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劉遠大吃一驚,一時有點沒反應過來,直到安正又急急地喊了兩聲「大兄」,才趕忙回過神,把人讓進門。

  「進來再說!」

  張氏也收拾收拾起來見人,隨後又是溫酒準備小菜一通忙活。

  劉楠和劉婉幾個都睡得正香,沒有被這番動靜吵醒,只有劉楨進了廳堂,依偎著劉遠坐下來。

  劉遠和安正早就習慣說話不避著她了,劉遠也顧不上其它,連忙就問:「這是何時的事?」

  安正脫去蓑衣笠帽,又拍掉身上的雨水,這才苦笑道:「已過去三月有餘,長社縣非潁川治所,離咸陽又遠,我也是剛剛才從縣令那裡得知,如今的秦君名胡亥,乃始皇帝十八子。」

  劉遠又是吃了一驚,這會兒直接被震得嘴巴都合不攏了:「為何不是公子扶蘇?」

  公子扶蘇,嬴政長子,即使沒有被昭告天下立他為太子,可天下皆知他就是未來的儲君。

  扶蘇善儒道,不喜法家,政治觀點跟始皇帝格格不入,因此被老爹發配去修長城,這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

  但即使如此,天下人也不覺得始皇帝會把皇位傳給扶蘇以外的人。

  結果卻是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胡亥成了最後的贏家。

  還沒等劉遠消化完,安正又扔下了一個更加震撼的消息:「聽說一月前,大澤鄉有人起事反秦!」

  劉楨從頭到尾豎著耳朵,這下更是坐直了身體:「叔父,起事者何人?」

  大澤鄉,這名字真是太耳熟了。

  安正搖搖頭:「還未得知。」

  劉遠定了定神:「公子扶蘇素有賢名,天下皆知,怎會突然換了胡亥?」

  安正嘆道:「當初六國未滅,為了國君的位置,諸公子尚且爭得你死我活,更何況如今秦國坐擁天下,疆域何止萬里,始皇帝諸子又怎會甘作陪子?公子扶蘇身邊有大將蒙毅,光憑胡亥一人怎能成事,指不定就連始皇帝身邊那些人也早已倒戈暗助於他了……」

  劉楨不由眨眨眼,她這位叔父一猜一個準,胡亥篡位確實少不了李斯幫忙,鄉野之中果然藏龍臥虎啊。

  劉遠追問:「那大澤鄉起事又是怎麼回事?」

  安正嘆了口氣:「胡亥登基之後,非但沒有停下阿房宮修築,反而增派人手,加快進度,又下令天下各郡縣增稅,只怕天子詔令很快就要下達到這裡來了!」

  他是掌管縣裡倉庫的,對這方面的消息要更加靈通。

  劉遠眉頭微動,怒道:「如今百姓度日已算艱難,若是再加賦,這日子還如何過下去了?!」

  如果說帝位的更迭離他們太過遙遠,最多也只是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安正後面說的可就跟他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了。

  再說繼續修築阿房宮的事情,如果民間徵調的民夫人手不夠,就連他們這些小吏最後也是要趕鴨子上架的,劉遠本來就是千辛萬苦才從這上頭逃出來的人,哪裡還肯千里迢迢去干那種苦差事?

  安正苦笑:「且看情勢如何發展,一時半會也不會徵調到向鄉這裡,大兄且可安心,我擔憂的是大澤鄉之事。」

  劉遠:「莫不是六國遺族起兵?」

  安正搖頭:「據說為首之人只是一個屯長,姓名我不曾打聽。」

  屯長是秦軍軍中一個很小的頭目,相當於小隊長。

  劉遠很吃驚:「區區屯長,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安正不掩憂慮:「只怕大澤鄉的引子一點,天下都要烽煙四起,新君不比始皇帝,若是彈壓不住,這才剛剛太平幾日,便又要打仗了,大兄,你與三郎俱是行伍之人,若到時候形勢不佳,恐怕朝廷還要徵調兵卒,三郎他……」

  劉遠哈哈一笑,覺得安正想太遙遠了:「秦軍天下無敵,當年東征西討,連楚國亦無還手之力,如今區區幾個無名小卒,怎麼可能敵得過秦君百萬雄師,只怕沒兩下便被弄死了!」

  與安正的擔憂不同,劉遠完全沒把這齣所謂的「大澤鄉起事」當回事,他在秦朝軍隊待過,這裡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秦朝軍隊的戰鬥力有多麼強悍,可以說,秦國之所以能一統天下,橫掃六合,那完全不是因為僥倖,而是實力。

  由此推論,連六國都不放在眼裡的秦國,怎麼可能會消滅不了區區幾個反叛朝廷的游兵散勇?

  劉遠相信,就算六國遺族趁著這個機會想要渾水摸魚,最終也會被秦朝軍隊一一打敗,這種判斷不是基於他多麼熱愛秦君治下的秦朝,而是出於曾經親眼所見,實事求是的判斷。

  劉楨卻有些小小的擔心,「阿父。」

  劉遠側過頭,看著女兒惴惴不安的臉。

  劉楨:「我們可要準備避禍山中?免得戰亂一起……」

  劉遠有點驚訝,他沒想到劉楨真能聽懂他們的交談。

  虧得張氏在裡間哄著小兒子睡覺,沒出來旁聽,否則反應估計比劉楨還要大。

  「阿楨勿憂,」劉遠摸了摸她的頭髮,露出一個安慰的笑容。

  劉楨不僅沒有被安慰到,反而更加擔心了,因為她終於想起他們口中所謂的「大澤鄉起事者」到底是何人。

  陳勝,吳廣。

  那可是連太史公都單獨為他們開闢一個專欄進行宣傳的人。

  其實陳勝吳廣的起義未必就真的撼動了秦朝的統治,他們更大的作用是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告訴後面那些想要造反的人「瞧,秦始皇掛了,大家都可以來造反了,我們能,你們也能」,於是在陳勝吳廣之後,造反的人一撥接一撥,有六國的貴族,也有膽大包天的平民,再加上秦朝自己作死,最終才導致了一個強大王朝的覆亡。

  所以劉楨擔心的不是陳勝吳廣,而是在他們之後前仆後繼的那些造反人士,誰知道潁川郡會不會也冒出幾個造反的來,到時候天下大亂,向鄉雖然不是什麼繁華之地,兵禍一起,未必還能獨善其身。

  但是劉遠沒當回事,她又沒法做什麼,也只好按下心中的憂慮。

  沒過幾個月,劉楨的預感變成了現實。

  有了陳勝吳廣這群領頭羊,又沒了秦始皇這座恐怖的大山在頭頂上壓著,那些蟄伏已久,早就蠢蠢欲動的人們終於看到了曙光,以大澤鄉為圓心向四面八方輻射,造反運動此起彼伏,聲勢越來越大,很快就傳到向鄉。

  向鄉不是交通要衝,消息來源普遍要比外面滯後,像當初秦始皇駕崩的消息,這邊就遲了三個月才收到,當然這其中也有趙高和胡亥為了爭取時間篡位故意隱瞞死訊的緣故。

  造反的消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從一開始就源源不斷地涌過來,不僅是劉遠安正這樣在官府里當差的人,就連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有人反秦了。

  反秦的人越來越多,陳勝吳廣僅僅是其中一支,還有很多原本是平民或罪犯,在秦朝的統治下戰戰兢兢,苟延殘喘的人。

  正如陳勝喊出的那句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秦始皇的死,胡亥的無能,讓很多人看到推翻秦朝的希望,他們不僅是想為自己殺出一條生路,當然也想借著造反來攫取榮華富貴,都是人生父母養的,憑什麼你能當皇帝,我就不能?

  如果這個時候評選一個最激勵當代青年的口號,陳勝的名言毫無疑問,肯定位列第一。

  與此同時,六國原來那些貴族們也不甘寂寞,紛紛效仿,他們的家財和人脈都比平民出身的造反者豐富,能夠拉到的人馬自然也就更龐大,楚、韓、趙,那些曾經被秦始皇滅國的六國貴族們又紛紛冒了出來,當年橫掃六國的時候,秦始皇沒少把那些國君王室一鍋端,這些打著故國王族旗號造反的人,當然也很難說得清是真是假。

  十月的時候,劉楨終於從這些渠道來源紛亂的消息和謠言裡聽到一個比較震撼人心的內容:前楚名將項燕之子項梁起兵反秦。

  對這個名字,劉楨並不陌生,因為跟他一起造反的還有他的侄子,在未來將會與劉邦割據天下,逐鹿皇位的西楚霸王項羽。

  只不過,項羽都出場了,劉邦又在哪裡?

  這個消息是在安正和許眾芳上劉家吃飯的時候,跟劉遠三個人一起聊天說出來的。

  劉楨照舊充當了旁聽者的角色,這一次,旁聽的還有張氏和劉楠。

  首先按捺不住的是許眾芳:「楚國、趙國、魏國舊部都開始起事了,保不准什麼時候就會輪到咱們這裡,大兄,二兄,你們有何打算?」

  安正:「三弟此話何意?」

  許眾芳哎喲一聲:「二兄就不要再跟我這粗人兜圈子了,我說得還不夠明白嗎?甭管那些起事的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六國遺族,今日他們能打著楚、趙、魏的旗號起事,明天肯定也有人打著韓的旗號,咱們向鄉可也是舊日老韓國的轄地,而且還是個大鄉,我一個伺弄莊稼的不要緊,你們可都是在官府當差的,萬一那些造反的想要殺人祭旗呢?!我可聽說陳勝吳廣在陳郡殺了不少秦朝官吏,大兄,二兄,你們可得早作打算才是!」

  張氏一聽這話就慌了神,趕忙去看劉遠。

  「陳勝吳廣殺的都是郡守縣令一類的人物,我們兩個無名小吏,哪裡用得著對方大動干戈?」劉遠慢吞吞地道,「今日你們來得正好,我也有個消息要告訴你們,功曹意欲向縣令薦我為縣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