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錢不夠用了

  廣東,忙於整合力量準備西進的周士相突然發現自己的錢似乎不夠用了。…。…

  一直以來,太平軍實行的都是公庫制度,即規定作戰中繳獲的金銀﹑綢帛﹑珍寶、糧食、鹽油菜肉都必須上交公庫﹐然後由公庫視官兵家眷需要再行撥給。此制度保障了參加太平軍的官兵及其家眷生活所需,也吸引了大量貧窮百姓參加太平軍。

  當初周士相在羅定時曾大力宣傳「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肉吃,人人有衣穿」這個口號,而公庫制度便是這個口號的保證。完全建立在人無私財和平均分配原則上的公庫制度,在太平軍創立之初起到了積極作用,然而隨著太平軍的不斷軍事勝利,所占領的城市鄉鎮日多,財貨來源也變得豐富,再加上大量降兵的加入,公庫制度自然受到衝擊和破壞。

  人都是有私心的,從前那些一無所有的窮人突然有了自己的收入,在太平軍中也有了一定地位,必然會開始聚集自己的私財。太平軍兵員成份本就複雜,土匪、降兵占了六成之多,指望這些或為了活命,或為了發財而加入太平軍的官兵能夠嚴格執行繳獲充公,嚴格律己,基本上是一件無法做到的事情。故而周士相在成立老四鎮時便開始為官兵定餉,以此來確定官兵收入,保證官兵有足夠的收入能夠養活自己及家人。如此一方面凝聚官兵人心,另一方面也最大程度避免因為錢財而發生的搶掠和屠城。

  潮惠大戰後回到廣州的周士相沒有忘記戰死和傷殘的官兵,他定了高額的撫恤金補償戰死官兵家眷,並規定陣亡者為「烈士」稱號。烈士家中男丁,成年者若從軍直接定選兵餉,晉升時也可優先;若不願從軍,則可給予錢糧賦稅減免。未成年的孩童則可入少年兵大營學習,畢業之後優秀者升入兵備講習所進修,學成入軍中從伍長、安軍小使做起。無法升入兵備講習所的則由各地官府安排,或在縣衙做事,或在各鄉、村公所任事。總之,周士相反覆強調,絕對要保障烈士家眷待遇,哪怕大夥都餓肚子,也要省下錢糧供養烈士子女和他們的父母。

  對於傷殘者,周士相也格外重視,規定輕傷者發給傷殘金並安排在各鄉、村公所任事,如此既保證他們有體面的工作,長久穩定的收入,也保證了各鄉、村公所任職人員對於太平軍的忠誠度。不能自理的重傷者則專門在香山修建榮軍院,安排專人照顧他們,此筆款項包括人員開支都為軍帥府特別開支,並不由地方官府承擔。

  「只有心無牽掛,士兵們才會一勇直前,若是咱們摳摳索索,省不得點銀錢,又怎能叫士兵們甘心替咱們賣命。」

  「錢從軍帥府開,不走地方,這不是本帥要減輕地方負擔,而是要叫咱太平軍幾萬將士都知道,本帥是他們最堅強,也是最大的後盾!戰死不要緊,父母妻兒本帥替他們養著,還叫他們的子女將來有出息。傷了殘了也不要怕,本帥養著,瘸腿斷胳膊沒什麼,照樣做鄉長、村長,只要本帥在,只要咱們太平軍,沒人敢瞧不起他們!」

  潮惠之戰,太平軍共計傷亡8890名官兵,其中陣亡者4620人。陣亡者的撫恤金在周士相尚在惠州時就開始由廣東布政使司和軍帥府一起統計準備,周士相回到廣州後,傷殘金的部分也都統計出來。與此同時,潮惠之戰有功將士的賞賜也被統計出來,周士相花了兩天時間一一核對,確認無誤之後便批字同意分發。

  除了撫恤金、傷殘金,賞賜金外,周士相還給運糧的民夫和修建堡樓的泥瓦匠們發了賞銀。

  周士相認為戰爭絕不單單是軍隊的事,百姓的付出比軍隊的付出更大,軍隊打贏了有賞賜,那麼百姓自然也應該得到好處,這好處,周士相稱之為「戰爭紅利」。

  「咱們打贏了,百姓們就得到好處,你們說,他們支持咱們的積極性會不會高?會不會盼著咱們打贏?會不會全力支持咱們?要是咱們每次出去打仗,百姓們替咱們出夫子,出糧食,卻什麼也得不到,你們說他們會怎麼想?」

  周士相是力排眾異決定給百姓分發戰爭紅利的,潮州和惠州的百姓沒有得到這筆紅利,大頭全被廣州百姓得到,尤其是香山地區,幾乎家家都得到了太平軍的戰爭紅利。

  這個紅利有多有少,視該戶有無子弟參軍,耕種土地面積,繳納糧食多少,出工多少而定。這筆紅利也不是單純發給金銀銅錢,也有以布匹、肉食、米糧、鹽油代替的。實際操作中,香山縣也有將剩餘土地做為紅利替代銀錢分發的,此舉得到了香山百姓的一致擁護。

  撫恤金、傷殘金、賞賜金及各項支出,再加上給百姓們的戰爭紅利,這數目加起來就是個天文數字了。即便太平軍在廣州得了整個滿城的城富,再加兩座王府,一座總督府,銀錢方面也是立時變得緊張起來。

  大量銀錢從太平軍公庫流入到官兵和百姓手中後,很快,一個新的問題便出現了,那就是物價通脹。流出去的金銀基本集中在廣州府,而廣州府總共就五十多萬人,現在一下多出數百萬兩白銀、銅錢在市面流通,物價上漲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周士相兩世為人,如何不知這個道理,他決定回收金銀,抑止物價的飛漲,順便對公庫進行改革,以使公庫更加適應現在的情況。反覆思量後,周士相決定改公庫為銀庫,於廣州成立廣東銀庫總行,下設廣州、潮州、惠州三處分行。三府所轄縣、散州又要成立支行,支行以下又設兌換所,這兌換所便建在各鄉公所內。

  廣東銀庫總行歸軍帥府直統,由軍帥府的戶部代管。銀庫總行成立後,周士相命宋襄公著手發行軍票,軍票面額參考後世人民幣,定為分、角、元三種面值,依次為二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最高面額為一百元。

  二分等同二文銅板,五分等同五文銅板,分與角都參照現在市面流通的銅錢,元則參照白銀,一元即為一兩銀子,一百元便是一百兩銀子。而一兩黃金則可在公庫換取10元軍票,即一兩黃金固定為兌換十兩白銀。

  金銀兌換肯定是浮動的,這中間利潤也極大,但不是周士相現在要考慮的,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推動軍票流行,讓軍票在太平軍控制區域內首先流通起來,並以絕對的實力保證軍票的價值,爾後才是考慮匯率問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