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那爛陀

  在道門實控西域範圍之外,才是西域佛門的勢力範圍,「西域」二字已經有些名不副實。

  不管怎麼說,當年的佛道之爭還是以道門取勝而結束,崑崙和玉京又在廣義上的西域範圍內,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所以道門必然要將佛門驅逐出去。

  之所以道門內部許多人認為道門沒能取得佛道之爭的勝利,是因為道門未竟全功,既沒有讓佛門像儒門那般淪為道門附庸,又沒能徹底消滅佛門,留下了隱患。

  這無疑是高標準嚴要求了,也可以看出道門之人的驕傲心態,小勝就算輸,中勝不叫贏,只有大勝才算是真正的勝利。

  可從佛門視角來看,當年的佛道之爭,無疑是佛門一敗塗地,中原佛門覆滅,西域佛門被迫一退再退,南洋佛門、鳳麟洲佛門也陸續失敗,最終變為全面失敗。雖然中原佛門後來又重新建立了,但實際上是個花架子,就好像一塊畫著華美建築的牌子,從正面看,還像模像樣,可從側面看或者從後面看,什麼都沒有,甚至連金玉其外都算不上。

  佛門的失敗使得佛門內部的兩大派系開始崛起。

  一大派系便是投降派,主張承認失敗,承認佛門不如道門,像儒門那樣依附道門,以換取處境的改善。

  另一大派系就是激進派,主張不擇手段反擊道門,復活佛主,進行第二次佛道之爭。包括且不限於聯合薩滿教、聖廷、天門等外部實力,支持南洋佛門、鳳麟洲佛門掀起大規模攘道行動,以及支持靈山巫教、知命教等隱秘結社勢力等等。

  兩派時常鬥法,五代大掌教時期,道門對佛門內部的投降派,或者說親道門派,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所以此時期親道門派占據了上風。

  不過隨著五代大掌教離世,六代大掌教上位,一直被五代大掌教強勢壓制的世家大族開始反彈。

  雖然張家和李家的恩怨由來已久,但是以張、李為首的世家大族一直有個共識:他們這些「道門貴族」是道門的建立者,尤其是張家、李家這種帶資入股的原始股東,更是以道門的主人自居。

  那些後來起勢之人,或者寒門子弟,不管位置多高,都不過是道門的「管家」。這種思想深入骨髓,所以寒門子弟位置再高,也是說殺就殺了,反倒是世家子們總能網開一面,最多就是終生囚禁。

  不過五代大掌教是個例外,這個普通百姓的兒子竟然強按著三大世家的腦袋走上了道門的至高位置,並且建立了僅次於玄聖的功業。這怎麼能允許呢?一個管家竟然成了主人,這不是倒反天罡嗎?你想要幹什麼?

  至於齊玄素,算是半個例外,他當然不是世家出身,可他沒有五代大掌教的本事,談不上白手起家。不必避諱,也不必往自己的臉上的貼金,他的第一步就是仗了七娘的勢,靠著裙帶關係才能出頭。

  如今都說齊玄素有著相當豐富的基層經歷,可這個「基層」也看跟誰比,跟世家子相比,齊玄素起步的確很低,可與真正的基層道士相比,齊玄素的起點已經是他們的終點。

  不知多少人混了一輩子都混不上一個九品道士,到死也是個道童。有些人退隱時也不過是個七品道士。

  齊玄素起步就是七品道士,更沒有在偏遠地區的基層道觀幹過,與普通道士相比,齊玄素其實算是精英,萬象道宮出身,直接進入天罡堂。所謂的「寒門」和「泥腿子」,那只是世家子對齊玄素的看法,不是大多數人的看法。畢竟世家子們就算什麼也不干,單純混日子,最低也是四品道士,比如張玉月。

  時至今日,道門的寒門已經不是過去的寒門了,過去寒門是指那些不如士族的耕讀之家,能夠供養脫產的讀書人,比起普通百姓仍舊要強出許多。如今的寒門就是指貧寒的家庭,貧苦子弟。

  沒有七娘的「齊玄素」們,其實是道門內部一個十分尷尬的群體,不上不下。

  不上,是因為其出身家族沒有托底的能力,不具備運作的能力,看不到什麼希望,只能靠自己,或者看運氣。

  不下,是因為這類道士還不是最底層,生活優渥,看不上這個,看不上那個,真讓他們去偏遠地區的底層道觀,他們還覺得委屈,認為是明珠暗投,認為道門埋沒了自己的經天緯地之才,開始講文人風骨,大談道門黑暗,本質上就是覺得自己賣身還沒賣出一個好價錢,道門是不識貨且惡意壓價的黑心買家。

  什麼是上?

  家裡給鋪路,自身帶資源。比如道門三秀。這類人有意願也有能力出成績,所圖甚大,愛惜羽毛,不會整天問自己如履薄冰能否走到對岸,反而更願意做事,不怕做錯事,反正有家族托底,有足夠的試錯空間。後期的齊玄素也是這個狀態。

  什麼是下?

  真正出身貧苦,哪怕被道門分配到真正的基層位置,那也要好過自己過去的生活,也算是「上岸」了,不僅沒有那麼多的不滿,反而還覺得滿足。

  道門總體上的邏輯便是:世家子們負責接班,一代傳一代,是上層架構。貧苦子弟們負責勤勤懇懇幹活,是下層架構。

  道門不太需要所謂的中層。因為還有一些上層世家子會競爭失敗,被淘汰下來,他們會占據一些中層位置。也要給底層的貧苦子弟留下晉升的通道,給個盼頭,給點希望,他們才會更努力地幹活,晉升的貧苦子弟也會占據一些中層位置。

  如此一來,還能剩下的中層位置就不多了。

  這些不上不下的,論資源論家底,比不上世家子。論吃苦耐勞搞競爭,又比不過下面的貧苦子弟。於是只剩下滿腹的牢騷。

  從這一點上來說,七娘對於齊玄素真就是再造之恩,是她厚著臉皮出面找東華真人,找慈航真人,給齊玄素鋪路,把齊玄素當兒子看,讓別人都認為齊玄素是姚家義子,這才使得道門世家們把齊玄素看作是半個自己人,給予相對平等的待遇,沒人分潤他的功勞。否則齊玄素立再多的功,也升不了這麼快。

  待到齊玄素與張月鹿完婚,那就真成了道門世家的一員,已經跟寒門子弟沒有太大關係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可悲,又是一種現實。

  所以,齊玄素才會這麼感激七娘,把七娘當親娘,還是那句老話,親兒子的待遇也不過如此了。相比較起來,七娘剋扣一點錢財,那簡直就是微不足道,多少人想跪著送錢,都沒這門子。

  在這種架構下,五代大掌教作為一個寒門子弟,能夠突破重圍,直接殺到大掌教的位置上,並且還騎在了三大世家的頭上,可想而知,這是一個怎麼樣的猛人。

  五百年有聖人出,五代大掌教就是道門的聖人。

  所以齊玄素是自愧不如的,張月鹿是十分推崇的。

  三大世家對於五代大掌教的反攻倒算也是必然。

  於是道門內部掀起了全面否定五代大掌教的風潮,使得五代大掌教時期的許多政策無法得以正常延續,也包括支持佛門內部的親道門派。這使得佛門內部的激進派開始抬頭。

  若不是後來六代大掌教後知後覺地「反水」,三師也意識到打倒五代大掌教會極大動搖道門根基,這才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否則今日的道門到底是有幾代大掌教,那還很難說。

  不過也是為時已晚,佛門內部的激進派氣候已成,很難壓制了,所以自六代大掌教以來,佛門各種動作不斷,除了隱秘結社勢力之外,也爆發了西域戰事和鳳麟洲戰事。雖然鳳麟洲的攘道派是以天門為主,但鳳麟洲佛門同樣參與其中,兩家可是有著神佛習合的密切關係。

  西域的秋風漫過了荒漠和戈壁,掠過了雪山和高原,最終卷著落葉迴蕩在那爛陀寺中。

  那爛陀。

  這是《大齊西域記》的終點,也是萬僧來朝之地,藏有千萬冊佛經,真正的佛門祖庭。

  一名袒露著胸膛的年輕僧侶走進大殿。

  這裡有萬盞金燈,層層羅列,沿著四周牆壁一直蔓延向極高的穹頂,只是穹頂位置反而沒有任何燈光,只有一片黑暗。

  在大殿正中有一座金色大佛,在煌煌燈火的照耀下,金身璀璨。

  大佛前的蒲團上坐著四名老僧,從衣著上看,他們的地位相當不低。老僧們皆是雙目低垂,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

  年輕僧人向四名老僧行了一禮,將一封信函送到為首老僧的手中,然後便退至一旁。

  為首老僧睜開雙眼,看完手中信函,說道:「道門大選的時間已經定下了,最遲不晚於明年上元節。」

  另外一名老僧問道:「我們支持誰?」

  為首老僧道:「我們誰都不支持,因為不管是誰上台,情況都不會有明顯改善,我們要的是不確定性。只有大掌教的不確定,才會把道門的大部分精力牽扯在內部,而不是外部。若是大位早定,則會讓道門的注意力轉向他處。」

  「我們要確保清微一派和東華一派勢均力敵,任何一方都沒有明顯優勢。」

  「雙方越均衡越好,越是均衡,輸掉的那一方越是不甘心,不承認大選結果的可能也就越大。只要有一方不承認大選結果,那麼就只剩下最後的手段,即付諸於武力解決問題。」

  「我們需要道門內亂,我們需要三道見血。」

  「只有道門亂了,我們才有趁勢而起的機會。」

  「現在裴玄之明顯占據優勢,這是不允許的,我們要通過外力扶持李無垢,確保雙方回到同一水平線。」

  「西域是全真道的地盤,也是裴玄之最大的成績所在,鳳麟洲則是李無垢最大的成績所在。」

  「所以,我們要通過鳳麟洲佛門確保鳳麟洲不亂,同時西域必須要亂,一來一去之間,方能平衡。」

  「儘量恢復並保持二更,不過不建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