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缺錢,我們也很難辦
太子的事情暫時塵埃落定,而在下一次的風波出現之前,明王朝也並不平靜。😎🐨 ➅➈s𝓱𝓾𝓧.𝒸O𝓂 ♢🐻
永樂三年。
交趾胡一元弒君一事敗露,更離譜的是,永樂三年朱棣派遣五千人,護送著交趾王子嗣陳天平歸國正位,不提防胡一元等人表面歡迎,卻偷偷在山林中設伏,突然殺出,陳天平當場被殺,大理卿薛岩、行人聶聰亦遇害。
明軍根本沒有料到,他們竟然膽子大到襲擊宗主國的軍隊。
征南副將軍黃中也是老將,當即整軍向前,然而胡一元的軍隊卻是狡猾,毀去當地橋樑,致使明軍無法追擊。
這能忍?朱棣大怒,當即命朱能為大將軍,沐晟、張輔(張玉之子,屢立戰功)為左右副將軍,總領兩京畿、荊、湖、閩、浙、桂兵共三十萬,號稱八十萬,出廣西,征越南。
然而,朱能在龍州病逝了,朱棣聞之大悲,輟朝,追封其為國公。
領兵大將沒了,這算是出師不利,但是仗還是要打的。
老將張玉被派上了戰場。
事實證明,堂堂正正的打,那個年代能夠戰勝明軍的,還真不多。
十月,明軍破隘留關、雞陵關,交趾北部大門被打開。
隨後沐晟率軍攻奪猛烈柵、華關隘,「賊徒悉奔」。
十二月,張玉率軍攻重城多邦,裹甲銜枚夜襲城池,大敗交趾軍,一路追殺至傘圓山,元帥梁民獻、祭伯樂全部被斬殺,交趾軍死者不計其數。
同月,交趾東都、西都先後告破。
永樂四年正月,張輔、沐晟先大破交趾軍於籌江柵,又敗其於普賴山,斬首三萬,接著再敗其於盤灘江,三戰三捷。
同月,木丸江之戰,明軍再次大勝,將領阮子仁、黃世岡等百餘人被陣戰。
明軍入交趾不過兩個月,胡一元引以為傲的所謂「兩百萬大軍」已經崩盤。
五月,胡氏父子就擒,獻俘闕下。永樂大帝設置交趾布政使司,以張玉為交趾總兵,交趾就此納入大明版圖。
而在征討交趾的時候,大明北方的鄰居也並不消停。
永樂三年。
蒙古第N次犯邊,他們衝破長城,肆虐大明的北地,從遼東到山西,無一處不燃起烽火。
朱棣震怒,但是他很快便發現,自己找不到此事的主要責任人,或者說,導致蒙古肆無忌憚地進犯的罪魁禍首,就是他自己。
戍邊九王除了秦王一直呆在南京,晉王被廢之外,其餘的幾個王一個不落,全跟著自己打到了南京。他們的軍隊也跟著來到了南方,駐防在南京的周圍。
北地不空虛,那才見鬼了。
合著這事兒算來算去,最後怪得還是自己。
永樂皇帝眼神一厲,眉頭一豎,御駕親征的話就涌到了嘴邊。
正好太久沒砍人了,手癢。
他本來就是一個很好戰的馬上皇帝。
但是下一瞬,他就憋了回去,因為有人提出了更好的選擇。
藍玉。
上一個時代的璀璨將星,哪怕是朱棣都不得不在他面前垂眸。
於是被關入獄已經有五個年頭的前涼國公,終於走出了骯髒潮濕的監獄。
終於得脫囚牢。迎著久違的明媚陽光,他輕聲感嘆。
上天還是眷顧他的,那個老人死在了他的前頭。
而現在,新登基的永樂皇帝,要重用他了。
五年的獄中生活磨平了他的稜角,現在的藍玉不復曾經的輕狂與驕傲,只剩下沉著與穩重。
率領著十萬大軍,他再次踏上了征途。
不過,這只是一時之計,就好像當年洪武在時把蒙古揍得有多慘,但是到了永樂年間,他們又有了屢次進犯的實力,恢復是很快的。
要說南京不適合作為首都,也確實。它與北方相隔太遠了,以蒙古的恢復速度,要不了幾十年,他們又會組織起大軍。而現在是開國之初,明軍戰力還能夠阻擋蒙古鐵蹄的進犯,但是等到後面,明軍戰鬥力開始衰退的時候,一個不小心,大一統的大明就要變成南北朝。
不僅如此,朱棣久在北地,北邊是他的基本盤,南方這邊,就多多少少沒有那麼的如指臂使。
於是,永樂三年,朱棣在多次思考之後,終於決定遷都。
不過,想要作為大明這樣一個龐大政權的首都,北京(朱棣改北平府為順天府,隨後又剝奪開封北京的封號,以順天為北京)還是有些不夠,畢竟已經荒廢有段時間了。
第一件事,自然是興造都城,如同當初的西安。
然而,當他向群臣表明了心中的建議時,得到的答覆是:
反對。
群臣異口同聲地提出了異議,帶頭的就是他的好兒子朱高熾,他認為南京是龍興之地,更是王氣所在,江南又是文人故鄉,紮根在次,完全符合大明優待讀書人的國策。
就連自己的心腹嚴鏗,也並不贊成遷都,至少不贊成,現在遷都。
「陛下用兵交趾、征討蒙古諸部、編纂大典,已是耗費巨資,致使國庫空虛。如今若再遷都,則恐財政難以為繼,還請陛下明察!」
他是這麼說的。並且雖然話不中聽,但是朱棣也沒辦法反駁他,因為他自己也知道,現在明朝最大的弱點——
缺錢。
大明朝缺錢了。
北征蒙古、編撰大典、南伐交趾,現在又要修建北京,簡直是燒錢。朱高熾確實是理政小能手,在他的輔佐下朱棣把大明朝治理得很不錯,但也禁不住這麼鬧,有人還建議,直接遷都西安算了。
但是其實西安,也在朱棣的計劃之中。他打算用西京西安,作為西部的戰略支點,以此控制西域,而北京,就將是控制東北與塞外的支點,換句話說兩者缺一不可。
可是縱使有萬千豪情,沒錢你也是說個蛋。
戶部尚書更是當場叫苦,言道戶部赤字已久,庫房裡都可以跑馬了。
好在,有人提出了辦法:
「如今朝廷之困難,無非在錢之一字。」
「昔日宋元富庶,究其原因,無非在貿易一事。而海貿之事,又為貿易之重中之重。化外蠻夷,嚮往我中華之繁榮,每有船載中華之物至,則爭相購買,得其金多也。而其地之特產,亦可在大明賣出好價錢,是為暴利。宋元因之而富庶。」
朱棣猛得抬起了頭,眼裡閃爍著光芒,似乎有銅錢的虛影在他的眼睛中旋轉。
「細細說來!」
(本章完)
【 𝟲𝟵𝙨𝙝𝙪𝙭.𝙘𝙤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