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兄,公務員考試準備得如何了,一共有多少生員報名參考?」孫元不想在以軍功授田一事上同黃佑繼續深入交談下去,就將話題扯在即將開始的公務員考試上面。
如今的寧鄉軍成軍已經十年,最早跟著自己的那一批人,如蔣武、溫老三等人都已成家立業,兒女成群。靠著以前打仗的犒賞他們的日子還算過得不錯,可如果將來天下太平,單靠俸祿,他們未必能夠維持如今這種體面的生活。
一個團體,雖然不能沒有理想,可單考理想主義卻是無法長期維持。現在是明朝,是封建時代,人性都是自私的,需要用實際的利益餵養。孫元不認為就目前的時代,自己能夠建立起一支基於主義和意思形態的現代軍隊。所以,走北洋的道路或許是他唯一的選擇。就算自己不願意,將來寧鄉軍也會走這麼一條路。
即便寧鄉軍不走,高傑、黃得功、劉澤清他們也會走。
這是現實,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
黃佑這人有點理想主義,很多時候看問題有點脫離現實。他是一個古代文人,骨子裡信奉的還是君君臣臣那一套,不像傅山這個專攻下三路的陰謀家。
聽孫元問起公務員考試的問題,黃佑回答道:「已經準備好了,就在本月九日舉行。考場就設在通州,想來考生都已經到齊了。」
「這次我鎮一共要招募一百多名官員,考生一旦中式,就立即授予官職。遵總兵官之命,為了儘可能地招募人才,在這一百多名額之外,我鎮另外還要招收幾十名官員充實進軍鎮各級衙門。就算安置不了,也要招,以方便北伐收復失地時接收當地政權。今次公務員考試就是要定下制度,以此為常例,每三年招募一次。」
孫元點頭:「我大明朝政治的最大問題是皇權不下縣,也就是說,朝廷政令最多下達到縣一級。至於地方上,則由士紳管理。也就是說,鄉里一旦有事,只要不是重罪,宗族族長就能自行裁決。如此一來,朝廷法令對於地方形同虛設,甚至還比不上族長的一句話。所以,如此一來,普通百姓眼睛裡只有宗族,而沒有國家和民族認同。」
「一旦外敵入侵,或者內亂,不到敵人將屠殺架到自己脖子上,對於百姓來說不過是縣衙門裡換了一個縣官,日子該怎麼過還怎麼過。」
「另外,世人一說起崇禎朝的舊事,檢討得士,都認為北京之所以陷落,崇禎天子之所以殉國,那是因為中央財政破產,朝廷拿不出一文錢軍餉,對於步入深淵的內患束手無策。究起原因,除了天災,還有就是官太多。」
黃佑聽了孫元這話,點點頭:「我覺得這是重要原因之一,據我所知,我大明朝在萬曆年之前,每年太倉的數字不過是白銀三百萬兩。到崇禎年後期,竟膨脹到千萬兩之巨。朝廷的負擔實在太重,官實在太多了,確實到了必須削減的時候。」所謂太倉銀就是國家每年應該發給官員們的俸祿。
孫元哈哈一笑:「黃兄,某恰恰以為我大明朝的官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崇禎末期這麼多太倉銀支出的原因,其實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為尊者諱,就不討論了。其實,如果天下太平,幾百萬兩白銀的俸祿銀子支出國家輕易就能承受了。如今,一個縣衙門,國家需要承擔的俸祿支初不過是一個縣令一個縣丞。可下面的六房相關人等、衙役和平日派差的夫子這些人的薪水又從哪裡來,不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外是朝廷給一點,官員自籌一點。不但是暗箱操作,反讓胥吏們把持地方政務,將官員架空了。所謂,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這也是皇權不下縣的重要原因。我現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將這種潛規則打破,將吏也變成流官。此法只需實行十年,朝廷的政令也將通達到鄉里任何一個角落。」
「某知道黃兄和很多人都對我揚州鎮試點的這場公務員考試頗有微詞,認為這是在和朝廷打對台戲,是一場鬧劇。可誰又知道某此中的深意,某這是在試點,在替朝廷試一試這條路能否走通啊!」
孫元說到這裡,心中突然有些得意了。
其實,這其中他還有更深一層意思沒有說明:就是要儘可能地打擊士紳在民間的勢力,打擊族權,而這些卻是東林最可依仗的力量。
孫元就是要在自己的境內掘了東林,甚至士大夫的根基。
聽孫元將話說得如此之細,黃佑皺起眉頭想了半天,這才舒展開來。他站起身,一施禮:「總兵官此舉乃是革故鼎新,目光長遠,黃佑佩服之極。」
「黃兄謬讚了。」孫元忙將他扶起,沒錯,這已經有點革命的味道了。如果以後在全國推廣下去,整個社會形態將發生不小的變化。
黃佑這才又說起公務員考試一事:「太初,其實對於你這次考試,士林還是非常抵制的。尤其是在泰州,書生們已經將你當成****了。畢竟,你動搖的是我朝已經實行了兩百多年的科舉體制。不但如此,書生們還到處串聯,希望大家不要參加這場考試。又放出話來,誰若參加這場考試,那就是士林的公敵。」
「在下也是無奈,這一兩個月以來到處奔走,和士子門談話,可四下碰壁,吃了不少閉門羹。」黃佑說到這裡,滿面都是苦澀:「若非是看到殉國的盧督師面子上,看到黃佑當年還算是為國家立過功勞,只怕早已經被泰州士子們打死了。」
孫元吃了一驚:「這麼嚴重?」
黃佑「太初,你猜,泰州有多少秀才報名參考?」
孫元:「多少?」
黃佑:「不過區區十人。」
「啊!」孫元嚇了一跳,喃喃道:「難不成連名額都報不滿,要變成一場笑話?這次說不好我孫某人要大大地丟臉。」
黃佑:「誰說不是了,正因為這樣。這陣子,我就如老媒婆一樣到處勸人考試,到今日,總算湊夠了兩百來考生,讓這次考試不至於冷場。」
看到黃佑一臉的疲憊,孫元:「黃兄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