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意義
「至此,我們正式宣布,我們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二維結構的材料。這一成果已經被世界《科學》雜誌刊登,並成為本期的封面論文。」王旭在主講人位置上一本正經地宣講著,最後展示的就是刊登了論文的《科學》雜誌。
這個稿子是早就寫好了,把石墨烯發現的過程與原理進行了介紹。後又經多方潤色,不僅僅是系裡,連部里都過了一手,以期儘量做到通俗易懂,老少咸宜。
但看著台下一臉迷茫的各路記者們,王旭還是有點頭大的感覺。這個年代的科學素養,怎麼說呢,為什麼大家都在玩文藝,那是因為科學看不懂啊。
就好像後世網絡上每次高考試卷公布都是語文試卷最熱,無他,其他的不會罷了。
石墨烯無論從結構到發現原理都足夠簡單,但即便這樣簡單的科學內容,依舊有無數人根本無法理解,畢竟那是涉及原子層面的內容。
王旭還記得前世隔壁胡同有個大伯在國內爆炸第一顆大殺器的時候,在《科學小報》上刊登了一篇科普原子彈爆炸原理的文章。然後那個小報被停業整頓了三個月,那個大伯也差點被當間諜抓進去。
雖然時間上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這幾十年人們知道了機器,知道了電燈,電報,知道了火車,汽車,這已經是全民掃盲,全民教育的成果了。
但這種教育,還沒能夠普及到更深的領域,掃盲還是基層的重要工作之一。
九年義務教育是前幾年才正式實施的,但也最多在城市裡能夠執行下去,90年代農村的孩子能夠繼續上學的真沒多少。像唐芸那樣,初中就輟學的孩子不知凡幾。
因此,但凡什麼東西涉及到初中以後的課程,那麼在社會上就是只有少數精英才能理解的東西了。比如,石墨烯。
閃光燈一陣閃耀,王旭覺得有點晃眼。但還是保持著良好的修養,微笑著抱著一本《科學》雜誌,接受各大媒體的拍照,然後又在記者的示意下,把《科學》舉到齊肩的地方,來了一張和雜誌的合影。
然後是介紹項目主要參與人員,同樣舉著《科學》雜誌合影,然後各自落座。聽到閆老師已經開始宣布開始提問環節了,王旭繼續保持一臉嚴肅的正襟危坐,在最初的興奮勁過去後,現在卻覺得有點無聊了。
「請問這一成果是我國科學家獨立完成的嗎,是否有國際學者或者國際資金的參與。」
首先提問的是新夏社,這是規矩,這是那個年代華夏真正對外發布信息的權威機構,他們的稿件會出現在各大最重要的國字頭報刊雜誌上。
新夏社,塔斯社,丑聯社,法新社,路透社,這是這個年代愛看報紙的文青們最了解的幾個機構了。後世網絡時代,人們已經淡忘了這幾大權威通訊社的威名,但王旭卻挺懷念的。
畢竟這些通訊社出來的東西,基本上靠譜,雖然觀點會有偏頗,但是事情多半還是真的,綜合幾家來看,事情的大致原委還是能看得出來的。
「是的,這個項目是由自動化系優秀的本科生王旭同學提出的計劃。
經自動化系和材料系教授的指導,使用材料系凝聚態實驗室的設備,由段教授和其博士生張宏宇進行驗證的。
從頭到尾,都是由我校師生完成,經費由兩系提供,沒有任何國際資金的參與,也沒有進行國際合作。」
回答問題的是副校長,他紅光滿面,主動伸手接過話筒,鏗鏘有力地給出了最肯定的回答。其實,王旭早就和系裡以及學校商量好了。
這次研究的經費算是自動化系和材料系出的,畢竟最大的蛋糕已經被自己吃了,項目發起人,論文一作都是王旭。
沒有通訊作者,段教授都是二作,劉師兄混個三作。幾乎是白撿一篇《科學》的二、三作者,這二位沒有任何意見。
王旭還能咋樣,總得給系裡留些臉面不是。這東西又沒專利,所以把名聲留些給系裡沒有任何不好。系裡名聲好了,以後還好忽悠新的學弟韭菜呢。
「我是華夏電視台的記者,請問這個成果在世界上處於什麼樣的水平。」一位很是英俊的青年記者站起來提問,眼熟,很眼熟,這不是水君逸嗎。
居然是他來的,去年這位老兄遠赴海灣地區戰地採訪,沒少在電視上出境,可以說名聲大噪,堪稱記者一哥了,沒想到居然把他派來了。
「這是一個極具開創性的成果,它可以說打開了一扇新的領域的大門,
為世界貢獻了一種全新體系的材料,同樣也為凝聚態物理提供了全新的樣本。
這項成果完全可以說是世界頂級的發現,是世界上近幾十年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邊教授接過話筒,同樣給出非常肯定的回答。其實材料系本來覺得應該拉個院士來坐鎮的,就是用來回答類似這樣評價之類的問題。
但後來仔細考慮還是算了,材料系的人都知道這東西有多重要,誰把這話說出去都沒什麼問題。別人要是真不認這種評價,院士來了還是一樣,那不如留些底牌以後打嘴仗才好。
「我是科技日報的記者,請問……」
一連幾個問題,都是國字頭的報紙,問的問題也都中規中矩,基本上都是事先溝通過的,王旭都沒有再開口,反正幾個教授可勁吹就是。
這時,一個有些瘦削的記者舉手,被主持人閆教授點中,那人站起來,一臉誠懇地開口道:
「我是南方周刊的記者,剛才段教授介紹說這項研究已經耗費了數百萬經費,出的成果就只有一篇論文。
要想實用化還需要很多年的研究,其間還要耗費更加巨大的經費。
要知道我們還有十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甚至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請問這樣的勞民傷財的研究成果對改善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有什麼意義?
為什麼不用這樣的經費進行一些和民生更相關的研究?」
聽著這似曾相識的問題,王旭吸了吸鼻子,怎麼哪傳來一股濃濃的人渣味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