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馬總督。」傅山點了點頭,道:「接親一事倒不急著在劉超面前提起。」
馬士英:「怎麼說?」
傅山道:「談判這種事情就好象經商,講究的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價碼得一步一步加,晚生進城之後,只說是得了馬總督的請做中間人。剛開始的時候,侍郎你的態度不妨強硬一些,命他即刻無條件投降,否則大軍就會立即攻城,一刻不停,直到拿下永城為止。」
「劉超肯定不會答應,那麼,馬總督你再開出下一個條件,比如保全他和部下的性命。不怕劉賊不提條件,只要提就有得談。怕就怕他頑抗到底……侍郎你倒不必在一開始就將所有的條件開出來,如此,雙方都有迴旋的餘地。」
眾人紛紛點頭,馬士英想了想,微笑道:「青主說得是,就全權委託你去辦。」
接下幾日,傅山就利用他能夠進出永城的機會做起了招降劉超的中間人。
這其中的具體過程孫元也無從知曉,他當初還有點擔心這個傅青主為人狂傲,又不會說話,怕惹得那劉超不快,反將自己給陪了進去。
不過,出乎孫元的意料,事情好像進展的很順利。
據反饋回來的信息說,劉超好象已經動心了,提出他的第一個條件,讓馬士英送些治療瘟疫的藥物進去。
這個條件老實說馬總督手下的幕僚們都是極力反對的,說城中軍糧充足,若不是起了大瘟疫,軍民死得快淨了,這個劉超恐怕還不會答應投降。不過,劉賊狡詐,須防備城中疫情一旦得到控制,這廝緩過勁來,又反悔了。此事萬萬不可答應,依我等看來,城中的人死盡才好。
一向手段強硬的馬士英這次卻難得地說:「給他藥,永城拿下之後,也是咱們大明朝的城池,將來可是要住人的。劉超估計也是想試試咱們的誠意,某就讓他看看我等的誠意。」
很快,傅山就押了兩大車藥物,並帶著加西亞等幾個寧鄉軍中的醫官進了城。
對能夠進永城,加西亞神甫還是很興奮的。一來可以看到真正的大瘟疫究竟是什麼模樣,二來按照他的說法,人在臨死的時候才是最接近上帝的時候,這次進城說不定能發展許多信徒。
老實說治療瘟疫中醫見效有些慢,除了必要的隔離和衛生手段之外,只能開些固本培元的藥。就算傅山的手段再高明,病人要想痊癒,怎麼這也得吃上十天半月的藥。所以,眾人所擔心的劉超部一旦恢復元氣就反悔招安一事也不用過於擔心。
劉超顯然是已經無心再戰了,又提出第二個條件:投降可以,但明軍必須立刻撤退回鳳陽。而且,他劉超得恢復當初的官職,出任河南總兵官一職,在永城單設一鎮。
開玩笑,明軍立即撤回鳳陽,這一仗不是白打了?
馬士英自然堅決搖頭,只說,他只能保證劉部官兵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但劉部必須立即開出城來,接受整編。
這個條件劉超很爽快地拒絕了。
於是,雙方開始反覆談判。
到後來,馬士英只能為難地說,他可是上奏朝廷,推薦劉超為河南總兵,在永城單設一鎮,劉超軍也不用解散。不過,得馬上開城,放明軍進城。
按說,談判到了這一步,換任何一人都會很爽快地開城投降了。
可劉超又帶信來說,馬大人你的條件不可謂不豐厚。可是,叫人怎麼信得過呀,說不定我劉超前腳開了城放你們進去,後腳你就在城中大開殺戒。你們人多,我兵少,可干不過你馬侍郎。況且,寧鄉軍實在太剽悍,也不用進來太多,一個千人隊就能將我永城屠個乾淨。
你馬大人當年在貴州的時候我和你可熟得很,手段毒辣得緊。前番在宿州還坑殺了我四千降卒,這次我劉超若乖乖出城,說不定就被你給埋了。
馬大人啊馬大人,一聽到你的名字,我劉超心中就打突,你叫我怎麼相信你?
馬士英見劉超如此狐疑狡詐,當下心中一笑,就命傅山開出了自己最後的條件,兩家結親,又讓隨行的一個正七品官員做保。
這下,劉超徹底放心了。文官最重禮法,禮法乃是他們在世上立足的根本。如今馬士英提出兩家結親,弄得大張旗鼓人盡皆知,可謂是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看來,馬侍郎是真心要招降自己,只要這禮數一走到,自己就算是徹底安全了,哪裡有丈人殺自己女婿的道理。聽說馬士英的女兒是有名的美人,呵呵,老夫這一回還真是一樹犁花壓海棠了。
劉超當初之所以殺官造反,主要原因是自己當初起兵的時候純粹是為了當官。可一旦拉起部隊,朝廷卻要命似地催自己出兵開封。開玩笑,自己手下全是烏合之眾,去開封和李自成打,那不是送死嗎?
可朝廷又逼得太緊,還派了人來盯著自己。不得已,他才殺了滿城官吏扯起了反旗。
究其原因,自己造反還不是因為實在害怕闖軍。
如今不用去開封送死,又可是獨領一鎮做個唐末的節度使,又娶了十五歲的******,當真是十分之妙,這個安倒是招得。
很快,兩家的信使在城中進進出出,達成了協議。
劉超派了一個手下將六禮送來,馬士英也很爽快地收了,親手寫了一份婚書。
所謂六禮,就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告期和親迎。
當然,這裡是戰場,婚事還得等到回南京之後才能辦。
兩家有訂下了婚期,就在今年十月初九。
聘禮過來的時候,仿佛是害怕馬士英反悔,劉超搞了一個盛大的議事,派了五十多人,披紅掛彩,吹吹打打,抬著幾十口朱漆箱子在明軍三軍老營來來回回都了兩個多時辰才交到馬總督手中。
他這一手搞得實在熱烈,幾乎所有的明軍都跑出來看熱鬧。除了寧鄉軍,廬鳳軍和南京軍將士面上都洋溢著喜氣。歷時將近兩月的殘酷的城市攻防戰已經將他們嚇壞了。如今,劉超接受招安,大家終於可以逃離這片生死殺場回老家去了,這可是一件大喜事啊!
能夠結束這場戰爭,還不是因為孫元將軍的招安之議。於是,這幾天,所有人見到孫元都是一臉的感激和敬佩,弄得孫元倒是哭笑不得。
六禮之後就是三書。三書分別是聘書、禮書、迎書。
聘書:訂親之書,是男女雙方正式締結婚約;納吉時用。
禮書:過禮之書,是禮物清單,當中詳列禮物種類及數量;納徵時用。
迎親書:即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接新娘過門時用。
迎親書現在還用不著,不過,聘書和禮數一過,馬、劉兩家的婚事算是具備的法律上的效力,雙方都不得反悔。否則不但要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還得追究法律責任,這一點可是寫進《大明律》中的。
等走完所有的程序,劉超終於答應投降了,和馬士英約定,明日一大早就開城門放明軍進城。
「永城之戰終於結束了。」當天夜裡,孫元最後一次站在土圍子上面,手撫著一根大木樁子,嗅著夜風中的腥臭味,有些感嘆。
這道長圍周長十餘里,明日招降劉超之後,就會被拆除。
頭上,那盞燈籠在風中搖晃不定,腳下一片光影婆娑。
除了廬鳳軍的士兵提著長弓里在長圍上放哨之外,其他士兵都靠在土圍子後面睡覺,到處都低低的鼾聲。
這一戰,廬鳳軍打得最苦、犧牲最大。殘酷的攻堅戰將他們都嚇壞了,也打廢了。不過,也將這支垃圾部隊鍛鍊成了老兵。在這一支部隊比一支部隊爛的世界裡,廬鳳軍相比之下卻不算是那麼爛。
看了看身邊的馬士英,孫元突然有些衝動,想請他將這支部隊交給自己。如果自己派一批軍官過去,用寧鄉軍的兵法勒舒,只需半年,就能練出一支兩千人的精兵。
可是,想了想,這事也開不了口。自己要想拿到這支部隊的指揮權,除非自己是鳳廬總督。開玩笑,總督一職一般都由文官擔任。我貿然開口,只怕馬士英要懷疑我別有用心了。
而且,這支部隊是馬士英的心頭肉,他肯交出來嗎?
況且,步兵這種東西,用我的法子可以如流水線一樣源源不絕地練出來,又何必去打廬鳳軍的主意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馬士英敲定了招降劉超一事之後,心情大好,今日飲了不少酒,紅光滿面。
好象覺察到孫元的心思,道:「太初,廬鳳軍現在算是打出來了,按說精兵得由強將率領才成。不過,你也知道的,這次征討劉超,廬州黃得功出力甚多。廬州一地,提供了大量的糧秣和民夫,黃將軍都將老夫告到兵部去了。老夫打完這一仗,就會交卸了鳳廬總督的職務回南京去,我打算將這支軍隊交給黃總兵。」
黃得功這人在歷史上的口碑不錯,在江北四鎮中是個老好人,而且,後來有戰死在抗清的戰場上,氣節不錯,他來帶這支部隊,自是最好不過。
馬士英輕拍著孫元的肩膀,感慨道:「此戰打成如今這般模樣,老夫也沒想到。特別是闖軍來救劉超的時候,老夫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賊軍勢眾,這永城是打不下來了,說不好我軍要吃一場敗仗。到時候,別說永城,就連宿州甚至鳳陽也保不住。鳳陽一失,南京危矣!-----卻不想,太初你竟只帶兩千鐵騎,在一日之內就擊潰了闖軍七萬大軍,斬首無數。如今,又獻上招降劉超的妙計。」
「如今,鳳陽、南京局勢大定,皆因太初之功。你的用兵手段,老夫也是佩服得緊,當奏報南京六部為你輕功。」
受到馬士英的誇獎,孫元心中也是得意,忙拱手:「馬侍郎謬讚了,孫元只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馬士英扶住他的雙手笑道:「當然,你已經是總兵官了,朝廷就算是再賞,也賞不了什麼。你自己說說,想要什麼獎賞,只要老夫力所能及,一概應了你。」
孫元:「侍郎,孫元只要能過為國家出力即可,不敢要總督的賞。」
馬士英指著孫元笑道:「你啊你啊,又何必說這些?阮集之在給老夫的信上說,你這人對於黃白之物最是喜歡。其實,你也不用想太多,岳飛曾經說過: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可致天下太平。可見,清廉從來不是一個武官必須的操守。老夫答應給你的三十萬兩白銀軍費剩餘部隊必一文不少地撥給你。」
他口中噴著酒氣指著永城,道:「明日開了永城,廬鳳、南京兩軍就不進去了,只讓寧鄉軍進駐,城中女子金帛君自取之。」
孫元大為驚喜,忍不住道:「那感情好!」
馬士英哈哈笑志得意滿,一揮袖子,長嘯一聲走了。
這確實是一個好消息,永城乃是豫東門戶,富庶得緊。且,劉超起事之後,搶劫了滿城富戶,又寇掠了宿州,在城中不知道積下了多少財物。怎麼著也得有好幾十萬兩吧?
寧鄉軍這些年的收入都投到水軍里去了,正窮得厲害。如果取了永城的財物,不無小補。
「不對,好象有什麼地方不對!」
孫元抓了抓腦袋,想了半天,這才想起,人家劉超可是投降了馬士英的。你馬侍郎又答應保全叛兵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我進城去除了幫忙掩埋屍體,又能有什麼好處?
這個馬士英說這廢話做什麼,這不是洗刷我孫元嗎?
馬士英一定是喝醉了。
下了土圍,回到營中,孫元心中還是疑惑,可究竟是什麼地方有問題,自己也想不明白。
正要上床睡覺,這個時候,黃佑和余祥匆忙地過來,兩人都是一臉的喜氣。
「大半夜的你們如此匆忙過來見某,出了什麼事?」
黃佑:「稟將軍,元字營和偉字營的消息來了,說是大軍一路急行,已經到了鳳陽,最多十來日就能到永城。」
「好,太好了!」孫元激動地一拍大腿:「這個馬士英做事真是雷厲風行,這麼快就調元字營和偉字營過來了。這些,某再不用擔心解開封之圍兵力不足了。」確實,孫元已經打定主意,等永城戰事終了,自己就帶兵去開封。
馬士英的兵和南京軍肯定是不會同自己一道過去,他們可沒興趣去打仗。自己的兩千多騎兵到了開封未必能派多大用場。
如今兩營步兵開來,孫元對於解開封之圍就多了幾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