃金的出現和淘金熱帶來的洶湧人流,使得暄州在很短時間裡突然爆發巨大生機。人口規模從不到兩萬人,在短短數年間,驟增至十餘萬人,喧囂一時。
儘管暄州從黃金的發現中獲益匪淺,但真正得益的卻是懷遠城。紹寧十三年,當黃金剛剛發現時,該城大約只有兩千四百多居民。剛開始,黃金的發現對這座城市沒有任何幫助,甚至是場厄運--事實上,人們為了淘金尋找發財夢而紛紛離開這裡,使得這座城市瞬間變成一座空城。
但是,後來它又迅速興起,發展成為一個繁榮城市。隨著眾多淘金者和商人的到來,當地居民的數量在紹寧十六年便激增至三萬人,成為殷洲大陸西海岸最大的城市。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移民的需求,新的行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旅社、酒樓、技館、茶館、車馬店,以及諸多工廠和商社。
繁榮的城市、旺盛的需求、富足的財政,懷遠的基礎設施很快得到改善,城市街道、下水管網、整齊劃一的居民公寓樓,尤其是開通了前往漢洲本土及琉球的定期航線,使得該地區與外界的聯繫更加緊密和頻繁。
蓬勃發展的不僅是基礎設施,暄州還興建了若干道路、市政廣場、寺廟道觀、學校、圖書館等。為了滿足更多新移民的需求,農業也開始大規模發展。
事實上,對許多人來說,農業才是淘金熱的真正寶藏。那些獲得了海量財富的淘金者們,對各種價格高昂的食物,幾乎無感,在採購的時候非常慷慨地支付大筆金銀。
隨著黃金供應慢慢減少,那些把時間和金錢投入到農業生產的人們開始從來到暄州並留下來的淘金者身上大獲其利。
當然,得利的還有齊國本土及內閣政府。粗略估算,在淘金熱的最初五年,有超過二十萬人(淘金熱後,大部分人又攜帶著財富返回家鄉)來到暄州尋找黃金,總計開採出約三百六十噸黃金,價值約四千八百萬元(以齊國1688年開始實行的金本位制計,一元金圓券等於7.5克純金),其中絕大多數都流入至漢洲本土,成為齊國所積累的諸多財富之一。
不幸的是,一些人的成功靠的是把其他人踩在腳下,或者犧牲公共的利益。在淘金熱中,兩個方面深受其害--環境和土著。
由於黃金越來越難找,採挖黃金的手段和方法也變得更具破壞性,這或許對暄州的地理環境造成了持久性的影響。
淘金者們最初使用平底鍋採挖黃金,但隨著尋找黃金的難度加大,他們開始建造大型挖泥船在河流和小溪採掘;使用炸藥炸開山坡,令金子暴露出來。幾乎每個礦井都是通過爆破大量岩石建成的。
從漢洲本土流傳過來的水力採礦對這片土地造成了無法彌補的破壞。這種方法是用蒸汽機加壓,形成高壓水,將其噴射到礫石層上,把碎石和裡面的金子衝到洗礦槽,讓金子在底部沉澱。
這種方法的問題是,它會導致諸如礫石、淤泥和金屬等污染物流入河流和小溪,堵塞附近的水道,損害暄州谷地(今中央谷地)的農業生產。
除了實際採礦過程中造成的破壞之外,為了維持採礦活動而採取的措施同樣具有破壞性。比如,幾家大型採礦商社為了滿足乾旱月份的用水需求,礦場會建造攔河大壩,改變河流的流向。再比如,為了建造人工運河系統(用於設備、日常物資及黃金的運輸)和維持礦場鍋爐的運行,要砍伐大量的森林作為燃料--為了節約成本,礦場往往會拒絕花錢從惠寧(今溫哥華島)採購煤炭。
儘管這些地理環境遭到較為嚴重的破壞,但與地方土著的遭遇相比,可以說是不值一提。
在淘金熱的初期,因為大量移民湧入,曾導致糧食等許多物資出現過暫時性的短缺,促使這些淘金者將目光瞄向了地方土著。
從開始的偷偷摸摸,到最後明目張胆地施以武力搶掠,糧食、牲畜、毛皮、布帛(早期通過與齊國移民交換獲得)。這種行為,從原英屬北美領地的淘金者逐步擴散至整個淘金群體,被黃金勾起的貪婪欲望,泯滅了無數人的心性和道德。
一些礦場為了圈占土地、採挖黃金,以暴力手段驅逐土著,將他們趕出了傳統狩獵區和定居點。在暄州曾經還算和諧的移民與土著之間的關係,瞬間蕩然無存。
為了保衛家園,土著開始攻擊侵犯而來的淘金者,結果卻遭到對方的報復性屠殺,死傷累累。在淘金熱最為喧囂的十年間,至少有一萬名土著直接死於淘金者的各種襲殺和報復當中。
在這些觸目驚心的悲慘事例中,暄州總督府卻採取了默許的態度。
或許,在殖民官員看來,大量原住民的消失,對他們這些外來者「合法」地占據這片廣袤的土地來說,將更為有利。
按照齊國人的慣例,凡是插有赤色黃龍旗的地方,皆為齊國領土,那麼領土範圍內的森林、草原、礦藏、耕地在理論上均為政府所屬的公有土地,可依據《授地法》,以「合適」價格發賣給任何前來殷洲的移民,使得當地政府得以從中獲取大量土地財政收入,從而進一步對殖民領地進行開發和建設。
無主之地和有主之地,在後續處理上,多少要省事一點,不是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