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指揮權

  「建奴,好多建奴!」

  這話聽起來是如此耳熟,卻見營盤前面是一條寬約兩丈的小河,河水只沒到人的小腳肚。俞亮的戰馬一衝而過,帶起大片水花:「周掌牧,島津,你們都在這裡啊,快快快,讓士卒做好準備,最多一壺茶工夫,建奴就要殺來了。」

  說話間,他已經衝進營來,一躍下馬,大口大口喘息。

  「好多建奴,多少?」周仲英問。

  俞亮苦笑著搖頭:「看不清楚,也來不及看,反正黑壓壓一片,直娘賊,沒有五千也有三千,又是步兵又是騎兵,正對著咱們衝來,估計他們也是知道咱們把住了這道路口,要過來搶氣。」

  搶氣乃是圍棋術語,意思是爭先一步。

  所謂一步先,步步先。

  「這麼多!」周仲英低呼一聲,一剎間,他想起自己為什麼會對這句「建奴,好多建奴」感到耳熟,在盱眙遭襲那天早晨,哨兵也也是這麼喊的。那可怕的記憶又湧上心頭,身上頓時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終於碰到敵人了,好,好得很!」島津一夫地跳了下去,朝營中跑邊。一邊跑一邊興奮地大叫起來,「讓所有人都過來,到這邊來,咱們在這裡給建奴一點厲害瞧瞧。還有,快去請李親王過來。」

  一隊接一隊的火槍手開始集合,兩門四磅青銅炮轟隆地推到拒馬後面。有日本炮手用撬棍撬開木箱和火藥桶,快速地裝填著彈藥。

  朝鮮營的士卒也開始集結,相互幫忙彼此在身上套著鐵甲,一柄接一柄大棒在空中揮舞,然後是一陣嘈雜的呼嘯,高麗棒子還是那麼吵。

  寧鄉軍派到朝鮮營和島津聯隊的教官們大聲地下著命令,間或日本和朝鮮軍官抽部下耳光的聲音。

  「萬歲,萬歲!」倭奴開始激勵士氣,整齊而有力。

  高麗人還在吵。

  周仲英心中還是一陣慌亂,忍不住悄悄問俞亮:「俞教頭,這一戰……能贏……嗎?」

  俞亮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建奴不過四五千人,咱們這裡可有一千五百人,占著地利。況且,島津一夫手下有裝備了大量的火器,不說全殲來犯之敵,守住這個隘口當不在話下,掌牧不用擔心。」

  周仲英吃他回嘴,停頓了一下,又道:「如果是咱們元字營的人馬,自然不怕。可島津聯隊和朝鮮營的兵實在不成,我怕他們守不住這裡。」

  俞亮:「掌牧的擔心沒個由來,這兩支部隊可都是咱們抽掉教官一手訓練出來的,雖然比不上寧鄉軍,可也能在這戰場上橫著走。他們使用的都是我揚州鎮的戰法,難道你懷疑侯爺的手段?這一仗,我軍必勝。」

  對於孫元,俞亮是佩服到五體投地,崇拜得一塌糊塗。

  說起俞亮,他也是在上一次揚州大戰時才加入的寧鄉軍,在部隊中只能算是個新人。

  他祖父是有名的抗倭大將,民族英雄俞大猷。父親是福建總兵官俞咨皋,可謂是出身名門,將門虎子。

  可惜,俞家一門的遭遇卻是極慘。

  他的父親俞咨皋在做福建總兵官的時候,聯合荷蘭艦隊在福建銅山圍剿鄭芝龍,結果吃了個空前敗仗,幾乎全軍覆沒。

  倒不是因為俞咨皋無能,實在是鄭成功的父親實在太牛。想當初,孫元和老鄭在黃海爭熊,水師在他手下也吃過無數場大苦頭。最後,靠著雄厚的經濟勢力,屢敗屢戰,總算拿下了從明朝到日本的航線。嚴格說起來,在大洋之上,方惟將和鄭芝龍只算是打了個平手,最後鄭一官實在承受不了巨大的戰爭損失,這才提出和談。

  遇到這樣的對手,俞咨皋敗得不冤枉。

  全軍覆滅之後,俞咨皋逃走。後來朝廷追究這一仗的責任,將俞總兵押付京師,判了個斬立決定,家財充公,府中女子沒如官機為奴,男人發配九邊。

  一代民族英雄的後人,竟落到如此田地,直叫人扼腕嘆息。明朝政府,對於英雄,其實是非常苛刻的。比如熊廷弼、于謙、戚繼光,一個個都沒有好的下場。

  孫元也是在偶然中聽說俞亮這個人,又知道他是忠良之後,就摘掉了他頭上的奴籍,招入軍中。

  在揚州大戰的時候,俞亮在戰場上表現突出,引起了孫元的注意,就提拔到自己身邊做貼身侍衛。

  這人武藝極其高強,剛一進孫元的貼身侍衛隊中,就靠著一根白蠟杆子將所有人都打服了氣,被尊為侍衛之首。要知道,孫元手下這群侍衛可都是要隨著主帥衝鋒在前,護得侯爺周全的,武藝都是軍中的佼佼者,千里挑一的如冷英那樣的強人。俞亮一進侍衛隊就成了一哥,叫孫元對他刮目相看。

  作為一個穿越者,現代人,心中都有一股武俠情節。他悄悄問傅山這個俞亮的武究竟如何?

  傅山也沒什麼廢話,直接回了一句:「戚虎俞龍,兩大武學宗師,你說如何?俞亮如今已經軍中第一,若在過得十幾年,等他武藝大成,只怕我也不是他的對手。」

  所謂戚虎俞龍,指的就是明朝中後期的兩大武學宗師戚繼光和俞大猷。

  戚繼光學的是楊妙真的楊家槍,而俞大猷則學的是少林棍法。

  正因為俞亮如此厲害,朝鮮營需要一個槍棒教頭時,孫元就將他派了過去,算是培養他帶兵的本事,一旦成熟,就可以提拔起來做軍官了。

  隨著揚州鎮勢力的不斷膨脹,人才斷檔的情況越發的嚴重起來。首先是治理地方的文官缺員得厲害,沒辦法,只能在體制外弄了個不倫不類的公務員考試,收攏了一批如周仲英這樣的失意文人,算是把揚州鎮管轄地的民政結構給撐了起來。

  實際上,明朝養士兩百多年,加上明朝中期老百姓日子還算過得去。在江南這種富庶地區,讀書之風盛行,知識分子如過江之鯽,實在太多了,出路就變得狹窄起來。幾乎所有人都湧進科舉這條路上,競爭殘酷得可怕。

  如蘇南和浙江這種文教昌盛之地,別說是鄉試,即便是獲取秀才功名的院試,因為報名的人實在太多,名額不夠,還得預先進行加試,獲取資格之後才能去省城參考。

  也因為出路實在太少,李自成在拿下河南,開科舉的時候,幾乎不愁生員。後來滿清開科舉,讀書人也是趨之若騖。這個時候,什麼家國之念,什麼節操都顧不上了,都要讓位於切身利益,這就是人性。

  文官的問題好解決,畢竟有龐大基數的讀書人可以選拔,武官卻有些叫孫元頭疼。

  他手下的將軍們大多是九邊軍官出身,後來在戰爭中也培養了一些。問題是,一個合格的將領並不是讀幾本兵書就能培養出來的,很多士兵都是文盲,沒有文化的軍隊連上級的命令都看不懂,還怎麼帶兵打仗。

  因此,這些年以來,他的部隊規模都小,不是沒有合格的兵員,實在和找不到帶兵的將領。

  俞亮好歹也是將門之後,武藝高強,自然成為軍中的寶貝疙瘩,要大力培養的。

  對於他,孫元可是有活命之恩和知遇之恩的,俞亮對孫元自然是忠心耿耿。

  俞亮從小在軍隊長大,在揚州鎮呆了這麼長時間,寧鄉軍究竟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他自然明白,對於孫元自然是非常崇拜的。對於以一千五百人馬對五千建奴軍隊,他充滿必勝的信念。

  被他反駁,周仲英訥訥道:「是是是,俞教頭說得是,我對侯爺的手段自然是相信的。不過,這打仗的事情慎重些還是好的。倭奴和高麗人雖然是經過寧鄉軍教官訓練出來的,都是剽勇之士,但比起咱們寧鄉軍來還是差了許多,比如這些高麗棒子,都吵得厲害,看不出是強軍的模樣啊。這是其一,其二……有一句我也不知當講不當講。」

  俞亮:「周掌牧你儘管說就是了。」經周仲英的提醒,他心中倒是一凜。是啊,倭奴還好,知道聽命行事,懂得服從。朝鮮營的人都非常自大,一副天老大,咱們老二的樣子,眼睛裡就沒有秩序二字。作為這兩支人馬的槍棒總教頭,沒有人比他跟清楚朝鮮營是什麼貨色。

  周仲英:「還有啊……我雖然對於軍事不太了解,卻也知道這打仗講究的是高度集權,三軍上下只能有一個聲音,一個命令。如今的情形是這營寨里擠進來三路人馬:朝鮮營、島津聯隊、咱們寧鄉軍的教官。等下打起來,部隊聽誰的。是聽李親王的、島津一夫的還是聽我們的。怕就怕到時候,島津一夫要守,李親王要攻,或許我們又是另外一個主意,這仗也不用打了。」

  俞亮想了想:「對,周掌牧說得是,我倒是忘記這一點了,這一仗咱們得選一個指揮官。按說,李親王身份最尊貴,應該由他指揮的。」

  「使不得,使不得。親王從來沒帶過兵,別看他平日跨跨其談,依老夫看來,也就是個趙括,若讓他帶兵,沒準咱們都要變成長平之戰的趙軍了。島津一夫是海盜,他來當指揮官也是不成的。依我看來,俞將軍做指揮官最合適不過。你的武藝高強,又是忠良之後,大家都是心服。」

  「我是不成的,職位實在太低,如今也不過是一個教頭,我的正式武職不過是一個防守,對親王和島津發號司令,不合適。」俞亮搖頭,道:「要不,周掌牧你來帶兵吧!」

  周仲英這人自從殺了一名建奴之後,膽子也大起來,心眼也活了,他又是一個貪戀權位之人。其實,他剛才說這話,想的就是拿到指揮權,好好在這場大戰中有所表現,獲取功勳。否則,他一個軍需官,根本就撈不到打仗的立功的機會。

  不過,表面上他還是不住謙虛,說自己不成,僅僅是一個從七品文官,只怕將士不服。

  俞亮:「怎麼就不服了,咱們大明朝,文貴武輕。你們做文官的可是大老爺,咱們武人身分卑微,在朝廷眼中根本就是小人賊人。你來帶兵,李親王和島津敢不服。」

  他的祖父立下不世之功,最後卻被免去官職回鄉養老,鬱鬱而終。父親更是被朝廷以兵敗罪名斬首,自己又做了多年披甲奴。對於明朝可沒有絲毫的感情,他只忠誠於孫元一人。一說起「咱們大明朝」語氣中滿是諷刺和怨恨。

  周仲英自然是千肯萬肯,但還是不住搖頭謙虛。

  俞亮不耐煩了,喝道:「周掌牧,建奴說話就到,沒功夫磨蹭了,就這樣吧,馬上叫人去請李舉和島津一夫過來,通報此事。若是在耽擱遭至兵敗,我們對得起侯爺嗎?」、

  周仲英這才點頭同意:「那老夫就不矯情了,戰事緊迫,當仁不讓。不過,俞將軍你也知道,我不是太懂得軍事,也就掛個名。這一仗具體該怎麼打,還得你來指揮。」

  「掌牧你就放心好了。」俞亮一點頭,然後叫人把李舉和島津一夫找來,將此事明說。

  島津一夫為人精明,知道自己不過是揚州鎮的僕從軍,周仲英是孫元的心腹,正紅,立即點頭同意。李舉雖然有些不快,可島津一夫既然答應了,他也不好說什麼,對於軍事,他確實是一個外行。

  很快,俞亮就讓教官們分散到兩支軍隊中去,掌握了部隊。

  在他們的約束下,朝鮮營的亂勁兒總算過去了。所有的士卒都穿好鎧甲,提著兵器,舉在拒馬後面列隊,盾牌連成一片,如同一堵矮牆壁。

  至於島津練隊的那一千多個火槍手則人挨人,人擠人,擁在拒馬後面,將火槍指著前方,瞪大眼睛死勁地看著遠處。

  「不對,不對,火槍手,不能這麼列隊。」突然,俞亮大聲怒吼起來:「聽我指揮,部隊重新整頓。他娘的,還九州島津家的兵呢,還說什麼使慣了鐵炮,也就這點手段。」

  聽到他的怒吼,島津聯隊的人一頭霧水,弄不明白俞教頭為何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