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機會(下)
「放在長安?然後呢?」
司馬懿隨手蘸了些熱湯,在面前的案幾點劃圖形:「子丹你看,因為我軍的主力在遼東和江淮,所以直到現在,劉備方面並沒有在關中做特殊的軍事準備。荊州、交州、江州之軍修整如故,而益州軍未動,涼州和關中方面,主要的精力仍在西域。我們探察得十分清楚,明年正旦前後,劉備和群臣皆在長安,而負責軍事的,只有黃權所部和陳到所部。」
「黃權為衛將軍,麾下有至少兩萬人,陳到為翊軍將軍,統領劉備的本部精銳,麾下應有一萬人。」曹真立即道:「三萬人駐在關中,再加上各地郡縣之兵,宛如鐵桶,哪裡是好對付的?」
「子丹所想的,我們早已經算定了。」司馬懿明白曹真的意思,繼續點劃解說:「以我們的了解,黃權所部除了少量駐在長安以外,大部猥集於華陰、潼關、蒲坂一線。而陳到所部萬人雖日常駐在長安,但為了配合西域諸國朝貢的盛事,他們至少有七成以上的兵力,會轉往關中各地,負責著鮮明甲冑、浩蕩旗幟,以接應西域諸國的使節,在通往長安的全程展現漢家威風。」
「也就是說……」曹真盯著司馬懿劃出的圖形沉吟良久,轉而問道:「可有輿圖?」
「有,有。」
在這場機密的謀劃中,司馬懿甚是活躍。他以撫軍大將軍之尊,一溜小跑往遠處的宿衛奔去,過了一會兒又氣喘吁吁回來,鋪開輿圖:「子丹,你看。」
曹真轉而再看輿圖,司馬懿在他身旁彎腰解釋:「諸國朝貢是在正旦,不過,各國使節必在長安盤桓,不會事畢即回。他們是來做生意的,前後怎也得周旋一到兩個月。而劉備為了展示漢家天下平定,舊都載清,也必定會在長安陪著……這是漢室的門面,無論如何都要保持。也就是說,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劉備和他的朝廷群臣都在長安,而負責守備的兵力,便如我方才所說,或在潼關、華陰、蒲坂,或散在關中各地,更不消說,他們的作用是儀仗,而非廝殺。子丹你知道,這兩者的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曹真微微頷首:「那麼,長安守軍的兵力大概在……」
司馬懿斬釘截鐵:「長安城中的守軍,大致是數千人規模,絕不會超過一萬。子丹,長安是大城,數千人守城,處處都兵力不足,必定失敗。而他們如果野戰,又怎能敵得過我軍鐵騎?」
「先不談這個……」曹真再度皺眉:「縱然劉備在長安的兵力不足,可潼關等地,都是丸泥可封的要塞。有黃權所部駐紮,便如天塹……我們哪有什麼機會抵達長安城下?」
「子丹請看這裡。」司馬懿在蒲坂以北,又點了一點:「龍門。」
「龍門?」
「此地是河東西面的重要津渡,過去兩年裡,我方每到冬日,都會在龍門上下游鑿冰,作出畏懼關中漢軍由此進擊的虛弱姿態。不過,從上個月起,趙儼親自去了那裡負責……他會假作鑿冰,其實虛與委蛇,進而提前準備草蓆、木板等物,以便我軍渡河。」
趙儼原任侍中,曹真想了想,果然有一陣沒見到他了,還以為他生病休假,卻不曾想,是去做這樁大事。
司馬懿繼續道:「我們將以一支有力的軍隊突破龍門,然後沿河直下,到蒲坂津渡匯集援軍,然後……」
「龍門乃黃河之咽喉,每年十二月初,渡口輒為冰封,次年三月驚蟄冰消。此地自古為交通要隘這、兵家必爭之地。河西有縣曰夏陽,當年韓信擊魏王豹,便由此處集兵渡河。此等重地,劉備方面不會沒有防備,他們在夏陽北面的塬地設有軍堡、烽燧,常駐一千五百人馬,歸屬於馮翊太守胡濟所轄。」曹真這個大司馬不是白當的,司馬懿說到龍門,他立即報出對面漢軍的布置,如數家珍:「仲達,此等要地,有一千五百人據險而守……絕非一鼓可下。」
司馬懿笑著頷首:「畢竟只有一千五百人。」
他挺直身體,看看皇帝和曹彰、曹洪,笑得愈發愉快:「只不過一千五百人罷了。」
曹丕站起身,看看輿圖,也哈哈一笑:「一千五百人罷了。」
曹彰將雙手壓在案幾,凝視著曹真:「子丹你可知道,我們此番動兵,將有多少規模?」
終究大魏朝也是有體制的,在他這個大司馬茫然無知的情況下,怎麼可能調度起足夠規模的大軍?哪怕是皇帝也不行啊!曹真實在沒法想像這個數字,他下意識地反問:「多少?三千?五千?一萬?兩萬?」
曹彰哈哈笑道:「不提後繼之兵,只第一批攻入關中的,便有于禁和夏侯尚先期出發,號稱去往幽州的禁軍精騎三萬人;有文遠所部去年以來陸續抽調回鄴城為虎賁,再陸續轉往河東的勇士三千人;有梁習所部的并州騎士三千人,及受朝廷驅使的鮮卑步度根所部,輕騎五千人;大軍抵達河東之前,還能徵發南匈奴五部的騎卒,至少五千人。」
原來于禁所部急匆匆出發,說什麼要在幽州越冬,越來實際上打得這個主意?
曹真吃了一驚,又茫然搖頭:「這麼多的兵力,如此長途行軍調度,糧食哪裡來?物資哪裡來?這是冬天!野外已無牧草,馬匹牲畜吃什麼?」
「杜畿在河東,已經準備了足夠十萬步騎所用的糧秣物資。梁習在并州境內,大軍所過之處,也已經提前設置了邸閣二十四所,每處存糧五千斛,馬料四倍之。另外,他以防備北疆生變的名義,著手徵發并州民伕,修整橋樑道路,所需五千萬錢,已經讓陳群提前發去了。所以,糧秣軍資之事,子丹不必擔心。至於渡河以後,大軍所到之處自極兵威。因糧於敵,乃易事爾。」
曹真喃喃地問:「四萬多步騎?糧秣物資都已經齊備了?」
他這才意識到,整個戰略,究竟是以何等完美的布局和精妙的計算在推進。在政權中絕大多數人茫然無知的情況下,一場大規模的突襲,已經箭在弦上了!
「四萬六千人,都是真正的精銳。幾乎俱為騎兵,甚至還有一人雙馬的,足以千里長驅。在軍中領兵的,包括任城王、野王侯、張文遠、張儁乂、閻彥明等等,匯集了我方的精粹之士、勇猛之將。」司馬懿用力在輿圖點劃:「前隊皆用精騎,火急直插長安,不容劉備逃脫;次隊截斷華陰、潼關一線的守軍回援之路;三隊橫掃臨晉、下邽、新豐、萬年、池陽、高陸等地,繼而擊潰陳到的分散之眾。」
他說的激動,手指點在輿圖上砰砰作響:
「最後,或者圍城打援,先破潼關回援之軍,打通道路,然後就可以在長安城下以逸待勞,將漢軍各路援軍盡數殲滅!或者,也可直接攻破長安,取劉備之首,誅除這個大敵!就此看著他們的所謂漢家朝廷分崩離析!」
他站起身來,握緊雙拳,大聲道:「戰機未至,我方百般隱忍;戰機一至,便要斷然出兵,放手一搏!」
「這就是要把數年積攢的家底,孤注一擲了?」曹真反問。
「欲圖大計,怎能瞻前顧後?子丹,難道你還有什麼猶疑?」
曹真默然半晌,末了,搖了搖頭。這幾年他任大司馬錄尚書事,不止埋首軍務,參與政務也不少。參與愈多,愈知曹魏政權看似仍有數州領地,其實何等虛弱。
為了維持魏室朝廷的體面,擴充各地的可戰之兵,鄴城中樞向諸多首鼠兩端的世家大族讓渡了太多利益。而讓渡的愈多,遲早會帶來更多的艱難。相比於漢室勃興之態,他不止一次地在懷疑,己方在鄴城的經營終究形同坐以待斃。
局勢如此,未來如何,著實難可逆見。成敗利鈍,更非曹真一個武人能想明白的。與其這麼無所作為地一直等下去,倒真不如放手一搏!
曹真的武人血氣頓時沸騰,他下定了決心:「那,就這麼辦!」
整個謀劃以機密的狀態推進到眼下這程度,許多事情只差最後一步落實,這其中,非得曹真這個大司馬錄尚書事參加才行。
當下在場諸人俱都振奮。曹丕青白的面龐上也泛出一陣血色:「翻覆天下,立不世之功,就在此行!事成之後,我當封建五等,以大國相酬諸君!」
眾人齊道:「翻覆天下,立不世之功,就在此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