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逐一排除,換個思路得出的診斷
通過血常規,基本已經明確紫癜原因為血小板減少,導致患者皮下出血。
現在已經基本排除了先天血液疾病的可能。
然後三種後天常見紫癜原因都值得懷疑。
因為患者出現血小板減少,根據過敏性紫癜一般不伴隨血小板減少這一特徵,能夠初步把過敏性紫癜排除。
那就只剩下藥物性紫癜與感染性紫癜。
想要確定是哪一種紫癜,李敬生沒有急著再申請新的檢查,而是從血小板減少入手,進一步深入分析。
此時此刻,真的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醫學生在學校學的那點教材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李敬生平時喜歡看書,在醫學知識這一塊,他自認為還算學識比較淵博。
但是在臨床上遇到這種非擅長領域的疑難疾病,他有些捉襟見肘。
絞盡腦汁苦苦回憶著關於血小板減少的常見原因。
原髮型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類型。
急性型可出現嚴重自發性皮膚黏膜出血傾向。
血小板通常少於20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
兒童最為常見。
這個患者的年齡接近六十歲,血小板目前是80左右。
他初步將急性型排除。
然後再來說說慢性型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出現此病多為青年,發病率女性要多於男性。
通常表現為發病緩慢,血小板在30到80之間最為常見。
但是這個病,血小板大於50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者,往往沒有明顯症狀。
故而,與這個患者也有不符之處。
李敬生的診斷到這裡,並沒有陷入困境。
血小板減少並不止原髮型這一類,還有繼發性血小板減少。
他努力回憶著關於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的相關醫學知識。
幸好昨天把醫師等級升到了副主任級別,現在進行診斷時如有神助,許多塵封已久的醫學知識,只要想到了,紛紛被喚醒。
人體的大腦最為神秘,被開發不到10%。
很多都處於沉睡狀態。
而且腦細胞有著自己的一套新舊更替機制。很多記憶隨著時間推移會慢慢變得模糊,這時候需要重新溫習或者喚醒這一部分記憶,得到加深與鞏固。
這也是為什麼刻骨銘心的瞬間,我們哪怕時隔數十年也不會忘記的原因。
因為這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往往很容易多次被喚醒。
但是枯燥的知識學過後,如果用不上,可能會一直扔在記憶的寶庫中不管它。
然後隨著時間推移,慢慢淡忘。
李敬生的醫生等級提升,感覺所有學過的醫學知識都被喚醒。這些記性得到了加強。
而且診斷時,那種全局觀更加凸顯。
主治醫師診斷,一般只局限於自己擅長的那個領域,最多就是偶爾觸及其它細分領域。
副主任醫師診斷,則已經有了很強的全局觀,對人體的九大系統,三大循環,皆是瞭然於胸。往往在診斷疾病時可以跨域診斷,觸類旁通。
「繼發性血小板減少可分為藥物性、感染性、免疫性、血液病幾大類。」
他成功喚醒了這一類別的醫學知識。
藥物性血小板減少,既可以是藥物對骨髓的抑制作用,也可以是免疫性的。👮🎈 6➈𝐬𝓗u𝐱.ⒸO𝐦 ♘🐟
如果是對骨髓抑制,常伴有貧血、白細胞減少。
如果是免疫性常發生於再次用藥後,一般表現為突發,血小板功能障礙。
比如巨大血小板綜合徵,血小板無力症,貯存池病等等。
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初步將免疫性出問題的可能排除。
再想到患者的血常規結果提示白細胞計數為21左右,成年人的白細胞正常計數應該在4到10之間。
這個明顯是大幅升高的。
如果是骨髓抑制,白細胞應該減少才對,怎麼反而大幅上升呢?
診斷到這裡,開始陷入困境。
能夠被評委組選出來當考題的病例,這難度簡直就是地獄級。
估計這種病人扔到一般的三甲醫院,直接能夠干廢好幾個『磚家』了。
李敬生抬頭看向會場的醫生們,很多人已經一臉頹敗的選擇直接放棄。
就好比一個學歷史的,非要讓他去答辯經濟課題,這純粹就是虐待人家。
沒人喜歡被虐。
除了李敬生、連濤這種天生喜歡鑽研醫學,真正熱愛醫學的人。
絕大多數醫生選擇從醫,最開始或許並非熱愛,而僅僅只是覺得醫生的收入高,社會地位不錯,穩定。
後來工作以後,慢慢發現治病救人可以帶來很大成就感,讓人很快樂,漸漸熱愛上了這一行。
李敬生再次低頭盯住平板電腦,診斷到了這裡,眼看著只差最後一兩步了,沒道理中途放棄。
他覺得難,別人同樣覺得難。
「得換個角度,不能鑽在血小板減少這一個因素裡面出不來。」
李敬生的診斷陷入困境後,他立刻進行調整。
更換診斷方向。
鑽牛角尖是診斷疑難病例最容易發生的事情。
說到底,每個醫生對自己的診斷、學識,都會自然而然的充滿自信。
即便這個自信有可能是盲目自信,依然會自我安利,無法自拔。
開診所的醫生不一樣。
特別是自己又當老闆又當醫生,在診斷各種病例時,總是竭盡所能。
千方百計也要把病因查出來。
因為只要查出病因,就能避免出事故,同時還能賺上一大筆治療費。如果是疑難病例,還能提升診所的口碑與聲譽。
有這麼多的獎勵機制,診所老闆們診斷各種疾病都會拼命提升診斷效率。
「患者最開始的病因是頭痛、咽痛、發熱,這些症狀與流行性感冒非常相似。那他會不會是病毒感染呢?」
李敬生決定從患者的症狀入手試試看。
他盯著患者的皮膚照片仔細查看,並且將其放大,以便能看清細節。
手背、腿部,全都是大小不等的紫色瘀斑。
他之前著重查看那些大的紫斑,現在改變思路後,盯著一些細小的紫斑查看。
「這也有可能不是皮下出血,而是瀰漫性血管內凝血。」
此刻,心血管疾病診斷多少派上了一些用場。
「如果真是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肯定是急性。」
他的思路不斷獲得新的突破。
患者在服藥後第二天的樣子開始出現臉部、四肢的皮下紫癜,大小不一。
說明起病非常急。
「突發紫癜、急性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上呼吸道感染、咽部疼痛並充血、發病前服用過抗生素和解熱鎮痛藥、頭痛、發熱、臍周輕度壓痛、血小板輕度減少、白細胞與中性分粒細胞都明顯增高……」
他把所有的信息與初診成果綜合在一起,然後開始去尋找與這些病症候對得上號的疾病。🐝ൠ 😝🌷
這個方法其實非常實用。
有點類似於計算機的智能搜索,提供的信息越全面,搜索出來的結果也會越精準。
「腦膜炎引發的敗血症好像就有著較多的類似症狀。」
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腦膜炎雙球菌敗血症了。
李敬生的眼神一點點變得明亮。
「還有一個疑點,患者伴隨臍周輕度壓痛,關節與股肉酸痛,這些症狀與過敏性紫癜非常相符。」
但是根據他的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像患者這種全身性的皮膚黏膜廣泛出血,血小板的數量通常會非常低,一般不可能高於50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
大多數這種廣泛出血,血小板的計數都在30以下。
「要不要查個胸片看看呢?」
如果可以的話,還可查個心電圖。
只是每多做一項檢查就要扣掉一到兩分,他顯得非常慎重。
他還是懷疑病毒性腦膜炎的可能比較大。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查心電圖與胸片,純粹就是浪費。
不如查個血氣分析。
別看它的名字很有科技感,其實就是一個常規檢查而已。
血氣分析主要是抽取一部分動脈血液進行相關的指標檢查。
包括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乳酸等等指標。
它主要用於評估人體的微循環代謝功能狀態。
點擊這個檢查申請後,他又被扣掉了一分。
已經扣兩分了。
到目前為止,已經查了一個血常規,一個血氣分析。
點擊血氣分析後,結果很快出來了。
這說明給患者診治過程中,做過這個檢查項目。
他心中暗喜,路徑應該是對的。
看來這一年多時間在診所並沒有白鍛鍊。
當然了,主要是獲得屬性面板後的這三個多月收穫最大。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不是這三個多月的求診病人越來越多,給了他充足的實踐機會,也不可能提升得這麼快。
血氣分析結果:代謝性酸中毒失代償,二氧化碳分壓27.6mmhg,氧分壓132.7mmhg,血清鉀2.7mmol/l,鈉與氯均在正常範圍內。
尿素氮29.9mg/dl,血紅蛋白163g/l,白細胞18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
中性粒細胞點89%。
血小板43乘以十的九次方。
看到這個結果,李敬生的嘴角扯了扯。
純粹就是個BUG嘛。
患者第一次入院查的血小板計數是80左右,現在變成了43。
說明這是患者入院經過治療後,再查出來了結果。
這短短的時間內,患者的血小板降了近一半。
這是用藥治療後出問題了?
還是病情發生了重大變化?
李敬生一臉雞賊的露出笑容,暗自琢磨著。
他再次抬頭查看會場,發現有人也露出了與他一樣雞賊的笑容。
看來這些醫生同樣想到了申請血氣檢查。
得抓緊時間,不然被人搶了先,那就太可惜了。
他有把握,到目前為止,像自己一樣只用掉了兩個常規檢查機會的醫生怕是屈指可數。
不排除血液疾病領域的大佬,因為臨床經驗極其豐富,用掉的檢查機會有可能比他更少。
有真正實力的專家,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真的能做到這麼變態。
甚至只要聽一聽患者的病情描述,就能把病因診斷出來。
他看了一眼血氣分析時間,距離患者入院初診時間相差只有兩個多小時。
這麼短的時間內,患者應該還沒來得及辦理住院手續。
醫院接診到這類患者,不可能頭鐵的啥檢查都不做,直接把病人往醫院裡收。
否則,醫院早八百年就破產了。
並不是每一個家屬都好說話。
死一個人,起碼賠幾十萬。哪怕是大一點的醫院,一天隨便死一兩個病人,醫院一天基本上白忙活了。
而且死亡率過高,會引發多種監督與考核。
這個患者是晚上八點多去醫院看病,因為身上出現大量紫癜,害怕嘛。
萬一晚上睡著了,翹了怎麼辦?
患者自己不怕,家人也怕啊。
肯定連夜催著上醫院看看。
晚上,專科門診都是下班的,只有急診、猝中中心這些地方是二十四小時值班。
患者只是皮膚出現紫癜而已,不可能跑去掛猝中中心的號。
去了人家也不會收。
因為這根本就不是胸痛、心血管疾病。
所以只能掛普通急診。
急診並無收住院病人的權力,得請專科醫生來撈人。
這樣一分析,李敬生估計這個病人入院兩小時,恐怕都在排隊、做各種檢查。
晚上值斑的急診醫生,很多都是沒啥經驗的年輕醫生。
開的檢查那能少得了嗎?
看到患者一身的紫癜,換作哪個年輕醫生心裡不得發顫?
那肯定要把該做的檢查都給做一遍啊!
所以,患者這兩小時應該沒得到任何治療。在短短的兩小時內,病情變化如此之快,普通的病毒性腦膜炎還沒這個能力。
李敬生能想到的,只有暴發性腦膜炎,還是急性的那種。
患者的血小板突然下降一倍,人肯定頂不住。
這時候多半處於休克狀態了。
他暗自推測著患者當時的狀態。
考官也很賊,故意不把這些病情進展信息告訴大家。讓參賽的眾人自行診斷,自行腦補。
那些經驗豐富的醫生占有很大優勢。
比如李敬生就是其中一員,一想到患者的血小板在兩個小時內下降一半,跌了近40,他立刻就能預判到患者當時處於休克狀態。
醫院不可能看著病人掛掉而不管,急診醫生肯定會立刻對患者展開搶救。
血氣分析顯示患者酸中毒。
但是這份血氣分析的檢查結果到底是在患者出現休克前做的,還是休克後做的?
估計多半是休克後緊急補做的。
那麼患者休克後,接診醫生多半慌得一批,這時候病因不明,怎麼搶救?
患者雖然入院前有呼吸道感染跡象,但是誰敢肯定是肺炎導致休克?
這時候的搶救措施必定偏於保守。
加強抗生素,積極補充血容量是常規操作。
大醫院給這種患者急救,補充血容量,輸入晶體液、血漿的可能最大。
而且應該會插管導尿,保持尿量一百五六十毫升左右。
為了讓搶救效果更理想,應該還會用升壓藥。
用了升壓藥後,李敬生預判,患者的紫癜可能會加重,小片合成大片的可能性非常高。
這個病例被挑選出來做考題,說明病人最後肯定被治好了。
不然那個接診的醫院和主診醫生不是被打臉嗎?
再說了,萬一病人死亡,考題的答案就會充滿不確定性。
很多治療措施只有用到病人身上,試過後才知道行不行。而不是僅憑經驗進行預判就能得到答案。
想明白後,李敬生開始根據結果反推。
最終依然認定是暴發性腦膜炎的可能性最大。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因為存在一些不相符之處,被他徹底放棄。
沒有再猶豫,他直接在答案那一欄寫上,因患者入院後兩小時左右,血小板驟降,懷疑患者出現休克,說明病情進展迅速且兇猛。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多有不符之處,患者入院前存在呼吸道感染、頭痛、發熱等症狀,行血氣分析顯示酸中毒,故而我認為病毒感染後導致暴發性腦膜炎的可能最高。
寫完後,他給出治療措施。
建議抗休克治療後,使用大劑量青黴素1100萬單位靜脈點注,補液補鉀,糾正酸中毒。必要時可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急救。
寫完答案,提交。
他輕輕吐出一口濁氣。雖然只是回答一個考題,但是仍然讓他如同親臨戰場,對一個紫癜病人展開了一場生死大搶救。
領隊的晉副院長有些驚訝的看了看李敬生。
因為第二醫院來這麼多醫生,很多都是剛點開平板電腦看了看,然後很快放棄。
堅持到最後,並且在平板上書寫答案的人,只有李敬生一個。
「初生牛犢不怕虎啊!不管答案是否正確,至少這份積極參賽的態度非常好。」
晉院長覺得同樣都是零分,寫了答案總比交白卷要強。
只是感覺第一個考題確實有點難,因為他暗自觀察整個會場,三千多名參賽選手,95%以上的醫生,沒堅持過五分鐘。
時間在一點點過去。
主持人切換了台上的大屏幕畫面,顯現出一個倒計時的畫面。
並且傳來滴答滴答的走時聲。
這是在提醒參賽選手們抓緊時間答題。
因為是比賽,幾千人參與,不可能任由參賽選手們不限時答題。
「好,時間到!感謝每一位參賽醫生的積極參與,下面請看系統評分與排名。」
主持人的話音剛落,大屏幕上的畫面再次發生變化。
「計分統計中!」
這年頭,高科技就是好。
要是人工計分,評委們當場非得累死不可。而且一天之內能出成績算是高效率了。
三千多雙眼睛都緊緊盯著大屏幕。
很多人都摒住了呼吸,緊張的看著。
特別是那些成功提交了答案的參賽選手,一個個都是既緊張又期待。
誰不想在第一場比試中露一把臉?
大家都想爭光。
李敬生反而一臉淡然,因為這並非他擅長的領域。能拿到名次,來個開門紅,自然可喜可賀。
要是沒能進入名次,這次的診斷也給他帶來了很大的進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