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人事調整

  田向輝仔細地看著眼前的這位美麗的縣委書記,他這才發現,這個縣委書記絕不是柏正奇說的那麼不堪,而是一個有手段、有智慧的女人,自己搞的這些小兒科的東西,根本就不在她的眼裡,而且一切似乎都盡在掌握,難怪周立強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原來是已經看準了時間和依靠的人。

  「好吧,羅書記,我願意交待!就算是我的一種自贖吧!」

  ……

  這一次,沙城縣又傳來了不大不小的風波。

  丁橋鎮鎮委書記田向輝主動向組織坦白交待自己的問題,而且退還了所有的贓款贓物,並打了辭職報告。

  組織上考慮他是主動交待,而且又退還了所有贓款贓物,從輕處理,將他調到了縣關工委當了一個辦公室副主任。

  周立強則接替了他的位置擔任丁橋鎮鎮委書記。

  石橋鎮常務副鎮長曹仲翔擔任丁橋鎮黨委委員,代理鎮長。

  龍山鎮經發辦主任廖俊凱任丁橋鎮黨委委員、提名為副鎮長。

  石橋鎮也有一撥小調整。組織部副部長賈大宇任石橋鎮黨委委員,常務副鎮長。

  葉正新調任之後的位置由經發辦主任李志學接替,經發辦主任則由顧小妍接替。

  石橋鎮政協主任包茂才提前退休,由胡強接任。

  岳曉輝成為了石橋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兼派出所所長。

  胡強的位置則由官渡鎮副鎮長曆偉星接任。

  官渡鎮鎮長到年齡退休,位置則由市橋鎮鎮長白明月接任,還有一個十分驚人的消息是楊思清接任歷偉星的位置,出任官渡鎮副鎮長。

  石橋鎮鎮長暫時由林青雲兼任,並沒有安排新的人選接任。

  這樣石橋鎮、丁橋鎮、官渡鎮三個相鄰鎮的人事調整因為田向輝的這次事件基本完成。相關人選羅嫣然均在事先徵求了林青雲的意見,她的意思很簡單,經歷了這一次的人事調整,三個鎮三位一體發展的戰略思路必須得到落實。

  此時的林青雲已經是重任在肩,必須要充當三駕馬車中的當先一馬。

  不過在這輪小幅的人事調整之後,再次傳來了一個驚爆的消息,那就是縣委副書記柏正奇被調離,到了南江市政協,當了一個經濟組的副組長。

  眾人不由大跌眼鏡,要知道柏正奇曾經是何等的榮光,和魏良鴻一起,將前任縣委書記吳偉強壓得死死的,兩個人幾乎左右了沙城縣的大局。

  羅嫣然來了之後,柏正奇還不死心,數次向羅嫣然發起衝擊。有知情者稱,柏正奇正在和現任縣長洛天輝聯合,企圖再次把控沙城縣的局面,但是想不到卻突然調離,而且只不過是充當了一個市政協經濟組的副組長。

  顯然這是被貶了。

  隨後就有人爆料,柏正奇之所以被突然調離,是因為有人向南江市紀委送了舉報材料。據說這個舉報材料,十分詳實,就是鐵板釘釘的事實,按照市委書記余華雲的意思,就是要徹查。

  但是市委副書記郭燕來出面為他說了話,說沒有功勞有苦勞,不能一棒子打死,最後就成為了這樣的結果。

  不過這一次柏正奇雖然被調離,他這個縣委副書記的位置卻空了出來,南江市暫時並沒有安排接替人選。

  有人說,南江市委對這個位置的人選爭議也很大,一時間難以達成共識,所以乾脆就空了出來。

  時間總是能夠讓人忘記很多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沒有人再關注柏正奇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沙城縣委空缺了一個重要的位置,因為只有那些盯著這個位置的人才會在意,對於老百姓而言,過好每天的生活才是最充實的。

  林青雲也迎來了難得的平靜發展時期,各方面的進展十分的順利,同時和白明月、曹仲翔的溝通也十分地順暢。

  而白明月和曹仲翔正是因為有了和林青雲在一起共同見證了石橋鎮的發展模式是可行的,於是也不遺餘力地積極根據自己的特色推行石橋鎮模式。

  而石橋鎮更是因為麋峰山村、田力村的發展,引起了其他各村的競相效仿,他們紛紛來到了林青雲的辦公室,說他們也要發展,作為鎮委書記不能太偏心!

  於是林青雲提出了打造最美鄉村的規劃,根據每個村的特點,分別引進不同的企業。

  而此時,林青雲在縣委縣政府也得到了空前的支持。

  他分別向縣裡爭取到了兩百萬的資金,又要落戶的企業贊助資金共計千萬元,他將這些錢全部用在了石橋鎮通往各村主幹道的改造、綠化、美化上。這樣一來,你只要進了石橋鎮,就如同來到了一個大花園裡。

  為了讓每一戶家庭都參與到建設中來,享受石橋鎮開發帶來的紅利。林青雲向縣委縣政府打報告,只要農戶家庭自己願意,可以向銀行申請五萬以來的無息貸款,積極鼓勵每一戶家庭搞好自家的建設,開農家樂、家庭旅館。

  為了確保這一個政策真正落實,又讓這些資金真正用到了實處,他要求全鎮每一個副科級以上的人定點到每一個村,並安排了一批大學生駐村服務,幫助他們搞好規劃,不亂花錢,將錢花在刀刃上。

  當然,最讓林青雲開心的是,經過林雅瑜的協調,經過最後的招標,鳳城旅遊開發公司正式中標了麋峰山的開發。

  按照雙方的協定:麋峰山村上組和中組在旅遊規劃區內所有的村民全部搬遷下來,搬遷費用全部由開發公司承擔。

  旅遊開發公司三年不向石橋鎮繳納任何費用,後面則以五年為一個時間段,分別向是石橋鎮繳納管理費用為經營收入的百分之十,每五年增長百分之五,上限是百分之三十。

  而林青雲更為看重的是鳳城旅遊開發公司和石橋鎮達成的增補協議,就是開發公司中層以下的員工的百分八十應來自於石橋鎮,開發公司負責這些員工的培訓等事宜,這樣一來,這些家庭不僅僅得到拆遷補償,還為他們後來的生活提供了一個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