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奉承
建安十六年六月,丞相曹操使司隸校尉鍾繇作書喻關中將帥,使之起兵入蜀,如河東擊郭援、高幹舊事。關中將帥皆曰:不願遠離桑梓。曹公遂令曹仁率軍西進,而關中諸將韓遂、馬超、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等起兵十萬,據華陰至河、潼,建列營陳。
關中戰雲密布,司隸校尉鍾繇唯據長安周邊彈丸之地自守。而關中諸將為搜集糧秣物資橫徵暴斂,兇殘十倍於前,民不堪命,紛紛逃亡漢中。
一時間,天下風雲擾動俱在關中,曹劉兩家發生在巴西郡的小小戰事,好像很快就要被人遺忘了。甚至左將軍與劉益州之間隱秘而小心的彼此試探,也不再那麼受人關注。
這樣也好。對於身在巴西郡的這支荊州軍來說,這個短暫的窗口,正是他們用來喘息、休整、並且消化勝利果實所需。
漢昌縣,城牆上。
一群人正沿著城牆緩步前行。這些人當中,有褒衣寬袖的文人,有按劍帶刀的武人,也有衣著巴賨地方色彩的豪強首領。被這些人簇擁在中央的,是一名過於年輕的將軍。
雖然他的臉上蓄著短髭,行動也很沉穩,但顯然年紀只有二十上下。對絕大多數官宦子弟來說,在這個年紀剛能夠通過州郡的察舉、選拔,從而擔任人生中第一個官職。但眼前這個年輕人不一樣,他的地位並非來源於官僚體系,而是來自於強大的暴力。
他是奮威將軍、宜都太守、護荊蠻校尉雷遠,也是如今三分之一個巴西郡的主人。
自從徐晃所部敗退,從宕渠到漢昌的宕渠水流域,就不再有成建制的北方勢力,這片區域已經完全被雷遠掌控在手裡,而地方上的鄉豪大族也紛紛投靠,主動出糧出丁,甚至有自帶部曲投軍的。
劉璋所任命的巴西郡太守龐羲控制著巴西郡西部、地勢相對平緩的閬中、西充、南充、安漢等縣,對宕渠水沿線的變化裝聾作啞,只作不知。然而在向劉益州發出的報捷文書上則濃墨重彩描繪,他與左將軍下屬同冒矢石,不避生死,苦戰破敵云云;又說,荊州軍皆讚嘆巴西軍將之勇,驚呼不可戰勝。
與張魯緊密聯結的蠻夷首領杜濩、袁約則退保不曹水上游的宣漢。以巴、賨各部的鬆散割據,朴胡死後形成的權力真空,足夠他們內部爭執半年甚至更久了,在這段時間裡,他們不可能再響應張魯的號召。
既然東、西兩翼都很安定,雷遠便能夠有條不紊地地完善對宕渠水沿線,乃至米倉道的控制。一旬之前,雷遠從宕渠出發,向北巡視,沿途重新分派地方官員、調整軍事部署,所經之處,如風行草偃。
雖然他並非巴西太守,正式身份始終是經由玄德公派遣,前來襄助益州的客將,但勝利本身就是最好的說服方法,從瓦口到漢昌,每一個鄉縣都被說服了,沒有人對此提出意見。
當他出發時,隨行將領只有雷澄和李異,兵力不過五百,但抵達漢昌時,兵力已經膨脹到了兩千,威勢過於龐羲在時。
這時候,雷遠正在城頭巡視,漢昌長狐篤隨行在側。
狐篤自己也是年輕有能的幹吏,又方才擊退了蠻夷大舉攻城,正在信心十足的時候。今日他迎來雷遠,也不搞什麼設宴接待那一套,直接將之引到城頭,為之指點漢昌縣城周邊的地形。
「將軍請看,這便是東橸山、插旗山和尖山。這三座山峰綿延險峻,懸崖壁立,堪稱漢昌縣東面的屏障。與之相對的,是城池西面的平梁山、西龕山和蓮花山三山溝谷交錯、迂迴盤旋,扼守米倉道的一條重要分支。數十年前,曾有軍寨設置,可惜近年來廢棄了。」
狐篤張開雙臂作勢:「米倉道雖然分支繁多,可是足夠支撐大軍行動的路線不過幾處而已。漢昌城東西兩面的群山,便是扼守此道的關鍵。雷將軍,我只要一千人!在東西兩面各放五百人,就足夠保障巴西郡的安定。哪怕千軍萬馬南下,也斷難突破。」
雷遠微微頷首,卻不答話,轉而再看漢昌城南北兩面。
「南面有化成山,北面有王望山和蘇山,對麼?」他意態閒適地道:「這南北兩面,也是城池的重要屏障,據說山間林木疏朗、清泉淙淙,待到此間事了,正好前去遊玩。」
這便是明擺著,不願與狐篤多談兵力部署了。跟隨在稍後方的文武們心裡雪亮:雷遠此來,說得難聽點,乃是為了鵲巢鳩占。狐篤擊退蠻夷有功,自可向劉季玉邀功請賞,但在雷遠的手裡,不容益州本地官吏掌握強大兵力。
聽得雷遠說到這裡,馮樂閃身出列,躬身施禮道:「將軍說得極是,我記得城南的山裡,有一岩洞,深達十餘丈,洞側有峭壁危梯數百級,洞中有清泉出於石縫,有寒潭貯水,清澈明淨,飲之甚覺甘甜。將軍若有興致,全安願意引路一行。」
馮樂是宕渠豪族馮氏族長馮賀的嫡長子,如今身為奮威將軍帳下吏。此人雖無特殊才能,卻辦事積極,對待雷遠極其恭敬。其他人與雷遠說話時長揖為禮,他不僅作揖,說話時還全程彎腰,沒說幾句,就再彎一彎。
雷遠知道這是為什麼。在宕渠城下作戰之前,雷遠曾與龐羲的門客鄧芝合演了一場戲來誘使徐晃南下。這場戲演得是不錯,但若沒人把消息傳遞給曹軍,那一切都是白搭。
當時雷遠便料定,在宕渠城中的十三家豪族之中,必定還有內通曹軍,意圖從中取利的。
如今戰事既然勝負分明,這些豪族當中自然有聰明人,能夠想明白己方在作戰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後來蠻夷大舉殺入城中,瘋狂圍攻豪族們據守的里坊,便是雷遠的回應。
一眾豪族們都不希望雷遠再作下一步的回應。
他們全都擺明了立場,決心徹徹底底地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因此這段時間以來,以馮樂為首的宕渠豪族子弟們為了雷遠的軍政安排東奔西走,特別努力,也特別奉承。
「插旗山」這個名字的由來,相傳是因為張飛和張頜在此作戰,並插旗幟。然則我查不到漢時這幾座山叫啥了,湊合湊合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