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天子叫門,歷代君王之恥

  而隨著朱祁鎮被瓦剌俘獲,

  最令老朱等人擔心地事情也發生了。()

  【對於被俘虜的大明皇帝,瓦剌的高層並未選擇直接殺死,而是決定將其挾為奇貨,騙取財貨的同時以便攻取北平京師。】

  畫面緩緩展開。

  北平皇宮之中。

  聽到土木堡兵敗的消息傳來,

  孫太后有些六神無主地坐在床榻之上。

  此時一陣敲門聲忽然將她的注意力吸引了回來。

  孫太后強自鎮定道。

  「何事?」

  「太后娘娘,邊關急報。」

  孫太后猛地自床榻上站起身。

  「講!」

  「瓦剌部族放出消息,言皇上在他們手中!」

  隨著門「吱呀」一聲被推開。

  在一眾宮侍驚愕的目光注視下,

  孫皇后已經顧不得什麼失不失禮了。

  快步走到了那個傳奉官的面前,

  強行按耐下難以抑制地激動,詢問道。

  「可有證據?」

  隨著一條寫著熟悉字跡的布帛被傳奉官拿出。

  孫太后眼中的疑慮頃刻間消散得一乾二淨。

  「他們想要什麼?」

  「瓦剌部族言他們需要足夠的珍寶財物、糧食馬匹,還讓大明同意開通和草原的通關易貨互市。」

  「給他們!」

  孫太后幾乎沒有絲毫的猶豫。

  她想要的只是自己兒子能夠安全回來。

  看著這一幕。

  宣德年間。

  朱瞻基有些失望地望了殿中的孫皇后一眼。

  他沒有想到自己選擇的這位皇后竟會是如此愚蠢。

  面對草原上的那些蠻夷,

  只要你退一步他們就會打蛇上棍得寸進尺。

  今日只是要一些珍寶財物和糧草馬匹就給了。

  那明天呢?

  若是他們想要大明的領土,

  那是給還是不給呢?

  似乎是為了回答他的問題,

  金榜沒有絲毫情感的聲音再度傳來。

  【嘗到甜頭以後,也先的胃口也是越來越大,已經不滿足於金銀財寶。】

  【他將朱祁鎮帶在身邊,每次攻城之前都會讓朱祁鎮以皇帝的身份向守城將士喊話,讓他們開城投降。】

  【為了活命,朱祁鎮對也先俯首帖耳,到處喊話讓大明將士投降。】

  「什麼玩意?」

  永樂年間的朱棣忽然瞪大了眼睛。

  有些不可置信地看著天幕上那道向著也先低聲下氣地身影。

  有明一朝。

  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是他定下來的國策,

  也是他一生踐行的準則。

  卻是沒想到才過了這麼一點時間,

  他的這個後人就將他定下來的祖制給忘得一乾二淨了。

  洪武年間。

  老朱更是氣得將牙咬得「吱吱」作響。

  「這個該死的畜牲!」

  這句話幾乎是他從牙縫間擠出來的。

  被人家俘虜沒有當場自盡就已經夠丟人的了。

  如今還幫著外敵叫自己家的門。

  他都已經恨不得將這朱祁鎮給活吞了。

  即便是他最看不起的宋之一朝。

  被金軍抓去的微、欽二帝也未曾做出這種丟人現眼的事情來。

  這朱祁鎮倒是給他開了眼了。

  畫面繼續播放。

  此刻的朝堂之上近乎是一面倒的唱衰。

  「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這該如何是好啊!」

  

  「袞袞諸公皆勸皇上莫動兵戈,但皇上一意孤行,這下好了,咱們要拿什麼抵禦那些韃子?」

  而在這時,一道高呼突然自群臣中響起。

  「臣翰林院侍講徐珵有本奏。」

  本就被群臣吵得有些頭疼的孫太后沒有多想。

  望了他一眼就開口道。

  「講。」

  徐珵拱手拜道。

  「臣昨夜夜觀天象,發現熒惑星入北,必有災禍發生;故臣提議國朝當南遷以避災禍。」

  「放屁!」

  「放屁!」

  兩道聲音幾乎同時響起。

  只是一道出自天幕中于謙之口。

  另一道則是出自天幕外的老朱口中。

  「宋朝南遷的教訓還歷歷在目,此賊竟膽敢妄議南遷!」

  老朱劇烈地喘著粗氣。

  華夏數千年的歷史之中,

  除了他的大明以外,

  又有哪一朝能夠由南向北統一中原的?

  是,

  相較於苦寒的北方來說。

  南方無疑是要繁華舒適得多。

  但也正是因此,

  受限於地理因素的影響南人身體素質要遠遠低於北方之人。

  而且冷兵器時代最強的兵種乃是騎兵。

  三千騎兵在手,

  便是面對十倍於自身的兵力差距都敢沖一衝。

  直至火統和大炮的出現,

  這種差距才稍稍被抹平了些許。

  但這個時期的火統和大炮,

  那是懂得都懂。

  不說威力,

  光那精準度都是聞者落淚見者傷心了。

  一旦大明真的南遷,

  再想要奪回這些失地那可謂是難上加難了。

  不過好在聽到有人與自己的看法相同。

  老朱這才略微放下了些心去,

  沉下心來繼續觀看。

  「主張南遷者,可斬!」

  天幕之中的于謙一臉憤怒地看著徐珵。

  似乎被他突如其來的反應嚇到,

  徐珵有些慌張地低下了頭去不敢再多言。

  「京師是國本,一動則大事去矣。」

  「宋朝南遷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似是被他這麼一嗓子喊得有些清醒了,

  一眾原本有些意動的大臣皆是面露羞愧之色。

  宣德年間。

  朱瞻基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一旦南遷,

  莫說是朱祁鎮,

  連他都難辭其咎無顏面對列祖列宗了。

  畢竟朱祁鎮是他的兒子,

  子不教父之過的道理在老朱家還是適用的。

  「于謙麼......」

  朱瞻基看著那道身影不由喃喃自語道。

  于謙乃是永樂年間的進士,

  只可惜于謙此人太過心高氣傲了些。

  外加那時候的朱棣已經年邁,

  便將于謙交由他和他的父親去調教。

  只是以此人的脾性,

  他沒有授予多高的權位。

  卻未曾想關鍵時刻還是于謙站了出來。

  天幕之中,

  以吏部尚書王直為首的一眾大臣和郕王朱祁鈺都站在了他這邊。

  在這麼多人的請命之下,

  就連心神一直不定的孫太后都被說動。

  見勢頭已定,

  便將防守京師的重任全權交給了于謙。

  同時金榜的播報也在此刻傳來。

  【也先率軍帶著朱祁鎮至大同東門,宣稱要護送朱祁鎮回北京重登皇位,然而遭到郭登的拒絕。】

  【於是只能挾朱祁鎮從紫荊關過易州、良鄉,於十月十一日兵至北京城下,列陣西直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