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哼哈二將
兩人同時到達,見了面後心照不宣相互稱兄道弟,隨後一起進了府邸。
到了花廳,見魏忠賢正坐等著他們,兩人二話不說連忙上前以大禮參拜,口稱孩兒拜見義父。
「起來起來,都是自家人何必如此,快快起來。」魏忠賢笑眯眯地抬抬手,兩人卻沒馬上起身,依舊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禮,等禮必後這才站了起來。
這兩人年齡都不年輕了,其中一個年齡稍小些的身穿正二品武官服飾的正是當年去山西宣旨的田爾耕,而年齡稍大些的那人穿著六品文官服飾,這人是兵部新任主事崔呈秀。
魏忠賢是隆慶二年生人,崔呈秀是萬曆元年生人,兩人之間的歲數僅差五歲而已。但崔呈秀卻拜魏忠賢為義父,這說起來也頗為不妥,可偏偏事實就是如此。
說起這件事還是要提到去年也就是天啟元年的時候,那時候魏忠賢剛剛被天啟皇帝指入司禮監,鬥垮了王安,對魏朝下手踢走了對手,從而掌控住了司禮監。
魏忠賢上台是天啟皇帝一手操作的,其用意魏忠賢心裡很是清楚,無非就是要魏忠賢當天啟皇帝手裡的一把刀,一條忠犬,從而幫天啟皇帝整頓內廷,並且牽制外廷的東林黨。
魏忠賢上台後很快就有了舉動,開始了他一系列的操作。內廷方面一切很是順利,由於天啟皇帝的支持和魏忠賢的手段,內廷中和他不對付的人一個個都趕走了,從而順利掌握住了司禮監大權。
可在外廷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東林黨權勢太大,朝堂基本都被東林黨所掌控,不僅如此還有地方上的勢力,魏忠賢一個太監如何能和東林黨斗?一開始魏忠賢還雄心壯志要和東林黨碰一碰,可兩個回合下來就碰得滿臉是灰,非但沒占便宜,還吃了不小的虧。
魏忠賢馬上感覺到不對勁,知道自己不是東林黨的對手的他立即改變了策略,開始韜光養晦積蓄力量,同時主動緩和和東林黨的關係。
就在這個時候,崔呈秀找到了魏忠賢。
說起崔呈秀這人本是行人司行人,這個職位並不高,僅僅只有七品而已,主要負責的是給皇帝傳旨的工作,說白了就和後世的某辦辦公室工作人員差不多,充其量就是秘書處小秘書兼跑腿的角色。
在行人司幹了幾年,天啟元年崔呈秀終於找到機會從行人司左遷御史之職。雖說兩個官的品級是一樣都是七品,但御史的權利遠大於行人司,而且御史還有代表皇帝巡按地方的職權,這遠不是一個區區行人能比。
當了御史後,崔呈秀第一件工作就是巡按淮、楊,這可是一件肥差。崔呈秀領旨後興致勃勃就去淮、楊兩地巡按,到了地方後很是做了一番事,卻沒想到正是他做的這些事得罪了自己的頂頭上司,也就是現在的都御史高攀龍。
崔呈秀前腳剛剛回京,後腳都御史高攀龍就舉報崔呈秀巡按地方貪贓受賄,並因為這個舉報朝廷決定對崔呈秀停職等候處置。
當消息傳來時,崔呈秀整個人都傻了,他怎麼都沒想到自己當了才幾個月御史出了一趟差就遭到這樣的嚴重後果,一旦正式革職的命令下來,他這輩子就全完了。
崔呈秀的年齡已經不小了,萬曆元年出生的他已年近半百,辛苦半生才熬到現在地位,一旦沒了官職,他這一輩子的努力就付諸東流,一生的辛苦瞬間化為泡影。更何況崔呈秀對自己的罪名絲毫不認,高攀龍舉報自己貪贓受賄根本就是公報私仇。
他一個七品御史巡按地方,能貪什麼贓又受什麼賄?他一不是朝廷大員,二也沒有深厚的背景,巡按地方只是公事公辦罷了,哪裡幹過貪贓受賄的事?
當然了,作為巡按地方的御史在地方吃吃喝喝,收取一些地方官孝敬也是正常的,這當官的也是人啊,只要是人就免不了交際,更免不了相互的交往。更何況大明朝官員收入很低,靠的就是外快補貼開銷,崔呈秀收取的那些孝敬和禮物都是官場上默許的,大家都是如此,自己也沒多收,更沒主動索取,一切全是在規則之內。
這樣的情況居然被舉報成貪贓受賄?這還有王法麼還有天理麼?崔呈秀心裡很清楚,高攀龍之所以這麼針對他,更以都御史的高官之職出手對付自己一個七品御史,哪裡是因為自己收了點地方好處,其真正的原因是高攀龍打擊報復自己罷了。
巡按地方,崔呈秀去的是淮、楊之地,這兩地位於南直隸,在巡按地方的時候為了做出成績崔呈秀查到了地方一些不軌問題,從而用手中的權利進行了嚴厲處置。
他沒想到自己原本是想藉此做點成績出來,但沒想卻惹上了麻煩。因為自己處置的人和高攀龍有著牽連,而高攀龍本就是南直隸人,他在處置之時只想著做事沒想到仔細調查對方背景,從而得罪了高攀龍。
接到地方來信後,得知自己的門生弟子被崔呈秀處置,甚至有一人就此丟官罷職後高攀龍勃然大怒,就此怨恨上了崔呈秀。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當崔呈秀巡按結束回京後高攀龍就拿著從地方收集來的證據舉報崔呈秀貪贓受賄,這一舉報就導致了嚴重後果,哪怕崔呈秀口口聲聲稱自己收的禮物只是正常來往,從來沒有索賄的意圖,但朝廷根本不管崔呈秀的自辯,再加上高攀龍又是東林黨的核心人物之一,位高權重,要弄他一個小小御史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一時間崔呈秀走投無路,眼看著朝廷正式革職的命令就要下來了,哭訴無門的他一咬牙想到了近來在天啟皇帝面前的大紅人魏忠賢魏公公。
為了自救,崔呈秀尋到魏忠賢府上,見了魏忠賢后二話不說就叩頭涕泣,把自己的事前前後後說了個明白,並懇求魏忠賢幫他一把,為了達到目的崔呈秀甚至連臉都不要了,居然主動乞求要認年長自己五歲的魏忠賢當義父。
當時的魏忠賢正琢磨著如何對付東林黨呢,崔呈秀的主動上門倒讓魏忠賢看到了拉攏朝臣壯大自己的可能。而且崔呈秀姿態擺的極低,又把事情經過說的明明白白,見崔呈秀這麼一個正牌子進士文官跪在自己面前一口一個義父喊著,一副謙卑的模樣,小混混出身的魏忠賢心中油然生起一股相當的滿足,全身上下更是舒坦無比。
思索之後,魏忠賢決定收下崔呈秀,畢竟崔呈秀是第一個投靠自己的文官,這對魏忠賢來說意義重大。在答應了崔呈秀後,魏忠賢就開始了行動,他找到天啟皇帝私下匯報了此事,天啟皇帝得知後明知道魏忠賢之所以要保崔呈秀有著私心,卻絲毫不以為然,反而同意了魏忠賢的建議。
天啟皇帝心裡很清楚,他用魏忠賢的目的就是要讓魏忠賢和東林黨斗,無論魏忠賢要做什麼,只要這個目的是不違背他的意願,一個小小的御史保了也就保了,這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尤其崔呈秀這件事還和高攀龍有關,高攀龍又是東林黨的骨幹,藉此事幫魏忠賢一把,又能給東林黨添些麻煩何樂不為呢?
就這樣,在魏忠賢的運作下,天啟皇帝的插手下,崔呈秀非但沒有被革職,這個事還輕飄飄地就這麼過去了。之後過了沒多久,魏忠賢又幫著崔呈秀從七品御史升到了兵部主事的職務上,別看兵部主事的級別也不高,可相比御史卻要高不少,而且這個職務非常重要,手中權利可不小。
至于田爾耕就更不用說了,田爾耕早就琢磨著投靠魏忠賢了。但他和崔呈秀不一樣,他搭上魏忠賢這條線不是主動找到魏忠賢,而是通過魏良卿的關係搭上的。
田爾耕的官職不低,祖蔭積官在五軍都督府任職,認識魏良卿的時候官職就是都督府僉事,這可是一個二品的武官職務。
但他的官職雖然高,可這個官職並不是實職,看著貴重而已卻沒實際權利。而且自土木堡之變後,五軍都督府就名存實亡了,除去京營外由勛貴名義統帥,實際上軍權早就落到兵部手中。
田爾耕要想出頭就得找強力的後台,而當下聖上面前的紅人除了魏忠賢魏公公別無他人。為此田爾耕就開始了他的運作,在刻意結識了魏良卿後就搭上了魏忠賢的門路。
一開始,田爾耕只是打算拜入魏忠賢門下,利用魏忠賢的力量幫自己謀一個好職務,其中錦衣衛指揮使就是他的目標。因為他很清楚,如今的指揮使根本不是皇帝的人,之所以暫時沒換人是出於穩定的考慮,如果繼續這麼下去,用不了多久指揮使的職務就會空缺,而自己也就有了坐上這個位置的最好機會。
可就在他搭上線後沒多久,崔呈秀突然就冒了出來,還提前一步直接拜魏忠賢為義父。
當得知這個消息,田爾耕猛然醒悟,他發現自己做的還不夠,遠不如崔呈秀機靈,更不如崔呈秀豁得出去。
既然投靠,就要投靠的徹底些,崔呈秀這一把年紀了都能拜魏忠賢為義父,自己比崔呈秀小了許多怎麼還如此矯情呢?想到這,田爾耕哪裡還坐得住?當即就跑到魏忠賢那邊送上大禮,口口聲聲稱自己和魏良卿一向兄弟稱呼,既然如此魏忠賢也是自己到長輩,對於長輩,自己這個後輩自然要把這個名分給定下來,如魏公公不棄,他田爾耕願拜其為父,懇求魏公公收下他這個義子。
就這樣,繼崔呈秀之後,田爾耕也成了魏忠賢的乾兒子,兩人一文一武,平日對魏忠賢恭敬異常,每次見了魏忠賢都一口一個義父,站在其左右猶如哼哈二將一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