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高等教育的研討(二)
但是,王旭還是在被提點發言的時候,打了個迂迴,提出了自己對職業教育體系的看法。
王旭前世有個好友在大專工作,他幾乎每次和王旭幾個老友見面都會吐槽大專的教育方式。
除了極少數幾個專業院校,大部分的大專根本抓不住重點,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處於一種高度迷茫的狀態。
而這一切卻都源自於專科院校自身定位的模糊,當然這種模糊其實並不是現在就有的,而是隨著大學本科的擴招而逐步出現的。
現在的本科也好,專科也罷,由於學生數量很少,整個就業環境處於供小於求的狀態,所以,能招個本科很好,不行了,就找個專科的。
兩條路線之間形成了上下級關係,而非左右手,再加上專轉本這一晉升途徑的存在,使得專科變成了比較差的本科。
而隨著高校改革的展開,許多現在的專科院校慢慢地成功晉級成為了本科。
還有一些被其他院校合併,也變成了本科。
最後留下的專科自身素質本來就是原來較弱的一批,之後又誕生了一些新的專科院校,甚至還有一些民辦的專科。
高校改革、高校擴招,極大程度擴展了整個本科群體的數量,但卻在此過程中,不經意地把專科和本科完全劃歸到了同一條發展道路之上。
把以前本就模糊的界限弄得更加含混了,專科和本科的專業課程除了難度差別,幾乎沒有別的差別,專科徹底成了小本科。
於是對於專科院校的教師考核也開始逐漸向本科院校靠攏,教學逐漸不再是教師們的第一要務,科研成為專科院校的拼殺戰場。
但你想想啊,如果你有一筆資金要研發一個項目,你會讓專科的教師去做嗎。他去專科院校而不是本科院校當老師,真的是因為喜歡嗎?
於是,大量的專科教師就徹底蒙了,他們要會搞科研,當什麼專科老師啊。
所以,在輪到王旭發言的時候,王旭就講出了自己的擔憂,並且建議去考察一下漢斯國的專科制度,那是王旭認為比較適配未來發展的一種模式。
雖然他並不了解怎樣的教育更適合華夏,但他知道,一味地擴張本科教育的方式並不是最好的,無限擴張的本科生說到底就是將就業的年齡推後,就業的門檻提高而已。
從全社會的角度來看其實是造成巨大浪費的,後世面試造飛機,工作擰螺絲只是為了篩掉大多數的人,待遇稍微好點的單位都會被各種簡歷塞滿。
但真正工作起來,其實是隨便挑一個都可以勝任,博士面試清潔工只為一個編制的現象只能說是一種畸形。
但大量真正的技工崗位卻往往招不到人,3000塊找不到農民工,只能找個大學生,但沒有大學生會去干農民工的活計。
這在後世並不是極端的個例,而是一個相對普遍的現象。
這不是大學生心態不好,而是一個簡單投入產出的問題,如果要干農民工的活,你可以七年前就出來幹了,為什麼要多投入這七年的人力物力財力呢。
你的產出不能匹配投入的成本,自然沒人願意干啊,於是就會有大學生寧可啃老,也不低頭的事件頻頻曝光。
老一輩的工人階級領導一切,國有體制下造成大量的大鍋飯現象,脫離市場導致競爭力的下跌。
但是同時你也要看到當時的制度中的合理性,比如著名的技工制度,讓每一個工人都有明確的晉升階梯,能夠獲得較高的收入,而不像後世那樣,大家都奔著管理崗位前進,單純的技術崗位進無可進。
阿狸搞出的職級制度後來在IT圈子裡風行,其實這也不過就是技工制度的變種罷了。
由於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普及,初等職業教育在後世基本上被消滅了,這是好事,對於全民知識水平的提升可以說有著重要的作用。
後世各種網絡下鄉,如果沒有這種全民知識水平的提升,是不可想像的。
但,如果把高中大學的途徑作為唯一道路,那就顯得過於刻板了,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讀書的天賦,中考,高考兩道門檻攔住了大量的學生。
擴招,看似多出了許許多多的本科生,但大量的二本三本學生中,能夠真正成為工程師的寥寥無幾,成為繪圖員,操作員,實驗員,檢驗員的倒是大把。
但這些技能卻偏偏是本科教育中缺失的,他們不得不在步入社會之後,重新學習,以期掌握技能而非知識。
不說是不是浪費國帑的問題,單單對這些青年人的青春浪費都是巨大的。
漢斯國的專科制度,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設立的,至於具體情況如何,王旭也沒研究過,只知道,那裡的工人有自己的晉升途徑,可以通過不斷的繼續教育實現職業上的晉升。
這顯然對於後世那種嚴重缺乏技術工人的市場狀況是一個非常好的補充。
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找一個合格木工的價格可能比找一個寫文案的高得多,這是市場的選擇,王旭既然知道了,自然要說出來。
王旭暢談了自己對於未來的猜測與推斷,雖然在這個時代實在顯得有些超前,但教育的布局動輒要二三十年才能有所成效,王旭現在不說可能就真的晚了。
但他畢竟沒有真的研究過這個課題,所以也就只能開腦洞暢想,並對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了合理的推測。
他只提個建議,並沒有真的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他是真不懂,也不想不懂裝懂徒增笑柄。
這是王旭第一次在這樣的政策研討會議上進行長篇大論的發言,闡述的內容遠比新聞採訪時來得深入。
他就那麼空口聊了二十分鐘,而部里的大領導居然就那麼認認真真地聽了他二十分鐘的神侃。
核心思想不是具體的實施方案,而是打通知識晉升與技能晉升的兩條路徑,讓兩者都可以隨著個人的發展擁有向上的空間。
而且兩條路需要能夠彼此流動,設定政策應該保留跳轉的可能,也就是如果知識學習的道路走不好,還有機會跳轉至技能晉升的道路,反之亦然。
當然,兩條路肯定有收益差別,在一個和平的國家,知識晉升可能獲得的收益更高,但難度更大。
而技能晉升可能獲得最高收益較低,但同時難度較小,如此才能平衡兩條道路的選擇。
讓最聰明的大腦去干最需要大腦的事情,讓最靈巧的雙手去干最需要雙手的事情,而不是反過來,這才是王旭對於教育的認知。
高等教育,同樣會反過來影響初等教育,什麼是素質,不是只有唱歌跳舞書法繪畫才是素質,開挖機,用車床同樣也是。
——
(明天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