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121章 五十年的產業
伊藤博文想了想,還是問道:「佐佐木君,這湯姆森公使沒有提出任何的可以商量的建議嘛?」
「伊藤君,我確信是沒有的!」佐佐木五郎點點頭說道。
伊藤博文站起身來到窗口,看著窗外的遠處,這是一座生機勃勃的巨大城市,有著近百萬人口的帝國首都,自己從31歲躋身日本權力的巔峰,已經為這個國家策劃了無數次的方略,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雖然目前日本還未有西方那樣龐大的工業系統,但是他找到了複製西方成功的有效途徑,那就是從自己身邊那個巨無霸身上吸取足夠的財富!
很顯然在之前的整整十年裡,這項方略都是非常成功的,他與那個國家最有權勢的李中堂也多次交鋒過,那是個強勢的清國官員,不過依然有著他的弱點,甚至他發覺那個龐大的清帝國都有致命的病根,整個國家的統一,竟然是維繫在那些權臣的忠誠之上!而不是像
不過自從一年前,似乎一切都發生一些微妙的改變,那個清帝國看起來恢復了生機,紡織產業的挫折讓'政府'的盈餘捉襟見肘,而最近引進的英國煉鋼技術,完全生產不出合格的產品,最終被迫關閉,如何帶領這個國家走出一條復興之路,這無疑是個艱難的選擇!
「這事情讓我好好考慮下,務必要找到辦法,讓英國人向我們提供技術,完成產業的轉化,國內的紡織產業雖然目前還能受益於這英國人的成衣產業,但是最終要死在這新興產業身上!」伊藤博文斬釘截鐵的下了斷論。
千葉港口史密斯的商鋪里,來自李東來的幫手小賣辦杜平正在和洋行老闆史密斯商議的這成衣交易的推進事宜,而一旁由何家派來的掌柜正拿著帳簿核對的這一個月來的進出帳目。
史密斯算盤打得噼啪響,按照契約,自己所占的10%股份的話,現在也是一大筆利潤,不過這該死的李主管,竟然要一年後才能兌現30%的分成,三年後才能兌換全部的利潤,不過支付給自己的薪水已經讓他這個破過一回產的商人感到足夠的豐厚,此時正在追問管帳的胡掌柜,「胡先生,這個月我們公司帳面盈利多少啦?」
胡掌柜抬眼看了看史密斯,搖搖頭,「史密斯先生,李東來主管關照過了的,公司的財務你不得'插'手,這應該在當初給你的契約上寫的很清楚吧!」
史密斯對於胡掌柜的不屑口氣完全沒有任何的不滿情緒,嘿嘿一笑,「我只是關心下自己日後的收入嘛!這個財務上的事情,胡掌柜你說了算!」
「收入嘛!你看現在這形勢,你想不發財都難啊,」胡掌柜見這史密斯倒也是個知趣人,說話也客氣了幾分,「這邊的情況,我已經電報告知了李主管,上海通知我們,這邊收購的物資和獲利儘快發運!」
杜平還在檢視貨物庫存科目,轉頭問史密斯道,「史密斯,那個英國公使後面還有消息嘛?」
「第二天派人送過消息,說已經向日本人施壓,要求增設新口岸,後面就暫時沒有消息了!」
「噢……」杜平琢磨了一下,「那些洋行可有什麼動靜?我們這邊產品的出處要嚴格保密!」
「有四家英國洋行、一家德國洋行、兩家美國洋行來商談過進貨數量了,希望增加一倍的進貨量!而且對於高檔的成衣需求量也很旺盛,我看可以建議李主管增加中檔的成衣供應,這一塊的利潤我想應該也會很大!」史密斯謹慎的建議道。
「恩,這建議很好,史密斯你最好調查下這中檔服裝的市場調查,我會儘快想李主管提出來了!」杜平想了想,「還有件事,這日本的成品棉布、棉紗,史密斯,你策劃下,能不能讓西洋商人進行收購抵制,如果能擠垮他們的紡織業,那我們這成衣的利潤還能再提升一些!」
聽到這個關係自己利益的問題,史密斯也是興趣大增,兩人坐在一起開始仔細討論這件事情的可行'性'!很快,一個初步的計劃被兩人搗鼓出來了!
史密斯很快就招募到一批日本工人,分派他們到京都附近的生絲貿易場和棉布場了解生絲價格和棉布價格。
結果卻讓他們兩個陰謀家大吃一驚,日本現在最龐大的產業竟然不是產能巨大、一直來持續對清國進行傾銷的棉布、棉紗產業,而是一直來作為原料出口的生絲產業,因為這一塊產業與清國的生絲產業並沒有直接商業衝突,所以並不為清國注意和知曉。
這日本棉花產量很低,幾乎可以說是根本不產棉花,完全依靠進口,而生絲的生產被做為一項國家大計,從明治維新之初就貫徹下去了,短短的十年時間,利用日本氣候'潮'濕的有利條件,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日本生絲產量已經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
1881年日本蠶繭產量已經達到了超過兩萬擔,儘管十幾年前,日本就盛行機械繅絲了,日本農村的繅絲廠現在都達到了驚人的數百家,不過由於那種進口的繅絲機械原本技術上就非常落伍,以往出口的都是鮮繭和粗加工的生絲為主,質量和鄰國大清手工生絲相比很有些差距,所以日本到前兩年都只是被西方作為粗品原料的供應基地。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前年伊藤內務卿向法國領事提出的購買了一批新式的兩緒共捻式繅絲機,替代傳統的落伍機器蠶繭抽絲工藝,使得生絲的生產質量大幅度的得到了提高,終於在生絲的質量上得到了質的提高,去年,三井財閥工廠生產的高品質生絲已經獲得了美國商戶的認可。
三井財閥在棉布上的大挫折也使得他們認識到依靠進口棉花、棉紗進行棉布生產的產業已經遇到了瓶頸,而新式機器繅絲產業在清國和日本都屬於新興產業,清國大量出售的生絲都屬於傳統工藝手工繅制的「輯里絲」,在國際上享受盛譽,要與占領國際生絲原料市場近4成的中國生絲競爭,唯一的辦法就是工業化的繅絲產業。
所以從去年開始,三井為首的日本國內紡織業主都大幅度的轉產新式機器繅絲產業,這也是三井財閥度過巨額虧損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生絲的主要進口國美國和法國對於產能的需求一直很旺盛,而生絲作為高檔的紡織原料,在國際市場上還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
但是國際市場上的供不應求,並不代表加入這個產業能賺取高額的利潤,即便是在日本小有影響力的三井財閥,對於西洋商人來說,也只是東方的一個土包子而已,生絲的定價、質量評定的權力,完全由壟斷海貿的歐洲、美國商人控制著。
不過日本'政府'現在還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他們急於與清國龐大的生絲產量進行質量和數量上的競爭,伊藤博文在太政官的內務會上甚至提出了50年的日常生絲產業長期計劃,要在10年內取代清國,成為國際生絲市場的主要供應商。
而這些消息很快就通過電報傳遞到還在秦鎧這邊,繅絲產業……秦鎧聽到這個名詞後還是愣了一下,自己一直來忙乎著棉布棉花的事情,倒是忽略了這一檔子了,繅絲機倒是應該能生產出來,這玩意可又是一個大產業啦!
不過國內的情況和日本又大不相同,中國傳統的土法手工繅絲工藝上已經非常不錯,而且由於這些年來生絲貿易一直很熱門,極富創造力的中國手工業者將手工繅絲技術也推向了極致,對加工好的生絲進行深加工的手工工藝也得以普及。
比如上海口岸的普通土法生絲原價每包白銀310兩,經過再加工後搖成高品質生絲,價格立刻可以達到500兩白銀,大清國憑藉著巨大的人口基數,小農經濟也一樣提供了機器工業的產能,這多少有些讓人感慨!秦鎧了解到的歷史,這時代中國生絲的出口已經達到了驚人的8萬擔的,價值兩千四百多萬兩白銀。
現在讓秦鎧舉棋不定的是,在這個繅絲廠的大行業中,如果自己快速的介入,雖然可以產生不小的收益,但是涉及這方方面面的利益鏈,多少有點惹禍上身的味道,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現在生絲的價格完全被口岸上的買辦所壟斷。
這生絲產業作為大清國目前最大宗的出口貿易,這其中涉及多少的官場利益,秦鎧也自然明白的很,最底層的養蠶戶只能從增加產量來獲得微薄的收益,而中間的絲棧、絲商也是賺一個跑路錢,最終的大頭被控制出口的洋商壟斷,這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在國際生絲價跌的時期藉口品質打壓價格,而國際生絲價漲的時候則以平價收購。
秦鎧的查閱了歷史上生絲貿易的產業信息,很顯然這是一個非常旺盛的產業鏈,從這時代開始,美國開始了長達50年的絲綢產業大發展,在這個50年中,直至二戰時代,日本和中國都是全產能的向美國輸送生絲原料。
這份「以蠶養洋」的產業,可以說是為日本注入了長期的新鮮血'液'。當然美國人自然不是什麼大好人,大量的絲綢產品製造出來後,返銷到東亞,又極大的衝擊了東亞大清國和日本的絲綢產業。
秦鎧立刻找來何興商議,兩人都覺得這個產業非做不可,有馬尾海運的便利,江浙閩粵可都是蠶桑大省,派人去收鮮繭就是了,這其中'插'一腿有馬尾船政的官場背景應該問題不大,而這產業的地點,兩人不約而同想到了防城。
不過最終這項產業的最終落腳點,卻沒有落在防城,章奎現在可是焦頭爛額著呢,周瑞東扔過來大批的黑旗軍家屬,他正琢磨著如何安置,很顯然,這份及時出現的新產業給予了他一個不錯的選擇!
河檜縣令龐清、先安縣令王宕早就動員起縣城裡的閒散勞力,在河檜碼頭附近大興土木,搭起來一個工業區的空架子,不過目前只有一家衝壓廠在這空曠的工業區里運作著,現在終於來了新消息,章指揮要在縣城裡搞絲廠……
兩地的縣衙里立刻發出了招募工人的布告,凡是兩縣戶籍的百姓,不分男女都可報名募工,第一期的初定薪酬是每月銅錢800文,外包吃兩頓飯。河檜、先安的原住民原本就是些當地土著,多是少數民族,就是縣城裡也是情況民族繁多,這裡以往唯一的收入是糧食和海產品,不過沿海的土地有限的很,這糧食只是足夠吃,但是想要掙到錢,那可就困難的很了。
而第一波進衝壓廠的工人薪酬略高於這絲廠,不過那廠子招人少,而且裡面的主管挑工人都是要機靈有些腦子的才行,這次差不多的薪酬,可就要求的低多了,兩縣一下子招募到近千的工人,著實把兩位縣令嚇了一跳,這兩個縣戶籍登記的住民都沒過萬,這一千勞力未免誇張了點。
派人連夜過河去防城請示章奎後,對於這巨大的勞力群,章奎可是笑咧了嘴巴,立刻帶話過來,「一個都別放走,我會派人過來進行初步的培訓,機器運來還需要一段時間,先開一家成衣廠,讓女工都進成衣廠幹活!」
這段時間,銷日本的成衣顯然都是出自防城縣三家大型的成衣廠,這其中馬尾船政占了七成的股份,但是具體的經營則是由防城的商盟入股者進行管理,原本對於製作日式款的衣服,這些小股東都是有些意見的,現在通過馬尾海運送往各地成衣鋪子的銷售依然十分火爆,由於考慮到儘量降低對國內產業的衝擊,定價相對較高,這樣利潤的空間也變得很大,小股東們都願意做國內的衣服。
不過大股東既然要做海外的單子,他們也無話可說,反正只要賺錢,快點慢點都無所謂。但是事實上,日本的銷售火爆程度遠遠高於國內口岸,成衣廠全力以赴生產的衣服竟然無法滿足不斷飛來的訂單要求,結果工人們拿著加班的兩倍薪水樂呵呵的三班倒著加工衣服。
很快一批成衣廠的骨幹被抽調出來趕往隔壁的河檜、先安,同去的另外一批是黑旗軍家眷中願意到河檜安置的家屬,對於他們的安排,章奎依據秦鎧的意思,提供他們在成衣廠的工作機會,如果合適的情況下,逐步讓她們成為成衣廠內的基層管理人員,這也是優待軍隊家屬的要求,當然,前提是能勝任工作。
而日本方面,杜平和史密斯原本打算折騰的棉布產業在經過仔細調查後,發現在此輪成衣傾銷後,這個國家的棉布產業基本陷入了一個僵局,生產吧,棉布只能銷售到東南亞,但是那邊已然會遭遇英國棉布和清國棉布的競爭,不生產的話,一旦英國商人不再進口成衣,這民生的布料和衣服可就稀缺了,這已經是一個食之無味的雞肋產業!
大批的成衣銷售之後,千葉港的英國洋行僱傭了大批日本買辦開始購入日本當季的鮮繭,這未經過加工的鮮繭價格十分便宜,一擔鮮繭不過折合8石米價,而經過烘乾、繅絲後,以日本鮮繭的便宜價格,光是出售生絲原料,就可以獲利1倍以上,這樣的買賣怎麼可以不順路經營一番呢?
而太政官那邊的官員很快發現英國商人的新舉動,其實都是史密斯下屬的影子公司所謂,那些洋行顯然很快在成衣產業上賺了不少的錢,他們開始以略高於日本國內原料的價格,收購日本本土的鮮繭。
其實相對於這時代日本鮮繭的巨大產量,史密斯的採購量並不算龐大,不過很顯然,他的這些舉動,作用被過度擴大了,很自然引發了日本國內的原料漲價,這又加劇了日本國內紡織業的動'盪',只是這一切還處在萌芽狀態,並沒有特別明顯的激烈競爭出現。
但是,三井財閥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畢竟現在看起來,英國人似乎又看上了日本生絲產業,只是讓他們不明白的情況是,這些英國人不去收購生絲,而是專注的採購起價格低廉的鮮繭來,難道英國也準備在東亞開設繅絲廠?
這些信息再一次反饋到在這個夏天裡有些焦頭爛額的伊藤博文手裡,不過伊藤顯然是個老練的對手,在很快查明英國人採購量之後,他非常鎮定的告訴三井家的大掌柜 ,英國商人採購的鮮繭不過是日本產量的0.5%都不到的份額,所以根本不用擔心會對國內的生絲業造成衝擊。
而三井家經過這次的風波後,終於再次從生絲產業里找到了財團的增長點,這讓大掌柜三野村利左衛門徹底的舒了口氣,盤掉了幾家虧損的棉布企業,重新投入的新產業的擴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