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第158章 道義

  第158章 道義

  隊列中的軍官們微微騷動。

  畢竟來到荊州已經兩個多月了,日常的軍政事務尺牘往來不在少數。諸葛亮是誰,沒有人不知道的。

  玄德公奪取荊南之後,依託四郡財賦和荊襄之地絡繹來投的士人,開始重新組建左將軍、荊州牧的幕僚班底。其中,以賴恭為賓友,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廖立、潘濬為治中從事,殷觀為主簿,習禎、馬良為左將軍掾屬,陳震、麋竺、簡雍、孫乾、伊籍為州府從事。

  這些僚屬們,莫不是名聞遐邇的英傑之士,其中有不少人是拒絕了曹公和吳侯的招攬,通過各種途徑南下的;可見玄德公在荊州的聲望之隆,所謂「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絕非虛言。

  而這些精英人士之中,最受信任重用的,自然莫過於諸葛亮。所有人都知道,諸葛亮之於玄德公,豈止「如魚得水」而已?諸葛亮既是心腹,又是肱股;既是戰略規劃者,又是具體執行者;玄德公特意為之創設了「軍師中郎將」之職,其職權跨越軍政文武,是整個荊州軍政體系中毫無疑問的第二人。

  這樣的人物,居然一大清早就趕來弔喪?

  孔明此來,必與昨日孫夫人的荒唐行徑有關,但不管怎麼說,這都表現了尊重的態度。

  幾名思慮較周全的軍官們彼此對視,最後郭竟踏前半步:「小郎君,是否要迎一迎?」

  「不必,讓他來。」雷遠簡短地回答。

  換作其它的場合,雷遠或許會因為諸葛亮的來訪而歡欣雀躍。畢竟那是諸葛亮啊,是被後世認為幾近完美無缺的人臣,是無論才能、道德、還是魅力,都幾乎高踞在數千年官僚體系最頂峰的人。

  但現在,當雷遠怒氣勃發的時候,諸葛亮也只是左將軍府內一介同僚而已……不,現在不是同僚了。雷遠已經以守喪的名義辭去了樂鄉長的職務,現在他只是以廬江雷氏繼任宗主的身份等待左將軍使者。

  於是所有人就站在原地,等待著諸葛亮一行從道路盡頭慢慢現出身形。

  雷遠一眼就看到了諸葛亮。

  除了手中真有一柄白羽扇,諸葛亮的相貌與雷遠的想像相去甚遠,或許因為經過長途奔走的辛勞,一時看來並無什麼倜儻風度,只是一名風塵僕僕的高大青年。他在城門處下馬,隨即輕揮袍袖,快步走來,腳步邁得很大,但動作卻顯得從容不迫。

  隨著諸葛亮的接近,雷遠忽然對他產生了既陌生又熟悉的特殊感受。陌生的是眼前這個人,確實從未謀面,從未打過交道;至於熟悉,雷遠對「諸葛亮」這個形象又非常的熟悉,通過前世的書籍、影視等渠道,雷遠無數次地了解他,甚至比諸葛亮本人更了解。而這樣的了解,在此時此刻,卻使得雷遠提起了十足的警惕。

  他不願意自己輕易受人操縱,哪怕諸葛亮也不行。

  就在雷遠思忖的時候,諸葛亮走到近處,拍拍身上的灰塵,莊重地行禮:「續之,諸葛亮受主公委託,前來弔孝。」

  雷遠沉靜的臉上毫無表情,只微微躬身,客氣回禮:「孔明先生,幸會。請。」

  局面尷尬如此,幾乎到了一觸即發的程度。兩方都有不願為卻又不得不為的苦衷;而兩人都沒有刻意遮掩的意思,更不適合在這場合攀什麼私人交情。

  雷遠親自引路,領著諸葛亮進入府第。

  府第內已經搭起了高大的靈棚,雷緒的屍身就停放在靈棚內,剛剛完成小斂。棚內有煙火繚繞,因為諸多家眷簇擁在內,空氣顯得渾濁。數十面白色、黑色的長幡垂地,其上或者書寫死者的名諱,或者書寫祈求死後安寧的辭句。

  眼看雷遠領著諸葛亮進棚,原在靈前守護的族親們紛紛施禮,隨即朝兩邊退開,空出了祭奠的場地,

  擔任喪宰的居然是蔣琬。昨日晚間雷氏部曲緊急控制了整座樂鄉縣城,客客氣氣,但是不容違逆地把蔣琬和下屬吏員都請到了一處看管。好在蔣琬是個性子平和的,不僅沒有與雷氏宗族子弟衝突,反倒是自告奮勇地參與到了喪葬儀式中。

  此刻蔣琬躬身趨步向前,大聲號令,引領諸葛亮行禮如儀,並進祭酒。

  雷遠注意到,在進入靈棚以後,諸葛亮始終保持著專注而誠摯的態度。他的一舉一動都顯示出士人儒雅的風度,每個細微之處都一絲不苟,深符禮節;同時又不失真摯悼念之情,使得廳堂中的不少雷氏親屬們都被他感染,忍不住淚水潸然而下。

  然而這並不能打動雷遠。他非常清楚,諸葛亮此來,必有其目的,弔孝只不過是展示給外間的旗號罷了。諸葛亮必定會做些什麼,但雷遠猜不透他的動向,也不知道他的所作所為會帶來什麼結果。

  於是,原本應當哭踴以作答謝的雷遠,就站在一旁,默然觀看著儀式進行。

  待到整套儀式結束,蔣琬立即上前來,殷勤問道:「續之,是否請孔明先生入府中稍坐?」

  雷遠仿佛聽而不聞,並不答話。

  在雷遠看來,蔣琬的心意至為明顯,他希望創造個機會,能讓自己和諸葛亮私下會談。或許蔣琬以為,只要雙方能夠坐下來談,通過某種利益上的交換折衝,就能使得雙方都獲得一個台階,然後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大概是成熟的政客應當接受的選擇,但雷遠偏偏不接受。他堅定地認為:廬江雷氏宗主的性命,身為人子者和千百名宗族部曲的怒火,不該被作為利益交換的一部分。哪怕是經歷了兩世的生命,人,依然還是人。既然生而為人,總該有些人的感情,有些值得堅持的東西;否則與禽獸何異?

  想到這裡,雷遠直接向著諸葛亮伸手相請,隨即當先出外。

  這決然之舉頓時令得蔣琬失色。

  諸葛亮對蔣琬頷首示意:「公琰,不必擔心。」

  他不緊不慢地走在雷遠身旁,保持著落後半步距離。兩人過了二門,接近正門,已經能夠看到街道上等待號令的將士們,還有他們冰冷的眼神。

  他忽然道:「其實,我早料到續之不願私下會談。畢竟續之昨夜已說得明白,要的不是補償,而是道義。」

  「沒錯。」雷遠的腳步微微一頓,繼續向前。

  「那麼……」諸葛亮指了指前方的雷氏部曲:「可否容我向大家說幾句話呢?此番前來,我把續之所需的『道義』帶來了。」

  雷遠站住了腳步,沉吟不答。

  而諸葛亮站到雷遠身前,誠懇地道:「續之,無論如何,我們不該成為敵人。」

  啊啊啊不好意思,今天忙死了十點半才到家……緊趕慢趕出來兩千字……先發了,回頭看看有什麼疏漏再改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