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又開始大笑。
阿濟格:「住口,再笑,我砍了你。」
尚可喜一拱手:「英親王,你這話我就不敢苟同了。首先,且不說吳三桂是不是有反心,單說『如今我大清如日方中,正要混同一宇。他姓吳的天大富貴不要,怎麼可能上弘光那條將沉破船,這不合常理』這一句就不對。沒錯,我大清朝先前是統一了北方,明朝看起來可謂是搖搖欲墜。可是就我看來,北方諸省已然殘破,十年就有九年荒,遍地流民賊寇,明朝以前每年都要拿出大筆銀子用於鎮撫地方。如今,沒有北方這個包袱,弘光的日子可筆崇禎好過多了。」
「而且,江南一地人多地廣,百姓富庶,天下財富的七成出於此地,我大清朝之所以南征,不就是要奪這片膏腴之地嗎?」
「沒有包袱,國家有富,弘光要想守住半壁江山,至少錢糧上是夠用的。」尚可喜擺了擺手,示意已經陷入狂暴中的阿濟格稍安勿躁,繼續侃侃言道:「有錢有糧,要想守住江南,還得有兵。至於軍隊,客觀地說,寧鄉軍很強,當年濟南之戰的時候,咱們不就吃了一場敗仗。岳托、鰲拜、阿山就不死在手頭。我有種不好的感覺,江北那邊多鐸要想解決孫元,只怕不是那麼容易。有孫元的戰績在,吳三桂有動搖之心,也不奇怪。」
阿濟格冷笑:「巧舌如簧,你就繼續蒙我吧,也要某相信才行。」
「不是蒙,是確實。」尚可喜肯定地說。
「確實,可有證據?」阿濟格繼續冷笑。
「英親王,據我所知道。那日大勝關之戰,等到寧鄉軍從背後殺來之時,我軍已經支撐不住了。按說,牛首先山距離大勝關戰場也沒有幾步路,別說是深受我大清隆恩的吳三桂,換成任何一個帶兵大將,見你這邊吃緊,必然會出兵救援。關寧軍兵多將廣,一旦加入戰場,雖說不能擊潰寧鄉軍,但維持住戰局應該沒有任何問題。只要咬牙槓到天黑,這一仗,我大清同明軍只能算是不分勝負。如此,英親王你也不至於將手頭的兵馬丟個精光,以至到了近乎山窮水盡的地步。而且,如果關寧軍能夠頂著寧鄉軍,以親王你的勇武和建州大兵的剽悍,未必不能反敗為勝,對此,我是堅信的。」
「可是,可是就因為吳三桂,卻將這個可能徹底扼殺了,一箭不發全身而退,眼睜睜看著我大清軍崩潰而不顧。英親王,你還說他沒有二心嗎?」說到這裡,尚可喜語氣激揚起來:「親王你要證據,我可以給你。」
說著,就從袖子裡掏出一份文書遞了過去:「這是吳三桂部將朱芬的親筆告發信,上面詳細地記錄了當日吳逆的言行,還請英親王你過目。」
「什麼?」連證據都拿到手了,阿濟格不禁吃了一驚。這個朱芬他是知道的,在關寧軍中職位雖然不高,可卻是吳三桂的是身邊人。他一把將告發信抓了過去,滿面猙獰地看起來。
這一看,只覺得胸膛都要爆炸了。
那封告發信上倒是沒有直接說吳三桂已經投降了弘光朝廷,只將大勝關一戰中吳三桂和部將的對話,已經最後決定全師而退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什麼「總兵官,部隊可是咱們安身立命的根基啊,能不死人最好就別死人。如果沒有部隊,在建州人眼中,咱們又算得了什麼?」更是重點描述的內容。
「唰!」阿濟格越看越怒,一把將告發信撕成碎片,怒嘯:「賊子,賊子!」
尚可喜見阿濟格已經被自己成功的激怒,心頭得意。實際上,告發信是他和朱芬斟酌了半天才寫好的。朱芬是這些年在關寧軍混得也是不成。自己答應只要整死吳三桂,就會在阿濟格面前保舉他為關寧軍的統帥。又說吳三桂在戰場上見死不救,已經觸怒了阿濟格,英親王已經準備治他臨陣脫逃之罪,現在只需要一個由頭,如今正是朱將軍你立功之時,休要錯過。
朱芬乃是野心勃勃之輩,經不住這種誘惑,立時就肯了。
對於誣告別人的事情,尚可喜駕輕就熟,已經總結出一整套理論。其實,要整一個人你用不著說謊話的,任何人都有說失口的時候,你只需將這些話提煉出來就成。
現在看阿濟格的表情,顯然是已經被激怒了。
一陣風從外面灌進來,滿屋都是飛揚的紙屑。被冷風一吹,阿濟格想起尚可喜和吳三桂素來不和,此番說不定要借自己的手除了這個大敵,立即就冷靜下來。搖頭道:「不不不,吳三桂只不過是想保存實力而已,又不是真的要背叛我大清。若他真的降了弘光,為什麼不反?這一路,我手下不過一千多人馬,他要動手,機會正好。」
真想不到這個莽夫也有心細的一面,尚可喜暗自罵了一聲,賠笑道:「英親王,你覺得關寧軍就算是反了,打得過您手下一千建州勇士?」
阿濟格不屑地冷笑一聲:「關寧軍就是一群慫貨,當年在遼西早就被我建州軍打成了灰孫子。別說一千建州勇士,給了一百人就能將他們的軍陣打個稀爛。」
「那就是了,現在親王你手下還有一千勇士,吳三桂就算想發,也得掂量一下後果。」尚可喜眼珠子不住轉動:「這是其一,而且,我估計吳三桂還沒有同弘光談好條件,這才按捺不發。」
阿濟格不以為然:「條件沒談好,又有什麼不好談的,不外是要封王,要獨領一鎮。以前他在山海關是怎麼樣,弘光都許了他就是。若老子是弘光,吳三桂要什麼,都可以答應,只要他投過來。」
尚可喜:「英親王這話說得對,可惜弘光如今說的話可做不了數。在內,朝政一手被馬士英、阮大鋮、錢謙益三人把持;在外,各鎮兵馬都惟孫元馬首是瞻。馬、錢二人和孫元關係密切,乃是同黨。關寧軍若降,必然會去爭搶朝廷給各鎮的好處,各軍鎮必然不肯答應。」
他壓低聲音道:「英親王,所以說吳三桂要想投敵,關鍵不在於弘光小兒,而是孫元。孫元不答應,吳三桂就是賣國無門。據朱芬將軍說,吳三桂已經派了密使此船過江去揚州聯絡孫元,準備做他的內應。並答應將親王你拖在天門等揚州水師來功,到時候,他就裡應外合,拿親王的人頭做見面禮。因為此事朱將軍也沒有實際證據,也不敢寫在信里。」
「什麼?」阿濟格抽了一口冷氣,他腦子本就簡單,被尚可喜繞了半天,有點暈。
尚可喜暗罵了一聲蠢豬,道:「英親王若是不信,等下見了吳三桂可做出一副要提兵離開天門山的樣子,若是吳三桂同意,那就是沒有投敵。否則,此人的反心就確鑿無疑了。」他心中冷笑,開玩笑,寧鄉軍都繞到我軍前頭去了,軍中士氣沮喪,急需休整。天門山地勢險要,又有補給,換誰都不會急著離開,怎麼著也要休息幾天,等到士氣恢復,並收攏逃散的殘軍才談得上下一步行動。
阿濟格心中已經有些信了,越琢磨越覺得尚可喜說得有理,冷著臉道:「某要不要試他,也不用你管。我且問你,方才你來找某做甚,不會只為此事吧?」
尚可喜道:「英親王不問,我到是忘記了。這也算是吳賊的可疑之處吧,親王,寧鄉軍有大量船隻,他們的水師沿著長江而上,隨時都有可能打到天門山來。當然,我軍在這山上修築有船塢堡,就算寧鄉軍來得再多,一時間也打不上來。因為,下面的碼頭不大,只能容小船靠泊,他們的大船卻是過不來的。」
一邊說話,他一邊伸手朝外面指去。順著他的手指看過去,就能看到山下的碼頭,那裡建有柵欄,還放了大炮。幾堆篝火和明亮的燈籠光線下,有關寧軍士兵的鎧甲閃爍。顯然,吳三桂也意識到敵人很有可能從水路而來,加強了碼頭的警戒。
阿濟格:「說下去。」
尚可喜:「關寧軍是否要反,我也不敢肯定。可碼頭實在要緊,卻不能不留意。先前我放心不下,下山看了看。並說,敵人很有可能從水上殺來,是不是調些我部兵馬過來支援,並稟告英親王,讓他派一員滿將過來主持。」
阿濟格插嘴:「你這話倒是執重之言。」
尚可喜:「負責把守碼頭的是吳三桂的親信夏國相,這四人是個不粘鍋,表面上一團和氣,可說了半天話死活不肯答應,只說碼頭由關寧軍守衛就夠了,又何須另外排兵。我覺得這個夏國相有點不對勁,就過來稟告英親王。」
他開始添油加醋:「英親王,我們東江鎮出身的漢軍旗各部軍中都有滿人章京,這是我大清的規矩。憑什麼吳三桂不肯,他搞獨立王國,究竟想幹什麼。難道你不覺得不對勁嗎?英親王,我等如今已經到了萬般險惡的境地,凡事得多留一個心眼。還有啊,這麼多關寧軍,怎麼說也得掌握在親王你的手中才算妥帖。」
這一句話將吳三桂置於死地,一陣劇烈的疼痛又出右腿上傳來,讓阿濟格狂躁異常:「他娘的,不就是一條漢狗嗎,老子也懶得管他是不是通敵,先宰了再說。」
說罷,他對著門外大吼一聲:「來人,去把吳三桂和關寧軍的所有將領給老子叫過來,某要升帳議事。」
尚可喜的最後一句話提醒了阿濟格,自己手下只剩千餘人馬。而關寧軍有六七千主力精銳,這些兵馬必須捏在自己手頭。否則主弱仆強,我阿濟格將來又如何自處?
滿人都是實用主義者,奉行的是叢林法則。別說吳三桂有反意,就算沒有,以目前的形勢來看,自己要想重振旗鼓,也必須吞掉他的部隊。
殺幾個漢人,對他阿濟格來說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