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之志,也必以正,如火必熱,如水必寒,正之誠者也。
夫以正合,正如萬火可合為一火,以誠合誠,如萬水可合為一水。』
湖北省,宜昌府,興山縣西北,茅麓山上。
這裡地處大巴山深處,著名的神龍架就在其北不過三十公里,或者說,
茅麓山也勉強可以算神龍架的一部分。
從茅麓山向西南約一百二十公里,乃是四川省夔州府府城奉節縣,向東南一百公里,則是湖北省宜昌府府城夷陵縣。
當年的夔東十三家中出自大順軍的七家,就是在這個地盤上活動。
李獻文輕聲讀著唯一沒有被滿清摧毀,字跡還能辨認的聖帝行宮之碑文,淚水順著臉頰潛然滑落,豆大的淚珠從臉上掉落到碑前塵埃之中,噼啪有聲。
等讀到『皇明永曆九年歲在乙未季冬之吉,欽命提督御營直省各路恢剿兵馬行招討事掛懷遠大將軍印太子少保臨國公清澗李來亨鼎建』時,不由得撲倒在地,硬咽不能語。
李獻文身後,妻子越國長公主莫趕緊把她那三個看著父親淚流滿面,
自己卻沒露出多少悲戚之色的兒子,給按倒在地上磕頭。
他們剛剛跪下,李獻文就轉頭過來了,看著妻兒都跪在地上垂著頭,心裡頗覺得安慰。
「永曆十四年,逆清以偽靖西將軍穆里瑪,定西將軍圖海,湖廣提督董學禮等人,動用七萬大軍,三十餘萬民夫,以梅花樁四面圍山,周遭樹木幾乎被砍伐一空,上下一覽無餘。
我曾祖忠武王李公來亨見事不可為,遣心腹將士百餘人,護送我高祖母離開,隨後舉家自焚,以李家四十餘口並將士三千餘,殉了這大明朝。」
聽到父親這麼說,有點傻愣愣,完全沒遺傳到李獻文謹慎持重,也沒遺傳到莫家精明機敏、長袖善舞的李獻文長子李興揚,張嘴就想問。
若是四面圍山,樹木也砍伐一空,上下一覽無餘,那你的高祖母,是如何被護送離開的呢??
不過還好,知子莫若母,李興揚嘴巴剛張開,莫就感覺到他說不了什麼好話,飛速從後面掐著李興揚的腰,讓他把話給咽了下去。
「當時清軍圍山,高祖母老孺人還能輕鬆離開,想來曾祖忠武王也是可以離開的,但他卻沒有。」
莫確實情商很高,而且這種事她以前可沒少做。
當初弟弟莫子布跟一頭倔牛一樣,總是和父親莫天賜頂著乾的時候,她幾乎也是像這樣兩邊打圓場。
「是啊!」莫這話,又激起了李獻文的懷念,「當年我祖父在時,常對我說,曾祖確實可以離開,但他早已下定決心,要以身殉國。
我那時不知道為何,但今日讀到這聖帝行宮之碑文,心中便已經瞭然。」
李獻文指著碑文上的字,一個個給莫看,「你看這些地方,用了多少個正字,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提及。
我想,曾祖當時就已經感覺故國復興無望,逆清勢大,漢人屈膝者如過江之鯽,唯有以正,激勵人心,苦守以待黎明。」
莫此時也看進去了,眼角微紅,眼眶發熱,「永曆十八年,即是逆清康熙四年。
此前,國姓爺突發惡疾於東寧,永曆皇爺也已被吳三桂弒殺,大好河山落入敵手,曾祖忠武王便是那最後的一縷火苗了。」
「是啊,我大順以反明起家,卻又以為大明殉國而終,流寇死社稷,恐怕千古以來,也就這麼一例了。」
李獻文稍微有些蕭索的說道,而他這麼感慨,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現在反思大明滅亡,漢人第二次亡天下之原因,雖然不像以前那樣,單純嗷喊著闖賊、獻賊乃是罪魁禍首。
大多數人還是承認以東林黨為首的文管集團截斷朝廷財源,再加上崇禎皇帝剛腹自用,才是國滅的根本原因,
但這只是表面現象,是很多人為了迎合皇帝莫子布壓制江南士紳集團,
不讓他們以文糾合成新的東林黨,而不得不這麼說的。
在心裡,天下絕大部分的讀書人,還是覺得李自成、張獻忠這樣的流寇才是大明覆滅的主因。
而更湊巧的是,李獻文被莫子布推到了前台,一直用他當武器來繼續壓制江南士紳豪商集團。
具體的表現就是李獻文只是外朝的首輔大學士,但他卻可以調動由錦衣衛北鎮撫司,刑名司和內廷轉運司聯合組建的財稅監察緹騎總旗隊。
因為這個緹騎總旗隊的指揮事李亞山,原本匪號大辮三,乃是李獻文手下的海盜首領出身。
他海戰打的不怎麼樣,但搜山撿海是一把好手,於是脫離海軍,成了莫子布手下與北鎮撫司鎮撫使霍然齊名的特務頭子。
且財稅監察緹騎總旗隊只對皇帝負責,雖然只管財稅,但有自己的審判和關押機構,儼然一個從抓捕到審判再到執行的獨立小司法系統。
朝堂上下甚至在背地裡把財稅監察緹騎總旗隊稱為小東廠,可見對其有多痛恨。
這樣帶有特務組織性質的稅務警察部門,一般人就算有皇帝的要求,他們也會鼻孔朝天不一定做到多配合,但唯獨李獻文可以。
話說當年,李獻文給莫子布帶去了兩千多山賊海盜,這些人文化不高,
但作戰勇猛,江湖經驗豐富。
大部分沒做到多高的官,但在各個要害部門,擔任關鍵職位的可不少。
他們除了忠誠於莫子布以外,一般也對李獻文這老大哥有三五分敬意,
這也是莫子布把李獻文頂上去的原因。
讓他這姐夫在前面當肉盾,莫子布就可以躲在後面觀察。
把那些對新朝政策,特別是財稅、外貿政策有極大意見的一個個找出來,就算現在不處理,也可以做好標記重點關注。
而某些江南士紳豪商,在精神層面被皇帝用東林黨扣了個偷稅漏稅導致二亡天下的大帽子,現實層面被迫幾乎完全實現了土紳一體納糧。
他們不敢出來反抗朝廷,於是就抓住李獻文有些尷尬的身份不斷做文章。
前幾月甚至還有人在南京應天府的大街上張貼自報,列舉種種,說大明天傾完全就是因為李闖、張獻之類流寇造成的,不是因為江南士紳偷稅漏稅。
李獻文雖然表面沒說什麼,但心裡非常難受。
莫也有點難受,但是有什麼辦法呢,這是皇帝要求李獻文頂上去當靶子的,再是不願意也得上。
正在莫不知道該如何勸說的時候,山下傳來了一陣陣喧譁。
李獻文下去一看,大量打著昔日大順軍將領旗幟的百姓,興高采烈的湧上山來了。
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所有四川人祖籍中,有大量自稱湖北麻城孝感的。
持別是越往東,稱自己祖籍孝感的就越多。
到了川東,也就是現在重慶東北到宜昌以西這片區域,自稱祖籍湖廣麻城孝感的移民,起碼要占到當地百姓的六七成。
而從實際官方統計來看,湖廣填四川中,湖北籍總共都只占兩成左右。
麻城孝感更是湖北的小地方,你把麻城孝感人都遷入川,也不可能占到這麼大的比例。
但我們看另外一件事就清楚了,祖籍麻城孝感最集中的地方,恰恰是夔東十三家中大順軍餘部活動最頻繁的區域。
同時當年大順軍下面的兵丁中,也有大量是在孝感一帶招募的。
這就一下子對應上了,當李來亨在茅麓山上殉國後,滿清隨即解除了這一地區的封鎖。
這使得有些跟著十三家將領,比如黨守素等人投靠了滿清的百姓,和更多躲在深山裡的大順軍餘部百姓紛紛出來。
當時此地人口十不存一,大片田地函待開發,於是這些湖北籍主要是在孝感地區招募的士兵,紛紛順流而下回到老家,最後再把家鄉無地的窮苦人帶了回來。
等到清廷正式開始湖廣填四川之後,由於進川的出口就在這些大順軍餘部生產生活的地方,從長江中下游來的移民,只要自稱是麻城孝感來的,都可以得到當地人的照顧和接納。
當年的百姓也大多沒什麼文化,久而久之,你傳我傳你,一兩代人之後,祖籍都是湖廣麻城孝感的了。
李獻文看到這些鄉黨上來,心中陰霾盡去,大笑著迎了過來,他兩手拉著長子和次子說道:
「快,來給你叔伯們磕頭,當年要是沒有他們,我李獻文不知道死在什麼荒郊野嶺了。」
不過還沒等李獻文跪下去磕頭,最前面的老者就撲過來,把李獻文給扶了起來。
「二娃子啊,我是真沒想到,你還真能帶著大明朝一起打回來,前年消息傳過來,說是朝廷當家的是李闖子孫,我們都不敢相信。」
「真不愧是我李家子孫,是永昌皇帝的子孫!」
李獻文也笑了,有暢快也有苦澀,暢快是因為他今日終於功成名就,不負祖先英雄之名,還跟著皇帝一起興復了漢人江山。
苦澀是因為,當湖廣填四川的大朝進入低谷之後,朝廷開始清查戶籍圖冊,他們這已經頗具規模的反賊後人,根本瞞不住了。
於是他故意在東鄉縣加入白蓮教鬧事,用一層灰色教徒身份掩蓋反賊後裔這個殺頭的身份。
事敗後,便帶著三四百人一路順長江而下,而後經湖廣,入廣東,最後飄蕩於南海之上,六年時間就從一個山賊,變成了海盜。
境遇之奇,過程之兇險,堪稱傳奇。
「哈哈哈哈,是啊,我是縱橫天下的永昌皇帝子孫,是打不死,抓不住的陝北楞娃!」
笑聲中,李獻文抓住二叔的手,「興山、巴東、鎮坪、巫山、奉節這些大山中咱們就不住了。
侄兒在府城奉節置辦了一些產業,二叔等長輩就去城裡養老吧至於年輕人,都跟著我走吧,讓他們跟著我回陝北去看一看。」
李二叔笑得眼晴都眯起來了,他靠近李獻文低聲說道:「川東北這些教徒我都去打過招呼了,他們都願意聽你的。
鄖陽的那些教徒,咱們家也有聯繫,沒有哪個不開眼的現在還敢鬧事。」
李獻文點了點頭,這就是他這首輔大學士能離開南京應天府西進的原因,因為在大虞王朝內部,能懂白蓮教這些的也就是李獻文了。
甚至歷史上十幾年後的川楚白蓮教起義,其中四川部分的起義教徒,大多都是這些原大順軍余脈以及跟他們走得近的人群,
二來海蘭察投降後,一直在成都沒走,因為大虞鋪開了這麼大一攤子,
沒有一個合適的人選來坐鎮四川,至少是把基本的框架定下來。
而海蘭察也是滿清名將,一般人還真有點鎮不住他。
要讓這些投降的成都八旗兵,心甘情願做馬前卒去陝甘剿滅已經不斷開始叛亂的天方教徒,非李獻文莫屬。
當夜,李獻文與他多年未見的鄉黨們就在茅麓山下大擺宴席,大塊肉大碗酒,非常盡興。
皇帝也特意下旨,要對最後堅持在茅麓山上的兵將進行追封,在之前殉國的劉體純、郝搖旗、袁宗第等人,甚至就是最後無奈降清的黨守素、馬騰雲、楊秉胤也有追贈。
酒宴上,李獻文喝的東倒西歪,滿面潮紅,他帶著醉意看向妻子越國長公主莫說道:
「我是有些不願意,因為你的皇帝弟弟太能壓榨人了,我不想當首輔大學士,他偏要我當。
還把我當擋箭牌用,讓江南士紳豪商視我為洪水猛獸,我李獻文身上七成以上的罵名,都是給皇帝背的。」
莫嚇了一跳,立刻讓身邊的幾個侍女過去擋著不要讓人過來,然後同情又無奈的看著自己的丈夫。
如此複雜的局勢,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還有一個野心勃勃工作狂一般的皇帝。
這首輔大學士的位置確實不好當。
特別是李獻文首輔已經當的比較順利了,皇帝又把他往西調,要他去解決西北的亂局。
這是個人都知道,民風彪悍,跨度極遠,宗教矛盾,地域矛盾突出的西北,該是多麼難以搞定。
且看皇帝隱含的意思,還有要李獻文大開殺戒想法。
這又是一個巨大的黑鍋啊!
「但我今日想通了,皇帝承受的壓力,也不低,咱們漢人要避免三亡江山,很多地方確實要改革。
我看到今日叔伯鄉黨們過得如此之好,他們終於剪掉了頭上的辮子,可以揚眉吐氣,也覺得沒有白干。
昔日,我在占婆島上堅定跟隨了皇帝,十六年來交出所有也毫無怨言,
就是因為我知道,只有皇帝才能實現我的願望。
今日,我在這茅麓山上起誓,也會如同昔日一般,為皇帝掃清妖氛,使我中華金甌無缺。
如此,再多的責難非議,我也願意承擔,就像我的曾祖夏忠武王李公來亨。
他反對過大明朝,但為了漢人的天下,仍舊願意在這茅麓山上,以流寇死社稷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