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將軍百戰死—讓歷史回歸正位

  在見鄭將軍之前,蕭雲州給慕長離講了一段三百多年前的歷史。

  那是在南盛建都之前的一個朝代,名為晉。

  那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朝代,曾掌控這片大陸長達三百七十年。

  但是鄭將軍出生時,晉朝早過了鼎盛時期,正在逐漸走向衰敗。

  鄭家軍誓死效忠的那位皇帝,其實並不是什麼好皇帝。

  年近六旬,寵上一位二十歲的姑娘,破格升為貴妃,日日伴在身邊。

  為了哄貴妃開心,強行提拔貴妃的娘家人做官,把貴妃那個大字都不識幾個的親哥哥捧成府尹、給貴妃潑婦一樣的母親封誥命、讓庶妹嫁入公爵府、縱容其父親當街辱罵丞相。

  原本平平無奇的一家人,就因為出了個寵妃,便雞犬升天,在京中橫行霸道。

  朝臣日日參奏那一家人,可是皇帝根本就不聽,參奏之人還要挨板子。

  漸漸地,就沒有人再奏了,人們上朝就是糊弄,皇上問有沒有本要奏,他們就說沒有。

  後來奪位的那位親王是皇帝的親弟弟,他覺得這樣不行,便硬著頭皮勸皇上。

  說貴妃沒安好心,皇上身為明君,不能因色誤國。

  皇帝卻覺得他管得寬,不但把人打了一頓,還給他扣了個蓄意謀反的帽子。

  再後來,朝中丞相與貴妃的娘家起了紛爭,鬧到了朝堂上。

  丞相跪地高呼,說若是縱著他們家繼續這樣下去,百姓都沒好日子過了。

  那一次,其實皇帝是聽進去一些的。

  但是架不住貴妃撒嬌,說丞相就是公報私仇,故意詛咒大晉天下,故意詛咒皇帝。

  皇帝被貴妃的花言巧語矇騙,一怒之下割了丞相的舌頭。

  悲劇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親王再看不下去了,朝臣也再忍受不了了。

  於是一場宮變就此開始謀劃,短短數月,皇帝失了所有人心,除了遠征在外的鄭家軍之外,再沒有人相信他,也再沒有人擁護他。

  京中所有官員,只要不站在貴妃那一邊的,全部都遭受到迫害。

  這些被迫害過的人,後來都成了親王的助力,成為了宮變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親王篡位成功,殺了先帝,殺了貴妃,殺了貴妃全家。

  一場鬧劇自此才算結束,朝堂上也恢復了正常的氛圍。

  後來鄭家軍回來,不懂這些前因後果,也沒有人出城給他們講這些事。

  再加上有小人傳出謠言,說阿晴被親王強占,說他們的親人都被殺死。

  真相徹底被蒙在鼓裡,把鄭家軍騙得一個活口都不剩。

  蕭雲州說,南盛就是從大晉手中奪的天下,那是親王死後的第十五年。

  親王無子,死後把皇位傳給了先帝的小兒子。

  那個小兒子起初是好的,親王也親自教導過幾年。

  可是後來,小人作祟,把親王描述成一個殺人如麻謀權篡位的惡人,讓小皇帝開始憎恨親王,連同那些站在親王那一邊的朝臣,全都給剷除掉了。

  自此,朝廷再無可用之人,大晉的下場可想而知。

  這些真相,慕長離沒有說給鄭將軍聽。

  她只是與他講戰爭的殘酷,講百姓的流離失所,講戰鼓一響沒有贏家,也講安居樂業國家才能蓬勃發展。

  直到鄭將軍看見前方街道上站著一名女子,慕長離笑著抬手,在他眼前晃了一下。

  溫柔的白光閃過,鄭將軍再看那女子,便看出心中阿晴的模樣。

  他快步奔向前,一聲聲叫著:「阿晴!阿晴!」

  那女子便衝著他笑,說:「你終於回來了。我等了你太久,還以為你不回來了呢!」

  鄭將軍就說:「我是一定要回來的,說好了娶你,就一定會娶你。只是我被攔在城外,他們不讓我進來,我在跟朝廷打架,我想替先帝奪回這個國家,也想要奪回你。」

  被叫阿晴的女子一臉驚訝,「為何要替先帝奪回國家?他在時,京中百姓終日惶惶不安,貴妃說殺人就殺人,皇上想上朝就上朝,不想上朝就不上朝。連三歲的娃娃都知道那皇帝不能要了,你為什麼還要替他奪回皇位?」

  同樣的故事,如果慕長離講出來,鄭將軍不會信,或者說他不願意相信。

  但是通過阿晴的嘴講出來,真實性就高多了。

  雖然鄭將軍也不願意接受現實,但是一來阿晴沒有理由騙他,二來阿晴眼下好好的,沒有被搶進皇宮,也沒有成為新君的妃子。

  她還梳著姑娘頭,還是未嫁的模樣。

  這是不爭的事實,不容他不信。

  阿晴還說:「不是不給你們開城門,是你們實在是太衝動了。京中數十萬百姓,如果任由你們衝進來,百姓的生活就全都毀了。

  我上過城牆,新知府讓我勸你。可是我剛站上去,才一露頭,你們的箭支就射了過來,根本就不給我說話的機會,我連看你一眼都辦不到。

  還有你手下將士們的家人,他們也在城牆上齊聲呼喊,讓你們不要再一意孤行。

  可是你們不信,你們認為他們是被綁架的,是被迫喊出那些話的。

  朝廷想盡了各種辦法,甚至一度舉了白旗主動投降然後和談。

  但是你們並不願停止進攻,一定要分出個勝負來。

  那新君也不是沒有脾氣,給了你們機會,同你們講道理,但你們不聽,他必然要反擊。

  新知府說了,不是朝廷容不得你們,是你們根本不給朝廷容下你們的理由。

  你們太不理智,你們大軍的數量也過於龐大。

  一旦讓你們衝進城來,後果將不堪設想。

  朝廷沒有辦法,只能抵抗。」

  她說完,蹲下來,嗚嗚地哭。

  鄭將軍一下就慌了,「阿晴,你怎麼哭了?你不要哭啊!是不是你生活得不好?是不是因為我們攻城,讓你也在城裡生活不下去了?」

  阿晴說:「我不是哭我自己,我是哭你們所有人。

  明明是鎮守邊關的英雄,卻遇人不淑,愚忠愚孝,最後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

  這世道不公,對你們不公,對所有人都不公。」

  鄭將軍終於明白,「原來我被騙了。

  我一直以為我效忠皇帝沒有錯,我一直以為逼宮篡位就是大逆不道,就是要被歷史審判。

  卻忘了凡事都有因有果,忘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憑空而來。

  原來是我錯了,原來從頭到尾都是我錯了。」

  阿晴抬頭看他,「將軍,撤兵吧!讓百姓好好生活,讓那些跟著你的將士們入土為安。

  糾正一切錯誤,讓歷史回歸正位。

  將軍,我因你當初一句承諾,一生未嫁。

  後來我離開京城,去過無數個地方,顛沛流離,卻始終忘不了這一年經歷的一切。

  所以我又回到京城,見證了朝代更替,見證了大晉走向滅亡。

  我也終於明白,原來歷史長河,是對是錯,都要先走過去,再回頭看看的。

  將軍,撤兵吧!

  若有來生,你再來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