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9章 第1589 後續處理

  法網恢恢,六安縣的一眾貪官污吏俱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接下來,張景瑞自是親自坐鎮,開始處理災情之事,同時,以工部的專業性,指導縣裡水利河渠,準備重新修建六安大壩。

  此次決堤所至水患波及範圍很大,受災總數大約在一萬兩千人左右。

  之前郭寶德等人貪污腐敗,公款吃喝,揮霍無度,以致縣中府庫本就已經入不敷出,哪裡還能支撐真正的賑濟。

  而從這些貪官那裡抄沒的贓款,卻又要用到六安各處水利。

  因此,張景瑞在仔細翻閱帳目後,早在幾天之前,就已經分別給淮南、蘇河、九江這三地郡守傳了一封書信。

  此三地,都屬於江淮地區。

  書信內容簡單明了,鑑於淮南本身的財政問題,著令從郡里調撥糧食至六安,以賑災民。

  命令蘇河郡調撥白銀二十萬兩,九江郡調撥白銀二十萬兩。

  這些錢,都是用來幫助一萬多災民活下去的。

  淮南郡守那邊,六安縣本就屬於其轄內,就算張景瑞沒這道命令,他也得想辦法賑災,自是二話沒說,當即就令人將一車車糧食裝好,押送六安。

  不過蘇河郡守和九江郡守顯然就有點不樂意了。

  尤其是蘇河郡守,收到書信的時候,他正在書房和一名下屬議事,看完後說道:「各地長官管各地政務,張尚書這命令,沒道理嘛。」

  下屬不明所以,好奇相問:「郡守大人,不知何事啊?」

  「你看看。」蘇河郡守將書信遞給了下屬。

  後者恭敬接過,一目十行,很快將其看完,稍作沉吟道:「大人,以卑職之見,銀子還是得調的,張尚書現在可是欽差巡查使,奉旨提領江淮一切軍政要務,這道命令不能拒絕啊。」

  「話雖如此,但也不能這樣啊。」蘇河郡守頗有點委屈的意思:「那怎麼不從懷寧調,怎麼不從廬江調,那麼多郡縣都在江淮地區,就偏偏從咱們蘇河調唄。」

  「這可能是離六安比較近吧。」下屬說了一句。

  「二十萬兩白銀啊,蘇河這兩年雖然發展的還可以,但郡里府庫又不是特別充盈,這銀子一調撥,咱們就得緊一緊褲腰帶了。」郡守還是很委屈:「再者,這動輒就調銀,即便他是欽差大臣,也得經過朝廷的同意吧?」

  說著又道:「不行,本官得上書陛下,稟明此事。」

  下屬聞言,卻連忙說道:「卑職愚見,最好還是不要多此一舉,前番聖旨傳達江淮各地,內容大人也知曉,張景瑞是有絕對權力的。」

  不僅是提領江淮一切軍政要務,還有最後那一句:所至之處,如朕躬親。

  這才是威力最大的。

  蘇河郡守一愣,不過仔細斟酌後,還是說道:「銀子肯定是要調撥的,不然就是違逆抗命,但這委屈,本官也得向陛下訴一訴啊。」

  言罷便開始提筆。

  一方面調令府庫轉銀至六安,一方面擬寫奏疏。

  郡守官職不低,職權也很重,因此奏章是可以直達御前的。

  且通過官方渠道,沒過多久,便送到了長安。

  皇宮書房裡,蕭遠批閱完一部份奏章後,打開了蘇河郡守的上書。

  將內容看完,他只批覆了簡單的一句話:聖旨是否不明。

  皇帝的批字,往往都會讓下面那些臣子揣摩聖意。

  收到這封被打回來的奏疏,蘇河郡守看著上面的紅字,忍不住喉結滑動,暗咽了口唾沫。

  他臉色已經有點難看了,同之前那名下屬道:「該聽先生之言啊。」

  下屬有點幕僚的意思,聞言嘆了口氣:「陛下責備大人了嗎?」

  「倒也不好說。」蘇河郡守拿著奏疏道:「總之,這次是本官魯莽了,未作三思,聖旨明否,可大可小啊,好在銀子撥了,我又是以匯報的言辭。」

  「這就好,這就好,想必沒什麼大事,大人安心即可。」屬下安慰了一句。

  談完這件事,蘇河郡守又道:「對了,你聽說了嗎,就六安縣那幾個貪官,被夷三族,且懸於城外,以儆效尤。就此來看,陛下這次怒火不小啊。」

  「此類誅滅三族也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下屬有些感嘆:「一貪而害半縣百姓,陛下又豈能不龍顏大怒。」

  郡守道:「還有,本官收到上面的通知,說是這各地的水利工程,會有工部派遣官員再行查驗,尤其是防汛大壩一類,若有偷工減料之事,一經發現,嚴懲不貸,或罪同郭寶德啊。」

  「都是六安之事搞的,不過這也是應該的,類水利工程,關乎國家民生,及百姓性命,確不可輕忽。」屬下道。

  郡守道:「這件事,郡里先自查一下,如果真有地方出了問題,我們也好辦一些。」

  「明白,卑職這就去安排人先到各縣去檢查。」屬下應聲。

  「恩。」郡守點點頭,交代道:「但要記住,一旦發現問題,立即嚴辦,絕不姑息!我們先自查,是好在工部面前掌握一些主動,但絕不縱容任何貪官污吏!」

  蘇河郡守的話是沒什麼毛病的,地方有地方上的政治考慮。

  屬下領命而去。

  另一邊,六安縣。

  此時九江與蘇河調撥的錢已經過來了,並於點驗無誤後交接了公文,共計白銀四十萬兩,另外還有淮南郡里不斷運來的賑災糧。

  新的六安大壩業已籌備完畢,正在運轉石料,準備擇日動工。

  水利、災情、縣政,等等等等,雖然種種事務都壓在張景瑞的身上,但他卻並沒有任何的手忙腳亂,處理的有條不紊。

  開玩笑,一個正二品大臣,以往都是參與國策的存在,如今坐鎮縣裡,辦這些公還不是小菜一碟。

  這一天,縣裡負責粥棚的吏員前來匯報:「大人,按照您的吩咐,百姓之粥已不再是之前那樣稀了。」

  「恩。」張景瑞並未抬頭,還在伏案工作,邊寫著什麼邊說道:「天氣漸涼,那些家破人亡的百姓們都沒地方居住,讓你搭建的臨時營地都弄了嗎。」

  「都弄好了,只是災民太多了,有些混亂。」吏員道。

  「通知武衛府去協調一下。」張景瑞道:「另外,把徵召工人的告示貼一下。」

  「是。」(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