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從大明到蒙古

  第154章 從大明到蒙古

  這些事已經安排下去了,最終能不能請來煙花匠人,火帽的研發究竟能不能成功還都是未知數。不過朱慎錐卻是信心十足,行不行等人找到後再看,再怎麼樣煙花匠人在火藥製作上的能力遠不是自己能媲美的,未來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這些事都需要時間,從山西到南直隸路途遙遠,來回得好幾個月,哪怕周安民現在已經安排下去了,等尋到人再想辦法把人帶回來最早也得今年年底的時候了,說不定時間更長。

  休息了一晚,第二日清晨朱慎錐醒來。起來後,在院裡打了一趟拳,舒展了筋骨後和趙大一起用了早飯,吃飯早飯朱慎錐就讓胡義生帶著自己去礦山那邊走一圈。

  礦山那邊的開礦實際上早就開始了,甚至比趙屋嶺設置百戶所的還早不少。

  當年趙屋村的村民,就有不少人偷偷摸摸跑去那邊挖礦,弄些煤什麼的生火取暖什麼的,至於鐵礦也不是沒有開採,都是很小規模的那種,畢竟礦產私開朝廷可是查的非常嚴格,而且那時候萬曆皇帝還往各地派遣了礦監稅監,這些沒卵子的太監雖然貪得無厭,可對於皇帝交代的事還是上心的,為了給皇帝多撈錢,對地方的私礦查的很嚴,雖然杜絕不了,卻也很大一部分限制了開採私礦現象。

  而現在礦監稅監都取消了,上面沒了這些人,礦山自然就成了朝廷的文官集團和地方利益團體,尤其是士紳集團瓜分的蛋糕。更重要的是,他們私下開採這些礦根本不需要向朝廷繳稅,或者少繳稅,其獲得的利益全部自行瓜分。

  同時在這種情況下,私開礦也逐漸多了起來。虧得朱慎錐下手快,讓周安民走了魏忠賢的門路給王榮弄了個衛所指揮使的頭銜,直接又通過衛所在趙屋嶺設置了百戶所,把這邊的礦產歸於衛所下,杜絕了地方把手伸到這邊來的可能。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說不定那一天等趙屋嶺有礦的消息傳了出去,這邊根本就保不住,到時候地方的官員和商人就和聞到腥的餓狼一般撲來,直接就把這礦山給占為己有了。

  礦山的規模不大,開採模式也很是原始。

  靠北邊區域是煤礦,山西自古就是產煤的地方,煤炭的儲存和質量都是俱佳的。這裡的煤礦可以直接露天開採,開採的作業還是相對簡單,儲量暫時不清楚,但根據胡義生所說,儲量肯定不少,從現在開採的情況來看,開採幾百年不敢說,幾十年是綽綽有餘。

  鐵礦在煤礦的靠南一邊,那邊有一座赤色的小山頭,這座小山頭就鐵礦所在。這座鐵礦含鐵量可不低,是一座難得的富礦,工坊那邊如今煉鐵的礦石就來源於此,質量上乘。

  相比煤礦,鐵礦開採就困難多了。而且現在開礦依靠的都是人力,一人一天下來能開採幾百斤了不得了,再加上還需要把礦石運到工坊那邊,路也不怎麼好走,都是靠著獨輪車和人力運輸,雖然距離不算太遠,可依舊運輸量有限,每天煤礦包括鐵礦的開採運輸加起來大約在三千五百多斤的樣子,雖說可以滿足現在工坊的需求,但對朱慎錐來說遠遠不夠。

  轉了一圈,朱慎錐告訴胡義生,等把後期的礦工招募來後先修一條從兩個礦到工坊的道路。這路不用太好,先期能運輸走礦就成,等路修好了暫且先這麼用著,以後等工坊那邊的產量上去,或許可以再弄兩條直道來加快運輸。

  至於產量也必須儘快提升上去,三千五百多斤看起來不少,可單一的鐵礦也不過不到兩千斤罷了。工坊那邊的煉鐵效率後期會上升,按照朱慎錐的估計,哪怕達不到一天六千斤的數量,以一半計算也有三千斤。

  三千斤生鐵,生鐵和鐵礦原料大約比例是1:1.7-1.8的樣子,這樣計算至少需要近五千一百多斤鐵礦石原料,這還沒算上煤炭的需求數呢。如果繼續煉成熟鐵和鋼,以十斤生鐵出七斤熟鐵的比例來計算,也就是產出二千一百斤熟鐵,如果再鍛鍊成鋼,這個比例還要下降許多。

  這還是最基礎的算法,隨著後期工坊那邊的產量持續提高,礦山這邊的開採數額還要繼續上升,沒有足夠的人力根本就滿足不了。

  礦山這邊條件很差,開礦的人也都是蓬頭土臉的模樣。朱慎錐叮囑了一番胡義生,讓他注意開礦這邊的環境和安全,在確保產量的同時做好安全措施,他自己本就是礦工出身,怎麼處理要比朱慎錐更為清楚。

  另外,礦工的待遇什麼的也要上去,這可都是用人力來生產的,吃不好穿不暖,如何能好好幹活?朱慎錐可不是那些文官和士紳,必要的底線還是有的,再說了這些人以後都有大用,假如連兩個礦都弄不好,何談做其他事?

  在趙屋嶺停留了三日,朱慎錐這才離開。隨後他又去了羊頭山和李虎見了面,等從羊頭山回到平陽的時候,第二支去草原的商隊恰好準備出發,朱慎錐掐著時間趕到,再一次啟程前往草原。

  五月上旬,朱慎錐的商隊回到草原,這一次到了草原後發現草原上的氣氛有些凝重,從東邊傳來的消息林丹汗和科爾沁的戰爭不盡人意,情況似乎有點不妙。

  林丹汗這位蒙古的共主志大才疏,雖有統一草原的雄心,卻無做成事的本領。其他的不說,就說他這先後兩次出兵吧,無論是出兵的對象或者是出兵的時機全都不在點子上,而且做起事來看著聰明,實際上卻愚蠢無比。

  上一次打內喀爾喀,明明可以在努爾哈赤最初向炒花動手的時候立即出兵,如果那時候出兵,內喀爾喀也不會屈服於後金,炒花更不會走投無路被迫和後金聯盟。

  林丹汗當初打的是利用後金的力量削弱內喀爾喀實力的想法,但他沒想到作為蒙古共主這麼幹的影響和後果。

  林丹汗坐視內喀爾喀被後金攻擊,等到炒花被努爾哈赤一頓胖揍,被迫求降同後金聯盟後,林丹汗又不樂意了。打著蒙古大汗的旗號要教訓炒花,聚兵攻擊內喀爾喀意圖吞下這塊地盤,這對於許多蒙古部落來說未免有兔死狐悲的想法。

  而那一次出兵內喀爾喀,林丹汗卻沒有達到目的,相反因為後金和科爾沁的原因,林丹汗的大軍非但沒能借勢拿下內喀爾喀,反而被內喀爾喀、後金和科爾沁三方夾擊下輸了這仗,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內喀爾喀戰敗後,林丹汗惱怒非常,可他非但沒好好反思,反而就此恨上了科爾沁。

  在林丹汗看來,如果不是科爾沁搗鬼,內喀爾喀早就在他的鐵蹄下落入囊中了。正是因為科爾沁的緣故,後金假道科爾沁,兩軍聯合出兵從側翼打了林丹汗一個措手不及,從而導致這一仗的失敗。

  因為這個緣故,林丹汗惱上了科爾沁,一直琢磨著給科爾沁一個狠狠教訓。所以當得知當遼東的後金和大明再一次開戰的時候,林丹汗突然發現機會來了,他興致勃勃地再一次頒布了聚兵的命令,要趁著這個機會去打科爾沁,讓科爾沁知道知道誰才是草原上真正的主人。

  林丹汗的這種騷操作朱慎錐根本就看不明白,別說是他了,就連作為蒙古人的阿失帖木兒也是如此。

  一直以來,林丹汗的所作所為完全就是隨心所欲,就和小孩打鬧過家家似的,想一出是一出。

  從名義上來說,作為蒙古共主的他是蒙古人的大汗,但林丹汗所做的許多事都讓蒙古各部離心離德。要統一草原,需要的不僅僅是武力,還有政治智慧和手段,但後者恰恰就是林丹汗所欠缺的。

  就連武力,林丹汗雖占有優勢,卻也遠沒強大到能依靠自己橫掃草原各部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林丹汗要麼先針對一個部落狠狠收拾,不管不顧先徹底打服其中一個部落後吞併地盤消化完了再朝下一個部落動手,而且在實施的時候儘量拉攏安撫其他部落,哪怕不能取得其他部落的支持,也至少得讓這些部落兩不相幫。

  可林丹汗現在又是怎麼做的呢?在沒有解決內喀爾喀的情況下林丹汗居然又迫不及待去打科爾沁了,而且打科爾沁的理由是因為科爾沁和後金走的近,在上一次戰爭中出手幫了內喀爾喀,冒犯了他這位大汗?

  這樣的理由怎麼能夠服眾?再者,無論是內喀爾喀或者是科爾沁,他們之所以會和林丹汗抗衡,不就是因為林丹汗自己逼迫再加上後金的緣故麼?

  其根本原因不在蒙古人的本身,在於後金的崛起。內喀爾喀和科爾沁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無法做太多的選擇,因為他們正夾在蒙古本部和後金之間,面對兩頭猛獸,要生存下去只能夾縫求生,這對於部落本身來說沒什麼問題,假如林丹汗能在這種情況下給予一些幫助,伸出友善之手來,作為同是蒙古人的內喀爾喀和科爾沁,從心理和感情方面自然會更傾向於林丹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