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聯合艦隊覆滅的影響

  將西班牙新無敵艦隊打敗後,新教國家聯合艦隊便一路向南繞過好望角後,又向東航行前往東印度洋尋找大明艦隊。

  這一路上他們為了保密,見到打著大明旗幟的船和西班牙旗幟的船就直接攻擊,不過這個消息還是被有些倖存者傳到了出來。

  之後這條航線上就沒有大明商船和西班牙商船航行。

  這個消息往大明傳的時候,被前往奧斯曼土耳其的外交艦隊知道,艦隊指揮官知道後,便準備找個合適機會給那些歐洲人來個狠的。

  他們將使團送到土耳其後,便在紅海找了個地方隱藏了起來。

  當那支規模龐大的艦隊浩浩蕩蕩出現在亞丁灣時,這麼龐大的艦隊根本藏不住行蹤的,直接就被大明外交艦知道了他們航線,不過大明外交艦隊並不著急襲擊他們。

  他們在等待一個最佳時機,讓這些歐洲人陷入絕境。

  終於,當這支艦隊進入了狹窄的紅海海峽時,大明外交艦隊發動了突然襲擊。

  密集的炮火如雨點般傾瀉而下,瞬間摧毀了許多敵艦。

  由於新教國家聯合艦隊沒有防備,並且大明艦隊全部都是蒸汽船,火炮射程也比他們的火炮遠,直接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新教國家聯合艦隊頓時陷入混亂,驚慌失措地試圖逃離,但卻被狹窄的海峽所困,無法逃脫。

  這支聯合艦隊再怎麼樣也只是幾個國家聯合起來的,本來協調性就不怎麼好,陷入混亂直接完全失去配合。

  陷入劣勢後都只想各自逃命,各國家的戰艦跟著自己的國旗集合在一起,向著不同的方向四散逃命。

  這次海戰大明的戰艦畢竟才幾艘,新教國家聯合艦隊分散突圍後,反而讓他們倖存下來,哪怕是追上了,大明艦隊的彈藥也不足以全殲他們。

  這場突如其來的襲擊使得歐洲人損失慘重,而大明外交艦隊則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此後,大明的威望在這片海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隨後,逃脫的聯合艦隊將此次海戰失利的消息帶回國內,並經幾番添油加醋的傳播,大明在歐洲的聲譽真就成了「來自東方的上帝之鞭」,正在從海上向歐洲挺進。

  此戰過後,一個反明聯盟悄然形成,甚至影響到了歐洲的三十年戰爭。然而,自此戰起,大明的影響力逐漸擴展至東非海岸,奧斯曼土耳其也開始正視大明。

  畢竟,大明與奧斯曼土耳其之間隔著多個國家,奧斯曼土耳其的陸軍無法對大明構成威脅。但大明的海軍卻可隨時抵達奧斯曼土耳其,因此,與大明保持良好的外交關係成為奧斯曼土耳其上下通過此次海戰後達成的共識。

  然而,目前大明的擴張已接近極限,如果不適當放緩擴張速度,可能會對其內部穩定產生不利影響。

  如今,大明不僅需要對國內進行工業化建設,還要開發澳洲和南洋的新領土,同時西域和青藏高原尚未重新回歸大明統治之下。

  在這種情況下,朱慈烜更願意將精力集中於國內事務,只要能確保歐洲人不從海上侵擾大明,他便打算任由他們自行折騰。

  儘管如此,對外政策的轉變國內普通民眾並不知情。他們依然沉醉在大明在海上擊敗新教國家聯合艦隊的喜訊之中,滿心期待著大明能使那些歐洲國家向大明臣服。

  自從朱慈烜執政後,大明百姓的尚武精神再次被喚醒,百姓們對於軍人的擁護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度。

  讀書人的裝扮也從原來的長衫變成流行穿軍裝,出門都不再帶扇子,都佩戴起了長劍。

  在民間一片歡騰的同時,朝堂之上卻是另一番景象。大臣們紛紛進諫,認為此時應當乘勝追擊,一舉征服那些西方蠻夷,讓他們徹底臣服於大明的腳下。然而,朱慈烜卻有著自己的顧慮。他深知大明此刻需要的是休養生息,而非無止境的征戰。

  於是,朱慈烜決定召見幾位心腹大臣,共同商議應對之策。在殿內,他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部分大臣的理解和支持。他們明白,大明的未來不僅僅取決於軍事勝利,更需要政治智慧和經濟發展。

  最終,朱慈烜決定派出使者前往歐洲各國,傳達大明的和平意願,並與他們建立貿易往來。這一決策看似妥協,實則是為大明爭取時間,以便更好地鞏固國內實力。同時,他也下令加強海防,以防歐洲列強的突襲。

  當大明的使者抵達歐洲時,歐洲各國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並予以盛情款待。儘管他們的聯盟已經建立,但是在他們有實力與大明正面對抗之前,他們選擇與大明保持表面上的友好關係,以爭取更多的發展時間。

  在這種相互猜疑、心懷叵測的氛圍下,大明和這些國家暫時恢復了和平狀態。然而,此時歐洲正在進行的戰爭卻陷入了僵局。無論是西班牙還是其盟友神聖羅馬帝國,都無法再繼續堅持下去。即使西班牙能得到來自大明的援助,但其國內民眾已不願再支持這場戰爭。而神聖羅馬帝國則處於更為艱難的境地,被敵國包圍,後備兵員幾乎耗盡。

  當新教國家表達出和談的願望時,神聖羅馬帝國欣然接受。最終,雙方在威斯特伐利亞簽署了和約,與原歷史軌跡相同。但這一次的和約並未導致神聖羅馬帝國的解體,雙方的國界仍按照戰前的劃定。

  可以說這一次大戰結束,戰爭雙方都沒有得到好處,反而都在戰爭中損失巨大,這場戰爭在後面也被記為了毫無意義的戰爭。

  戰後歐洲各國因為見識到了大明的科技優勢,更加重視起了國內從事相關方面的人才,想要仿造出大明的軍事裝備。

  不過他們現在的基礎科學的底子太差,完全不清楚大明那些蒸汽船是怎麼運行的,只能是在火器方面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進行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