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年節

  第360章 年節

  1640年1月20日,威海堡。

  古三平從船上下來後,跟眾多移民一般,腿腳軟得厲害,幾乎不能正常走路。他與妻子互相攙扶著,歪歪斜斜地朝一處移民臨時集結點走去。

  陳紹興拿著一塊毛巾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水,一邊拿著筆登記移民類別。每個移民在通州堡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類別區分,並附有一張字條於移民身上,在抵達一個中轉點時,將其交給移民接收人員,然後再次做出細緻分類。

  按照優先順序,工匠、藝人、讀書人、擁有特殊才能的人,以及婦人,都將作為船隻優先轉運的對象。而威遠堡作為距離本土最後一個補給中轉點,民政府移民處在此安排了十幾名官員和屬吏,按照民政府的計劃指導,對所有移民轉運本土,做出具體的指派。

  「來自蘇州的織戶呀!」陳紹興接過一個移民遞過來的字條,點點頭,說著,從桌上抽出一張紅色的字條,遞給那個移民,然後說道:「跟著前面隊伍,先去澡堂子將自己洗乾淨了,然後去城東的丙字營地,準備等著威海那邊的船來接人。日常飲食休息,均在營地之中,不得隨意走出。」

  古三平在那人身後,看了一眼城東方向,那裡建有七八排木屋,四四方方的,圍成一個小型的營地,挨著城牆不遠,與威遠堡形成一個掎角之勢。

  「喲,你是漢興島那邊任命的官人?」陳紹興接過古三平遞過來的字條,不由露出幾分驚訝之色。隨即,喊來附近一個鄉兵,吩咐道:「將這位漢興島來的官人送到城中,交於移民處的大人。」

  說著,沖古三平點頭笑了笑。漢興島那邊送來的讀書人,又曾經是作為輔助移民管理的官人,恐怕以後到了建業城,會有大好的前程。

  進了威遠城中,發現街道上到處都是人,有上一批還未運走的移民,也有定居在此的居民,每個人臉上都露出一臉歡愉。

  「平日裡,城中是沒這麼多人的。」引路的那個鄉兵笑著對古三平說道:「這不是還有兩天就要過年了嘛。漢洲本土那邊,前幾天發運過來大量的豬牛羊和大米,說是要給每個居民都要分一點,以歡聚新年。這些民眾,想來是去物資處領取年節物品的。」

  「哦?」古三平有些恍然,從漢興島過來,輾轉幾個補給點,歷時一個多月,自己倒是不曾想起,馬上要過年的事情。另外,這裡天氣炎熱,讓人根本無法意識到,此時已近正月。

  「那途徑此地的移民,我漢洲民政府是否也有相應食品發放與他們?」古三平問道。

  「好像沒有。」那個鄉兵想了想,說道:「就算將肉食大米發放於他們,他們也無法生火做飯呀。估計,食堂里多半會給他們做些好吃的吧。」

  古三平聞言,也是一笑,移民來此,均是孑然一身,空無一物,發放些年節物品,也無處存放,倒不如給他們提供些可口的飯食,以提振一下民心士氣。

  ——

  隨著來自大明的移民日漸增多,漢洲本土和幾個海外領地,民眾生活方式除了個別地方異於大明外,幾乎許多方方面面生活領域和民情風俗,皆與大明相同。

  漢洲前幾年,人口凋敝,物產不豐,而且大多數人都在為自己儘可能的填飽肚子,而努力奮鬥著。加之遠離大明故土,很多人偶爾會想一下過年的情景,但隨即又會投入到繁重的工農業勞作當中。

  去年,因為剛剛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發生戰爭,漢洲上下都在為此整軍備戰,擴大生產和囤積大量物資而忙碌著,也無心操持過年事宜。

  一年多來,漢洲挫敗了荷蘭人的幾次進攻,本土也未遭到任何攻擊,甚至,他們還連連攻占荷蘭人的據點和襲擊他們的運輸船隻。更加可喜的是,東部移民航線的開闢,並順利地運回了近三千移民。如今到了今年一月,又有大量的移民陸續到來。一切事務,似乎都在往好的方面在發展。

  因而,在即將到來的新年時節,漢洲民政府決定對這華夏傳統節日進行倡導。為此,民政府物資處拿出了大量的物資儲備,作為年節福利發放給每位漢洲民眾,以歡度新年的到來。

  大明的百姓在除夕這天的早上會對自己家的庭院進行布置,讓家裡洋溢著新年的氣息,而對於當時的百姓來說,最重要的裝飾品有三種,分別是春聯,年畫以及門神像。

  洪武皇帝朱元璋對於楹聯十分喜歡,因此他要求南京城中的每戶人家都要在門口貼上一副春聯,他自己還會在城中巡視,他的這個要求讓貼春聯成為了一個廣泛流傳的習俗。

  在漢洲,貼春聯也作為新年的固定儀式,民眾按照大明的傳統,將春聯寫在紅色的紙上。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為了趕走名為「年「的惡獸,據說其最害怕紅色,其二則是為了給春節增添點兒喜慶的色彩。

  在這個時期,年畫的種類得到了極大的豐富,除了傳統的神仙形象之外,一些象徵美好寓意的意象,如蝙蝠,葫蘆等都成為了年畫中的常客。說明此時年畫已經從最早的門神畫像中徹底獨立出來,專門用於表達人們對於新年的美好期望。

  有些淮北的漢洲移民家中,除了掛年畫之外,還在門上貼上用紅紙剪成的「掛千「,據說這是為了阻止窮神進門。相傳姜子牙將自己的夫人封為了窮神,並且告訴她「見破即回「,因此人們用這個裁剪過的紙來阻擋她。

  明代的門神像和宋代時差不多,也喜歡用名將形象,不過由於程朱理學在明代的蓬勃發展,也有一些人開始復古地貼起了最早的神荼、鬱壘像。

  齊天在在除夕這天,參加一場隆重的祭祖活動。曹雄帶著齊天、齊大江倆人,在王徵的主持下,對著祭祀台上幾個先人牌位,按照大明王族禮儀,行跪拜禮。

  在大明之前,每家每戶想要祭祀幾代先人都是可以的,但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對於祭祀的範圍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他自己在南京城內建了祭祀自己祖上四代的太廟,而民間便開始效仿他的這一做法,開始祭祀自己的四代先祖。

  看著祭祀台上那些牌位上陌生的名字,齊天有些恍惚,也有些敬畏。他們雖然不是自己身體裡這個靈魂的先人,但作為幾百年前的老祖宗,自己又占據了他們後人的身體,當懷崇敬之意,恭恭敬敬地給他們磕了幾個響頭。

  作為王徵的准外孫女婿,到了除夕下午,又參加了王徵家的祭祖儀式。相較於齊天他們上午參加祭拜的人數而言,王家的家族成員明顯要龐大許多,兩個繼子王永春、王永順倆人跪在王徵身後,妻子尚氏、小妾申氏分列兩邊,齊天跟著王家第三代,老老實實地跪在後面,對靈台上的眾多牌位叩首,叩首,再叩首。

  而在漢洲民眾的家中,在除夕這一天還會祭祀各路神明,其中最重要的有包括灶神在內的五祀,除了在小年離開,在除夕歸來的灶神之外,這裡面還包括了戶神、土神、門神和行神。來自大明的移民認為這些神明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對於祭祀他們的儀式也格外重視,一般會事先準備好全新的神像,以顯示自己的恭敬。

  進行完祭祖和祭神儀式之後,年紀小的孩子們便可以從自己的長輩手中得到壓歲錢了。這一習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漢魏時期,不過當時給孩子的是上面刻有「萬歲千秋「,「去殃除凶「字樣的類似錢幣的飾物。

  到了大明時期,這就變成真真正正的錢了,給孩子壓歲錢的用意是讓他們在新的一年裡能夠免受邪祟的禍害,因此也被叫做「壓祟錢「。在大明的時候,給孩子的壓歲錢,大多是銅錢,而且大多用紅線串在一起。但漢洲錢幣的中間卻是無孔的,家長們只能將荷包中的一分、兩分,或者五分錢幣,直接塞給孩童。

  作為一個將年滿二十歲的青年,齊天自然是沒資格拿到任何壓歲錢,並且還被王家的一群孩童從手裡討要了不少銀錢過去。

  看了看王徵的小妾,自己未來的姨奶奶申氏那微微隆起的小腹,齊天不由惡趣味地想著,再過些年月,這個腹中小小的長輩會不會也要從自己的手裡討要壓歲錢。到時候,是自己給他磕頭呢,還是他對自己跪拜以賀新年。

  在完成了這些儀式之後,除夕夜的重頭戲才真正登場,漢洲的百姓們會如同曾經在大明一般,在除夕的夜晚和家人共進團圓飯,然後一起守歲,等待新年的到來。

  一家家庭院裡,有的會點燃著篝火,這個篝火一般是用柴火和秸稈堆積起來的,也被人們稱為旺火,這個火燒的越旺,就說明這戶人家在新的一年裡運勢越好。

  點燃旺火之後,人們便開始投入到多種多樣的娛樂活動中,來度過這個漫漫長夜了。他們會點燃明亮的燈火,然後一邊吃著瓜果,一邊進行一些小遊戲。齊天從未想到,漢洲是在何時竟然出現紙牌,推牌九等這些遊戲工具。做工看著比較粗糙,牌九也刻制的大小不一,但眾人卻玩得不亦樂乎。而孩童們也會進行老鷹抓小雞,騎竹馬等遊戲,通宵達旦。

  這個時候,齊天不由想起,是不是要將後世的撲克牌弄出來,邀幾個人,斗幾把地主,懷念一下依稀的後世娛樂生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