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頂級產品的運作

  第395章 頂級產品的運作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王旭就在樓下的早點鋪子見到了特意趕來的老白和龔凱以及另一個搞扇流體力學的博士。

  三人是連夜組織起來的,然後連夜和王旭的秘書處聯繫好今早的見面。現在都知道王旭的時間不好約,能約到幾點都得慶幸,早上吃早點的時間已經算寬裕的了。

  王旭也沒想這麼忙,但拍起電影來,真的時間不由得自己。更何況,他還關注著那麼多的項目。

  這個項目就是找個團隊,撒一筆錢的事情,這年月的科學家日子都不是很好過,你別看這些搞飛機的,還是這兩年才吃得起肉,更別說什麼科研項目的砸錢了。

  未來的運作方法還是一樣,扔到專利池,頂級品牌玉卓師兄去做,聯名款和王潮一起做,一兩年後,把高端牌子打好了,再做下沉市場,那會兒就可以直接授權後交出去給其他廠商去做了。

  後世老說航空領域心臟病的問題,其實就是窮鬧得,雖然也不是沒有管理問題,但其他問題在窮面前,都得靠邊站。

  聽說是上面聽了王旭的牢騷之後,最近好像在籌劃組建航發集團了,相信這些學者未來會好過些。

  這都是必要之舉,過去華夏都是先做飛機設計,再做航發設計,飛機下馬,航發也廢了,這個邏輯反了,必須徹底改變。

  所以王旭在和姜主任吐槽的時候,就說了這方面的事情,聽說上面挺重視,王旭很少從姜主任那裡得到上級的反饋,這一次居然能聽到消息,可以說是一個驚喜。

  航發這東西吧,其實核心難點就一個,那就是葉片,葉片搞好了,後面都順,不然啥都是磕磕巴巴的。

  但就這個葉片,硬生生的就卡住了華夏好幾十年,從材料,到形狀,到內部結構,到表面塗層,到加工製造,到組裝,到拆卸維修,那就幾乎沒有不是難點的地方。

  眼前這幾個人,就是搞葉片的,聽他們介紹說,進度已經暫停了,原因,又沒錢了唄。國家現在要求軍方要忍耐,所以軍方不可能拿出錢來搞新品了,連鎖反映到大學裡,自然就是各種研究都暫停了唄。

  王旭塞給他們一個支線任務,其實就是幫這個團隊賺些錢,把隊伍維持下去,甚至可能還可以繼續搞搞實驗。

  據王旭所知,後世就是帝都航院的這個團隊,接連解決了材料、塗料,內部空氣通道以及精密鑄造等難題,成功製造了高溫葉片,為後來的幾大航發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幾人交流的很順暢,王旭大概一說,他們就明白了,要求也簡單,輕便,風量大,噪音低,空氣可以加熱。

  這其中的工作主要是流體力學腔體的設計,東西吧,不僅僅要算,更要實驗,就是弄出一些成品來,用煙霧實驗吹一吹看,看看氣流到底怎麼流的,然後震動情況,噪音情況啥的。

  反正基本上最佳構型都是試驗出來的,這東西後世滿街都是,賣到百十塊一部。但其實內部構型都是從人家原始設計上抄來的,反正就是抄的越像,效果越好,差點的,那噪音震動就會大一些。

  而現在王旭就得找人自己實驗了,這就是他找航院團隊的原因,他們無論從設備到經驗都是一流的,搞個吹風機,以後還有電扇,那真的就是小菜一碟。

  高速電機好像水木電機系那邊已經搞出來了,據說已經有一萬轉的微型電機了,就是成本高的嚇人,不知道該用在哪裡。

  貴無所謂啊,奢侈品嘛,咱堆料就是,500刀不夠,2000刀怎麼樣,真正有錢人不會在乎那點差價,關鍵是讓人覺得這東西牛逼。

  王旭一套音響組合現在都叫到五萬美元了,也沒聽誰說喊貴了,倒是抱怨買不著的挺多,誰讓王旭這裡都是手工的,一個月產不了多少套。

  這些東西就不是給普通老百姓玩的,要麼怎麼說不坑窮人呢。

  玉卓師兄也在,你別看半夜秘書才安排的工作,但是大早上的玉卓師兄就收到了。秘書們對這些老總們的生活習慣就了解的很,比如王晶花,就絕對不會為她安排太早的會面,她起不來。

  她老公倒是可以,人家每天早上還要練功的。

  玉卓師兄現在和王旭生活規律差不多,每天都早起練武,就是大東也會的那套拳,別的不說,至少對他的心臟有好處。

  早睡早起,這是個好習慣,王旭也不吝推廣,至少在九十年代,這個習慣還是挺普遍的現象,就算是愛睡懶覺的王晶花,唐芸什麼的,也最多就是七點多就起了。

  按照後世算,那都是早起的典範了。

  事情商量的很順利,後續就是玉卓師兄接手了,王旭手繪了一張成品的造型圖,就是像個錘子,錘頭中間有個貫穿的洞的那個。

  樣子和現在的吹風機完全不同,看起來就像個未來科學產物,都帶點科幻風了。

  其實,啥叫科幻風格一直都有爭議,但普遍的大眾認識,其實和極簡風是頗為接近的,再加上一些特殊的藍光之類的東西。

  這也是藍光二極體的工作之一,王旭在自己的音響上就使用了這個風格,就是那條藍色的線,為此,王旭甚至還申請了商標和專利。

  藍線就是海外對王朝系列音箱的稱呼,他們喜歡給好多產品起外號,嗯,其實華夏人也是一樣,比如,八十年代流行的那種單喇叭錄音機在大眾口中一直叫板磚。

  王旭現在出口利潤最大的應該還是他的錄音棚,玉卓師兄把這套東西賣到了全球,一套200萬美元起,地方大點兒,再把各種軟硬家配齊了的話,上千萬也不是難事。

  丑國和小日子都有一套最頂級的,那價格,那規制,連王旭自己這裡都沒有,那是一種可以錄製交響樂隊的大型錄音棚,光麥克風就有幾百個。

  各種混音分頻設備更是數不勝數,後端連接用來處理音頻的設備的都不是工作站了,而是一整組的伺服器機櫃,這玩意的價格高完全是正常的。

  這麼說吧,他的控制室,面積都比王旭最開始那個錄音棚大。

  王旭給央音建的那套也可以錄交響樂,但還真的沒這麼奢侈,做了很多的取捨和妥協,比起小日子的財大氣粗,王旭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而家用的設備也有特別誇張的,比如為沙漠裡的一個頭巾哥定做的一套價值200萬美元的音響設備,裡面光是王旭搞的最頂級手工音箱就有八套,才形成了能夠覆蓋他家那個大廳的完美聽音體驗。

  世界上有錢的人多的是,王旭以前聽都沒聽說過的人,想都沒想過的地方,時不時的就會冒出一個這樣的豪客。

  玉卓師兄都是靠展會來進行這樣的銷售活動的,根本沒有什麼代理,一年多來,不斷地參加各種頂級展覽,這些產品大多是通過一些諮詢公司,銀行,會計師事務所,甚至律師事務所賣出去的。

  這些套路就連號稱華夏最早一批職業經理人的玉卓師兄都沒聽說過,都還是生意來了,才知道原來那幫子富豪根本就不會自己去買東西。

  他們的東西都是這些代理人送上門的。

  唐芸現在也已經接觸到這樣的頂級客戶了,同樣是來自於各種時裝展,不過王旭太忙,他現在一套定製晚禮裙的價格已經開到50萬美元,嗯,有價無市,還沒賣出去,定這個價格純粹就是放個價格阻攔客戶的。

  以前在他這裡定製過衣服的人,無不對他的定製款真愛有加,那都是捨不得穿,直接掛起來展覽的存在。

  這才多久啊,這都翻了不知道多少倍了,而且吧,非常稀有,稀有到全世界都沒多少套。

  現在,掛在鋪子裡的私人定製,都是唐芸找到的留學回來的幾個設計師的作品,可以打王潮的標,但不能說是王旭設計的。

  今年,米蘭時裝周和巴黎時裝周,王潮都收到了邀請,曲穎的模特隊以及新思路模特隊都拿到了合同,王旭搞的幾套概念服裝,也都會在這一盛會露面。

  而王旭,依舊是保持神秘,根本不會露面。在上層圈層之中,大家也都知道了王旭這個神秘的藝術家,音樂美術,服裝,設計,出類拔萃,但卻只見作品不見人的神秘人物。

  目前,他的一系列素描,和幾幅油畫畫作,正在歐洲多國進行展出,引起了小小的轟動。甚至還收到了威尼斯雙年展的邀請,這是自八十年代以來,該展覽首次邀請華夏畫家。

  王旭對這些並不是很了解,他懶得在這種所謂的藝術圈子混,他喜歡藝術,並不代表他喜歡藝術圈子,那裡面的人渣真心太多了。

  所以他一向對那些圈子是敬而遠之,眼不見為淨。相比之下,科學的圈子即便有些齷齪,卻大都顯得幼稚,有時候甚至有些可笑。

  他並不是什麼潔癖患者,但也還是能做到管好自己。他一直封印著自己,因為他覺得世界挺美好的,經過那麼多奇葩世界,讓他對現在的生活特別珍惜。

  不過他這個特例獨行的性格,卻意外的並沒有讓他的作品沉淪下去,相反,可能有著天時地利的關係,這個年代的華夏作品本身就特別容易受到關注,而他又是一個跨界跨得非常誇張的典型。

  他的事跡早就隨著丑國的新聞媒體逐漸開始歐洲發酵,然後就發現這個人越來越多的作品,比如他的音箱都和功放都做的宛如藝術品。

  讓人們對他這個獨立的製作人品牌越發的好奇,然後繼續深扒,才知道原來他還是畫家,是攝影師,是歌手,是樂手,是製作人,是作家,是演員,是編劇,是導演,是發明家,是科學家。好吧,地球已經容不下他了,宇宙才是他的極限。

  亂七八糟的身份,迷人的外表,雌雄莫辨的樣貌,消瘦的身材,白皙的皮膚,完全不同於歐洲現在的主流審美,倒有些回歸藍血貴族時代的經典形象。

  別問他們是怎麼知道王旭的長相的,小日子的人比王旭會湊熱鬧多了,他們把寫真集賣到歐洲了,還專門出了不同文字的版本。

  當然,還得再給王旭一筆錢,還是一大筆,一個國家就是上百萬美元。你就說吧,王旭覺得自己賣照片比賣產品掙得都多。

  這靠臉吃飯的人,生活真心就是毫無壓力可言啊。

  自從王旭開始鼓搗電影以來,各種的信息在整個西方開始逐漸交匯,然後勾勒出了一個完全不像現實的神秘人物。

  這個人越神秘,就讓人越好奇,當這個人的真容曝光時,更多的驚嘆加入其中。歐洲人就和一個月前的丑國人一樣,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探究心理之中,倒有些好像是偵探遊戲。

  嗯,好吧,其實王旭靠的真的不完全是長相,或許在小日子的時候是,但現在真不是。

  其實GIT現在在歐洲的影響力一點都不小,甚至很多大學已經把COS也作為正式的課程在大學裡講授了。他們對於新事物的追捧在九十年代的時候還是很明確的,好像是到了新世紀之後才慢慢緩慢下來。

  但這邊的大學可是一直都緊追世界的最新動態的,GIT在歐洲都建了好幾個鏡像站了,怎麼可能一點水花都沒有。

  甚至就連《矩陣》項目都有不少歐洲語言的版本出現了,一些歐洲的出版商還和GIT聯繫進行出版來著。

  這些東西都由會計師事務所負責,普華永道現在是GIT的主要合作夥伴,這樣的授權之類的東西,都是他們代理去弄的。

  GIT本身是個非盈利組織,也沒什么正式的員工,要想做一些商務上的事情,唯一的方法就是委託給各種代理機構。

  所以,各種談判都進行的特別順利,代理人嘛,他們不會糾結於價格,大概都是給些錢就同意了。

  這裡就必須提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著作權和專利是完全不同的,理論上,只要伱自己寫的文字成型了,你就天然的擁有著作權。

  所謂的登記註冊權,只是一個公證的過程,和你著作權的生效毫無關係,你沒登記也是有效的。

  而專利則是,如果沒批准,那麼就不會被保護,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權益。

  而開源社區的開源屬性,會把代碼開源出來,這是著作權的範疇,其實並不包含其中蘊含的專利,也就是說,你使用開原始碼,其實是有可能觸犯專利的。

  但一般的開源協議,並不會硬性的規定專利的範疇,很多人也都不會注意。

  如果是軟體社區,因為軟體代碼和算法本身是不能申請專利的,因此軟體社區基本上不涉及專利,所以,大概率不會有這方面的問題。

  而如果是硬體社區,開源的東西就必須看仔細了,看看人家有沒有把專利也授權,如果沒有,用的時候就要格外謹慎。

  而矩陣社區,說到底,其實是背景設定的開源,而那些小說、劇本本身,也只是在發布的時候授權給了GIT和各大論壇可以隨意使用而已。

  也就是說,嚴格說來,這裡面對於著作權本身的歸屬是模糊的,如果要折騰,還真的就有可能要打官司。

  而且,標準的協議中規定的是對於這些內容的使用,包括商用,是免費的,但出版算不算使用就要另說了,出版小說內容和你使用其中的內容完全是兩個概念好吧。

  這當然也是王旭當時就沒想明白,覺得好玩就開源了,並沒有深究這其中的法律問題,現在只能是拜託律所重新擬定這一類的內容的許可協議了。

  可能會需要重新界定許可的模式,範圍,規則等等,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雖然還需要些時間,但新Gitee上,開源項目還不多,一切都還來得及。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這會兒的出版社還都會去找GIT交些錢,然後把這些文字出版,而根據最初的協議,這些錢會有一部分給與那個直接貢獻者。

  然後,就真的有這麼一批作者,居然寫著寫著就掙錢了。

  雖然不多,沒法和完整版權的暢銷書相比,但是好像貌似居然有著成為職業的可能了。

  這個世界的就是這麼變化與發展的,完全脫離了王旭的掌控,誰會知道王旭心血來潮的一個開源舉動,會造成這麼多的社會上的變化。

  ——

  (還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