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天劫到來

  滿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四月初一。

  緬軍主帥梯訶波底調集六千大軍,穿過已經沒有華人駐守的城南,開始進攻阿瑜陀耶內城。

  此時,內城外最後的堡壘,由鑾乍都鎮守的華羅塔也早已失陷,鑾乍都及三百土兵戰死,緬軍自此沒了後顧之憂,

  梯訶波底觀察內城各處城牆,發現東北角凱旋炮台處土牆龜裂縫隙最大,立時決定強攻此處。

  他命緬軍拆毀紅檀寺、三寶殿寺等寺廟,將收集到的木料全部運來,準備燒牆。

  而在阿瑜陀耶城中,慘狀不比城南華人區好多少。

  緬軍長達十四個月的圍城,對阿瑜陀耶城造成了恐怖的傷害。

  挨了十四個月的炮擊之後,城中房屋大量倒塌,其後為了生火做飯,百姓又開始拆毀房屋。

  到了現在,阿瑜陀耶城如同一個大工地般,房屋倒塌大半,地上深坑比比皆是,有的坑深一兩米,灌滿水之後,伏屍沉浮其間,甚為駭人。

  至於城中各處,屍體最開始還有人收拾,後來則幾乎沒人管。

  除了最主要的幾條大道以外,其餘各處人畜屍體比比皆是,大量腐屍都呈現出了千奇百怪的巨人觀。

  阿瑜陀耶城從最初的居民三十餘萬,現在已經只剩下了七八萬左右,加上逃出去的幾萬人,城中人口損失也相當駭人,最少沒了十五萬人以上。

  且南洋的四月,天氣已經開始炎熱了,更兼多雨。

  這一會下雨,一會暴曬,瘟疫很快就到來,城中居民患病者數以千計。

  這種情況,其實就算緬軍不攻,阿瑜陀耶也堅持不到多久了。

  而到了這時候,阿迦達王似乎又知道要拼命了,他見緬軍在架設浮橋靠近內城,立刻命令王弟乍蒙領軍出城阻擊。

  出城的暹羅軍隊,進發出了阿瑜陀耶王朝最後的光芒。

  他們六千餘人面對人數比他們少一些的緬軍,爆發出了極強的戰鬥力,

  連續將幾波緬軍趕下了護城河,還破壞了一條浮橋。

  但也就是如此了,對於緬軍來說,暹羅軍不是華軍,華軍只要撤走就跟緬軍沒什麼根本利害衝突,暹羅軍則不一樣,必須要擊敗。

  於是在梯訶波底的嚴酷命令下,緬軍不斷增兵,奮勇衝殺,撲滅了暹羅軍最後的反抗。

  王弟乍蒙被緬軍火槍射傷,官兵傷亡千餘,只能退回城中。

  隨後,緬軍迫不及待的便開始在凱旋炮台下堆積大量木柴,烘烤城牆。

  這一燒,就是六天,六天中暹羅守軍多次想要出城阻止,阿迦達王也在寺廟中祈求佛祖降下暴雨,但都宣告失敗。

  此段城牆本來裂縫就大,最近被大雨沖灌已然不穩,又被大火烘烤,隨後緬軍更是架好大炮對準猛轟,牆體再也無法承受。

  四月初七下午,阿瑜陀耶城東北,凱旋炮台下的城牆崩塌,早已準備好的緬軍蜂擁而入,遙羅守軍不能抵抗,稍微抗拒之後,就一鬨而散。

  緬軍圍困十四個月,終於破城,

  十四個月的圍城,對於雙方來說都是磨難,緬軍在城外,風餐露宿吃了多大的苦,進城就有多大的怨氣。

  因此甫一進城,他們就開始燒殺搶掠,不管是民居還是官衙、宮殿,通通在洗劫後被縱火焚燒,就連寺廟都不能倖免。

  具有極大藝術價值,著名的拍室利汕碧大佛,就是被緬軍縱火燒毀,只為熔化大佛身上鑲嵌的黃金。

  城中居民,士兵乃至貴族,被緬軍先抓起來嚴刑拷打,搜刮錢財。

  等見到暹羅人實在拿不出錢後,就開始肆意殺戮,男性不管成人還是孩童,大多都不能倖免。

  婦女大量被姦淫後殺死,也有一些被當做戰利品運走。

  僅僅四月初七這一天,緬軍就屠殺了超過三萬名泰人。

  短暫的抵抗後,素有瘋王之稱,罹患麻風病的退位暹羅王武賁通及其妻妾子女,以及阿迦達王的王后、子女六十餘人被全部俘虜。

  遇羅阿迦達王在十餘侍衛的保護下,走王宮密道逃到不遠處的僧侶寺,

  最後躲藏於寺旁的叢林中。

  突圍中,受傷的阿迦達王胞弟乍蒙和阿迦達王嫡子昭法翠,則很不幸剛從地道出來就被緬軍逮住。

  本來他們故意搞得灰頭土臉,想要隱瞞身份逃得一命,結果碰上了一夥傻子緬軍。

  這伙緬軍見他們衣著過,又沒搜出多少財物,頓時大怒。

  昭法翠跪地求饒大喊他是暹羅王世子,但緬軍並未聽懂,隨後便把他們盡數砍死。

  而阿迦達王則不同,他竟然神奇的沒被發現。

  但這可不是好事,因為這叢林中沒有吃的,外面到處都是緬軍,他們也根本出不了城。

  於是過了一天之後,身邊衛士紛紛以出去找食物為藉口陸續開溜,

  阿迦達王開始還在苦苦等待,但等了兩天一口吃的沒吃上,侍衛都跑光了他才醒悟,原來他被丟下了。

  可憐阿迦達王又肥又胖,平日裡就行動就多有不便,現在被餓了兩天,

  早就頭暈眼花,行不得路。

  於是只能在叢林中死扛,希望有侍衛能良心發現回來救他。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不!

  肥胖導致了阿迦達王行動不便,但又讓他格外能抗,這位聲名狼藉的逼羅王硬是在野外只靠喝髒水,活生生扛了十天都沒死。

  這...這還不如被緬軍給一刀砍死呢,整整餓了十天還沒死,這完全可以算得上頂級酷刑了。

  最後等緬軍找到他的時候,阿迦達王已經餓的脫了形,宮廷侍衛一時間都沒認出他來。

  隨後緬軍找來一塊大木板把他從樹林中抬出來,尚未到緬軍營地阿迦達王就一命嗚呼,被緬軍草草埋葬了事,餓了十天,到死也沒吃上一口熱飯。

  雲南,昆明。

  新任的雲貴總督兼任兵部尚書明瑞到任,隨著明瑞一同到達昆明的,還有乾隆從全國範圍內抽調的精兵。

  其中駐京八旗西山健銳營六百,內外火器營四百。

  關外吉林、黑龍江駐防八旗一千六百。

  老倒霉蛋,快被清政府用絕種的索倫兵四百,共計三千八旗精兵。

  且大多數都是滿洲旗人和索倫兵,絕無蒙八旗和漢八旗這種湊數的,戰鬥力相當強悍。

  綠營方面,抽調四川綠營八千,選取川北常年參與大小金川麋戰的精兵貴州綠營則抽調了一萬。

  有清一朝,黔省和湘西一直是反清情緒較為激烈的地方,因此貴州綠營幾乎常年都有戰鬥。

  加上他們也熟悉山地作戰,因此大多被抽調,幾乎傾巢而出,精兵不在少數。

  同時富察.明瑞此人,也是滿洲有數的悍將,曾在兆惠的魔下參與過恐怖的黑水營大戰。

  與他一同時期能相提並論的,也就是海蘭察和後來的堂弟福康安了。

  而為了讓富察.明瑞在雲南不受肘,乾隆特意給他加了兵部尚書銜,

  可以從容調動西南綠營。

  行到半路,乾隆又給了明瑞實際上開府的權力,將明瑞好友鄂寧調任雲南巡撫。

  從明瑞所奏,將河南開歸道道台諾穆親調任雲南鹽道,陝西漢中道道台錢受谷為雲南迤東道道台。

  前者是把雲南全省的財權交給了明瑞。

  後者明清時期,稱昆明以東為迤東地區,這是為了保證明瑞的糧草供應。

  其餘凡是明瑞保舉,乾隆無有不應。

  四月底,乾隆又把悍將副都統額爾景額調給明瑞做副將,記名都統海蘭察也調往前線。

  五月,明瑞彈劾貴州巡撫湯聘供應軍需有多拖延,乾隆案都不問,直接下令逮捕,其對明瑞的支持和對緬甸的勢在必得,可見一斑。

  隨即,明瑞又在雲南全省開始整頓吏治和軍備,總兵索柱,永昌府知府陳大呂等大批文武,被明瑞彈劾下獄。

  就連早期前來穩定形勢的原廣州將軍,現雲南提督楊寧這種滿洲旗人大將都被罷免。

  這樣一來,雲南全省上下,切切實實感受到了明瑞這種頂級滿洲大員,

  乾隆面前大寵臣的威風。

  終於無人敢對明瑞的軍令推退讓了,戰爭的機器,開始轟然響動。

  只不過,很多事情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明瑞剛直有餘,但懷柔不足,搞得下面人心惶惶卻不知安撫,導致無人敢跟他說真話。

  面對前兩次征討的失敗,雲南綠營久不經戰,戰鬥力不足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更大的原因是貢榜王朝處於上升時期,戰鬥力遠比清朝以為的要強。

  但明瑞這麼一搞,直接就沒人敢說真話的了。

  怎麼的,我滿大人給皇帝的奏疏已經把基調都定好了,就是雲南綠營將貪兵怯,楊應琚、李時升等人罪該萬死,明明兩三萬人就能打贏的仗,就是打不贏,全是他們無能。

  你現在突然來說不能把罪過讓楊應琚、李時升全背,主要原因是敵人太強。

  這不是打我明瑞明大人的臉嗎,你還想撈著好?

  於是,在這種氛圍下,雲南文武官員,紛紛把緬軍描述成了跟邊境土司一般無二的存在,最多就是人比土司多點,武器好點,路比其他土司難走點。

  堂堂貢榜王朝,直接就成了一個山高林密瘴疫之地的大土司。

  更要命的是,遠在北京的乾隆,也是這麼認為的。

  甚至在明瑞趕赴雲南之前,乾隆皇帝直接在不知道哪來的基本不屬實的地圖上,把緬甸給『安排』了。

  就在那張上下緬甸跟台灣島差不多大的地圖上,乾隆親自面授機宜。

  指示明瑞占領緬甸之後,應該把哪的土司,挪到哪塊地上,可以允許幾個土司投靠,什麼樣的土司必須毀滅等等簡單來說,乾隆把貢榜王朝直接當成了一盤菜,談笑間就給安排好了。

  乾隆甚至還交代明瑞,說他早已命兩廣總督李侍堯派人出海,曉諭已經在叢林中躺板板的阿迦達王。

  命阿迦達王封鎖邊境,一旦貢榜王朝的白象王孟駁逃到暹羅,立刻將其鎖拿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