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相是九月初二趕到順德的,就如幾天前他親自出城把耿繼茂迎進城一般胡啟立也是大開城門親自出迎他周大帥。
不同的是,靖南王爺被迎進城後就被軟禁在了靖南王府,這會只能在廊檐下聽著風聲雨聲讀書聲,而不知家事國事天下事;胡啟立將周大帥迎進城後卻是老實的向太平軍移交了城中防務,囤積在城中的糧草也盡數交由太平軍接手。
參政左清和知縣吳爾遠也被胡啟立的人強行架了出來迎接周大帥,二人一個滿臉怒容,一個卻是滿臉愁容。原以為賊秀才來了肯定會勸降他二人,哪知賊秀才根本不理會他們,只要人將他們送到廣州。這讓二人一個大感羞辱,一個卻是大失所望。倘二人見到舉人老爺徐應元後,卻不知是否有徐老爺當初的憤慨賊秀才太不尊重讀書人了,本官也未必是不想歸明,但你總得放下身段來個「三顧茅廬」吧?至少得讓本官顏面上過得去吧!
安撫胡啟立和其麾下諸將時,周士相再一次承諾了惠州總兵之位的歸屬,保證此間事了胡啟立便可率部征討惠州,這讓胡啟立和部下吃了一顆定心丸,多日來的擔心一掃而去。
城中早備酒宴,席間胡啟立又提及了自己在惠州的家小,還有手下將領的家人安危問題,周士相聽後當即傳令回去,要留守廣州的鐵毅馬上派人去接回這些降將的家人,必要時可以讓佛山的王兆興和南海的趙自強幫忙。不管花多大力氣,花多少銀子,定要將人接回。
周大帥特事特辦,雷厲風行,自是讓胡啟立等人感激不盡,紛紛起身要向周士相磕個頭。
周士相笑著阻止他們,把酒言歡中,他突然開口問了起來。
「順德最近一次向尚之信軍中運糧是什麼時候?」
「六天前。」
「運去了多少?」
「可供十日食用。」
「這麼算來,尚之信軍中的糧草還能再支撐兩三天了?」
「應是如此。」
周士相點了點頭。思慮片刻又問:「那些逃奔回來的漢軍都哪去了?」
胡啟立道:「末將怕其中藏有奸細,不敢放他們進城,就叫他們都去城西的觀音廟,末將這邊每日叫人送些食物給他們。只等大帥過來再行安置。」
清軍及他的前身金軍在與明軍的戰鬥中大量使用奸細事先入城,爾後暴起發難奪城,明軍為此吃過不少虧,當年關外不少城池便是這樣叫金軍奪去,細算下來。李成棟奪廣州也是用的這個法子,周士相有樣學樣也奪了廣州,自然知道胡啟立的這個安排是最妥當的法子,要不然真要叫尚之信把順德給奪了,這場戰事就又要多生事端了。
當下點頭誇了他幾句,便吩咐下去要全軍進城,今日在城中休整,明日便兵進三江口,與尚之信決一死戰。
「大帥要打三江口?」
周士相的這個決定讓胡啟立等人有些驚訝,順德不僅是三江口防線清軍的糧草供應點。同時也是三江口清軍往肇慶去的必經之路。
周士相明知清軍糧草不濟,軍心不穩,為何不守著順德城活活耗死尚之信,反而要冒險出城尋清軍決戰呢?這架獸猶斗,三江口的清軍有萬餘人,他們真要拼起命來,太平軍就一定能贏?
周士相沒有向胡啟立他們解釋,他已經派人去聯繫新會的陳奇策和朱統了,除將廣州已下之事告訴他們,便是請他們立即整軍配合太平軍攻打三江口防線清軍。這樣。水師在前,太平軍在後,兩相夾擊,軍心士氣低迷到極點的尚之信難道還能有回天之力不成!
當然。促使周士相決意馬上和尚之信決戰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不能在三江口這邊呆太久,他此行帶來了廣州大半軍力,雖然以城中青壯重組了兩營兵馬,但那是面子貨,只不過是用來唬弄那些府縣降將的,廣州城內真正的太平軍只有千人左右。因此周士相這邊必須儘快回師,以免廣州虛實叫人看破,再有哪個吃了熊心豹子膽的也給他弄一出「我大清兵又回來了!」
老將軍陳奇策的為人周士相是知道,但他也知鎮國將軍朱統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為此他給出的代價除了可供應新會明軍半年糧草外,便是以肇慶全府相送。
周士相承諾擊敗尚之信這路兵馬後,太平軍稍作休整就和陳、朱二人麾下兵馬合力攻打肇慶。打下肇慶後,太平軍回返廣州,由陳、朱二人麾下明軍接防肇慶。
有一府地盤,再緊鄰新會,有水師可依,陳奇策和朱統部下再是無能,總也能在肇慶站穩腳根吧。
周士相自己都有點捨不得將肇慶讓出來,因為肇慶可是和新會一樣的戰略要地,二者也都是廣州的門戶,當年李定國就是一攻肇慶不成再攻新會的。
若是肇慶和新會都交給了陳、朱二人,他日周士相真和永曆朝廷鬧僵,肇慶和新會的明軍就是懸在廣州頭上的利劍,若說當日將新會交給陳奇策還情有可原,有多重關係在內,今日把肇慶也要交出去,周士相這心未免也太大了些。
偏偏周士相真就這麼決定了,他在給香山宋襄公的信中說道,太平軍的下一個目標是韶州,爾後是潮汕,待取得這兩塊地盤後,太平軍仍就不會去取肇慶,而是要由韶州北上湖南、江西。
宋襄公從周士相語焉不詳的話語裡感覺周士相似乎有意率軍北上收復南都的心思,但東南是清廷的財賦重地,也駐有重兵把守,卻不知他哪來的膽子妄圖想收復南都的。
宋襄公困惑,他必須儘自己的責任規勸周士相,他認為太平軍應當好生在廣東發展,以粵省為基業,緩步鞏固個幾年再圖北伐,至少北上前得有一個可以提供源源不斷錢糧的根據地。
周士相那裡卻是有自己的想法,前世他歷史學得再不好,也知道鄭成氏兵長進長江之事。
鄭氏幹不成的事情,或許我能幹成,前提是我得在鄭氏敗在南京城下時正好有那個能力可以撿漏。
周士相如此想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