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致仕

  第317章 致仕

  什麼意思?就是讓你白幹活唄。]|I{•------» «------•}I|[

  反正欠餉兩百多年都欠過來了,也不差這一回。

  至於對方會不會造反什麼的……要知道他的父親、曾祖可是連邊軍的兵餉都敢拖欠個好幾年,更何況些許的百姓?再說,他可是在任期間北定韃靼瓦剌,南平流民叛亂的帝皇,他會怕這些?

  他們能翻起什麼風浪?

  朱常洵心安理得。

  而面對匆匆趕來的戶部李尚書的質問,他也顯得很是遊刃有餘。

  而這個時候的李汝華,還帶著一線的希望,也順便給了皇帝一個台階:

  「水利工程之事,耗資雖大,然成果卓越,若是工程成功,大明千秋萬代矣。至於工錢,亦可保百姓之生計,安穩度日……陛下可是沒有看見那請求撥款銀兩充作工錢的條子?或是司禮監疏忽,沒有將其下發?」

  如果是無心的,那麼趕緊批吧!如果是有心的,聽了他說的話,也該順坡下驢了。

  然而朱常洵聞言,卻是漫不經心地說道:

  「朕看見了,只是有事不明,所以尚在思索。」

  「給予徭役百姓以餉銀,嚴閣老是一片仁心善意,朕亦為之感動;只是這國庫亦不充裕,朕還記得當初閣老阻止我用兵,便是以國庫難以支持如此開銷為由。如今又豈能這般揮霍?若是有何險情,國庫空虛不能支持,豈不是耽誤事?更失了閣老治世之本意。朕不能決,因此還在思量。」

  話語間毫無誠意,甚至還把當初嚴晨昊的話拿來當擋箭牌。

  話語之間,隱隱有些嘲諷的意思:當初你不讓我用兵說是浪費錢,那麼我現在便以此來阻止你花費「沒必要」的錢財。

  在朱常洵眼裡,這確實是沒必要的。

  畢竟在他,以及一些古板迂腐的老臣眼中,徭役是自古以來百姓的義務,給什麼錢?

  不然,怎麼能體現出他們這些讀書人免徭役的特權呢?怎麼能體現出帝王對於子民的掌控呢?

  當然,那些暴亂什麼的,他們是不會去考慮的。

  李汝華臉色難看,沉聲說道,語氣中可以聽出他的不滿與怒火:

  「首輔也是為了民生而考慮!需知各朝均有因徭役而謀反者,首輔此舉既可造福百姓,亦可避免其因負擔過重而生反心,如今百姓皆是稱頌,可見其策略的正確性!」

  百姓稱頌?

  聽到李汝華的這一句話,皇帝的內心泛起了些許的嫉妒,一下子,不能批准的念頭更強烈了。

  「為了區區些許銀錢,就要造君父的反?忠君之心何在?這樣的人,不留也罷。」朱常洵冰冷一笑:

  「兵部與五軍都督府已經在商討調兵事宜了,朕倒要看看,誰有這個膽子。」

  李汝華聞言,不由地一窒。

  皇帝這番胡攪蠻纏,竟反而令他一時語塞,他看得出來,皇帝現在已經完全不講理了。

  或許,只剩下這個辦法了。

  臉上憤怒的表情突然一掃而空,他跪倒在地,將頭上的官帽取下放在面前,隨後長嘆一聲,說道:

  「陛下,老臣已經年老,近來時感覺精力不濟,還請陛下允許臣告老還鄉。」

  朱常洵聞言,目光卻是驟然一凝。

  這是在以辭職相威脅,以退為進啊!

  李汝華畢竟是從萬曆年間開始就登上高位,已經擔任過十餘年戶部尚書。論資歷,他甚至可以和內閣中的幾位閣臣相比,堪稱閣臣之下第一人。

  尤其是他執掌戶部多年,論財政事務朝中無可出其右者,要是離開了他,短時間內財政還真有可能出現一定的混亂。

  這種級別的臣子,哪怕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也是得賣他們面子的,甚至他們如果沒有什麼大錯,皇帝輕易都不會將他們辭官,否則也容易令朝堂上的臣子離心。

  哪怕他是真心地想要辭職,皇帝也得再三挽留,更何況如今主動請辭?這種重量級的臣子,是真的可以逼得皇帝讓步的。

  不過,這種策略,對於洪武這樣的皇帝,大概是效果甚微的。

  對於武興皇帝……

  至少此時,他的想法是:

  竟敢威脅朕?

  呵。

  朱常洵臉色一陣變換,已經有了決定。

  李汝華則是保持著行禮的姿勢,一動不動,等待著皇帝的答覆。

  雖然之前武興有過將言官當庭下獄的事跡,但那畢竟是六七品的小官,正二品的尚書,分量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這事兒,問起誰他都有理,皇帝理虧之下,更不可能不接受。

  當然,這招也不能多用,本來就是以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分量為籌碼來博取妥協,用多了,皇帝定然會不滿的。

  而這,也是李汝華第一次如此氣憤,以辭職相迫。

  以降低自己在皇帝內心的好感度,換來這一次的妥協。這是他的打算,反正他離致仕也沒有太遠了,就當是最後為黎民做一番貢獻。

  然而良久,他依然沒有等到皇帝的答覆。

  汗珠從臉上滾下,他心中有了些許不好的預感,不由地抬起頭,正對上朱常洵的眼神。

  那眼神之中,有著些許的……輕蔑?

  「准。」

  那皇座上的帝王冷笑道。

  ……

  李汝華主動請求致仕,被皇帝恩準的消息,以極快的速度傳遍了朝堂。

  聞者無不驚訝,甚至還懷疑自己是否聽錯了。

  這麼一位老人,說免,就免了,皇帝甚至沒有挽留過一次。

  這當真是罕見。

  「是我錯估了我在陛下心中的分量,我自己的地位。」

  李汝華苦笑著,往日那一絲不苟的頭髮此時有些凌亂,雪白的髮絲在風中飄動,在夕陽之下顯得格外落寞。

  他的面前,站著許多為他送行的臣子。

  這位老臣為大明殫精竭慮了數十年,在朝中有著極好的名聲,更是為眾人所敬佩,雖然這一次皇帝明顯地表現出了對他不喜,但是大家依然自發為其送行。

  最後闊別了一番,李汝華高聲說道:

  「諸君,就此別過!朝堂之事,天下之事,皆賴諸君矣!」

  臣子們齊齊拱手,告別的聲音響徹四野。

  李汝華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同僚的告別給了他些許的安慰。

  同時,也有些許的淚珠滑下,顯然,如此離開京師,並不符合他的心意。

  這位為大明付出了幾十年的老臣,最後終究沒有得到一個體面的結局。

  他最後回望了一眼京師,轉過身,就要登上馬車,身形在空中頓了頓,又轉過來,對嚴晨昊低聲說道:

  「首輔……萬萬要小心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