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出征!最後的底牌李景隆

  第86章 出征!最後的底牌——李景隆

  建文二年十一月。

  年關將近,但是華夏大地上的百姓卻註定無法渡過一個平靜的新春了。

  朱允炆將南方數省的兵力集合,總計五十萬,準備對抗南下的北軍,就在不久之前,他們攻破開封,迫使傅友德東逃山東,隨後一路向南。

  南陽等城先後告破。

  他們開始向著東南推進,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對方的真正目標,是那應天城。

  連諸王也沒有想到,他們才剛剛起事,就要面臨最終的決戰。

  就連一向支持朱棣的遼王,也面對嚴鏗提出了異議。

  為何不穩紮穩打?

  要知道南京是敵人的腹心。

  大江南北,還有無數的城池接受南京的詔令。

  就連北方,都沒有徹底平息。這個時候南下,未免有些突兀,也容易被人偷老家。

  肅王與慶王,叫得更是歡暢。

  「嚴指揮使,莫要如此心急,不如穩紮穩打,可不能拿將士們的性命開玩笑。」

  「嚴指揮使還是年輕啊,殊不知此戰不同於與草原上的戰爭,我等可萬不有失敗,不然便萬劫不復,嚴指揮使倒是會打仗,但是對這天下大勢卻是一竅不通啊!」

  ……

  質疑聲,震耳欲聾。

  就連朱棣,也滿臉疑惑地轉向了自己的這名心腹大將。

  按照他的想法,也是不斷占據各個省份,擴大自己的力量,直到與南廷最後決戰。

  現在大戰,太早了。

  嚴鏗搖了搖頭,在所有人的反對聲中,他抽出長刀,在沙盤上繞著雙方的地盤畫了一個圈。

  北軍,占據遼東、北直隸、河南、山西。

  南廷,占據南直隸、福建、浙江、四川……

  「如今之勢,不可拖延。」嚴鏗堅定地說道:

  「我軍看似連連取勝,攻城掠地,其實是南軍戰略失當,在主力慘敗之後致使士氣低落,又兵力空虛,才輕而易舉連下數城。」

  「他們視我軍為叛逆,那建文更是自詡聖主明君,自不可能固收等待『叛軍』來攻,於是迫其軍出戰,南軍戰力不及我等,才有今日。」

  「然即便如此慘敗,南廷之實力依然遠勝於我等。他們更是坐擁大明最繁華的東南之地,一旦放下所謂的麵皮,堅壁清野對抗我軍,則難勝也。」

  「以四省之力對決天下,一旦進入對峙,則變為底蘊之爭,北地遠不及南方繁華,假以時日我軍必敗無疑。」

  「為今之計,便是火速南下,迅速結束戰鬥,改天換日。」

  諸王沉默了。

  如果南京方面真的不要臉,堅守不戰,與燕軍展開拉鋸,那就變成了國力的比拼。

  諸王絕對會被拖死,甚至沒有了南方的漕糧與財政的支持,他們手中這數十萬的大軍能維持多久都是個未知數。

  要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朱棣與南京反覆拉扯,到建文四年的時候,燕軍的後勤已經一塌糊塗,也正是因為後勤已經崩潰,朱棣才在接到道衍的指點後很乾脆地孤注一擲,千里奔襲,不要後勤就地給糧。

  要不是前線拉鋸太久導致後方防禦鬆懈,被燕軍直接打到了南京,朱棣必敗無疑!

  好在這個時空,有嚴鏗為他出謀劃策。

  道理很淺顯,諸王也並非不知兵之人。

  諸將恍然大悟,臉上浮現出了贊同的聲色。

  慶王和肅王的臉色有些訕訕的,他們以為對方貪功冒進,卻不知看不清天下大勢的原來是他們。

  決議已定,北軍調轉了方向。他們本來已經打算攻湖廣,但是現在這輛戰車的矛頭指向了東南。

  決戰終於到來了。

  朱允炆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朝中已無可用之將,老將盡皆出征。

  南方沒有大的戰事,自然不會有什麼新銳的將領。

  勛貴之中,第二代鬧出了些名堂的,只有四個人:曹國公李景隆、越國公嚴涯、韓國公李祺、魏國公徐輝祖。

  韓國公李善長在洪武二十六年病逝,之後便由駙馬都尉李祺繼承他的爵位,他和嚴涯一樣,都是國公兼駙馬。

  兩個駙馬,雖然都會弓馬之術,但是總體上說,還是偏向文臣更多一些。

  徐輝祖雖然也會帶兵,不過總體上而言,還是李景隆更強一些,至少李景隆可是連太祖都誇讚的。

  朱允炆只能將最後的希望,放在了李景隆的頭上。

  這一天,所有的士兵匯聚在了南京城外,朱允炆親自登台,鼓舞士氣,文武百官皆在後方戰力,為大軍送行。

  面對密密麻麻的人群,朱允炆挺起了胸膛。這是他自登基之日起,第一次離開南京城,也是第一次站在這麼多人面前。

  他看著被封為平叛大將軍的曹國公李景隆,開口道:

  「八王之亂,再現於今,北地糜爛,河山淪陷,此盡乃朕之過也。」

  他親自為李景隆斟酒,鄭重地遞到他面前。

  「曹國公,朕相信你便是朕的周亞夫,此去必定馬到成功,平定叛亂!曹國公,請。」

  李景隆抬起頭,看著上方的皇帝,此時的他背對烈陽,明黃色的衣袍在陽光下閃爍,竟真有幾分龍氣。

  一剎那間,熱血沸騰。

  「定不負吾皇所託。」他沉聲地說道,雙手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出征!」他拿起朱允炆賜下的斧鉞,用力一揮,發出了指令。五十萬大軍,開始啟程,一瞬間旌旗招展,遮天蔽日,聲勢極為浩大。

  看到這般場面的眾人,也不由地在心裡感嘆,朝廷如此強大,諸王真的可以獲勝嗎?

  那些有二心的人,也不由地收起了多餘的心思。

  只有嚴涯站在下首看著這一幕幕,嘴角划過一絲弧度。

  這支大軍,便是南廷最後的底牌了。

  他輕輕撫摸自己不長的鬍鬚,心中思緒萬千。

  二叔被貶,南邊的投資已經失敗,南廷就算勝利,也與他們家族關係不大了。

  他眯起了眼睛。

  入仕為官者,嚴家共有十一人,其中四人為京官,七人為地方官,最高的,達到了正四品的知府。

  或許,等李景隆的戰鬥結果出來,就是該站隊的時候了。

  他並不覺得,南軍此戰定然獲勝。

  戰爭比拼的,可從來不是人數。北軍悍勇,相比於南方的軍戶,他們的戰鬥力強上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不僅是嚴涯,天下無數雙眼睛,都在緊緊盯著北上的李景隆。

  他們在等待,等待著南廷或諸王露出頹勢。

  那個時候,便是天下景從之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