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晉陽穿過玄武門,分了一批士兵在這裡把守,不要讓之前那些奇怪的人進來。
然後長驅直入,帶著剩餘士兵向宮殿裡走去。
宮殿正門之外,一群朝臣老神在在地站在門口,看見這邊一堆士兵簇擁著程晉陽抵達此處,立刻熱情地擁了上去。
程晉陽:………………
這尼瑪,態度不對啊!
換做常理,文官看到武將帶兵入殿,那不得汗都給你嚇出來?
要知道帶兵入殿,就意味著殿內轉為軍管,平時文官所賴以生存的政治秩序,如今全部被大頭兵奪走了。
說難聽點,程晉陽現在甚至能拔劍逮一個殺了,然後淡定地跟其他人說「吾之劍每日必飲血,借他頸間熱血一用」,朝臣也是沒辦法的……
所以這麼熱情的態度就離譜!
然而很快他又明白過來,發現這些朝臣居然都是士族出身的。
也就是說……
我的謀劃,已經是全士族皆知了嗎?
程晉陽黑著臉與大家問候,朝臣們無視他的臉色,上來便是一頓嫻熟的馬屁,說著說著便要請節帥去族裡做客,還暗示自己年輕女兒很想見一見節帥什麼的,被程晉陽連忙打斷阻止,不讓這些老滑頭繼續發揮下去。(-_-) (-_-)
可惜打斷得終究是晚了點,廬陵正好從宮殿裡頭走出來,聞言便冷笑了聲:
「節帥來得倒是及時。若是再晚些到,母后那邊還好說,外面這些為人臣子的怕是要急死了。」
「殿下。」小姨子的這點攻擊,完全打不破程晉陽的臉皮,「太后和陛下還安康否?」
「安康。」廬陵冷冷說道,「要讓某些人失望了。」
「哼。」程晉陽也冷笑起來,「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如今北府軍已至建康,我稍後便下令讓他們大索全城,務必要將刺客的幕後主使一網打盡!」
廬陵:………………
搜捕刺客的幕後主使是假,按照五姓家提供的反對名單,清洗掉那些仍然心向大晉的政治勢力才是真吧!
「咳咳咳。」她連忙借著咳嗽,做出「原諒你了」的緩和姿態,說道,「母后為社稷著想,不願意將此事鬧得太大,因此已經吩咐錦衣衛只誅首惡,不再株連。你休要衝動用事,壞了秩序。」
程晉陽眉頭一皺,似乎對小姨子的說教態度很不適應。
只是忽然又想起上次那個旖旎的夜晚,原本滿上來的怒氣一滯,又慢慢降了回去。
算了,反正如今文武盡在我手,要不要清洗也無關大局。
於是他便拱了拱手,說道:
「還請殿下回去稟告,儘快開朝,讓我等確認陛下的狀況。」
「等著吧。」廬陵冷淡地揮了揮手。
由於程晉陽和北府軍的抵達,這次庾太后和小皇帝,倒是沒有再繼續龜縮裡頭不出,姍姍出來主持朝政。
要討論的國策也很簡單,那便是如何處理剛剛收復的川蜀問題,以及庾元規過世之後,荊襄與龍驤軍要由何人接手。
對於前者而言,川蜀一來沒有遭到戰爭損毀,裡頭大量的產業都是有主的。
二來川蜀士紳都活得好好的,這些人如果處理得當,便是朝廷接手川蜀的重要助力;處理不當,便會轉為巨大的阻力。
因此大家討論良久,決定還是要雙管齊下。
政治上,要派遣一名德高望重的士族長者前去治理,降低川蜀士紳的警戒心和排斥心。
經濟上,需要動用大晉這邊的優勢企業,儘快完成對川蜀的滲透,比如李氏的糧油、鄭氏的建材、崔氏的資金等等。
川蜀與大晉脫節已久,內部幾乎形成了獨立的經濟循環,如今要儘快將其重新納入帝國的大經濟循環之中。
這樣一來,倘若川蜀悍然反叛,導致兩邊經濟聯繫再次被切斷,就會重挫各類產業的持有者的利益——而這些人不是川蜀士族,便是企業資本家,以及廣大的個體戶小老闆們,都是川蜀社會裡比較有反叛能力的群體。
程晉陽在旁邊聽著,也不發言,心想這些士族出身的朝臣倒也並非無能之輩。
只是人終歸是有傾向的。提出來的這些政策,表面上看確實有利於帝國收復川蜀,私底下卻同樣對五姓家為首的士族集團極其有利。
換句話說,他們心裡還有沒有別的「只利於國,不利於士族」的政策呢?
也許有,但人家就是不說。只要你作為上位者想不到,你就沒得選擇,便只能任他們擺布。
想到這裡,程晉陽也無奈地嘆了口氣。
等自己上位以後,便要面臨同樣的問題:
如何處理這些士族集團。
從功過角度來說,士族集團的存在自有其積極意義,但有時候也會有阻礙作用。
國家繁盛的時候,士族集團提供的資金和人才,能夠幫助朝廷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順帶也會壯大他們自身。
國家衰微的時候,士族集團肯定不願意跟著一起走下坡路,就會如王處仲那般,開始起一些危險的心思。
說白了,就是看士族利益和國家利益是否一致。一致便好說,不一致便令人頭疼。
自己雖然武力碾壓整個人類世界,卻也沒有辦法依靠武力去統治人類世界。
能進行統治的,終歸還是要靠一套成熟的政治制度。
而制度必然會被精英利用……
他這邊神遊物外,胡思亂想,突然有人從後面踢了他一腳。
「問你吶!」廬陵壓低聲音喊他。
程晉陽抬起頭來,就看見群臣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
台上的南康長公主,替母后與弟弟將討論結果又說了一遍:
要讓他接任庾元規留下來的提督職位,總領六州軍事,兼任三州刺史,進號征西大將軍,儀同三司……
至於最重要的開府之權,早在建北府軍的時候就已經給他了。
庾元規當初的封號是「征西將軍」,如今程晉陽得「征西大將軍」,一方面是為了表明他的功績在庾元規之上,彰顯朝廷賞罰分明的態度,另一方面也是用這兩個封號暗示士族,當初是誰支持程晉陽征伐川蜀的。
想清楚其中干係,程晉陽便不再遲疑,俯身拜倒領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