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後金那令人髮指、滅絕人性的殘暴行徑,盧象升心中燃起了熊熊怒火,他從未像這次一樣衝動,他想要加快速度推翻這罪惡滔天的後金政權,終結這場殘酷的戰爭!於是,他奮筆疾書,將後金的種種惡行詳細地呈現在奏摺之中,然後恭敬地上呈給了朱慈烜,並誠懇地向其徵詢意見與建議。
當朱慈烜仔細閱讀完盧象升所呈上的書信之後,心情亦是異常沉重。他深知當下局勢之緊迫,但同時也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因此,他提筆回函給盧象升,表示贊同加快剿滅後金的步伐,以拯救那些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備受後金奴役的漢族和女真族百姓。然而,在此過程中務必步步為營、穩中求勝,切不可因急於求成而犯下重大的戰略失誤,進而引發難以預料的惡果。
畢竟,此時此刻的他們實在無法承受哪怕一次小小的失敗。如今正值改革的關鍵時刻,倘若在這場戰爭中失利,無疑會給整個革命帶來毀滅性的重創。輕則意味著此前所有的辛勤付出都將付諸東流,一切努力皆化為泡影;重則可能招致反動勢力的瘋狂反噬,屆時這些惡徒必將變本加厲、毫無顧忌地欺壓和奴役廣大民眾。
收到朱慈烜充滿信任與鼓勵的回覆後,盧象升信心倍增。他立刻率領麾下將士朝著赫圖阿拉挺進,並積極聯絡另外三支大軍協同作戰,勢要將這群後金匪幫一網打盡,絕不給他們任何逃脫的機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後金所面臨的包圍圈正如同一張逐漸收緊的大網一般,無情地壓縮著他們的生存空間。每一步退縮,都意味著後金政權離滅亡更近一分。
與此同時,明軍如同一股正義之師,所過之處,不僅未對城中百姓有絲毫侵犯之舉,更是展現出了令人欽佩的寬容與大度。他們並未強行規定百姓的髮型和服飾樣式,給予了民眾極大的自由選擇權。這種尊重個體差異、包容多元文化的態度,使得百姓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與安心。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一切都風平浪靜。當朝廷成功收復遼東故土時,漢人紛紛毫不猶豫地剪斷了象徵屈辱的辮子,重新蓄起那曾經引以為傲的長髮。而那些女真人們,則敏銳地察覺到了漢人眼中流露出的深深敵意。儘管未曾遭受明顯的報復行為,但在日常瑣碎的生活里,他們卻屢屢遭遇各種刁難與不公待遇。面對這樣的困境,許多女真人選擇了妥協,他們毅然決然地剪掉辮子,換上漢家傳統服飾,並更改自己的名字,試圖以此方式真正融入這個新的社會環境之中。
正是因為大明在收復失地後的政策較為寬鬆,讓女真百姓深切體會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歸屬感。眾多女真獵人懷著滿腔熱忱,自發地渴望能夠投身軍旅,為國家效力;即便無法如願進入軍隊,他們亦甘願充當嚮導,引領大明軍隊勇往直前。這份來自民間的力量,無疑成為了推動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強大動力之一,在將來的史書上,這也將會濃墨重彩的一筆。
原本那片廣袤無垠、資源富饒且充滿神秘色彩的土地,海西女真與野人女真的聚居之地,如今已盡數歸入大明版圖。這片曾經承載著無數女真族人生存希望與夢想的樂土,在歷經戰火摧殘後變得滿目瘡痍、一片狼藉。然而,偉大的明王朝並未對這些遭受苦難的遺民置之不理,而是伸出援手,全力協助他們重建破碎的家園。
當眾多重返故土的女真族人目睹昔日溫馨的家園被後金政權無情摧毀,化為廢墟之際,心中悲痛難以自抑,紛紛雙膝跪地,淚流滿面,嚎啕大哭。但值得慶幸的是,不少原本隸屬於這兩個女真部落的女真族人,在獲悉後金政權即將撤離並可能實施慘無人道的屠殺行徑之前,便機智地藏身於深山之中,從而幸運地逃過一劫。
經過此番浩劫,這些倖存下來的女真族人深刻認識到了大明王朝的仁慈與寬厚。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越來越多的女真族人義無反顧地投身於游擊隊伍之中,誓要與大明軍隊並肩作戰,共同抗擊後金政權的殘暴統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支正義之師不斷發展壯大,待到成功將建州女真的核心區域嚴密包圍之時,其規模已然擴張至驚人的十三萬之眾,而其中超過半數皆為英勇無畏的女真人!
此時此刻,建州女真猶如困獸猶鬥,徹底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之中。眾多旗主們面對著如此令人絕望透頂的險惡局勢,終日借酒消愁,妄圖以酒精來麻醉自己那顆早已千瘡百孔的心,逃避現實的殘酷。
面對這種壓力,布木布泰帶著福臨也不出面了,每天躲在房子逃避外面的人,有誰要是想要坐這個皇位,她都很樂意交出去,這個爛攤子她是已經管不了了。
不過現在那些親王貝勒也沒時間搶皇位,他們每天都關注大明軍隊的動向,生怕哪一天起床發現赫圖阿拉被圍了。
一些還有膽氣親王想要組織軍隊再來重現一次薩爾滸之戰,不論大明軍隊如何包圍他們,他們就瞅准一路打,以此打亂大明的戰略部署。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現在他們不像努爾哈赤起兵時那樣無所畏懼,也沒有像努爾哈赤一樣有威望的人帶領他們,所以並沒有多少人同意這個計策。
現在建州女真所有高層都擠在小小的赫圖阿拉城內,就這麼浪費著時間,城內糧草以驚人的速度消耗著。
而城內的普通人,他們的糧食都被搶的差不多了,一些餓急眼的人直接逮耗子,吃樹皮吃觀音土,城內每日都有命案發生,很多年老體弱的人就直接被人殺死吃掉了。
後金建州女真已經完全無力管理治安了,現在他們的小政權,已經完全失去了作用。