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劉曄

  小小的平原太守府內,眾人都看向郭嘉,看的他都有點羞澀了。

  劉備則是大讚道:「奉孝目光如炬,對局勢的判斷當真是準確無比。可惜他曹操不珍惜,否則怎麼會讓你在三十多歲的年紀就夭亡,當真是太可惜了。」

  郭嘉摸了摸鼻子,他對光幕中說的劉琦有點感同身受,說的當真沒錯,就是下三路有點難聽了,可是女色誰不喜歡呢?

  雖然現在戒了五石散,身體情況確實改善了不錯,但以後會怎麼樣,還需要再看看。

  一想到過了三十歲之後可能就需要養生,現在的奉孝同學就覺得非常難受,有節制的生活他完全不敢想。

  劉備的視線轉回到光幕上,劉景升,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樣,還是很有才能的。

  不過世家大族確實沒辦法,不知道後世還有沒有世家大族呢,又有沒有辦法,能減少世家大族的話語權呢?多少能起到一點制衡作用的話,那也是好的。

  世家大族的起因是伴隨著光武帝劉秀上位,之後世家就開始做大,這個劉備很清楚,但他打心眼裡覺得,如此下去真的不是辦法。

  嗯,另外這個諸葛亮又是誰,感覺他是我很重要的臣子,不過按照光幕中的年紀來推算,現在可能還只是個少年吧。

  荊州是吧?等拿下揚州,感覺說不得自己要親自去一次了,和這個地方當真是有緣吶。

  ......

  【好了,下一位,這位可是今天聊的所有選手中,唯一一位打工仔。】

  【沒錯,前面的不管劉岱,劉繇,還是劉焉,劉表,以及最後的劉虞,那都是自己當老闆的。】

  【唯獨這一位,他不一樣,他是個心甘情願,為了埋葬漢室的曹魏,兢兢業業的努力一輩子打工仔。】

  【說他為覆滅漢室出了大力也不為過,他就是劉曄。】

  【劉曄出生譜系,可謂根正苗紅,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

  【大概在公元一九九年,也就是東漢建安四年的前後,劉曄投奔曹操,隨後就成為曹魏集團的重要參謀。】

  【到了曹操處沒多久,就因為淮南戰中的建言之功,被闢為司空倉曹掾。】

  【曹操的年代裡,劉曄總體來說很是低調,和老狐狸賈詡差不多,但凡老闆不開口,我就不說話,基本就是如此的態度。但在必要的展示才華的時間點上,那還是毫不猶豫的。】

  【對於天下大事有正確的見解,惜字如金又往往能切中關鍵,這就是當時的劉曄。】

  【劉曄清楚曹老闆的性格,若是徒然冒尖,容易招致猜忌。光是這點,他的政治能力和為人處世,就已經是拔群的了。】

  【建安二十年,曹操平定涼州後征張魯,因為山路險峻不利於運糧等情況,想要退兵。然而劉曄敏銳的發現張魯軍士氣不足且兵無戰心,勸說曹操繼續,後來果然拿下了張魯。說明此人在戰事的眼光上,同樣有獨到之處。】

  【曹操得漢中後,劉曄給曹操獻上了著名的《取蜀策》,力挺曹操繼續打益州,不過被曹操拒絕了。】

  【這時候還有另一位隨行的,同樣勸說曹操即刻南下,此人就是隨軍主簿司馬懿。】

  【要知道這個時候,劉備拿下益州已經過了整整一年之久。曹操從漢中往南打,究竟行不行,只有天知道。】

  【有人說益州本就易守難攻,曹操此行若是強打益州,和找死沒有區別。】

  【也有人說這是曹操一生的敗筆之一,既「得隴」卻不「望蜀」,是一次重大的戰略失誤。】

  【曹操病逝後曹丕上位,代漢稱帝後,劉曄也隨著升官,官至侍中,賜爵關內侯。】

  【在劉備丟荊州後,在是否要復仇之戰上,當時曹魏眾人都持否定態度,唯獨劉曄認為劉備必將親自報仇,事實也證明了他的看法。】

  【劉備伐吳之際,劉曄認為應該迅速南下,攻取江東,然而看著孫權讓人送來的降表,曹丕樂壞了,準備封孫權為大魏吳王,果斷不聽。打退劉備後,孫權果然立刻反目,曹丕大怒又去伐吳,吳軍士氣正盛,結果不言而喻。】

  【曹叡繼位後,遼東公孫淵叛亂自立,劉曄認為應該趁他根基未穩,迅速討伐,平定遼東的割據問題,然而又沒得到採納。】

  【最終諷刺的是,因為私底下建議曹叡伐蜀,明面上又和眾人一樣反對,面子裡子都要,被曹叡發現後疏遠,最後發狂而死,只能說是死得其所。】

  【縱覽劉曄在曹魏的近三十年時間,作為正兒八經的三朝老臣,但他的身份實際尷尬。】

  【曹魏宗室看不上他,大漢宗室同樣瞧不起他,僅靠著自身的才能,艱難的左右逢源,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作繭自縛嗎?】

  【作為正兒八經的漢室宗親,劉曄比當代所有人都要更親,因為相比起劉璋劉焉,劉岱劉繇等老祖宗的血脈,他是正兒八經的劉秀後人,和劉協的關係更為接近。】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不想著能儘自己所能的,再挽救一番大漢。不在劉備掙扎於徐州新野之地的時候自薦,也不在劉備連橫荊益州發育起來後去投效,就那麼安心的待在曹魏,眼看著漢室被篡而好不作為,當真的數典忘宗之輩。】

  【有能力嗎?劉曄毫無疑問的有,有忠誠嗎?或許也有,但絕對不是對大漢。若他不姓劉,後世的評價還會好一兩個級別,然而他姓劉,還是光武的後裔,不得不說就挺諷刺的。】

  ......

  (劉曄呀,老實說我自認能以比較客觀的眼光看古人,但三國中有兩個有才華的,我真的喜歡不起來,一個是劉曄,另一個是司馬懿。)

  (確實,不姓劉的話沒得說,頂級謀臣,但他姓劉。)

  (他出道的時間點,劉備當真困頓無比,若是他能去徐州,再不濟去新野,肯定是能得到重用的,絕對不會比未來法正的地位差。)

  (何止法正,武侯祠文臣列第一的龐統,估摸著都得給他讓位。)

  (不可能的啦兄弟們,我和你們說,他自持血脈高貴,根本看不起劉備那種破落戶的,我什麼血脈你什麼血脈?我高貴的光武譜系,你是什麼中山靖王?和光武比,不過是會生兒子的小癟三而已。)

  (在這種背景下,他會給劉備打工?他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的。)

  (樓上說的也有道理,那就只能一聲嘆息了,最後發狂而死,也算是死得其所。)

  (諡號還不錯,活了那麼久了,我都感覺是便宜他了。)

  (對了,他設計的霹靂車還是有點東西的,工學方面多少也算有點造詣,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