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田安象問計於公車

  調研組在定下來的三天後就出發了,一輛大巴車,載著眾人前往江北市。

  張元慶真沒想到,他在江北的時候,還覺得這個地方的發展有所欠缺。畢竟江北之前的名頭太響了,而且又是安北此次問題的集中點。

  可是從客觀來看,江北這幾年的發展的確有了不一樣的進步。周強斌前往江北之後,憑藉著強勢的手段,讓這個地方的本地派被打壓到了極致,就連耀陽集團都跑了。

  後來馮毅斐掌握話語權之後,以包容的性格和工作態度,讓江北得到了穩定發展的機會。

  現如今的江北,在安北省中已經是中上了。

  大概是幾年間發展上了一個台階,引起了天水市的興趣。

  在大巴之上,張元慶坐得位置比較靠後。除了那天張元慶參會的時候,做了一番高談闊論之後,田安象與他再沒有什麼交集了。

  這讓張元慶也沒有多想,他知道閆文志想要扶持自己作為閆派另一半的扛旗人。不過田安象這個級別,買不買這個帳,誰也不清楚。

  田安象和楊東月坐在前排,楊東月自然是聞弦歌而知雅意,對江北現在的發展,做了簡要的介紹。

  田安象對江北的發展,也有所了解:「江北這幾年的發展有目共睹,值得我們學習啊。之前江北和我們天水,號稱安北的墊底生。現如今他們發展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們,最根本的原因在什麼地方?」

  楊東月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畢竟江北的發展,不是局內人很難了解的。

  楊東月順勢推出了張元慶:「咱們市委黨校的張校長之前就在江北的縣區工作,我覺得他應該對此有所高見。」

  田安象聽到張元慶的名字,點了點頭:「讓張校長過來聊聊。」

  原本張元慶坐在車子的后座,正在閉目養神。他現在的心思,大多數還是在自己的書上。這幾天的時間,季首豐、關青允、胡強都給了自己反饋。

  張元慶思前想後,又將資料給了鮑勇。

  現在的鮑勇自從降職調走之後,就沒有什麼聲音了。失去了縣區一把手的位置,短時間內他應當是沒有什麼機會了。

  張元慶得到了季首豐等人的資料,讓周依依進行整合,整合好的資料,發給鮑勇也看了看。

  在張元慶的眼裡,鮑勇的理論水平差了一些。卻沒有想到,聽說張元慶有意寫一本關於縣域發展的書,鮑勇也非常的支持。

  他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議,都是直指縣域發展的一些關鍵點。

  張元慶這兩天有時間就在消化鮑勇給的一些建議,想著怎麼更好的融入書里。現在這本書的內涵,大大得到了豐富。

  在整合的期間,大綱已經讓程厚兵找人看了一下,目前已經有兩個出版社對這本書很感興趣。現在出版已經不成問題了,只是如何讓這本書起到更好的作用,這是他正在思考的。

  這個時候,調研組的其他成員,有的在相互交流,有的和張元慶一樣在閉目養神。

  卻沒有想到,楊東月喊了一聲:「元慶同志,你過來一下。」

  周圍的人紛紛睜開了眼睛,張元慶也抬頭疑惑的看了過去。

  楊東月衝著自己招手,張元慶見狀趕忙走了過去。

  眾人看到張元慶走過去,表情都有些複雜。他們知道,之前學習會上,張元慶的表現比較突出,現在看他又受邀過去,心裡難免有些吃味。

  張元慶沒有搭理其他人的想法,走到前排坐下。

  田安象看到他,微微一笑:「元慶同志,你曾經在江北市基層擔任過幹部骨幹,你說說江北市與天水市不同的地方在哪裡?」

  張元慶聞言,露出了一抹思索。他主要不知道田安象是真的想要聽差距,還是說只是為天水市的發展鳴不平。

  在接觸到楊東月的眼神之後,張元慶明白田安象確實是想要問兩個市的差距。

  張元慶這才放心說道:「要說差距,江北市和天水市都是安北省的墊底發展城市。可是近年來,江北的發展可以說是一年一個台階。我想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理念,更在於人才。

  治國安邦,人才為本。對一座城市而言,人才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根基。如何在城市發展的道路上,讓人才成為賦能城市發展的強大支撐,這是我們共同的課題……」

  張元慶之所以說人才,是因為從幹部隊伍來說,江北是優於天水的。天水這邊的想法,還是過於保守了。

  為什麼會理念過於保守,還是幹部隊伍過於強調保守。改革開放到了今天,想的還只是溫飽的事情,那就完全跟不上形勢了。

  張元慶著重從績效和隊伍培養上入手,談了一些自己在江北的所見所聞。

  果然,田安象聽了之後,頗為感觸的點了點頭:「人才高度決定著城市高度,人才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動能。縱觀國際大都市發展歷程,凡是大量吸收本地、全國乃至全球人才的城市,必然形成匯聚人才的「馬太效應」,構建起一座城市長遠發展的「基本盤」。

  一座城市只要搭乘上人才工作的快車,就能在沉澱人才方面獲得豐厚資源,在城市創新發展方面搶得先手。關於這方面,張校長有沒有什麼想法?」

  張元慶沒料到,田安象所圖不小,他竟然是瞄準了國際化大都市。

  在這方面,就是江北也遠遠達不到這個境界。他於是就田安象的想法,與他進行了一番論證。

  基本上在車子上,田安象和張元慶形影不離。

  直到進入江北,兩人的討論還有沒有進入尾聲。

  田安象非常感興趣:「元慶同志,後面你就跟我在一起,有什麼事情也方便咱倆討論。」

  這個待遇,可謂是羨煞旁人了。

  張元慶自然答應了下來,楊東月對此反而鬆了一口氣。所謂伴君如伴虎,她知道田書記的強勢和強硬。

  如果基本面達不到,最終有可能不僅不能在田書記面前露臉,很有可能因此吃瓜落了。

  正在張元慶準備挪位置的時候,田安象又問了一個非常刁鑽的問題:「你說說,天水市發展,如何挑選人才?」

  張元慶一聽這個話,就知道不好回答了。因為無論你怎麼回答,都會得罪一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