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實驗準備

  第110章 實驗準備

  事實證明,隨機的撕扯過程是可能發生奇蹟的,王旭終於在撕了快一個禮拜的之後找到了那個他感覺最可能的樣品。

  之後的事情就很簡單了,保存好樣品,一路火花帶閃電地去找閆教授。雖然自動化系沒有電鏡,但是最好還是通過閆教授,單一路徑簡化操作,可以避免各種麻煩。

  王旭是這麼想的,閆教授那邊也差不多。之前系裡緊急開了個會,討論對於王旭該怎麼處理。閆教授的意見當然是最重要的,畢竟這事兒從頭到尾都是閆教授負責的。

  閆教授的意見非常簡單,那就是放養,這樣的學生根本不是什麼規規矩矩能夠束縛的,任何對他的指派都是對他的限制,不如乾脆地讓他瞎折騰,名義上給足,榮譽上給夠。

  這樣的學生早熟,而且成熟,心中自有丘壑,放手反而是最大的羈絆,你給他一份自由,這種人自己就能折騰出一番天地。

  王旭的想法同樣很簡單,學校和社會差不多,作為其中一員,你得先找個娘家人。如果娘家人不錯,那就別亂換,之後無非人情往來。

  你看現在自動化系對自己那就是親兒子待遇,材料系也一樣,只是晚了一步,卻幹什麼都得拉著自動化系。

  不過材料系的好處更是實打實,單晶銅世界一流的成果那是材料系響噹噹的東西,今年申請科學進步獎是必然的。

  新企業項目的收益更是實打實的,後續研究還有很大潛力可挖,工業化生產的各種技術參數還需要根據王旭給定的參數範圍進行劃分,多級別的產品才是市場利器,哪怕其實成本差不多。

  給娘家帶來好處了,娘家自然也要投桃報李。今天閆教授就有著這樣的想法,單晶銅的項目本來沒自動化系什麼事的。但是看著王旭的面子,生生就給了兩個點的股份。雖然還有自動化設備的研製,但那是事兒嗎。

  水木的教授可不清高,這是實打實的好處,不拿豈不是傻。但是對於作出重大貢獻的王旭,那就不能隨隨便便地等閒處之,包括牽線搭橋的閆教授自身都會因此獲得莫大的好處。

  王旭趕到辦公室的時候,閆教授正笑眯眯地等著他,今天閆教授剛到辦公室早早地就接到電話,王旭說他要來,打算申請掃描電鏡的使用了。

  表格早就遞上去了,時間卻一直沒確定,今天就是來確定時間的。掃描電鏡水木好幾個系都有,不過材料系的比較方便,自然近水樓台。

  上次邊教授過來的時候就商量好了,這次會出一個凝聚態的副教授掛名指導,一個他前年收的博士做助手,配置不可謂不高。

  王旭說搞的膜材料,其實邊教授是一頭霧水的。但鑑於以往王旭的表現,邊教授直接乾脆給予了他權限下的最高配置,誰知道這個小子的突發奇想又能整出點啥。

  副教授姓段,叫段玉,這名字沒少被同僚們調笑,可段教授已經四十多了,和邊教授差不多,也是留美歸來的,凝聚態方面有些建樹,但成就也就一般般。

  段教授本科不是水木的,而是隔壁物理系的,後來出國留學,回來後卻來了水木。其實這樣的人挺多的,大學是很忌諱近親繁殖的。

  一般大學的留校指標都很有限,主要就是因為害怕形成所謂的學閥。只不過由於華夏前些年的學術斷層太過厲害,導致很多學校不得不留校了大量的學生,這其實也是後來各高校學閥盛行的一個原因。

  所以,在學術上,有時候一個錯誤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去買單,甚至都不見得能夠解脫得出來。

  段教授是搞凝聚態的,不過新興的材料專業需要這方面的血液,於是水木就引進了這麼個人才。問題是,以前水木的材料系這方面的儲備是不夠的,無論設備還是人才。

  而且這個年月經費上也是真的不富裕,這讓段教授建立凝聚態研究室的設想有點舉步維艱。掃描電鏡就是段教授一力主張引進的,價值幾百萬的設備,光審批就花了一年,直到今年年初才真正得以落地,目前整個系裡就他一個能把這東西玩溜的。

  王旭這是趕上頭湯了,不過他也不虛,他手上的東西如果能夠證實,那麼這個凝聚態實驗室的建立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了。

  閆教授,邊教授,段教授,博士生張宏宇還有王旭,在一個小會議室里一起商議實驗的問題。

  這一回,王旭真的準備很充分,除了帶來的樣品,還帶來了一份詳細的實驗申請,掃描電鏡是大型設備,在這個年月尤其是。

  於是王旭詳細地把實驗申請報告寫了出來,也仔細闡述了這樣做的目的,尋找一種可能存在的二維材料。如果是像上次單晶銅那樣的東西,王旭肯定越少人知道步驟越好。

  但像石墨烯這種東西,理論的價值遠大於應用的價值,至少在短時間之內是這樣的。

  這份報告也就是王旭寫的,前面的單晶銅給予了材料系各位教授們足夠的震撼,否則就光這麼一份報告就能被批得狗血淋頭。

  即便是王旭,段教授也覺得就是王旭的異想天開,因為他的試驗樣品的獲取實在太過兒戲,撕膠帶,還能不能更草率一點。

  想法當然是成立的,既然石墨是分片的結構,而且一直也沒有結論這種片狀的極限厚度是什麼,那麼有沒有可能最後薄到只有一層原子,也就是所謂的二維材料。

  結論當然是可能的,卻又覺得太過荒謬,這麼簡單的實驗方法,世界上無數的科學家,就沒人用過?就沒人查過?但細思下去,卻又好像還真沒在任何的科研論文看到這方面的研究。

  既然是新的領域,那麼就值得探討,閆教授直接就確定了項目的成立,然後段教授負責設計掃描電鏡的拍攝流程和參數,確定成果需要的影像特徵等等關鍵指標。

  張學長則去查資料,確定真的沒有過這方面的研究,這東西光憑記憶是不行的,還是得多查一下,千萬別弄個人家已經做過了的。

  這些東西都是最後論文中需要的內容,自然不用王旭操心,讓渡出去榮譽其實也是一種妥協,沒人逼王旭,但王旭也不想把這一切,什麼都攥在手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