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征途(續)

  第810章 征途(續)

  1666年,丙午年,大齊乾武二十四年,大明廣德十二年,偽清康熙六年。

  在過去的一年,局勢紛亂的大明南方實現了事實上的統一,福建鄭芝龍在秦王孫可望數路圍攻下,放棄了福建全省和浙江北部地區,乘坐數百艘大小船隻,攜兩萬餘人,退避呂宋領地。

  讓人驚訝的是,作為鄭芝龍的長子,台灣島的實際統治者--鄭森在福建被大明朝廷納入治下後,立即上表廣德帝,接受朝廷統一政令。與此相應的是,朝廷敕封鄭森為東平王,世鎮台灣。

  在遙遠的歐洲地區,英荷戰爭再次爆發,雙方於六月和七月,分別在北海和挪威西海岸,發生兩場大規模海戰。荷蘭人初戰不利,甚至在北海洛斯托夫特海戰當中,艦隊指揮官沃森納爾和奧布丹雙雙陣亡,荷蘭船隻紛紛潰逃,損失慘重。

  好在老將德·奈特率領艦隊從西印度群島返回荷蘭,臨危受命統率荷蘭所有海軍,連續擊退了英國海軍的進攻,稍稍穩住了戰局。德·奈特依靠出色的指揮藝術,游戈於英吉利海峽、巡邏於泰晤士河口外,有效地保護了荷蘭的對外海上貿易。但是英國的戰略優勢地位依然存在,荷蘭僅僅是處於只能維護交通線的被動態勢。

  在去年十二月時,整個印度地區,包括莫臥兒帝國都在盛傳一個聳人聽聞的消息,位於南方新大陸的齊國,組織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即將對印度地區發動一場空前的遠征。

  一月初,從漢洲本土而來的齊國的艦隊在寧陽堡和安豐堡(今印度西南部柯欽市)陸續匯聚了三十餘艘大小艦船,組成了一支規模更加龐大的艦隊,沿著印度西海岸,一路迤邐駛來,似乎目標直指莫臥兒帝國西北沿海地區。

  這支艦隊先後在果阿、孟買稍事停靠休整後,繼續北上,直奔蘇拉特而來。

  古傑拉特省總督沙達布·汗聞訊後,立即宣布整個地區進入全面戒備狀態,並集結軍隊包圍了齊國駐蘇拉特商館。另外,為了安全起見,沙達布·汗將準備前往麥加朝覲的數千達官貴族和富商全部轉移到了遠離海岸線的維亞拉城,以防遭到襲擊。

  1月21日,齊國遠征艦隊抵達蘇拉特,停駐於坎貝灣,隨後,特遣艦隊司令、廣威將軍(少將)羅守勛派出使者,駕駛一艘小船前往港口面見沙達布·汗總督,告知對方,齊國艦隊遠征埃及,順便將莫臥兒帝國朝覲船隊一路護送至吉達港。

  沙達布·汗總督收到訊息後,又驚又喜,再派出人員反覆偵查確認後,方才相信齊國這支規模巨大的艦隊並不是前來攻擊莫臥兒帝國的。要知道,皇帝陛下這個時候正在帶領大軍征伐北方的反叛勢力,根本無暇抽身來援。雖然德干地區有十餘萬大軍,但是還忙著到處鑽山溝去追擊那些討厭的馬拉塔人。

  倘若,齊國真的派遣遠征艦隊攻擊蘇拉特,該地區是得不到任何支援的,達布·汗總督都做好了棄城而逃的準備。要知道,這座位於塔普蒂河口右岸的港口城市,不僅兵力稀少,而且在數年前遭到馬拉塔人的肆虐後,城防設施也損毀大半,根本擋不住對方戰艦的火炮轟擊。

  沙達布·汗總督帶著眾多官員和商人在港口,非常隆重地將齊國遠征艦隊一行高級軍官迎入城中,熱情款待,並連續數日大宴賓客。

  坎貝灣內停駐的近四十艘戰船,對蘇拉特城中的莫臥兒帝國官員和百姓帶來的震撼,是極具衝擊性的。儘管數十年前,葡萄牙人也曾組織過數十艘戰船的艦隊,巡遊於印度東西海岸,威懾周邊土邦王國。但葡萄牙人的艦隊中,最大的戰艦也不過是幾艘三四百噸左右的蓋倫帆,數艘中型的卡拉維爾船、加萊槳帆戰艦,剩下的幾乎都是小型槳帆船。

  而齊國這支龐大的艦隊,四百噸以上的大帆船就足足有二十六艘之多,船身兩側密布的炮口,高聳的桅杆,修長而流暢的船身,操作嫻熟的海軍官兵,無不顯示出,這支艦隊的強大。更不要說,他們還要遠征西方那個強大的奧斯曼帝國,為無辜慘死在蘇伊士港的使團人員復仇。

  沙達布·汗總督不由有些慶幸,在聽說齊國艦隊要攻打莫臥兒帝國的傳聞時,沒有立即武斷地指揮軍隊攻入齊國的商館,殺傷他們的人員。若是因為這場誤會,造成齊國與帝國之間的紛爭,那恐怕惹出的麻煩,將比數十年前,那些葡萄牙人封鎖攻擊帝國沿海地區的事件,還要嚴重得多。

  話說,到底是什麼人在謠傳齊國遠征艦隊要來攻擊我莫臥兒帝國,其用心何其歹毒呀!這分明是挑撥離間帝國與齊國之間親密友好的合作關係,破壞雙方日益加深的貿易往來。

  ——

  1月27日,北印度洋海面上,一支龐大的船隊藉助著強勁的東北信風,迤邐朝西行駛而去,整個船隊連綿十餘里,海面上帆影重重。

  「一百多年前,葡屬印度殖民地區也曾組織過一次規模龐大的遠征艦隊,去攻擊蘇伊士港,準備奪取或者摧毀這座奧斯曼帝國位於紅海沿岸最為關鍵的海上據點。因為,當時,奧斯曼人以蘇伊士港為基地,派出了一支艦隊差點攻陷了葡萄牙人的第烏據點,這讓葡萄牙人大為震驚。」

  在艦隊旗艦「紅日」號上的一個艙室里,黑衣衛駐印度指揮使、御武校尉(上尉)丁德宗手裡捧著一疊厚厚的情報資料,正在向艦隊指揮官羅守勛匯報新近搜集的有關蘇伊士港的情報。

  「當時,剛剛就任葡屬印度總督的叫埃斯特沃-達-伽馬,哦,他的父親就是那個首次從歐洲航行到印度的航海家瓦斯科·達·伽馬,算的上是名門之後。他在1540年的12月31日,集結了五千多人,近八十艘大小船隻,從果阿出發,在海上航行了一個多月後,於2月中旬抵達紅海東岸。不過,因為各種原因,再加上軍隊內部發生分歧和內訌,他們直到在四月下旬,才進抵蘇伊士港附近,但參與進攻的船隻數量僅剩二十餘艘,可用於登陸作戰的士兵也不到五百人。」

  「在葡萄牙人這般拖沓的進攻節奏下,蘇伊士港的守軍早已做好了防禦準備,並調集了兩千餘馬穆魯克騎兵於岸上嚴陣以待。所以,葡萄牙人毫無意外的在蘇伊士港碰了一個釘子,被人家給堵在港外,不得寸進。最後,他們只能敗師而歸。」

  「所以,為了防止有人將我們齊國進攻蘇伊士港的消息傳回埃及,你們黑衣衛就故意在印度散播謠言,說是我們齊國將遠征印度,進攻莫臥兒帝國?」羅守勛笑著問道。

  「是,長官。」丁德宗點頭說道:「眾所周知,在印度,以及莫臥兒帝國境內擁有數量眾多的真神教信徒,甚至還有為數不少的阿拉伯商人。若是他們在得知我們齊國將發動對蘇伊士港的進攻訊息後,必然會立即將消息帶回埃及,使得對方能提早應對我們的進攻。」

  「嗯,你們考慮得非常周到。」羅守勛讚許地點頭說道:「船上的那些葡萄牙人和阿拉伯人也是你們搜尋過來的?……都可靠嗎?」

  「葡萄牙人應該比較可靠,他們在得知我們即將進攻埃及的時候,甚至還想主動派出艦船和志願武裝人員隨同前往。要知道,他們在去年丟了錫蘭後,非常擔心我們會與荷蘭人聯手再將他們從印度驅逐出去。所以,他們想極力地討好我們。」丁德宗說道:「至於那些阿拉伯人商人,我認為,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或許一枚枚金幣或者銀幣,會比他們對同為真神教信徒的埃及人,要顯得更為親近一點。」

  「甚好!」羅守勛對黑衣衛的提前準備工作非常滿意,「這次征奧斯曼,攻打蘇伊士港,將是我齊國首次跨大洋遠征,更是為了炫耀兵威,只能成功,而且還必須是大勝,方能彰我齊國聲勢。若是像一百多年前葡萄牙人那般師而無功,可就徒增笑話了。」

  2月26日,遠征艦隊抵達玄靈島天方堡(今索科特拉島西北側古蘭西耶鎮),但並未過多停留,將部分病患船員和官兵安置到該地後,只是簡單地補充了一些淡水,便立即朝亞丁灣駛去。

  3月13日,在數名葡萄牙人和阿拉伯人指引下,艦隊突襲了紅海西岸的馬薩瓦港,並迅速控制了整個港口和岸上的小城。港口停泊的數艘阿拉伯商船和漁船盡數扣留,所有人員也全部拘押看管。

  遠征艦隊將按照原定計劃,將在此處完成大戰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包括讓進行過長距離航行的士兵上岸休整、補充淡水等重要補給,還必須將一些原本由全裝帆船運輸的火炮安裝到槳帆船上,同時對兩艘蒸汽動力的風帆戰艦進行一次全面檢修。隨軍抵達的繪圖專家,也忙於整理自己沿途記錄的航道和水文氣候,以便為將來海軍和商船往來此處,提供更為精確航行指南。

  經過一番人員和裝備的清點,發現在路途上因遭遇一次冬季風暴襲擊,一艘槳帆船不幸沉沒,還有部分物資被暴雨和海水浸泡。

  然而,就在遠征艦隊蓄勢待發時,最重要的天氣情況卻始終在作祟。持續時間達十餘日的北風,讓大型帆船的深入變得困難重重。

  艦隊司令羅守勛在等待了一周後,決定不再耽擱,下令全部艦船起航,逆著北風,在海上不斷變換方向,以一種非常緩慢的速度朝蘇伊士港進發。

  4月3日,艦隊抵達吉大港,與莫臥兒帝國朝覲船隊分離,繼續往北行駛。

  4月9日,遠征艦隊行駛至馬薩阿拉姆沿海地區時,風向開始改變,轉換成非常有利於艦隊航向的西南風.於是,艦隊船隻張開所有風帆,以八到十二節的速度,迅速朝蘇伊士港撲去。

  4月12日,艦隊進入蘇伊士灣,並在當日下午,遭遇四艘當地中型槳帆船。對方見機不妙,立刻掉頭朝蘇伊士港逃去。

  位於前鋒的三艘戰艦咬著對方的尾巴,就追了過去。然而,在狹窄的蘇伊士灣,對方的的槳帆船較齊國大型戰艦而言,更為靈活,也更為機動,他們的船上至少擁有20對划槳,在風帆的輔助下,飛快地逃出很長一段距離。

  此時,兩艘蒸汽動力風帆戰艦「風雲」號和「風電」號,從艦隊陣列中快速駛出,以一種常人難以想像的速度迅疾的追了過去,在不到兩刻鐘的時間,便越過了正在追擊的三艘戰艦,兩股黑煙在它們的船後方一路飄蕩。

  至傍晚前,齊國遠征艦隊盡數俘獲了那四艘槳帆船,通過突擊審問,意外地獲知,蘇伊士當地的帕夏艾哈邁德·法特希已經提前知道了齊國遠征艦隊來襲的消息。為此,他邀請了伊斯梅利亞帕夏帶領三千餘士兵來援,加上他轄下的軍隊和一些部落武裝,一共集結了近八千人,在蘇伊士港嚴陣以待。

  「八千人又如何?」陸軍總指揮、廣威將軍(少將)李發德聽到匯報後,只是稍稍一怔,隨即神色肅然地說道:「它就是來一萬人,俺們陸軍即使不能將其盡數殲滅,但順利攻占蘇伊士港,擊潰來敵,當不在話下。」

  「李將軍,對方擁有四千餘馬穆魯克騎兵,只憑我們僱傭而來的五百馬拉塔騎兵,會不會有些難以應對?」羅守勛擔憂地問道:「要知道,這裡地勢平坦,幾乎沒有任何遮掩,非常有利於對方騎兵的沖陣。於此,我們還需謹慎從事。」

  「在大明境內,又不是沒幹過清虜騎兵。」李發德不以為然地說道:「當年,在鴨綠江畔,清虜三萬八旗大軍,在我們布設的銅牆鐵壁之下,還不照樣全軍覆沒。俺還不信了,這馬穆魯克騎兵,還能比清虜八旗甲騎還要強出一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