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此番重賞

  一場戰鬥不過是半個時辰。🎀♠ ➅❾𝐒нỮ𝔁.匚๏𝐦 👌♨那些逃之夭夭的艦船也絕不可能逃脫,論船速,炮艦發揮出來的實力並不下於火炮之威,大食人全部束手就擒,怕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除了近千餘人死傷,還有七八百人落入海中,留下的人其實並不多,不過五六百而已。

  只是這短短時間發生和結束的海戰過程實在過於短促,以至於許多人還沒有回味過來便已經落下了帷幕。

  這是一場足以讓人心有餘悸的屠戮,大食的海船幾乎沒有回手能力,甚至他們提著刀劍妄圖衝殺而來的時候都顯得可笑無比。

  而如今硝煙散去,海面上一片狼藉,沉船的殘骸,漂浮於海面上的屍首,還有那不斷湧出的血泡,使人不忍睹卒。

  天子龍顏大悅,朱棣已經很久不曾有過這樣舒暢的心情了,他這時候竟是興致勃勃,開始重新審視這艘炮艦,直接走到了底層的炮艙,正好看到疲憊的炮手正擦拭著火炮,準備蒙上炮衣。

  當郝風樓和朱棣下來時,炮艙長李瑞頓時有些慌了,連忙挺胸道:「卑下見過……見過陛下……見過侯爺。」

  朱棣微微一笑,親自彎腰去看炮,這炮管依舊還有些燙,雖然利用淨水和毛刷沖洗了內膛,那硝煙的刺鼻氣息也仍舊不散。

  「郝風樓,這船,朕要了。」朱棣一字一句地道:「奪人所好本不應該,可是朝廷需要這些炮艦,不只是炮艦,還有那大寶船也一併要了。」

  本來這些就是要移交朝廷的,可興許是這東西過於犀利,而且朱棣也深知這東西必定造價不菲,原本呢,他是以為郝家造船不用朝廷耗費一文,這船的規模不會太大。估摸著也就是個海船的樣子而已。

  可是誰知,人家造出這麼個大傢伙,連炮船也出來了。

  此時,朱棣就不得不重新審視了。船出來。而且過於讓他吃驚,這船的規模太大,所費實在不菲,朱棣閉上眼睛都知道這其中得要損耗郝家多少的家財。

  郝家的那點兒財源,朱棣是清楚的,朱棣幾乎可以想像,為了造出這樣的船,郝家雖說不至於散盡家財,卻也夠讓郝家囊中羞澀。

  假若還如從前那樣白占人家便宜,以朱棣的性子。卻是有點過意不去。

  朱棣不是沒心沒肺的正德,也未必和太祖皇帝那般自私,他終究是藩王出身,多少能體恤一下臣下。

  郝風樓當然不敢怠慢,道:「微臣此番帶船前來。本就是打算將這船獻給朝廷。」

  朱棣搖頭道:「這些船當然是獻給朝廷,可是往後呢?海防船廠還要給朝廷造船,朕要的不是幾艘寶船,也不是幾艘炮船,而是數十數百甚至上千,難道這些也等著你們來進獻?你放心,朕不會教你們吃虧。你們是功臣,哪裡有讓功臣吃虧的道理。」

  朱棣頓了一下,繼續道,:「朕會讓戶部擬個章程,想盡辦法讓戶部每年撥三十萬兩銀子,除此之外。內帑這邊也會籌措十幾萬兩,這些銀子本是用來給龍江船廠造船的,而如今則撥付海防船廠了。你們郝家怎樣造船,這是你們的事,可是到時如數交船即可。」

  朱棣吁了口氣。才接著道:「有了這些船,後年開春就可讓鄭和出航了。」

  郝風樓聽了,心裡的一塊大石不由落地。

  其實郝家雖然家財百萬,可是這造船確實損耗很大,獻上十艘八艘艦船,郝家還能支撐,可是一直這麼源源不斷地進獻,郝家怕也吃不消。🎈💛 6❾S𝓱ᑌ𝓧.Ć𝕠Μ 💜🔥

  如今朝廷願意拿出銀子,一年是四十餘萬兩紋銀,卻算是將這海防造船的地位穩固下來。

  朝廷說是撥付,其實無非就是訂單而已,海防船廠如今養了這麼多人,要改良艦船,要造船,便少不得搭建船塢,少不得建鋼坊、木坊、纜坊、帆布坊,甚至還要製造油漆之類。

  這可是數萬人的生計,而這數萬人每月都有俸銀,有了銀子就要衣食住行,所以也吸引了不少客商入住,若說諒山如今已漸漸成為交趾的政治、經濟中心,那麼這海防則主要倚靠的就是造船。

  朝廷不給銀子,郝家養不起,只有持續不斷地拿出真金白銀,這造船大業才能一直持續下去,因為要造船,所以需要收購大量的船料,而交趾的百姓如今許多人都靠採礦和采木以及種棉過活,一方面供應諒山,另方面則是供應海防,幾乎整個交趾大致上已經有了次序,諒山和海防負責製造,製造這一頭自然是郝家的主業。而交趾的豪門士紳則是組織交趾各府各縣提供原料。在經濟關係上,這些人已經依附於郝家,郝家的一舉一動都足以關係著他們家族的興亡。

  →

  因此想要交趾穩定,想要穩固郝家在交趾的地位,這『訂單』是必不可少的。

  諒山的產業倒是無妨,如今諒山布、諒山木具和諒山的鐵器已經馳名天下,購置者如過江之鯽,這不但是因為諒山的商品質優,更重要的還是價格低廉。

  製造的規模越大,成本就越低,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就以紡織為例,若是自給自足,自己去購買棉花紡出布來,可能這一斤棉花至少一百三十錢以上,可若是郝家的絲紡收購,價格就可以壓到八十文以下,理由很簡單,前者是零售,後者是批發,前者買賣棉花是商家說了算,而後者收購棉花則是郝家說了算,商家們寧願八十文將自己的絲全部兜售給郝家,也不會願意一百三十文的兜售給尋常百姓。

  收購的環節大大地壓縮了成本,除此之外,製造、運輸方面的環節也將成本壓到了最低,郝家的布坊用的都是最新式的織機,和尋常百姓人家那種老舊的織機效率增加何止數倍,更不必說尋常百姓織布出來也捨不得去浸染,就算想要染布的也必須送到染坊去,染坊少不得要收你十個八個的銅板,可是郝家這邊自建的染坊卻所費不多。

  最後結果就是,就算你自己買了棉花回去織布,最後製成土不垃幾的布料,一匹布的消耗是四百三十多文,而郝家一匹布,三百五十文就可以出貨,隨即商賈們帶著布匹販賣各地,終端的價格也不過是六百餘文而已,這樣的布匹成色又好,紋理又是新穎,只是多一點錢,便可購置,還省了大量的人工,自然而然讓人趨之若鶩。

  而如今,海防的船廠亦算是站穩了腳跟,將來海防再建設成港口,幾乎地位要不下於諒山了。

  得了朱棣的准信,郝風樓也沒有扭捏,連忙行禮道:「父皇恩典,兒臣銘記在心。」

  朱棣哈哈笑起來,拍了拍他的肩道:「走吧,去甲板上瞧瞧,說也奇怪,方才的時候,朕有些頭暈目眩,可是那火炮一響,反而精神了,走,陪朕去看看海。」

  回到甲板,船隻已經起航,因為底艙關押著俘虜,文武大臣和使節們只能在這甲板上站著,一開始他們還有些扭捏,後來有不顧體面的,索性席地而坐,於是大家也不顧形象了,直接坐下來,許多人交頭接耳,料來對這炮船的威力印象深刻。

  不過對於這些高居廟堂的大人們來說,船這東西固然再犀利,震撼卻也不大,大家關心的是郝風樓追襲海寇,亦是大功一件,只怕這一次,郝風樓的恩賞不會小,於是有人羨慕,有人皺眉。

  朱高熾眯著眼,盤膝與解縉坐在一起,坐在他不遠的乃是漢王朱高煦,其實朱高煦近些日子顯得低調了許多,他這漢王漸漸感覺有些不妙了,自己這親兄弟的太子之位越來越穩固,他反倒顯得沒鼻子沒眼起來,繼續留在京師,似乎沒什麼意思了,可是不留在這裡,卻是連最後一點機會都失去。

  他看著太子,而朱高熾則和解縉談笑風生,眼角的餘光也不禁落向那個覬覦東宮的兄弟。

  等到朱棣上了甲板,所有人紛紛站起,前來行禮。

  朱棣壓壓手,笑吟吟地道:「諸卿,這熱鬧瞧得如何?」

  朱高熾連忙站出來,違心地道:「此艦犀利,實在教兒臣大開眼界,郝風樓造艦有功,兒臣以為,理應重賞。」

  朱高煦自是不肯落後,亦是出來道:「太子所言極是,父皇,兒臣今日也是大開了眼界,兒臣也以為必要重賞,如此才不枉費郝家父子的苦心。」

  朱棣卻只是莞爾一笑,道:「不急,交廷議討論吧。」

  聽到這話,反倒讓人倒吸了口涼氣。

  若是心血來潮頒旨賞賜,這倒沒什麼,可是交由廷議討論,這意味著什麼?廷議要討論的絕不可能是小事,難道一點雞毛蒜皮也值得討論?唯一的可能就是,這一次是真正打算重賞了。

  ……………………………………………………………………………………………………………………………………………………………………

  謝謝各位的鼎力支持,月票很給力,老虎感動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