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初戰
武興二十年,二月末,雙方盡都已經準備完畢。
盧象升率領大軍啟程,進軍南京。
曲元矩的第七軍已經進入南直,而嚴應輝也卸下了前線的統帥職位,回到了寧波府。
他畢竟是家主,名義上的最高掌控者,不好久呆在前線。
在正式交手之前,雙方已經試探了許多次,前鋒的哨騎在遇見之處互相絞殺,互有傷亡。
三月初,明軍抵達南京。
而曲元矩則率軍列陣於城郊的一處空地,絲毫沒有畏懼的表現。
雖然是三萬對八萬,數量上處於劣勢,但是他已經習慣了以少對多。當年征服南洋諸島的時候,呂宋軍幾乎每一場戰役都是以少打多,不,準確來說,沒有哪個敵人有本事令他們出動同等數量的軍隊。
盧象升看著對面整齊的軍伍,臉色凝重。
光看陣型與紀律,就看得出來,這是一支強軍,至少他麾下的部隊之中,怕也只有自己的嫡系天雄軍可以與之比擬。
不過他也不是完全沒有準備。
伴隨著一陣鼓響,戰鬥正式拉開序幕,由明軍先攻。
明軍陣型之中,緩緩退出數百輛大車,上面包裹著褐色的皮質物品。
楯車!
這種武器以厚木板包裹上鐵皮,再包裹上數層厚牛皮,可以起到驚人的防禦效果。
楯車最前方是防禦的「盾」,後面則是一個階梯狀的台子,上一層是火槍兵,依靠垛口狀凹凸進行射擊,後面則是推車的士兵,而這些士兵,也是人人雙甲,有著極強的防禦力。
這種楯車,不怕弓箭火焚,別說燧發槍了,虎蹲炮之類的小炮都打不破。
在原本的時空,滿清便是依靠這這種楯車,屢次擊敗明軍。大凌河之戰之時,明軍「鉛子如雹,矢如雨霰」,然而依然被滿清依靠楯車靠近,後面跟著的弓箭兵「矢下如雨霰」,生生打潰了這支明軍的精銳火器部隊。
明軍對於戰車的運用也是頗為純熟的,盧象升自然也能想到這種「重型戰車」來抵禦對方精良的火器。
他在來之前,特地找到左良玉,了解過他敗北的原因,便決定以此抗衡,而這段時間,就是在打造這個武器。
伴隨著鼓聲,楯車開始推進,明軍的弓箭手與步兵跟在後面,而第七軍也開始了第一輪的齊射。
槍聲震天,硝煙瀰漫,然而當風將輕煙颳走之時,卻看見對面的楯車之上,雖然多了幾個窟窿,但是依然穩定地向前推進。
沒有一個人倒下。
明軍之中軍心頓時一振——有用!
要知道左良玉的潰敗,可是給他們造成了不小的陰影,對方的火器犀利,也隱隱傳入了軍中,令諸將士膽寒。如今對方的火器無用,自然令他們大為振奮,恐懼之心都少了許多。
楯車的速度都快上了不少,火槍兵開火還擊,而弓箭兵也將弓箭取在手中,準備進行射擊。
好在距離尚遠,精度不夠,又有青甲防護,倒是沒什麼人傷亡。
然而曲元矩用千里鏡看到了這一幕,還是不由地皺起了眉頭。
不過他並不慌亂,而是淡淡下令:
「讓炮兵陣地,調整角度,準備開火。」
他雖然沒有見過這種戰車,但是卻也知道,自家的火炮連城牆都能轟出一個窟窿,五式炮的威力雖然不如後兩種炮,但是卻也不是小炮。
事實也確實如此,這種楯車雖然犀利,但是這玩意兒也怕中型與重型炮,「每用西洋炮則牌車如拉朽」不是開玩笑的,它擋不住紅衣這樣的重炮,也擋不住五式炮。
然而,就當炮兵正忙碌之際,噠噠的馬蹄聲卻驟然響起。
「曹」字大旗招展,曹文詔率領著五千餘遼騎,繞過線列步兵,衝著炮兵陣地奔襲而來,只要能夠摧毀炮兵,令明軍可以與敵軍短兵相接,那麼明軍就能贏!
這八萬人都是精銳,經歷過血與火的廝殺,沒道理會輸給一群新兵蛋子!在盧象升看來,縱然這些士兵可能訓練有素,可能裝備精良,但是在起事之前畢竟都是鄉勇,除了隸屬於林曉的那幾千人之外,其餘的應當連人都沒有殺過!
只要近戰,沒道理會輸!
曹文詔怒吼著,發動了進攻的號令,而保護炮兵的四千步兵,則是迅速將炮兵包圍在陣中央,形成一個空心陣。
遼騎打了一輪三眼銃,隨後便直接沖陣,此時什麼游斗騷擾,任何戰術都來不及用了,必須迅速破陣!
而另一邊的步兵們,則是將步兵炮推出,配合著火槍,形成了強大的火力網。
步兵炮伴隨著火槍的轟鳴,猶如死神的鐮刀,當遼騎終於衝到呂宋軍面前百步的時候,他們傷亡已經達到兩千餘人了。
百步之遙,猶如天譴。
而這時,火炮的轟鳴之聲響徹天地,他們終究還是沒能衝破陣地,阻撓這一次的轟擊。
曹文詔哀嘆了一聲,他的身旁,傷亡過半的遼騎已經開始退卻。
傷亡過半,士兵們已不願再戰。
他調轉馬頭,只看見背面大股騎兵已經包抄上來,總兵力超過五千。
「殺!」
他怒吼,要從中突圍。
「砰!」
對面的騎兵用馬槍射擊,後方則又是一輪齊射。
遼騎四散奔逃。
……
另一邊,火炮的支援如期而至。
盧象升看見漫天的炮火降臨,知道曹文詔失敗了,不由地哀嘆一聲,攥緊了拳頭。
他已經可以預想到結局了。
硝煙瀰漫,血肉橫飛,將無數子彈擋住的楯車被炸成了稀巴爛,寄予厚望的裝備化為灰燼。
再好的甲冑,也不可能擋住火炮。
前排的數千名士兵,一瞬間被籠罩在煙塵之中,而隨著楯車的坍塌,對面剛剛暫停的子彈如雨般襲來。
鳴金的聲音自陣後傳來,明軍倉皇地脫下甲冑和兜鍪,扔下了手中的武器,瘋狂地向後方逃去。
差距太大,縱然曲元矩的指揮水平遠不及盧象升,卻也能夠輕易取勝。
初戰,明軍便折損精銳達四千餘人,兩百輛楯車全數覆沒,物資裝備丟棄不計其數。
五千遼騎……僅四百餘人逃回,其餘包括主將曹文詔,皆陷於陣中。
而他派遣的,自水路進攻的偏師始終沒有出現,他也猜到了他們的結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